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缘分让刘义伟和潘勇成为同学。
是缘分让潘勇和刘义伟在二十多年以后同在一座城市。
同学四年,当年真挚,弥足珍贵。
当年同班同学中,大家都嫌弃刘义伟年纪大、样子笨。
看不起刘义伟、不爱搭理他的,还算是好的。
直接上来就是一顿贬,或者戏弄玩耍的,也大有人在。
心理学者曰这叫做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这个别人,就是刘义伟。
刘义伟虽然笨,但内心的痛苦敏感度一点儿也不低。
在同学们中,他极度自卑。
只有班长潘勇对刘义伟一视同仁,不拿他当别人,把他当朋友,常常护着他。
潘勇从家里带来好吃的,从没忘记分给刘义伟一份,不论上图书馆还是下球场,也从没忘记叫他一声。
对潘勇来说,这只是举手之劳,对刘义伟来说,便弥足珍贵。
因为在大学里,潘勇有许多朋友,但刘义伟只有一个。
潘勇有同情心,有同理心。
也许这就是这么些年潘勇渐渐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潘勇有时候也开刘义伟的玩笑,但从不当众开,单独的时候才会骂他傻大哥。
虽然笑他傻,却还是当他老大哥的。
这种真挚,犹如珍珠藏于蚌中,藏于刘义伟心中,愈久弥珍,是刘义伟人生中无可替代的珍宝。
这种真挚,犹如珍珠藏于蚌中,藏于潘勇心底,潘勇越来越坚韧,犹如蚌壳越来越坚韧,江湖淘沥,潘勇不会再向别人轻易敞开心扉。
但是在来到江州的一个多月里,潘勇向刘义伟完全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也许除了刘义伟,别人永远只能看到他平和威严的模样。
刘义伟却看得到,和所有人一样,潘勇也有很多快乐和烦恼、喜悦和痛苦、欣慰和悲伤。
就像从前的刘义伟对潘勇是那样依赖和期待,现在的潘勇对刘义伟是如此依赖和期待。
诚如潘勇所言,刘义伟没有理由拒绝他。
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
潘勇的五个前任,其中三个的下场都可悲。
换作任何别人,刘义伟都懒得去多管别人的闲事。
但潘勇不是别人。
然而潘勇也不是刘义伟,他有他的快乐和烦恼、喜悦和痛苦、欣慰和悲伤,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才更依赖、更期待、更需要刘义伟。
刘义伟躺在心灵课堂沙发上,听着轻音乐小憩。
他已经做好了决定。
一个星期后,同样是在心灵课堂,田静决定选择刘义伟的第二个推荐,到江州心理研究所工作。
这一次,田静听刘义伟说了两个多小时。
“你知道了吧,我将是潘勇的私人顾问,但我不知道的是,潘勇有几个私人顾问。”刘义伟说。
田静点点头。
“你好好做你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不会再告诉你更多。”刘义伟说,“有朝一日也许你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那要靠你自己用心去看、用心去体会。”
田静点点头。
“潘勇是我这辈子最好的朋友,但再好的朋友也难免会有争议,假如有一天我跟他吵起来,我要你谨记的是,那将是朋友之间的争吵,你永远不要插手,更不要用非心理学专业的思维,自作聪明地去做任何是非对错的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