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你在农业局有认识的人吗?”易之问道。
“有,但我不跟你讲。”林芝吃饱后,指了指手腕上的手表,意思是现在可以走了。
易之别无选择,只得跟着林芝离开。
这天下午,易之来到自己的单位,出于礼貌地向局长赵冰汇报了近期驻村工作开展情况。
“小易,去驻村这段时间,感觉怎么样?”在听完易之的汇报后,赵冰微笑着问道。
“感觉还行,都是一些按部就班的工作,只是刚开始去还不熟悉情况,有些工作做起来需要花点时间。”易之摸了摸之前在拉开陈尤华和强壮男人打架时被误伤的脑袋,憨笑着回道。
随后的十几分钟里,赵冰和易之是一个问一个回答。氛围比较随和,即使赵冰自带气场。
从赵冰的办公室出来后,易之来到建设站逛,回到自己去驻村前的工作岗位。岗位依旧在,只是换了新人。
易之和几个晚辈有说有笑,一点前辈的架子也没有。
易之问:“现在工作都还适应吧?工程建设中没有遇到堵工之类的吧?”
“目前没有,易站长。”新站长站起来回道。
“我们以前在工地住现场的时候,经常碰到一些人堵工,动不动就让政府赔钱,哪怕是一根管子过他家的田坎,他都要站出来闹上几出,但政府又没有补偿金,只能靠我们现场负责人协调。”
“特别是那些个老奶奶老头,简直是蛮横不讲理,一个劲地就是让你赔钱,你说什么好话都没有用。有时候蛮横起来,直接当着你的面撒尿,一点也不害羞,反而是我们自己害羞。”
易之绘声绘色地向几个晚辈讲述当时自己在担任项目现场负责人的时候的所见所闻。几个晚辈也乐意听,听得是津津有味的。
在建设站逛了一会儿后,易之又去其他股室逛了逛。易之之所以到处逛,一方面是和大家叙叙旧,尽管去驻村没有多长时间,但回到单位,总觉得自己像个外人一样,那种感觉怪怪的。
另一方面是借机打探消息,了解一下现在局里有没有适合东丘村可以申报的项目。
毕竟去驻村时讲的是一人驻村全体帮扶,相当于自己只是作为单位代表被派去驻村。所以易之觉得,只要是适合东丘村的项目,自己开口向领导们申请,得的可能性会很大。
易之刚去驻村的时候分析过,在本单位申请项目,适合的有河道治理项目。把村里的那条河治理一下,在河两岸砌筑挡土墙,拓宽河道增大河床断面面积,从而增大河道的行洪能力,防止河两岸的农田被洪水冲刷。
另一个是水土保持项目,但水保项目要种一些经济果树,易之觉得还是算了,要是到时候没有收益反而浪费了土地,就得不偿失。
还有一个是饮水项目。但目前还没发现哪个组需要申请。
所以易之在勘测站坐了好一会儿,目的是想让勘测站的站长帮忙申报项目。这也是易之临时起意想到的想法。先争取,至于得不得再另说。
“站长,东丘村村里的那条小河目前都还没有一段是治理过的。河两岸有几百上千亩的农田,每年到汛期的时候就会被淹,一旦被淹,村民们田里的水稻就没了,或者说是减产。所以把这条河治理一下非常有必要。”易之编了一个半真不假的理由,认真地说道。
“哟,易书记,去驻村了就是不一样,都懂得为村里着想了。”勘测站的站长打趣道。
“站长,你就不要嘻我了嘛。你看今年还有没有机会申报项目了?派我们去驻村的时候,领导们可是答应资源向我们这几个村倾斜的。”
“那你就要去问领导了。”
“领导同意了,不也还得你这里做方案嘛。”
“你们那条河有多长?”
于是,勘测站站长打开地图软件,易之则是在一旁指点位置。
实际上易之也不知道这条贯穿整个村的河有多长。很快,两人完成测量,在地图上量下来,将近八公里的河长。
这条河从东北方向的一个山塘开始,最终流到西南方向的一个山洞进入山体夹层中。
在量完河长后,易之又把村里的人口等基本信息给了勘测站站长后才离开水务局。
离开水务局后,易之去了环保局,找到相应的业务股室问了东丘村污水处理项目的事情,得到的答复是已经列入项目库,并且已经在编制实施方案,等资金落实后就可以建设了。
听到这个消息,易之很开心,心想那顿酒没有白喝。
从环保局出来后,易之又去了农业局。他今天回县城的目的,除了去农业局请专家回村帮东丘村“把脉”,还有就是跑项目的。
农业局冯副局长的办公室里,易之坐在沙发上,向冯副局长讲了自己的想法,并请他帮忙安排专家。
“冯局,谈工程建设,我可能懂点,但对于农业来讲,我是个外行,一窍不通,所以想请您帮忙安排个专家去东丘看看,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一下东丘村的客观条件,便于后面我们做规划。”易之诚恳地说道。
“像你这样有想法的年轻人不多呐。一些年轻人去驻村,满腹牢骚,认为是单位故意为难他,才把他派去驻村。一去到村里,就是躺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起事来也是敷衍了事的。”
“你上次找我是申请污水处理项目,这次是来请我们的农业专家去村里帮你摸清基本情况,下次你又会来申请什么呢?”
冯副局长颇为欣赏地看着易之,仿佛是看到了当年年轻的自己。对易之是越看越喜欢。
随后便答应了易之的请求,当着易之的面叫来了一位专家,让他这段时间放下手中的工作,花点时间帮助易之摸清楚东丘村的基本情况。
易之得到这位专家的联系方式后,就离开了农业局。
“今天的县城之行可谓是收获满满呐。”易之高兴地骑着自己的女式摩托车座驾穿行在县城的街道上,自言自语地说道。
“还是得买辆车,不然办事不方便。”
于是易之便下定决心,就在近期买。
这天晚上,易之和母亲商量买车的事情。母亲很快就同意,她觉得易之骑车去村里上班不安全,并答应补助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