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第一次看到电灯,说了一句什么
书名:鲜为人知的历史趣事 作者:汤汤哩哩啦啦 本章字数:1007字 发布时间:2024-12-16

  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清朝闭关锁国之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各国眼中的东方大国,这里有着高度发展的文明,有着富饶的物产,有着几亿人口,是充满先进和智慧的代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富强的国家,自从闭关锁国以后,便大变了样。变得落后,完全跟不上时代潮流。   

   1723年,因为和罗马教廷之间有着中国礼仪之争,两国之间的关系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于是雍正帝禁止天主教,以及其他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国内传教,并限制外来的贸易,从此,“锁国”开始。然而到了1757年,乾隆帝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从此以后除广州一地外,其他存在西洋贸易的港口一律被关闭。   

   与外界失去联系之后,清朝统治者以为中国就能因此平安无事。其实,岁月静好的背后,是西方大国开始工业革命,文明进步,而自己国家却因为封闭眼界逐渐缩小,变得落后腐败愚昧无知。直到1840年英国用清朝人见都没见过的轮船大炮搬到中国“家门口”,这才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自从鸦片战争之后,一些有着高度思想觉悟的人,例如魏源便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想法,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然而这一想法还是遭到没有眼界的清朝统治者的反对,而慈禧太后就是其中的代表。眼看着西方的大炮即将打到自己眼皮底下,慈禧太后还是固执地认为“大清”仍是世界的霸主。   

   直到一次又一次的割地赔款,才让慈禧知道学习西方技术的重要性。然而想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很容易,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却十分的难。尽管1861年之后洋务运动逐渐兴起,清朝不断引起西方先进技术到宫廷内,但是慈禧在面对这些“新事物”时说出的经典句子,还是引来了众人暗地里的嘲笑。   

   以下我就举一个特别有名的例子。   

   当时电灯是外国家家户户都有的家具,市场已经十分饱和。外国商人为了打开中国的庞大市场,便有意向慈禧展示电灯,以方便电灯走进中国市场。于是外国商人便用重金贿赂了当时慈禧身边的红人,李莲英。   

   这一天,趁着慈禧外出,李莲英便安排人在慈禧生活的殿内装了很多电灯。待慈禧回到宫殿的时候,李莲英便派人把门关上打开电灯,顿时殿内便十分亮堂。慈禧看到之后高兴不已,便来了一句经典话语:这些个茄子怎么还会发光啊?   

   听了她这句话,在场的人都在憋笑,而李莲英更是强忍住笑意向慈禧介绍了这些个“茄子”是什么来历。慈禧的这句话后来流传至今,用来形容一些人没见过世面。所以说,眼界对于一个人来说已经如此重要,更不用说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了。只有面对世界保持开放,互相学习的态度,才不至于落后,才能做到领先于别国。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