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我是谁
书名:星河帆影 作者:罗方凡 本章字数:5087字 发布时间:2024-12-12

设想有这样的一个设计师,她构图了所有的粒子、星体、星系组成,所有的物质和能量形态,制定了一个法则框架,然后让这些物质能量在这样的法则框架中去自由组合。这些组合,就形成了现在的时空:天体、星系、物质能量、暗物质暗能量。

虽然这些物质能量等等在她所设定的法则框架中运行,有了时空相续不断。但她很不满意:缺乏灵动的美妙,不具相融的义趣。

于是,她又设计出意识这样的存在,把时空中的天体、星系、能量、物质等及其演化相连相系。

这些意识,赋予时空美妙的义趣:无边无际,无涯无止,星系构图美妙,恒星行星相牵相亲;光色七彩斑斓,星际深幽莫测。

思念一起,横跨星河,情调一动,周遍云尘。所有的星系星团,所有的能量物质,瞬间收于囊中。散沙一盘的星际,因为有了意识而不分彼此,无有远近。

因此,其最初的设计,意识是用于将所有时空连在一起的存在。

或者,一开始,设计师就把时空和意识同时设计出来。这个设计过程,把时空和意识的相互关系巧加安排不断完善,以她所希望的结果显现。

按照你这个想象思路,时空和意识应该是紧密相连不相分离的,但为什么,我们会很困扰。

我们应该以宽容的心态,来看待设计师的设计,或许,这设计存有缺陷。

即便存有缺陷,也不至于使我们要下苦功夫锲而不舍,才会有一些认知的进展。而要达到对时空真相的洞悉,却是千难万难。

我的想象也就只能如此,放飞也是有所不能及的方方面面,请有心者帮一下忙。

我接手一下,试着理一理这事。还是你的思路。让我先入为主一下,设计出意识之后,这意识必定要有一个载体。我是这样想的,当然,如果有人提出不用载体,我也不好反对。

我就直奔主题吧,这个载体就是我们人类,你也可以说不用载体,也可以说不仅有人这个载体,还有别的什么载体,那都行,我就说我的。设计这个载体可使她犯了难:就一个人,生于世间,他(她)会顾影自怜,寂寞惆怅。如果他(她)能习惯寂寞也就算了,让他永生来掌管意识。但寂寞孤单对这个人来说,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那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让人是群体存在,会繁衍接续,他们的意识永久存在也就顺理成章了。

然而,人的群体存在也存有一个问题:每个个体的意识,会因为自身所在环境而有所不同。同时,人的代际传承,也可能引起所传承的意识产生变化。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最终,设计师选择了人的群体存在来使意识延续下去。

意识会产生变化,可能并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就从我们现在来看,群体代际相传,使意识之花万紫千红,世界因此而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我接受你这样的观点,或者说,我接受你对设计师的选择的认可。但我还要回到刚才说的事,那就是,这是一个巨大的代价,因为这个选择,我们人对时空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障碍,要一代一代不断地从头开始,使得我们要洞悉时空的真相难之又难。

你们的对话很有意思,但我退一步想,即便我们要洞悉真相难之又难,但作为人,作为意识生命,如果不去深究什么真相,有田园牧歌,有渔舟唱晚,也是非常惬意的。

就是因为个体的区别与不同,我们有的人追求田园牧歌,有的人要了解真相。

我也说一下。这应该就是世间应有之事。时空有物质能量有星系星团,和相续演变,这是恢宏旷远的存在。而田园牧歌,夕阳炊烟,这是情趣恬然生活美妙的存在。让要宏大的去洞悉真相,让要情趣的去歌舞升平,两相无碍,各得其所。

我们偏离了讨论的题目。

早说了,不用去界定,不用去连结,有想法要表达就呈现出来。

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需要来一下峰回路转。

不过,我倒是看到,我们这样的讨论,提出了一个重大的设定:设计师设计了物质世界,同时又设计了精神世界。

为什么我们冈格星和地球同时有通过静定修习来探索时空万物的方法。是不是可以这么说,为了更好地认识时空,必须回归内心。内心的清静纯粹,方可逼近时空真谛。意识与时空紧密联系,深究内心,才能看清时空本质。

听了这么多,也启发了我的灵感,我深深感触,要深化我们的认知,要触及现象的本质,我们地球有了瑜伽,冈格星有了静心苑的修习方法。在我们为时空本质苦恼,为解决现实问题而思索时,我们双方都选择离开问题本身而回归内心。

