54
学校要求应届毕业生当天离校,因此食堂晚上不开伙。我们这些留下来的人晚饭问题只能自己解决。同学们凑了一些钱和粮票,想到饭店去吃一顿,可班长不同意,他提议大家在一起包饺子。同学们按照班长的安排,分头行动。班长用同学们剩下的细粮饭票到食堂换来几斤面粉,其余的同学,有的到老师家去借包饺子的工具,有的去买蔬菜、肉和酒。大家用几张课桌拼成一张大餐桌,沈老师也没有回家,和我们一起像一家人一样团团围坐在一起,一边说笑一边包起饺子来。李明惠仍然坐在我的身边。
傍晚时饺子包好了,有个同学借来了电炉子,用借来的铝盆煮饺子。饺子煮好后,又拌了一盆凉菜,没有酒杯,同学们就用平时喝水的杯子当酒杯,大学时代的最后晚餐就这样开始了。
班长向远方第一个站起来,给沈老师和同学们斟酒,然后他向大家敬酒,其他同学也依次站起来轮流敬酒。
李明惠虽然留了下来,可是一向不知道愁滋味的她,从接到派遣证到现在,脸上一直没有露出过笑容。不过有一件事让我非常困惑,她居然还有心情带着录音机和磁带来参加联欢会,可她又一首歌也没放。也许是想把全班同学最后一次欢聚一堂的场面录下来,以后回首往事时听一听。
我怕李明惠因为心情不好喝醉了酒,喝酒时我坐在她旁边关照她。起初她和其他女同学一起喝啤酒,而且喝得不多,可是轮到我敬酒时,看到我给男同学倒的是白酒,她也要白酒,我只好往她的杯子里倒了一点点。她嫌少,从我手里夺过酒瓶,自己倒了半杯。同学们都在看我们,我也不好意思说什么。给沈老师和同学们斟了酒之后,我端起了酒杯,说道:
“沈老师,同学们,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是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今晚我们还能在一起度过一个团圆的夜晚;难过的是三年大学生活转瞬即逝,明天早晨我们将告别母校,迎着朝阳,踏上新的人生旅程。从此以后,我们就要天各一方,很难再有机会像今天这样欢聚一堂。在这依依惜别的前夜,我衷心地祝愿沈老师桃李满天下!祝愿各位同学鹏程万里!为了美好的明天,干杯!”
李明惠和大家一样把杯里的酒都喝了下去,轮到她给大家敬酒时,给大家斟完酒,她往自己的杯子里又倒了白酒,然后说道:
“首先,感谢沈老师三年来孜孜不倦地为我们传授知识,感谢同学们三年来对我的关照和帮助。虽然我没能如愿以偿,回到自己的家乡,但我为同学们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而高兴。我衷心地祝愿沈老师永远年轻、漂亮!祝各位同学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说完,李明惠把杯子里的白酒又一饮而尽,然后她看着同学们每人都喝了一口酒,这才放下杯子,坐了下来。
看她喝这么多酒,我不由得为她担心起来。
向远方把他的录音机和新买的盒带也带到了教室,盒带中的第一首歌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同学们一边喝酒一边欣赏这首新歌,有的同学还跟着录音机唱了起来:
年轻的朋友们,
今天来相会。
荡起小船儿,
暖风轻轻吹。
……
再过二十年,
我们重相会。
……
听到这里,我放下了筷子,忘了端酒杯,陷入了沉思和遐想。我看看坐在身边的李明惠,心想:再过二十年就是2001年了,那时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已经四十八岁,她也四十六岁了,不知那时命运会把我们抛到哪里,时间会把我们改造成什么样?我们是不是还有机会像今天这样坐在一起?
“老大哥,你在想什么,这么投入?”坐在我对面的魏华伸出一支手,在我的眼前晃了几下。
这时我才回过神来,说道:“刚才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我在想,再过二十年就进入二十一世纪了,那时我已经快五十岁了,不知道那时我们在座的这些人会变成什么样,都在哪里。”当着同学们的面,我不能把自己内心所想如实讲出来。
魏华说:“再过二十年,我都四十一了,太可怕了!老大哥,你估计那时候我会是什么样?能在什么地方?”
我看看魏华:“我可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无法预测你二十年后的情况。不过,如果毕业以后你一直当英语教师,我估计二十年后,你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那时在伊山县某所中学的一间教室里,有位戴着眼镜的中年女教师,手里拿着一本英语教科书,在教学生朗读:A、B、C、D……”我模仿着魏华刚入学时朗读英语字母表的发音。
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就连一直郁郁寡欢的李明惠也笑了。
“坏大哥!”魏华站了起来,隔着桌子用筷子轻轻地朝我脑门点了一下。
“不过,”我接着说道,“如果你毕业后继续努力,考上研究生,那我可无法预测你二十年后的情况了。也许那时你成了大学教授,非常豪迈地站在大学的讲台上,就像沈老师那样,面对年轻的学子,滔滔不绝地讲着英语。到那时候看到老大哥,可千万别装作不认识我。”
同学们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魏华说:“到什么时候我都会认你这个老大哥的。”这次没有用筷子戳我的脑门,而是沉思起来。
坐在她旁边的许长林说道:“老大哥说的有道理。你能不能预测一下二十年后我会是什么样?”
