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自助者天助之
书名:论道——文景卷 作者:言述 本章字数:2224字 发布时间:2024-12-17

安静的书阁,一道舒缓柔和的乐声想起,且不断被拨弄着。

刘辟一只胳膊还搭在书堆上,头枕在胳膊上,另一只手里还紧握着一本看到一半的卷轴。

舒缓的乐声一点点将他叫醒。

刘辟睁开眼,周围一片漆黑,唯有身旁的烛灯闪烁着微弱的亮光。

是楼下有人抚瑟,刘辟要求他们不许上楼,如果有事就轻抚瑟弦。

刘辟端着烛灯缓缓下楼,睡眼惺忪道:“什么事?”

一名小太监回道:“陛下,太皇太后让你赶紧过去,说是有事要说。”

刘辟揉揉眼睛,伸了个懒腰,打着哈欠,“什么事非要在大晚上说啊。”

小太监颤巍巍的扶着刘辟手里的烛灯,生怕刘辟向后伸的烛灯掉下来。

刘辟干脆将烛灯递给他,然后大步流星走向东宫。

东宫门外众宫人手持火把将外面照的一片通明,可门内却没有一丝光亮。

刘辟走进门内,由春儿手持着微弱的烛火领到太皇太后身边。

刘辟疑惑道:“奶奶,怎么了?这么晚把我叫过来。”

然后吩咐春儿多点几盏长信灯,将屋子照亮些。

太皇太后却打断道:“不必了,彘儿你坐下,一盏烛灯就行了,春儿你先出去。”

春儿将烛灯放在桌上快步走出,慢慢关上房门。

刘辟坐下,微弱的亮光让他看不清太皇太后的脸。

太皇太后声音微弱的开口,“彘儿,奶奶不想让你看见我现在的样子,我知道我快不行了,有些东西要先交给你。”

刘辟一时有些无措,想着是安慰些话还是应该高兴太皇太后要给他的东西,最后良久没有动作。

太皇太后继续道:“不是兵符,你是不是好奇,奶奶除了兵符还能有什么东西在这个时候交给你?”

“奶奶确实没有东西了,是你爷爷有东西要给你。”

刘辟更加疑惑,“爷爷有东西给我?”

“对,我本想着会是给你父亲的,可是没想到你父亲早逝,最后竟然会轮到你才去拿这个东西。”

“具体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你爷爷只说要在天下需要变革的时候交给当时的皇帝,老身不知道什么时候是,现在也许有些苗头,但不管怎样,这事你爷爷就只交代给我了,你父亲也不知道,如今我大限将至,我得告诉你。”

“听说我让人叫你的时候,你是在兰台?”

刘辟轻轻回应。

“你可曾发现兰台从外看很大,可是上了二楼,虽然宽阔,可是还是少了点?刚一上楼的感觉一片是极为空旷?”

刘辟回想起,那副画后面的两把剑和剑后的暗门。

“那都是障眼法,中间挂着的那副画后面有个暗门,门上有两把剑,那两把剑是倚天和青釭,都是道兵,是咱们的护国神兵,如果不是皇帝打开那扇门,两件道兵会直接让歹人灰分湮灭的。”

“门里面藏着你爷爷收集的功法秘籍,在左手第二个柜子,第九层左边数第七本书里夹着一把钥匙,右手边第一个柜子最下层的书下面藏着一个盒子。”

刘辟暗暗心惊,那个暗室里除了一进去就能直直看见的,单独摆放着的六合九同玄功,其他都是些一般功法,虽然珍贵可对他来说并无大用,他仅翻看过几本就没再多想了,只拿走了他觉得最好的。

“那里面就是你爷爷留给你的东西了。”

“兵符我现在还不能给你,哪怕到了最后一刻,只要时机还不到我都不会给你,你拿着它却没有实质的约束能力,贸然使用会惹大祸的。”

刘辟神情恍惚的从东宫走出来,又回到兰台,他想不通,太皇太后为什么现在还不愿意把兵符给他。

刘辟无神的接过烛灯,漫步走上楼梯,重新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这两把剑,这般平平无奇竟是道兵。

他爬上直梯,将钥匙取下来,又来到柜子前,蹲下身搬出书来,下面果然藏着个石头盒子。

打开盒子,便有一段段文字注入脑海。

朕的儿子,也可能是朕的孙子,总不可能是朕的曾孙吧?如果是曾孙那朕就不太高兴了,证明已经过了三代人,整个天下还是没什么实质性的发展。

有人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还有人说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文终侯说的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大概也是这么个意思吧。

既然他们都这么说,朕也觉得很有道理。

朕当年尊黄老是为修生养息,可时代变换,总不可能一直养下去吧,不过朕知道想变革之难,朕现在做的越多,做的越好,你们的变革就会有多难。

所以朕留下了这些东西,当年朕先入关中,封金挂印,谁都以为朕真的什么也没拿,其实都错了,朕把最重要的东西拿走了,那传国玉玺谁都以为跟着秦正文一起进了棺材了,其实不是,不过是让朕先找到藏起来了,哈哈,一想起来朕就想笑。

还有那秦正文所修之功法,也被朕带走了,甚至那老小子的本纪都被朕偷了。

朕觉得如果有必要,需要出现一位合道境大修士,以绝对的实力来支撑变革,所以留下这些东西。

只是那六合九同玄功,应该是能支撑到合道境的功法,可是对合道的描述太过虚幻,朕最烦这些谜语似的话,直白些不好吗?

可是这事朕谁也没有说过,谁也不敢说,所以没人可以问,自己又想不通,只好将那秦正文的本纪带走,希望能从中窥探到什么。

朕没看过,真的没看过,不需要,天下苦久,不需要这些,需要新的政令和国策。

可朕怕后人哪天需要从中汲取有用的东西,还是把它留下来了,拿着吧。

朕最后只能提醒一个道理了,读书很重要,直接就能学习到前人一辈子才总结出来的一点东西,可是游历也很重要。

朕是前半生先游历,闯荡天下,最后得了天下又要窝在宫中读书,这才发现读书的重要,白白多走了许多弯路,顺序颠倒过来才发现要先读书,后行万里路,更好些,也可能因人而异吧,毕竟朕先行万里路,这才能更快的理解书上的知识和道理。

言尽于此,朕不说什么愿上天保佑你们的话,希望你们能自勉,自助者天助之,自勉者,天地皆同力。

再回过神,里面果然两个玉简,和一块巴掌大的石头。

一个玉简写着正文本纪,一个写着高文帝本纪。

——————

荒漠上,众妖正在商讨,其中竟然有一个人,那人极力反对着众妖想要出兵的想法。

众妖及其不满,却没人动武,而是与他据理力争。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论道——文景卷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