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我先来说一说沉冰岛吧。作为篷冲列岛中的第一大岛,沉冰岛几乎尽在冰海之中,尤其是北部山川寒冷异常,实在难以开发利用,不适合泰古王国建城驻军,只留巨浪城足矣。”
“你说得没错。”泰 安表示认同。
“篷冲列岛以篷冲本岛为主,包括沉冰岛、棒槌岛、一豆群岛和冲生岛等诸多大小岛屿,状如一只大大的蝎子,头部和尾部狭长,身子十分肥大。从地理位置上相较,篷冲本岛与望海相差不大,但地貌更接近北靖六镇,土地面积则与两地相加之和相若。篷冲本岛东北部是蝎头,部分区域已探入冰海海域,极其寒冷,大多数时间都是白雪覆盖。本岛蝎子中部地区气候更偏温和,物群种类更加丰富,孕育着岛国文明,也是整个陆地最核心的区域。”
“看来野守兄没少做亚夏大陆地域的功课啊!”泰 安笑道。
“应该的,应该的。篷冲本岛资源匮乏,岛内陆地多是丘陵,适宜农耕的土地非常有限,集中在两条大河流域。第一条河是宫河,发源于东北秋岩川,顺着地势从北至南而下,汇集利根河、八斗河和原野河后,汇入本岛南方的棒槌海。棒槌海亦是篷冲列岛近海,西南部与星海东北部接壤,以基钓岛为海域边界,东南部则与荒海接壤,并以螃蟹岛为界。
“荒海是亚夏族人的叫法,乃是篷冲列岛与仙莱大陆间的无垠大海,仙莱人称为莱曼蒂斯海,意为母亲的怀抱。相传早在灭龙纪时代,亚夏廊中地区的比国人子荒渴望远航,后在比国君主的支持下,率领一支船队远渡重洋,最远便到达了螃蟹岛。子荒认为那里是世间尽头,便以自己的名字命东方之海为荒海,叫那岛屿为大荒岛。
“第二条大河是高知江,乃是本岛西南爱知岭孕育而出,向东北方向奔流不息,汇入木上河等支流后,流入篷冲海峡。篷冲本岛最高的山是贵士山,位于岛内中心位置,以自然分隔的方式,将本岛划分为东西两域。东岛便以宫河为发展中心,原有宫崎、桐壶、冷泉、藤壶、德康、织长等六大最强蕃镇,田首、福原、茨成、梅木、神奈、千户、佰仕、弥生、岐阜、扇形、秋岩、青石与源天等蕃镇,依托各种地利之势,割据一方天地。眼下,除了极少数小蕃镇未来归附,东岛全境已经尽是泰古王国疆域了。”
“据我所知,东岛土地更广,人口更多,丘陵相对较少,因而开垦土地的农民更多,使原有六大蕃镇得以收取较多的赋税,开发城镇、训练军队。”泰 安接口道。
“没错。除了八斗河流域有少量金沙可采外,东域的矿藏薄弱太多,铁矿更是稀缺而且质地很差。那些未能占据大河流域农耕之地的蕃镇,选择海边或山脉湖泊为属地,慢慢发展出不少地域特色,出产些独特的土产。其中,较为有名的有千户雪牛,神奈镇的生鱼,宫崎人偶也是一大特色。至于西岛,山地颇多,地势亦比东部较高,知名的山有爱知岭、野岳岭、羊蹄山、太良山、那须山,等等。那须山铁矿虽然品质不佳,但产量却是不少,算是西域最重要的资源了。除了本岛之外,熊本半岛上亦有佐崎、本分、长熊、熊浣与鹿宫等小蕃,与本岛隔静知河相望,形成相对独立的局面,多出打家劫舍的海盗。”
“王国水师可随时出征,将熊本半岛全境攻下来。”鲍愆拍着胸脯道。
“伐兵不足取,攻心乃为上。若想泰古王国长治久安,让熊本半岛土著主动归附才是正途。野守兄,你再说一说篷冲列岛的族群吧。”
“是。篷冲列岛人口成份复杂,以山地族、海王族、河神族为主,兼有伊努族、八重族、冲永族、与论族等等,多数是没有文字的族群,而且有各自信奉的神。弥生时代初期,各部落友好互助,共享亚夏先进的技术。然而,这种和平发展极为短暂。随着有些部落更快地崛起,部落间的均衡被打破,为了争夺有限的人口与土地,部落间开始进行混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希望融合的族群渴望一个统一的神,拯救战火频发的篷冲列岛。后来,篷冲列岛将太阳作为至高无上的真神,称呼其为庄严,各蕃镇均建有庄严殿。庄严真神的历史并不长,乃是从元世纪中期才开始而已,大约便是庄帝执政银夏之时。那时,篷冲列岛已有文明传播,但是没有形成系统,于是有人渡海向西前往亚夏,希望再次得到亚夏的智慧指引。
