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尘封的故事
灵儿自来到净音庵后,便在慧慈师太的悉心指导下,开始了养性练气的基本功学习。
慧慈师太耐心传授她内功心法,灵儿聪慧异常,一点就通,加上灵儿非常聪明且勤奋,很快就有的一些成果。
老师太见她如此勤奋,心中更加喜爱,而庵中的静音、静弦以及其他尼僧也对灵儿关怀备至。
在长辈们的关心和每日的修炼环境中,灵儿逐渐从男友背叛的忧伤中走了出来,每日只是静心修炼武功。起初遇到慧慈师太那幽静的山洞,也就成了她修炼的秘室。
原来,慧慈师太来到此处尼姑庵后,常在附近采药,偶然发现了这个山洞。
洞中深邃而干燥,山顶又有许多珍贵的药材,师太便将这里作为自己的药圃,并在洞中栽种了一些药材。
这个山洞非常适合闭关修炼,因此慧慈师太常常借口外出云游,实际上却躲进洞中闭关修炼,经常一下山就长达数十天。
灵儿到来后,师徒二人便长居洞中,灵儿本就酷爱习武,灵儿深知在这种乱世,只有学会了武功才有活下去的可能。
在山洞中,她免受外界干扰,加上慧慈师太的悉心指导,武功进步神速。
有一天,灵儿换洗衣服时,慧慈师太无意中发现了她包袱中的冰息剑鞘,惊讶不已。
“灵儿,这剑鞘你是从何而来?”慧慈师太拿起剑鞘端详着问道
灵儿便将母亲如何得到这把剑,如何用它杀敌立功,以及后来如何失掉的经过讲述了一遍。
慧慈师太抚摸着剑鞘,感慨万千:“六十多年了,没想到今天能再次见到这把剑鞘!”
灵儿疑惑地看着慧慈师太:“师父,您见过这把剑?”
师太微笑着:“岂止是见过,我还和这剑的主人一起生活过好多年。”
灵儿惊喜地叫道:“好师父,您就把这段往事讲给我听听吧!”
师太沉吟片刻,说道:“好吧,有些事情,你迟早都是要知道的。”
于是,慧慈师太讲述了六十多年前的那段往事。
在嘉庆末年,白莲教在湖北、河南、四川一带起义,声势浩大。起义军中有许多英勇善战的人才,当时的慧慈师太年仅十二岁,跟随女首领王聪儿,结识了许多英雄豪杰。
她最敬佩的是使冰息剑的苏红蝉和她的丈夫——使紫电剑的江万青。
当时江湖上盛传紫电冰息剑的威力,剑客们都知晓那四句歌谣:“紫电冰息,莫遇成双。霜飞电闪,神鬼难当。”
这紫电冰息剑原是雌雄二剑,单独使用时威力寻常,但双剑合璧,则威力无穷,即便是第一流的高手也无法抵挡。
剑光闪烁,快如闪电,碰到的非死即伤。江湖上谈及紫电冰息剑,无不谈虎色变。
江万青和苏红蝉夫妇行侠仗义,武功高强却不露锋芒。那时候他们只有二十五六岁,作为谨慎,行踪不定。
他们的剑术都是家族传承下来,剑法从不传给外人。外界对紫电冰息剑的了解仅限于其威力,对其剑法却一无所知。
即便是曾在双剑下吃过亏的人,也说不出其剑法奥秘,因此紫电冰息剑在江湖上充满了神秘色彩。
江万青夫妇深得王聪儿的器重,再说江万青博学多才,智勇双全,多次为义军献上良策,为人正直豪侠,在义军中威望很高。
尽管他们并非教友,但王聪儿几次邀请他们加入白莲教,他们都以起义是天下大事,需要招集天下英雄豪杰为由,拒绝加入。
王聪儿觉得他们言之有理,便不强求。然而,在当时的局势下,非教友如同外人,尽管江万青夫妇忠心耿耿,但由于他们未加入白莲教,无法得到信任,江万青的许多奇谋良策也因此未能得到采纳,导致起义军失去了许多难得的战机。
在王聪儿军威大盛时,朝廷极为恐慌,派出十几名内廷高手,并收买了一些武林名家,企图捕捉或暗杀王聪儿。
这些高手跟踪了义军两三个月,趁义军总部人手单薄时,突然夜袭义军统帅部。这些高手勇猛异常,义军卫队难以抵挡,被他们冲进总部,包围了王聪儿。
义军卫队死伤殆尽,局势万分危急。就在此时,江万青夫妇及时赶到,双剑翻飞,犹如银山雪浪,剑光所到之处,敌人非死即伤。
王聪儿在他们的帮助下,也杀得更加勇猛。清廷高手开始还以为是同伴失手,直到连连死伤,才意识到情况不妙,合力攻击江万青夫妇。
然而,紫电冰息剑的威力无边,清廷高手无法占到半点便宜,反而频遭重创。最后,只有五六名武功极高的清廷高手带伤逃窜,其余的不是被剑杀就是因伤重被俘。
这一战,紫电冰息剑的名声大震,清廷高手再也不敢轻易行刺,两军阵前,清兵听到江万青和苏红蝉和紫电冰息剑的名字就望风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