不管是擦拭尘蔽而让智慧显现,还是让身体组织信息畅通而让认知升维,都是我们人的探索使然。或者,这也是设计师的蓝图的一部分。我们探究时空,探究本身,设计师让我们看到内在意识和外在世界的相连相系。

……

我觉得,我们还应该讨论一下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当我们的静定修习达到一定状态时,我们人可以和树、建筑、山、河、物品等进行对话。我想,地球的瑜伽修习资深人士,可能也有这个能力或者说是有过这种经历。

是的,有这样的人。

他们都有相当的修习经历,认知有很大提高。他们有的会感知一些树、建筑的情感,感知山河的气息。

有些外在的存在,会告知某些人将要发生的事。这使我想起有的动物能知道地震或其它灾祸,采取行动避而远之。

有的在对话时,可以告诉我们它的状态,和需要什么帮助。也可以帮助人做一些事。

因此,部分修习者坚定地认为,不但我们人、动物、植物、微生物,具有生命特征,而山河大地,建筑物品,也具有生命特征,这种生命特征不同于我们人、动物、植物、微生物,但都是不可否认的生命存在。

这个存在的根本特点就是,这些山河大地建筑物品具有意识,当然,植物微生物也具有意识。

它们怎么和我们交流沟通,我们不知道。但有修习者作过试验,比如有一辆车,你骂它恨它咒它,它的工作状态就差,对它越不友好,状态就越差越容易损坏。

有人会提出疑问:是使用者(又是实验者),又骂又恨又咒,让自己的身心处于不良状态,自然使用起来不顺心不如意,那其实是人本身问题,不能推到车身上。

但在双盲状态下,使用者不知情,施骂者只对车施加意识,不知道谁是使用者,在这种情况下,这辆车的故障率显著上升,使用寿命显著缩短,这只能说这车有意识有情绪有生命特征。

也有其它的实验,也证实实验物品会受意识影响。这种影响有好有坏,取决于实验人员加诸物品之上的意识是爱还是恨。

你爱它,它用起来得心应手,使用寿命很长;你恨它,它用起来就常出问题,使用寿命比平均值要短很多。

我们对意识、生命的认知,有一个过程。最初认为,我们人是有意识的生命,其它动物是有很少意识或无意识的生命,植物微生物只有生命没有意识,而山河大地物品既无生命又无意识。但我们的修习者,却有了不同的认知。我想说的是,意识会施加影响而使之改变。

我有这样的看法,像刚才同道所说的,一辆车,你对它友好,它就运行顺畅寿命长,反之则反。它的意识和情感的存在,应该可以追溯到当初制造它的时候,我们人所施加其上的意识情感。我们设计了它,制作了它的每一个零部件,所有的尺寸严格裁切制备,配合公差符合规定,各种材料性能得到保障,动力产生和输出配合良好,控制系统完善等等这一切,都按设计要求完成,从设计到制成,无不是深深烙上了人的意识情感。

这很重要,就是因为这样,我认为是人的意识加诸其上,而使它受到浸染,有了某种独立的个体意识。

那山河大地呢,那树木石块呢,那些既不是我们设计出来的,也不是可以制造出来的。

我认为还是由我们的意识作用,而使之有了某种个体意识。

比如某座山,我们欣赏它的形态,它的景色。朝霞夕阳里,相看两不厌,风中雨中时,情愁两相牵,自然让它耳濡目染。走过路过,我们和它彼此相会,登过攀过,我们和它亲切接触。历史久远,人山万事,岂不倾注种种情感于其上!

比如某棵树,从它的发芽生长拔高长成,我们日有所见,目有所感。树干不断增大,树高向上参天。或抚干而叹,或坐根而憩,种种等等,自然在传递各种信息,生命虽不同类,但会受到影响,自我意识或因此而生。

……

我赞同你的天马行空的想象。我有一些个人的看法。先回到最初的认知,有物质,然后偶尔的物质随机组合形成了氨基酸,最终出现生命,生命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后期有智慧生命出现。这样的认知,不排除这样的设定:既有我们人这有高度智慧的生命,也有顺次而下的各种认知状态的生命,而现实中也是这样。

在这样的设定条件下,只能承认树木有意识,树木没有向拥有认知能力的方向发展,这是我们通常的对植物的看法,而动物,则具备了这个能力。我们人,最终获得了认知能力的最高奖赏——拥有了智慧。

因此,意识有高有低,有多有少,有其进阶组成,于是,在高阶意识状态下,智慧产生。

……

这里要厘清一个问题了。我们和地球,同样的人类,是区域性的产生的,还是全域性产生的?