“在那些渡海人之中,有一个名叫菅原子的人,他被称为篷冲最有学识之人。菅原子先后渡海三次,感受到庄帝的明光统治,因而被深深地震憾了。他完全被亚夏文明所吸引,诚心诚意地学习亚夏文史,还向七子名士讨教。回到篷冲本岛之后,菅原子决意推崇亚夏,便在本岛提倡信仰太阳神,以此来教导篷冲本岛各族,希冀使各族形成共识,建立一个完全融合的民族,不再有刀兵战祸发生。
“由于得到诸多强部的支持,太阳神渐渐成为主神,并成为取代各部落的神,成为本岛最大的神明。但是菅原子渴望和平的愿望,却根本无法实现,强部只是利用他的名望,借助神的名义奴役百姓,继而吞并小部落,成为更强大的部落。菅原子去世之后,强大部落征战更加频繁,逐渐形成了蕃镇的雏形。到了亚夏纪年的元世纪末期,大篷冲本岛正式进入了镇乱时代,独立城镇领主间继续互相混战,互相兼并争夺对方的土地,拉拢弱小的蕃镇结盟。
“篷冲岛的历史虽然较短,又缺少连续性和互通性,但战争却是不亚于廊中乱战时代。依托更多人口形成的强蕃,可以利用大山巨石建城,防御其他领主进攻,而弱蕃没有能力进攻,只得当墙头草观望。提到建设城郭,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松永一枝。松永一枝是筒井蕃的领主,志向远大,能文能武,对吴福极为推崇。筒井实力并不强劲,松永便请来吴福的孙子吴藤,以师学亚夏的名义进行改革,给予奴隶一定自由,鼓励他们作战改变命运。正是在吴藤的帮助下,松永率先建设山城,摆脱了离其最近的顺庆、宇和等部落压制。”野守曲说起列岛古史,脸上涌起一股悠然神往的表情。
吴福原是廊中比国人,其生活的时代是神龙纪末期,当时比国是最为强盛的,国主子吴雄心勃勃,想要统一整个廊中地区,建立子氏王朝。不过,子吴的身体不佳,为此他极为笃信仙术,认为翰海之东必有仙岛,居住着长生不老之人。吴福学识非常渊博,本是比国有名的氏家,对于仙道颇有研究,便被子吴委以重任,率领一支船队出海。
吴福数次出海,经历了无数艰险,终于来到篷冲本岛,身边随员却所剩无几。无奈之下,吴福只得定居下来,教导本岛上的原始部落农耕,掌握廊中地区先进的技术,使本岛从绳文时代发展到弥生时代。所谓绳文时代,乃是结绳而居的原始氏族,而弥生正是篷冲岛对吴福的尊称,并将他开启的时代,称作弥生未来幸福之路。
“我听说吴福在篷冲列岛有众多信徒。”
“是啊!仅其所留遗迹被盖成草庐的地方,便多达六十余个。当然,最为重视吴福的地方是弥生,尽管弥生只是一个较弱的小蕃,但因其是吴福最早落脚之地,所以后世百姓建了多座吴福堂,纪念他不远千里来到本岛,从弥生地区推广技术,使篷冲本岛进入弥生时代。弥生时代亦是铜铁时代,加速了篷冲列岛族落融合。”
“野守兄再介绍一下这些城池吧。”泰 安指着沙盘上的城堡说道。
“嗯。松永采用吴藤的建议,利用石垣川丰富的石材,打造了篷冲本岛最早的石垣城。受到石垣城影响,美贺、羽栅与秋田等城涌现出来,成为最早一批山城。由于山城对地形要求过高,平城慢慢流行起来,还促使蕃镇主更加进取,通过政治联盟与加强发展加以壮大。目前,篷冲列岛的平城不算少,以古屋、名骏、室町、纳闻、贵信、土安、形升、鼎出、须玩、枯井等平城最为有名,聚集了更多商人、手艺人、匠人和平民。
“除了平城、山城之外,篷冲本岛还有一些平山城,依靠小山、丘陵来修筑城防,力求兼顾防御和集聚人口,但实际上却显得不伦不类。平山城中最有名的是江口、姬阪、路台、治津等城。”野守曲如数家珍地介绍,泰 安与其他人纷纷点头佩服。
“鲍愆听说,过去的蕃镇征战不少,胜利一方有无限权利,可以接纳收编败方武士,也可将其降档为门徒。如果被降为门徒,武士便不能再提刀作战,而只能做表演的艺人,为领主充当门面。”
“没错。宁为奴隶,不做门徒。正是由于不想成为门徒,才有许多战败武士逃离本岛,前往沉冰岛和棒槌岛当了海盗。”
正当几个人交谈之时,一名宫人从偏殿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
“启禀国主,鹰族女王英飒派人送来书信。”宫人说道。肖勇接过信,递给了泰安。泰安展开信看了看,脸上露出一抹微笑。
“英飒邀请我再赴崛兴半岛,参加她的鹰神之王加冕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