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半径定域店边界,刚需也有厌倦时
书名:创业因果道 作者:无问斋主 本章字数:5402字 发布时间:2024-12-09

无问僧在一旁滔滔不绝,言辞间颇有些夸大其词,而王禹翔的心思早已飘向了九霄云外,那无问僧后续所言,于他而言,不过是风中细语,左耳进右耳出罢了。

想当年王禹翔攻读研究生之时,AI大模型尚未诞生,彼时的AI,乃是依托预设之知识与逻辑推理以解难题。简而言之,便是先知晓结果,再逆推其因,恰似见一婴孩,便知其必有父母之理。

后来,王禹翔与李一杲携手捣鼓那BI之事,方觉BI乃是通过海量“画像”,以析其趋势。那“画像”愈多,所得分析之结果便愈是靠谱。李一杲对于那等将一人细分为三千参数以作画像之法,沉默中透着赞许。师兄弟二人,大量运用此画像之法,以析门店生意之预测,那BI神器,倒也颇有些神效。

再后来,二人天马行空,议论纷纷,欲追踪食客之所食、所啃、何时至、坐多久等诸般细节,再以那门店BI软件,剖析得淋漓尽致。于是,针对各环节之画像,愈发繁多,渐渐形成一庞大之参数体系。此可谓是从BI向AI转变之重要思索。

然彼时之他们,却未曾想过,要将“生活半径”、“社交半径”等诸般参数,融入其中。此刻,无问僧之言犹在耳畔回响,而王禹翔之脑海中,早已是数字与公式交织纷飞,苦思冥想,只欲琢磨出一全新之参数体系。那无问僧后续之言,于他而言,不过如过耳秋风,转瞬即逝。

无问僧一番长篇大论之后,忽而发问:“翔子啊,你且说说,倘若消费行为与时间距离脱了干系,那消费者们又会如何抉择呢?”他连唤数声,王禹翔却如老僧入定,毫无反应。幸得张金枇眼明手快,接口道:“老师,那自然是上网淘去呗,淘宝、京东、拼夕夕,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最关键的是,网上还常常能捡到不少便宜呢!”

无问僧瞥了眼一旁神游太虚的王禹翔,眉头微蹙,却也未加理会,只对张金枇报以温和一笑:“枇杷,你前半句算是戳到了要害。实体店里,同一类商品能有个二十来个SKU就算是顶天了,可线上呢,同一类商品能让你挑得眼花缭乱,SKU上千个都算少的,上网的选择自然是多如牛毛。不过,说到价格嘛,以前确实是网上便宜,但现在可就不一定咯。很多时候,实体店跟网上的价格已经相差无几了。所以,我之前未曾提及价格,重点是那两个半径的时间参数。”

言罢,无问僧拿起笔,在白板上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几个图示,边画边娓娓道来:“许多老板做市场调研,就只盯着附近人的钱包,以为有钱人多的地方开个高档店就能日进斗金,工薪阶层多的地方就开个实惠店。这么想倒也没错,算是消费力导向。但如今电商如火如荼,这种观点可就不够全面了。枇杷啊,你去捅捅翔子,问问他,还漏了啥?”

张金枇闻言,伸出手指轻轻戳了戳王禹翔,道:“小师弟,老师喊你呢。”王禹翔一愣,仿佛刚从梦中惊醒,连忙追问张金枇:“老师方才说了啥?”张金枇于是又将无问僧的问题复述了一遍。

无问僧讲课,那可是出了名的严谨认真。面对王禹翔的提问,他直接搬出王禹翔的专业术语,什么“生活半径”、“社交半径”、“时间参数”的,一股脑儿地往外倒,全然是为了与王禹翔的思维频道对接,力求每个回答都能让王禹翔心服口服。至于旁人能否消化,嘿,那可不是他操心的事儿。只要王禹翔点头称是,他便心满意足。旁人若是听不懂,自个儿去找王禹翔求解或者重提问题,哪怕问题雷同得如同复制粘贴,换了个人,无问僧也能给出别开生面的答案。他这回答的功夫,简直就是他彰显水平的金字招牌。所以,此刻见王禹翔对他的精心解答置若罔闻,他能忍住不发火,已是极大的忍耐了。