其实也可以说没什么相悖相违处,我是说,我们现在讨论的这个设计师,就是全时空的自然界,这个设计师和时空合二为一。

……

注意,我们这里也提出了意识是否可以独立存在,要否有载体的问题。

但到目前为止,意识的独立存在与否,既不能证真,亦不能证伪。

你这话会不会超级武断,毫无理性!

我能不能狂妄一下?

哦……

怎么,你很忌惮,心生厌恶?

绝对不是,而是惊讶你能进入这种状态,这撩拨了我的好奇。

那我就撒野了哈!

我试着说明一下我的看法:

我们人,通常专业的认知是,我们的脑细胞神经元,有电信号的接收、产生、流通、加工和组合能力,然后形成一些结论一些应对方法。这些过程,以脑电波的形态出现,这些脑电波很容易被我们观察到并记录下来。

就我们现在的认知来看,脑电波,是无可取代的意识组成:意识引发脑电波,脑电波表达意识。

那么问题就来了,脑电波是电波(亦即电磁波)组成中的一部分,电波可以独立存在,那脑电波能不能独立存在!

关键的地方是:生命可以随机产生,那我们也应该乐见意识可以随机产生。

认可生命可以随机产生,而不认可意识可以随机产生,存有不公允的对待。

我先附和一下:意识可以随机产生。但你要有一个可被理性接受的解析。

有无量的电磁波信号,存在于时空之中,这就是所需的基本条件。有各种频率和强度,有各种信息搭载其上。

这些信号有久远的,也有新产生的,等等种种,这是意识的原始汤,请允许我借用一下这个词。有了这些原始汤,意识便就随机产生。

就是说,我们应该乐见,既有产生生命的原始汤,也有产生意识的原始汤。

我暂时接受了你这样的解析,但似乎还要进一步,片断应该组成有趣的拼图。

可以想见,各种电信号、各种信息搭载、各种不同的随机组合,自然可以形成不同的片断。我们同样应该乐见这些无量片断,有进一步随机组合的意愿,这样,意识层级就会向高阶方向发展。就像氨基酸这样的片断有随机组合的意愿而组成了蛋白质,然后形成生命。时空无限,片断无量,意识无数,层级难测。

这个拼图很有趣很有姿彩。

这还让我想到了我们地球兰顿的蚂蚁,这个开始毫无头绪的蚂蚁走呀走,在若干步之后,就会走出一条规则的高速公路。在二维平面上是如此,在三维立体上也是如此,无序会自发走向有序(这和熵增相悖)。

和我们冈格星同行的心愿很相像,我也乐见无序走向有序。因为有了这样的规则,我们就不用担心无限的意识会乱成一团。先让它乱,然后最终会有序化。

意识的有序化,更递进一层的是,意识的高阶——智慧会出现。于是,意志、好奇、计划、方法、步骤、探讨、灵感、慧光等等便出现。我们也有理由认为,智慧的最高阶存在——与时空真相的全面对话也会适时出现。

归根到底,这都是物质和能量所作所为,所演所化。由此可见,物质和意识(意识也是一种能量——脑电波)紧密相关不可分割。

那么,意识的载体——脑电波或曰电磁波组合,它可不可以成为证据,证明意识可以转化成所思所想的物质?

还有,生命和意识,是不是因这转化而相连相系,相显相彰?

让我稍稍展开一下:鲜活的脑细胞,是最适合意识和物质互相转化的生命组织,这是重点。

这种由意识转化而成的物质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或者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能加以确认的一种存在),它能被脑细胞恰当地储存,并且可以被还原。也就是说这就是记忆,某个意识变成某种形态的物质,某种形态的物质又可被还原成当初的某个意识。

脑细胞不但可以转化还原意识,还可以将意识转化成的特殊物质进行拆解、拼接、叠加,作点、线、面、体的加工重组,形成新的特殊物质。

把记忆和加工重组结合起来,就是大脑的思维过程。

这样,我们人和其它的有意识生命,就可以把过去留存的记忆,结合现在所接收到的信息(可被转化成电信号而被大脑接收),通过思维得到新的认知,和作必要的应对。

我也不反对认为脑细胞是直接存取电信号,直接加工重组电信号,得到新的认知和作必要的应对。就像机器语言的代码,以代表电位高低的1和0,作各种组合,让使用者获得所需要的结果。

只是我个人认为,意识被脑细胞转化成特殊物质,其存取和加工重组,更贴合我的感觉。

我们一起互相学习研究吧。

还是要从内心去真诚叩问。

可惜,我们的瑜伽修习层次很低,希望我们之间能很快地互联互通,畅通相互学习交流之路实现高层次对话,愿天遂人意。

来日方长,不在此一朝一夕。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星河帆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