许长林也是班里几个毕业后想考研究生的同学之一,我看看他,说:“你们几位准备考研究生的同学前程无限,不好预测。”
“你能说说二十年后我会是什么样吗?”李明惠侧过身子,面对着我。
“这……”我顿时无语,在那个沙漠中的城市里生活工作二十年以后,李明惠会变成什么样,实在是难以想象。
“想象不出来?”李明惠问。
“是的。”我点点头。
“我也觉得难以想象。”李明惠苦笑一下说。然后她默默地沉思起来。
“老大哥,你说说你自己二十年后会是什么样?”魏华说。
“刚才我还在想这个问题,我估计我很可能和大部分同学一样,当个英语教师,天天教学生读‘西、地、义、爱夫、记、矮、毕’,”我模仿起自己第一次背诵英语字母表时的发音。
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沈老师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说道:“第一次听你背诵字母表,我想笑又不敢笑,憋得差点背过气去。”
魏华笑得弯下腰,捂着肚子说,“老大哥,你可别逗我们笑了,我都岔气了。”好半天她直起腰来,接着说道,“我估计,二十年后你一定成了大翻译家,翻译了好多外国名著。”
我看看魏华,说:“借你吉言,如果二十年后我真的有译著出版,我一定请你到辽北最豪华的饭店撮一顿,请沈老师和今晚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作陪。不过,那时你得能来,各位同学也能到场。你来不了,就不能怪我食言。”
魏华说:“大家听到没有,老大哥许愿了,二十年后他要是有译著出版,便在辽北最豪华的饭店宴请我,请沈老师和同学们作陪。老大哥,你说话可要算数。到时候可不要怕破费太多,有译著出版也不让我们知道。”
“如果我真有译著出版,那可是很自豪的事,我怎么会不让同学们知道呢?你放心好了,只要我有译著出版,第一个告诉你,还赠送你一本。”
“好!老大哥,咱们一言为定。从现在起,我就等你的好消息。”魏华的话里充满了对我的期待。
宋秋雁说:“凭老大哥的水平,二十年后出版一本译著完全是可能的,难的是到时候他怎样才能通知到今晚在座的每一个人?二十后我们可能分散在祖国各地,有的同学可能在国外。”
“这个好办,就像刚才歌里唱的那样,‘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都回到母校相聚,如果那时我有译著出版,我一定兑现今晚的承诺,负责聚会的一切费用。如果我没有译著出版,大家也可以借这个机会聚一聚,如果我有实力,仍然可以承担一切费用。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如果那时我没有能力承担,费用只好由大家分摊了。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争取二十年后出版一本译著,到时候不让大家掏钱。”我很认真地说道。
“这个提议好,我同意!到时候即使张远翔没有译著出版,咱们师生也可以借机重新相聚!”向远方说。
“张远翔的这个主意很好,我也同意!”宋秋雁说。
见班长和团支书都同意我的想法,我站起来,拿起了酒瓶,给沈老师和同学们一一斟上酒,然后我端起了我自己的酒杯,对大家说:“今天是1981年7月27日,如果大家都同意的话,二十年后的今天,也就是2001年7月27日,不管我们在哪里,即使是在天涯海角,我们都要回到母校相聚。如果可能的话,还像今晚这样,回到这间教室来,那一天我们要共同高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回忆我们在这里度过的青春年华;如果那天沈老师也来的话,希望沈老师再给我们讲一次课,让我们重温一次美好的大学生活。我们再次相聚的那天,不管我有没有译著出版,我都会如实地向沈老师、向同学们汇报我在这二十年中的奋斗历程。那一天我也希望能够聆听到每位同学的奋斗故事和取得的成就;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那一天我还希望我们能像今晚这样,团团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最后我问道,“大家同意不同意我的提议?”
“同意!”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好,既然大家都同意我的提议,沈老师,同学们,那就让我们共同举杯,为二十年后的相会,干杯!”
“为二十年后的相会,干杯!”在一阵叮叮当当的碰杯声之后,大家都一饮而尽,然后又一起唱起了《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歌声落下后,向远方说:“同学们,既然我们已经相约二十后回到母校相会,我请每一位同学都要记住:我们二十年后相会的日子——2001年7月27日。因为那时候,我们天南地北,有的同学可能联系不上,我无法一一通知各位,我希望那天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能回来。”
沈老师说:“如果那时我不在这里工作,那天我也一定会来。”
电话:13732822240 微信:332144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