这可不是无问僧一时兴起,性情大变,实则是他越讲越投入,满心盼望着王禹翔能与他一唱一和,好让他尽情发挥,酣畅淋漓。这便是无问僧讲课的独到之处,为何他偏爱学生与他“抬杠”?只因那抬杠之时,往往能激起他思维的火花,让他灵感迸发。

可偏巧这时候,王禹翔的心思早已飘到了云端之外,九霄之上。待张金枇转述了无问僧的问题,他随口抛出了几个词:“消费体验?消费意愿?消费需求?”言语间显得有些漫不经心。

眼见无问僧的火气又要如火山般喷发,王禹翔连忙赔笑道:“老师,对不住了,我方才脑子‘卡壳’了!”言语中带着几分歉意。

无问僧倒也未真动怒,只是耐心地追问道:“那你方才在想些什么呢?”

王禹翔倒也坦诚,直言不讳道:“我在想门店商业BI的事儿呢。”

无问僧一听,王禹翔这算是回过了神来,而且所思所想正是他擅长的门店商业BI,顿时精神为之一振,干劲也足了起来:“翔子啊,设计商业BI参数时,参数有主观之分,也有客观之别。那消费体验、消费意愿等,皆是主观之物,难以捉摸。我之前所提的时间参数,却是客观的,客观参数在BI中方能大展拳脚……你可要听仔细了,现在我且说第二个客观参数——‘厌倦频度’是啥。”说着,无问僧拿起笔,在白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这几个大字,神色间满是认真与期待。

他转过身来,脸上挂着一抹和煦的笑容,目光温柔地落在王禹翔身上,耐心地娓娓道来:“厌倦频度,你且想想,三文鱼纵是再美味,又岂能日日享用而不腻?人呐,天生便对新奇之物充满好奇,对旧物则易生厌倦,即便是心头所爱,也有厌烦之时。”

王禹翔闻言,心中豁然开朗,仿佛拨云见日,大脑终得解脱。他兴奋地追问道:“老师,消费频度不也是客观数据之一吗?为何偏选厌倦频度,而不提消费频度呢?”

无问僧方才大谈“时间参数”之奥妙,心中那份得意,犹如在众博士学生面前扬眉吐气了一番,感觉甚是畅快。此刻,他趁热打铁,欲再显摆第二个客观参数。闻王禹翔之疑,他心情愈发愉悦,耐心地解释道:“要说这消费频度啊,若无线上电商来搅局,那确是足够用之。譬如,你若有位完美女友,那种寻不出一丝瑕疵的,你道你得多久才会对她心生腻味?”

王禹翔一听此言,脸色微红,略带羞涩地回答道:“一辈子都不会腻味!”

“嘿!”张金枇在一旁听了,又伸手轻轻拍了拍王禹翔的后脑勺,语气中满是调侃与不满,“春节你都不带思思出去玩,你俩是不是闹别扭了?哎呀,思思那般貌美如花,你如今对她不冷不热的,莫不是心里又惦记上别人了,想把她抛诸脑后?嗯?”

“大师姐,你可别瞎琢磨!”王禹翔连忙辩解道,“我俩感情好着呢,今年定是要结婚的,你且放心便是!”

说起王禹翔的女友思思,那当真是张金枇一手撮合的得意杰作。在张金枇的眼里,思思穿上那些民族服饰时,简直是美得无法无天,宛如天仙下凡。而王禹翔,作为老广本地人,对女孩的审美也恰好偏爱这一口。因此,刚和思思谈恋爱的那会儿,王禹翔对她简直是喜欢得不得了,两人整天如影随形,黏在一起。只是这大半年来,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免不了有些小争执,小摩擦。

