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番外。陆仁斌和璎璎的小短篇,2000+字,和主线剧情无关。
--------------------------------------
这日午后,陆家兄弟在船上说了会儿话,陆仁甲就一门心思作起画来。陆仁斌帮他磨了一会子墨,阵阵睡意袭来,便倒在旁边的榻上睡觉去了。
不多时,有人轻叩舱门,然后撩起纱幔进了来,原来是璎璎拿来两支新点的檀香。陆仁甲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指了指榻上睡着的人。璎璎抿嘴一笑,把檀香插到炉子里,又端了凳子轻放在榻边,替陆仁斌摇起扇来。
陆仁甲见他们虽未结为秦晋之好,却也朝夕相伴,心中已是暗暗称羡。
璎璎痴看着眼前之人,但见他丹唇白面,眉目如画。众人皆道他不苟言笑、雷霆手段,她却见过他的开怀大笑和伤心痛哭,听过他的温言细语和纵酒高歌。
儿时,他们是主仆更是默契的朋友;渐渐长到十四五岁,家里几个丫鬟陆续出去配了人,媒人也纷纷上门来给二少爷说亲,二少爷虽是硬扛着一个也没答应,她却从那时起,就刻意和二少爷疏远起来,虽然还是跟在二少爷身边,却时时提醒自己不能和二少爷太过亲近。
对她来说,只要能守在二少爷身边,就已足够了,即使有一天二少爷娶了少夫人,她会因此而暗自流泪,心痛妒忌,她也打算陪在他身边默默忍受。她却不知道,眼前的人已经在心里将她尊为妻子,今生今世非她不娶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感觉到身边人的气息,陆仁斌做了个浅浅的梦,在梦里,又回到了小时候……
正是过新年的时候,陆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家宴上,小小的陆仁甲正在答父亲考他的诗文,但见他对答如流,父亲和众位长辈亲友赞不绝口。
而陆仁斌从小不肯好好读书,若硬逼他学,他便借圣贤之书摇头晃脑地杜撰出一些荒唐之词来。后来陆万山只当他是朽木不可雕也,将光宗耀祖的希望寄托在陆仁甲身上,对陆仁斌日渐疏远冷淡。为了不闹出笑话,自然也不会在当众考他。在席间被冷落的陆仁斌偷偷溜了出来,只有多年的老仆陆修注意到了他,赶忙拿上他的斗篷,跟着跑上了街。
天正下着小雪,陆仁斌一口气跑至偏僻处,却听见断断续续的哭声,循声找去,只见一个和自己一般大小的女孩,正抱膝蹲在墙角的枯树下“嘤嘤”地哭着。
陆仁斌走上前蹲下来望着她,方瞧见她缩成一团瑟瑟发抖,天气极冷,她却只穿了一件破破烂烂的薄袄。
陆修气喘吁吁地赶到,陆仁斌瞧见他手里的斗篷,立刻拿了过来围在女孩身上,问道:“你是谁?为什么一个人在这里?”
女孩把斗篷紧了紧,觉得暖和了些,感激地看着他,小心翼翼地答:“我是方家的丫鬟,你别告诉别人,我偷偷跑出来的。”
“为何要跑?”陆仁斌问道。
女孩说:“我爹娘说养不活我,年前把我卖到方家的,可是方家的管家好凶,天天打骂我们,”她把袖子捋起来给陆仁斌看了看,上面果然道道淤痕:“有时候还不给我们饭吃,我实在受不了,就逃出来了。我想回家,可是我家在很远的地方,我找不到了……”说着又抽泣起来。
陆仁斌道:“回去做什么?你爹娘都说养不活你了,你就不怕他们又把你卖了?”
女孩摇摇头:“我不知道,可是我、我好饿……”
陆仁斌道:“你爹娘不要你,我爹也不疼我,我们是一样的人。你跟我回家去,我给你饭吃。”说着去拉她的手。
女孩只觉冰冷的手突然被一阵温暖包围,略一迟疑,轻轻点点头。
陆修见那女孩可怜,不忍阻止,也就由他带回去了。
三个人从角门进去,为了不引人多问,故意挑了僻静的路走。不远处前院上空烟火璀璨,映得路上忽明忽暗。
陆仁斌带女孩进了自己屋里,丫鬟小厮们一个都不在,想来都在外面看热闹去了,好在温着热茶,又有好些点心果脯,他便一一端过来给女孩吃。
那女孩的确饿了很久,大口吃着,把嘴里塞得满满的,都顾不上说话。
陆修叹口气,把茶端到她嘴边:“喝水,别噎着了。”
女孩连喝了几口茶,把嘴里的食物都咽了下去,这才缓了下来。
陆仁斌问她:“我若想留你在我家里,跟他们说你是我的丫鬟,你愿意吗?”
女孩想了想,小心翼翼地问:“你会打我吗?”
陆仁斌很肯定地答:“不会。而且谁也不敢欺负你。”
女孩点点头:“我愿意。”
陆仁斌道:“好。”又趁她专心吃东西的时候,把陆修拉到一旁小声问道:“修伯,她愿意留下来,只是她是从别人家跑出来的,我要怎么做才好?”
陆修便道:“二少爷,若真想留她下来也不难,只是要让这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地过上几年,几年后长大了模样自然就变了。而且,我看这孩子在方家也是不受待见的,就算方家真的发现了,也就是钱的问题。我倒是担心夫人那边该怎么交待?”
陆仁斌道:“我娘前几日说要给我添个丫鬟,我跟娘说去,这下正好,她也不用找了。”
两人正说着话,陆仁甲走了进来。
见了他三人,便问:“二弟,刚才在前院看烟火,我没见你,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又见那女孩不像府里的人,问:“她又是谁?”
陆仁斌便将刚才之事说了一遍,又叮嘱道:“日后若有人问起,你只可说是我路上碰到的,可千万别说她是别人家偷跑出来的。”
陆仁甲连连点头:“我省得。”他饶有兴致凑到桌边问:“你叫什么名字?”
女孩答:“方家给我取的名字叫小红。”
陆仁斌便道:“那是方家取的,在我家怎么还能用?你原来叫什么名?”
女孩摇摇头:“还没有取名,爹叫我三丫头。”她看看陆仁斌,乖巧地道:“二少爷,你给我取个名字吧。”
“我想想。”陆仁斌挠了挠头,接着嘻嘻一笑:“我方才见到你时你是在街角那棵枯了的樱桃树底下,不如就叫'樱樱'?”
陆仁甲忙道:“不好不好,那棵树是半死之树了,它的名字怎么能用在小姑娘身上?”
陆仁斌撇撇嘴,却又不得不承认他说得有道理:“那你说取个什么名好?”
陆仁甲道:“咱们家以金玉为业,既然二弟喜欢这名字,那就换木旁为玉旁,叫做璎璎,美玉之意,你们觉得如何?”
他看看二弟,又看看女孩。
陆仁斌一笑:“大哥书读的多就是不一样,就依大哥说的。”话中虽有些别扭,却算是应承了下来。
女孩走到二人跟前深深道了个万福:“璎璎见过大少爷、二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