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镇,这是关于我们村需要硬化的一条机耕道的申请。”王嫣坐在办公桌前,易之有礼貌地将申请书递给王嫣。紧接着说了硬化的三个好处和理由。
听完,王嫣把申请书轻扔在办公桌上,似笑非笑地对易之说:“现在倒是有一笔资金,但全镇那么多个村,我把资金全都给你们村了,那其他村怎么办。你要知道,我面对的可不止你们村,要一碗水端平。”
“王镇,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把村民们的意愿向镇里转达请示汇报。我也知道现在项目资金困难,但不管怎么还是先交申请嘛,毕竟是村民们的诉求,村民们向我反映,我总不能不理呐。”易之说得皮笑肉不笑,对于王嫣这个领导,易之没有什么好感。
“行呐,你可以先交在这里,等有资金了再说。”王嫣没给易之好脸色。
“王镇,那我就先出去了,您忙。”易之恭敬地转身离开,走出王嫣的办公室。
从王嫣办公室出来后,易之又去了党建办,交陈福任副支书的资料。等党建办的工作人员把资料审核好以后,易之来到林芝所在的工位。
林芝是在政府大楼一楼的民政窗口,大厅里还有人社、残联、殡葬改革、农林水等窗口,全部设在一起,方便群众办事,不用跑上跑下。
易之来到民政窗口,见林芝在发呆。易之悄无声息地走到林芝的面前,用力地咳了一声,意在提醒林芝有人来了。
林芝闻声反应过来,一看见是易之,瞬间精气神拉满,恢复活泼可爱的样子。但不知怎么了,瞬间又把脸冷下来,不给易之好脸色。
林芝没好气地说道:“哟,易大书记,是什么风把你这个大忙人给吹来了。”
林芝双手抱胸,掘着嘴,冷哼一声,像极了撒娇的小媳妇。
易之挠了挠头,显然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又惹到林芝了。
易之小心翼翼而又老实巴交地问道:“嗐,是谁又把我们的林芝同学给惹到了?说出来,当哥的帮你出这口恶气。”.
“看我不把他锤扁,打得不成人样。这样的人真是可恶,连我们这么漂亮的林同学都敢惹。”易之说得若有其事地,都可以以假乱真了。
但林芝却不买账,林芝心想自己是好心没好报,前段时间喝酒醉是谁照顾你一夜的,你这个没心没肺的家伙,事后也不见请客吃饭。
“我都懒得和你说话。”林芝没有把话讲明,让易之自己悟。
易之这个猪头三还没反应过来,倒是林芝旁边的嬢嬢们反应过来了。
一位约四十来岁的嬢嬢说道:“人家小芝这么说,就是想让你请她吃饭。”
“就是,就是,女朋友生气了都不会哄。怎么现在的小年轻一点都不开窍呢。”
“就是,小芝啊,你这么漂亮水灵,怎么找了个脑壳不灵光的男朋友。”
“……”
林芝旁边的几个嬢嬢辈同事你一句、我一句的煽风点火,林芝听得面红耳赤,易之也是一脸黑线。
“哎呀,陈嬢,你不要乱说,我和他不是你们所想的那种关系,我们只是普通朋友。”林芝极力反驳。
“普通朋友?我怎么看你们俩像一对热恋期的小情侣呢。”陈嬢打趣地说道,说完哈哈大笑。
旁边的几个嬢嬢也跟着笑,现场氛围很愉快,其乐融融。不过倒是有些苦了林芝和易之这两个年轻人。任凭他们怎么解释,那帮嬢嬢们就是不信,反而越描越黑。
最后两人不得不落荒而逃,迅速逃离这个八卦是非之地。这种嬢嬢八卦的后劲直到林芝两人跑到政府大楼的停车场后才冷却下来。
林芝说:“都怪你,都是你惹的祸。”
易之说:“关我什么事咯。是你的问题,谁叫你摆出一副我欠你几百万的表情,所以也怨不得别人误会。”.
易之和林芝两人类似于打情卖俏,磨磨唧唧了一会儿后,最终以易之的请客吃饭妥协而结束。
在林芝还没下班的这段时间里,易之跑去买了五瓶除草的草铵膦,回去后拿给基隆组的护林员除草。随后又去买了一些在村里要用的生活用品,然后才来接林芝下班去吃饭。
柴火羊肉餐馆里,易之和林芝面对面而坐。在和林芝经历一些事后,现在的易之已经把林芝当成朋友了。尤其林芝还是林麦雨的堂妹。
“林同学,你们那个大厅里的那帮嬢嬢们太可怕了,没有的事都要让她们说成真的。太可怕了!”易之心有余悸地说道。
“你怕什么呢?又不是真的,她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要在意。”林芝吃得津津有味。
看见林芝吃得这么香,易之夹了几块牛肉,拌着饭吃,这样来回试了几次,觉得这饭菜也不咋地,于是便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好奇问道:“林同学,我发现你吃饭吃得特别的香。是有什么秘诀吗?”
“把这顿饭想象成自己的最后一顿饭就可以了,就会吃得很香。”
“……”
好吧,听到这个回答,易之突然间觉得是自己唐突了,多余问了。这不存心自己给自己找“乐子”嘛。
既然打不过那就加入嘛。易之突然间胃口变得好了起来,吃得狼吞虎咽的,就像是被林芝的那句话打通了任督二脉,可把林芝看傻了。
“你,你,你没事吧?”林芝嘴里的饭还没有来得及咽下去,有些担心地看向易之,眼神中尽是担忧和自责。
“呃……”
易之长长地打了一个饱嗝,吞下最后一口饭后,缓缓地询问林芝:“你觉得我去县农业农村局找专家来东丘帮忙搞清楚土壤类别、气候等等这些基本数据这个想法怎么样?”
“你又想在东丘搞什么东东?”林芝百忙之中抬起头看了一眼易之,好奇地问道。
“就是想搞清楚东丘村到底适合发展什么产业。”易之把村里现在青口白和辣椒产业的情况告诉林芝,也讲了自己的看法。
“现在村里发展产业很困难,交通不方便也不行,规模小了也不行,总之是很难,没那么容易。”林芝说道。
“难归难,但也要试一试,总比种玉米和水稻好吧。我算过,除开肥料种子,种玉米基本上不挣钱,种的水稻也仅够一家人吃。两者都没有多余的卖,玉米也不过是一块五一斤,卖不成钱。”易之说道,“我的想法是能挣一点是一点,总比不挣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