张金枇常去无问僧家串门,两人都是八卦的忠实爱好者。所以,王禹翔和思思的事情,无问僧特别上心,每次见到张金枇都要细细打听一番,自然也就了如指掌了。这会儿,他拿这事来打比方,王禹翔听了,脸上不禁泛起了一抹红晕,有些不好意思。

说起王禹翔这小子,刚毕业参加工作那会儿,虽然顶着个大博士的光环,但性格却是个实打实的宅男。收入嘛,也就那么回事,中等水平;家庭背景,普普通通。除了那张文凭,真是没啥值得炫耀的。况且,天才嘛,长相总得有点“特色”。王禹翔就是个大头儿加地中海发型的典范,个子倒还将就,可在帅哥堆里,那就只能算是“三等残废”了。这样的颜值,想靠脸吃饭?简直是难如登天,连个普通姑娘的心都难以俘获。

更惨的是,他工作的地儿,周围全是敲代码的一群大老爷们,未婚姑娘屈指可数。一转眼,二十七八了,还是单身贵族一枚。家里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天天催他找对象。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张金枇给他牵了条线,介绍了个美女思思,还是个本科生,温柔又贤惠。王禹翔乐得跟捡了宝似的,生怕一不留神,“女友嫁人,新郎不是我”。

可这两年,王禹翔走了狗屎运,被猎头慧眼识珠,挖到了一家新公司,当上了技术部的小头目。虽说不算大官,但也算是跻身高管行列了。再加上那家新公司的行业特性,公司里面美女如云,亮眼的姑娘一抓一大把。那些亮眼又单身的姑娘,眼睛跟雷达似的,天天扫视着哪个高管还单着。王禹翔这小子,自然也成了香饽饽。没事就有小妹找借口来“请教”,有几个还真让他心里起了涟漪。这么一来,曾经在他眼里美若天仙的女友思思,现在看来,也就那么回事了。

这些事,张金枇可没少跟无问僧八卦。无问僧这会儿跟说书先生似的,把这些事儿讲得绘声绘色,还在白板上画了个“王禹翔婚恋厌倦走势图”。王禹翔看了,脸跟猴屁股似的,红得不得了。其他人呢,憋笑都快憋出内伤了。

一番滔滔不绝之后,无问僧的情绪渐入佳境。他的话语铿锵有力,仿佛掷石激水,响彻屋宇:“厌倦频度的本质,就是选择!”

随后,无问僧娓娓道来,细细剖析王禹翔的历程:从当初的无从选择,到后来的选择繁多,这一转变悄然间催生了厌倦的情绪。商业的演进亦是如此,电商未兴之时,市场由需求主宰;而电商风靡之后,我们却步入了厌倦的漩涡之中。

“厌倦时代!”这一词汇宛如无问僧灵感迸发的火花,他得意洋洋地吐出这个词,心中暗自欢喜。今日与学生们的交流,激发了他的灵感,创造出这样一个新词,让他觉得一天的辛劳都化作了甘甜的硕果。于是,他迅速在白板上挥笔疾书,郑重地写下了“厌倦时代”,并在其旁标注“需求时代”。接着,他绘制了一张表格,详细罗列了两个时代的异同,宛如一位严谨的学者在探寻未知的奥秘。

对于那些数年如一日,始终追随无问僧求学的学生而言,他们早已习惯了老师这种独特的授课方式。讲课之初,无问僧似乎对一切都懵懂无知,宛如一张白纸。然而,一旦他开口讲授,情绪便如洪水般汹涌澎湃,无数知识与见解随之倾泻而出,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他甚至能抛出许多深邃的专业概念,令人叹为观止。倘若一时找不到恰当的概念,他便会在现场即兴创造,展现出他超凡的智慧和才华。这些新创的概念往往成为他当日讲课的亮点,也让学生们倍感自豪和荣耀。因为他们深知,这些概念的诞生往往离不开他们的提问与探讨,正是他们的激发让老师的灵感如泉涌般迸发。

经过一番深入的分析和对比,无问僧终于将“厌倦时代”与“需求时代”的界限划分得清晰明了。他心满意足地停下了滔滔不绝的演讲,宛如一位画家在完成了一幅杰作后,静静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

