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田静喜欢写点小文章,但所谓的自由职业者、自媒体创作者,只是用来敷衍别人问话的幌子。
她写的那些诗歌散文、影视评论,是比较小众的,在自己的公众号上,虽然也有人点赞打赏,但并没有多少。
自娱自乐可以,适情雅趣可以,修心养性可以,但当作职业却是不行的。
也不是不行,只不过,田静没那耐性坚持写——偶尔想写的时候,随着性子写,那是享受,但如果当作职业当作任务来做,要想保持热度就必须坚持高质高量高产,那就是苦差事了。
不过,辞去了工作,来到边城的这两个月里,也许是完全闲了下来、完全沉静了下来的缘故,一边看影视剧、一边写影视评论,竟然下笔如有神,量产炮制了很多篇影视角色人物评论,点赞打赏有了些上升趋势,自己回过头来看看也觉得还不赖,好像说到了影视角色人物的心坎里去,成为了他们的朋友一样,很有些充实,很有些成就感。
那么,是否要继续这样度过呢?
田静本来的计划只是在这里歇个把月,过个宁静的冬。
但是现在虽然还有些寒冷,春天似乎已经来临,是否应该离开北方充满暖气的温室,是否应该离开这个偏僻的边陲小城,到新的地方,去寻找新的生活了呢?
现在,吃过早餐,来到公园,坐在人工湖边的石板凳上,田静想的,就是这个问题。
在这边休闲度假了两个月,感觉蛮舒适,那么,继续在这边住下去,何乐而不为呢?
看看影视剧,看看小说,开车兜兜风,乡里市井走一走,闲暇之余,每天写一篇影视小说人物评论,何乐而不为呢?
待到花光积蓄,再做别的打算。
就当是练练笔好了,就当是梳理总结好了。
田静上学学的是心理学专业,工作做的是心理门诊,写人物评论相对没有障碍。
是的,影视小说人物评论,这个主题,是适合田静的主题。
只要不顾盼自怜,只写别人,就不会自怨自艾。
只要不把它当作职业,那就是纯粹自由的兴趣爱好。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看看能坚持多久?
也许能这样愉快地一直生活下去?
不不,这并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田静这个年纪,也不应该是长时间度假的年纪。
这两个月的休闲度假,已经让田静的心绪得到充分的调适。
医院心理门诊的工作已经辞了,但并不意味着田静不再寻找心理咨询的工作。
她的专业是心理学。
她只是厌倦医院的工作。
她可以到私人心理咨询工作室工作。
她可以到师兄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工作。
那里的工作,也许会更有挑战性,会更有激情。
在这里休闲度假的舒适,在那里的工作之余,不是同样可以得到吗?
师兄这几年多次发出邀请,一个月前的元宵节,就曾再次发出邀请,信誓旦旦说她会喜欢上那里。
也许接受他的邀请,是个不错的选择。
南国的东关是她毕业之后的第一站。
师兄所在东部大都市天海,也许是个不错的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