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野离开之后,骑快马往北走了,不过数日就到了匈奴,之后径直前往阴山找到了莫智韬,两人在大帐内叙话。智韬道:“呦,我们的左大都尉这么快就回来了,看来这一趟很顺利啊。”不野道:“拖将军的福,一切顺利。”说罢不野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咕咚咕咚喝了个痛快,智韬道:“快,先坐下休息一会。”
于是不野坐下,智韬道:“要不要先吃点东西?”不野道:“奔波了好几日,胃有点涨,搞得我都不觉得饿了,吃不下,就趁现在跟将军聊聊吧,我怕再过几日就忘了。”智韬道:“好,那要不先安排织工?”不野道:“嗯,先找几个精明点的织工和木匠,再命侍卫扛一台织机过来,另外备些木料、铆钉、丝线等物。”
智韬转头对手下侍卫道:“都听到了吗?快去准备,把所有的人和物都带到这里来。”侍卫道:“是。”于是侍卫下去准备了,过了半个时辰,一切准备就绪,智韬道:“你们都退下吧。”于是侍卫全都退下,并把帐门关上了。智韬道:“须卜邪渠都尉,那我们就开始吧?”不野道:“好。”
于是智韬对织工和木匠道:“现在你们都听须卜邪渠都尉的指挥,他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干什么。”织工和木匠们道:“是。”于是不野开始指挥木匠改造织机,不野拼命的回忆着杨初香房间里的那台提花机的模样,一丝一毫都不能出差错,过了一个时辰,改造完成了,不野道:“你们几个织工现在用这台织机按照我说的方法织一下试试看。”
于是几个织工坐下来开始织布,可刚一开始线就断了,不野立即上前查看,思索了一下,道:“木匠过来,这个地方好像有点问题,你再改造一下。”于是木匠上前按照不野说的改造,完成后不野又让织工织布,织了一会又出问题,于是不野又继续想办法,经过不断尝试,当晚终于成功了,不野拿着织出来的丝绸道:“嗯,就是这样了,将军你看。”
说罢把丝绸递给智韬,智韬看后道:“确实是不一般啊,比以前的丝绸看起来更华丽一些。”不野道:“是啊,以后我们就命草原织造局织造这样的丝绸,一定畅销的,而且这技艺我们自己就会,不用受制于人了。”智韬道:“哈哈哈,真不错,这多亏了你啊,我一定上奏左贤王,给你重重的赏赐。”不野道:“谢将军。”智韬道:“也到了晚膳时间了,我们吃饭吧,今晚我们吃烤全羊。”不野道:“谢将军。”
席间,智韬道:“左大都尉,给我讲讲你这次去虞国的经历吧,还有你是怎么习得这技艺的。”不野道:“好的,将军,玉容丝绸行的线报说最近他们要研习一种新技艺,是丝绸行内的万芳芳和秦淮河畔熏音阁的杨初香共同研习出来的,于是我就快马去了江宁玉容丝绸行,发现这新技艺尚未开始使用,行内仍在准备,只有卓大黎的书房里有一台提花机是用的新技艺,可那书房看管甚严,不仅内堂外堂有两层家丁,而且周围还有保镖,我思忖良久,觉得就算潜入进去一时片刻也看不出所以然来,退一步讲,就算要潜入,若是白天,周围管家、账房、仆役、织工,各色人等极多,无从下手,若是夜晚潜入又看不仔细,须知那提花机上机巧之处甚多,所以我就想着去秦淮河畔找那个杨初香试试看。”
智韬道:“那等一段时间待到整个织造局里的织机都换用新技艺了命暗线去织造局察看不好吗?何必这么麻烦?”不野道:“那样的话就容易多了,可我想着这买卖之事,贵在首创,这新技艺刚上市时百姓觉得新奇无比,销量应该会很高,若是等到他卓大黎的货已经上市了我们就算做出一模一样的货出来也卖不了多少银子了,另一方面,这种新技艺很是稀有,卓大黎不会轻易将技艺泄露出去的,所以他那里还是别做念想了。”智韬道:“嗯,你想的很对。”
不野道:“谢将军夸奖。”智韬道:“你接着说。”不野道:“于是我就扮作闲人去了秦淮河畔的熏音阁,不想这一趟非常顺利,只一日就学会了这新技艺。”智韬道:“看来那个杨初香毫无防备之心啊。”不野道:“一个妓女而已,只认银子,我多给了她些银子她就什么都说了。”智韬道:“不错,你也够厉害的,就那么看了一看就把这么纷繁复杂的技艺记住了。”
不野道:“我打小记性就好,再一想到若是能记住的话我们能狠狠地赚上一笔,自然就记得更牢了。”智韬道:“你是个人才,有你这样的人才我们这次一定能抢在卓大黎的前头把货做出来,然后卖到虞国、楼兰、波斯,总之是所有的国家,把赚来的银子堆得像昆仑山那样高。”不野道:“那是一定。”
智韬道:“对了,你这次去虞国是用的什么身份啊?”不野道:“我说我是楼兰人,起了个汉名叫徐不野。”智韬道:“徐不野,有意思。”不野道:“我还是跟您学的呢,您给自己起的名字叫莫智韬,就是发音相似罢了,我叫须卜邪渠,所以就叫徐不野了。”智韬道:“呵呵呵呵,来来来,吃肉吃肉。”不野于是抓起一块羊肝啃了起来,两人吃了个痛快。
翌日,智韬开始指挥草原织造局加紧备料,然后改造织机,因这匈奴地域宽广,各种货物转运极为方便,因此不过十几日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智韬命织工赶工,几日之后就织造出了大量的丝绸,华美无比,智韬拿着织出来的样品看了看,满心欢喜,之后仍是按照以往的销路运往周围各国的几个主要丝绸市场售卖。
数日后,第一批货就运到了大虞边境的熙和茶马市场,匈奴对这第一批货十分重视,所以派了左大都尉须卜邪渠(徐不野)亲自运送。到了熙和后,仍是按照惯例不野一行人先在馆驿住下,然后命左大当户屠牙秩伊卸货,等待第二天拿到市场上售卖,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