无问僧这一番激情澎湃的演说,算是给王禹翔的问题画上了一个句号。至于王禹翔是否真的豁然开朗,那便与他无关了。无问僧心中那叫一个明亮,觉得自己已经说得再清楚不过,更何况,他还现场炮制了“厌倦时代”这样一个妙趣横生的新词儿呢。

话锋一转,又回到了李一杲的创业难题上。无问僧冲着他眨了眨眼,抛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你说,要是咱们对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服务周到得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能不能让咱们再回到那个需求为王的时代呢?”

这问题啊,可不是随便问问的。它里面蕴含着两层深意。第一层,就是想知道“消费时代”到“厌倦时代”这两个,到底是像朝代更替那样,一个完了另一个才上;还是像孪生兄弟似的,能并存不悖。要是前者,那就意味着消费时代得慢慢退场,厌倦时代得接棒当家,如此一来,厌倦时代里的商业规矩可就大相径庭了。要是后者嘛,那就是两套规矩各玩各的,在不同的领域里各显神通。

至于那第二层深意嘛,就好比问有没有什么法门,能让“需求时代”和“厌倦时代”来个乾坤大挪移,就像观音菩萨那样,法力无边,想变什么就变什么。要是哪家公司能有这本事,那不就能在任何时代都游刃有余,随意变身了嘛。

无问僧问李一杲的那个“优质服务”,其实就跟观音菩萨的神通差不多,能不能来个时光倒流,让咱们从“厌倦时代”一跃回到“需求时代”。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李一杲和大伙儿都听得明明白白,所以这会儿都闷头不语,各自陷入沉思之中。

无问僧也不去打扰大家,一把将李一杲拽到旁边坐下,自己则悠然自得地坐到了泡茶的位置上。他一边给大家倒上热腾腾的茶水,一边分发着干果点心,那架势,恍惚间就像个热情周到的店小二,干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过了好一阵子,李一杲终于打破了沉默:“我觉得这事儿能成。咱们要是把服务质量提上去,让消费者的体验感直线上升,客户满意了,那他们的需求自然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了。”

无问僧朝白板努了努嘴,示意李一杲大笔一挥,写上“客户满意”四个大字。紧接着,他让大伙儿对李一杲的观点投个票,顺便说说自己的看法。

七个人里头,张金枇、赵不琼、蔡紫华三人都力挺李一杲,觉得提供优质服务让“客户满意”这招能让公司重回需求为王的时代,他们还各自添了几条理由。最后,四人一合计,得出了结论:让客户满意,需求自然蹭蹭往上涨。这不,七个人里头,四个点赞,三个不吭声,正应了那句老话,成功的路子都差不多,失败的原因却千奇百怪。既然点赞的理由都挺一致,那咱就瞧瞧,那三个没点赞的,想法是不是也合辙?

无问僧先把目光对准了王禹翔,让他说说为啥不捧场。

这人一说到不同意见,思绪就容易飘忽,还特别容易被刚经历过的事儿带跑偏。王禹翔这反对派就是这样,无问僧刚拿他和思思的恋爱当“厌倦频度”的活例子,他脑子里还转悠着这事呢。他琢磨着,思思对他那是真好,特别是公司那几个小妹围着他转的时候,思思可能察觉到了,对他更是关怀备至。可奇怪的是,思思对他越好,王禹翔就越想躲。

难道王禹翔是个花心大萝卜?非也非也,这宅男可是出身传统家庭,感情专一得很,和思思都睡一张床了,自然是要娶她的。不过,王禹翔心里头啊,就图个清静,多点体贴固然好,可体贴多了,他又觉得愧疚。这愧疚哪来的?还不是因为有小妹撩他,他有了选择的余地嘛。

接着,王禹翔又拿这事跟自己的网购习惯比起来。他这技术宅男,买东西前必先看攻略、测评,客服都很少搭理,就算问,也就问问发货时间、保修期限之类的琐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创业因果道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