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莲山上风景优美,一书生在春日里游玩之时,见到水边有一玉钗,便捡了起来,把玩着。
正当他把玩的时候,忽然看见水中有一个美丽女子的影子出现在了自己身后。有些惊讶的书生,便下意识的转过脸来看去,只见身后空无一人。
他又再转过头来,朝着水中倒影看去,那美丽女子依旧在。书生眼睛眨也不眨的一直盯着水中的倒影,不知是何种情况。
但没过一会儿,微风徐徐而来,水面泛起了涟漪,那美丽女子的影子就随着这阵微风送来的涟漪,一同消失不见了。
书生顿时有些怅然若失,因为他从来没见过这般美丽的女子,可他又觉得十分奇怪,整个人的状态十分不对劲。
回到家中后,他还沉浸在那个情绪里,却在无意中看见了自己的镜子中,那美丽的女子又一次出现了。
那女子与最初见到的那般不太一样,一开始女子再水中倒影里见到的时候,只是默默地看着他。而这次,在镜子中她却对书生眉目传情起来。
书生明知这女子不一般,却也依旧鼓起勇气,拿出了一直攥在手里的玉钗,问那女子是否是她的。女子没有说话,只摇头冲着书生微笑,随即便走开了
这书生摸了摸后脑,不知道是何种情况,他左右看了看周围,确实一个人都没有,他又把镜子翻了翻,镜子后面空空如也。
书生那呆头呆脑的样子,当真惹人发笑。
于是空气里便传来了一阵咯咯的笑声,书生听到声音四处查看着,依旧什么都没有发现。
又过了一会儿,那声音说道:“你只要焚烧沉香,在桌上供上玉钗,我就会出来在镜子里与你见面。”
书生听了这句话,就知道这定然就是那名女子了,他丝毫没有任何怀疑,就按照女子说的那般去做。
果然,在镜子里见到了女子。
从这以后,书生和女子就频频在镜子里相会,他们郎情妾意,好不快活。
家里人一开始还疑惑,这书生怎么总喜欢抱着一面镜子不撒手?便悄悄查看了起来,发现了书生和女子在镜子里相会的秘密。
众人顿时了然,定然是有妖在迷惑人心。那镜子就是个妖怪!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镜子给摔到了地上,打碎了。
阻拦不住的书生见唯一能和女子相通的镜子被家里人打碎了,十分的伤心。
家里人想着,只要这镜子碎了就没事了。可没想到,那女子的身影明目张胆的出现在了家中或者是别人家的其他的镜子里。家里人一看,总不能见一面镜子就摔一面吧?
只好无奈的将所有的镜子都藏了起来,坚决不让他找到,甚至还专门叮嘱了身边的人,让书生不要见到镜子。
因为家里人的严防死守,书生再也接触不到镜子,也没有任何办法与女子相会,便长吁短叹起来,显得更加伤心了。
过了些时日,书生看到家中的案头上放着一朵盛开的十分美丽的芍药花,有些好奇的拿起来看了看。他并不知道这朵花从哪里来的,正想将花扔出去的时候,忽然听到耳边传来了一个声音。
那声音说:“你到西边的池塘,我要和你告别了。”书生一听这个声音,就知道是那女子的,于是连忙走到池塘边上。
只见那女子如同最初见的那般,静静的站在水中,一言不发。只微笑的看着他,书生还没来得及开口问她,女子便眨眼间消失不见了。
书生知道这是他们俩最后一次见面了,女子是特地来向他告别的,便相思成病,不吃不喝起来。
家里人见他这般颓废,还伤身体,又着急了起来。想到他这样,都是被那个妖怪给害得,于是花钱请了一个道士来,想要将那妖怪给收了。
道士来了以后,听说了整件事,便问书生玉钗被他放在了什么地方。一开始书生还不肯说,但架不住家里人的劝说,最终书生还是松口了,将玉钗放的位置告诉了道士。
道士随即又递给他一颗丹药,眼见着本就衰弱的书生在短短时间内,立马就好了。
家里人都十分感激。只见道士又对书生道:“你前世也是个书生,经过邻居家时,见到了他家的女儿。邻居家的女儿叫影娘,把玉钗掉落在了窗户下,你捡起来还给了她,从此以后你们俩来往频繁,很快就两情相悦起来。后来影娘死了,但是你们的情缘还没有结束,所以她就来找你了。”
道士说完又递给了书生一个小瓶子,“你过几日去清莲山,会看见一棵梅花树,树上又千百只翠鸟在飞翔。见到后,你就捧着瓶子面向西方,大喊三声来来来,就一定会有事情发生。”
书生很疑惑,道士说的每一句他都懂,可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却不知道。
他很想念影娘,尤其是知道了自己前世和影娘的那段缘分后,就更舍不得了。但是用这个小瓶子去清莲山上做这些到底为了什么?
书生将疑惑问了出来,道士只甩了甩拂尘,带着一个不可言说的笑意,“你自去了便知。”
说着就大步走了出去,连挽留都没将人留下。
不知原因的书生,最终还是按照道士说的去做了。他怀里揣着瓶子,再次爬了清莲山。
一开始他还什么都没看见,转了一圈后无聊的他正打算离开,谁知就在前方拐角的地方,他突然看见了一棵巨大的梅花树。
比他平日里见过的不知道大了多少倍。最让人惊奇的是,那梅花树上果真有着成千上百的翠鸟在围绕着这棵巨大的梅花树飞翔着。
见状后,书生立马面朝着西方位置,从怀里拿出小瓶子,捧在手心里,大喊道:“来!来!来!”
声音刚刚落下,便瞧见了一缕紫色烟雾,用急快的速度飞向了瓶中。
书生还听到了一个细小的声音,在瓶里说道:“来了!”再想仔细听听,却又好似什么都没有。
书生没办法,小瓶子又没有封口,可亲眼看见了一缕紫烟进来,他也不敢怠慢,就一路捧着那瓶子回的家。
一路上小心翼翼,生怕被打碎了。
刚回到家中,将瓶子放在了屋内,正打算要去找那道士的时候,就看见那小瓶子逐渐开始变大起来。
慢慢变得有一人多高的样子,此时那一缕紫烟就再次从瓶子中飘了出来,随即那道紫烟竟然眨眼间就变成了一个女子的模样。
最让他惊讶的是,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影娘!
他上前一把搂住影娘,泣不成声的说道:“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影娘还没开口,不知何时那名道士就突然出现,打断了二人的温情脉脉。
道士含笑看着他们相拥的场景,一甩拂尘,那变大了的瓶子,眨眼间就变回了原来的样子,被他拿走了。
“差点儿把我瓶子给弄坏了。”道士的这番话,让书生有些反应不过来,他看了看影娘,又看了看道士,随即朝着道士拜谢道:“多谢大师。”
道士摆了摆手,什么话都没说就消失了。
影娘这时候才道:“你再次见到我,可还高兴?”书生喜不自胜,“自然是高兴的。原本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我也是。没想到竟然有这般好事,我能就这般与你见面,真是多亏了他!”
说起这名道士,书生便更不解了,“不知这位道长,是何许人也,竟然这般大的本事?”
影娘想了想,道:“大概他便是申元之吧!”
申元之,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时常活跃在人间,被人称之为申天师。
他喜好游名山,博采方术,得内修度世之道。他的传闻和故事,也颇有意思。
开元年间,帝王曾把他召到了跟前,住进了开元观中,与之谈论玄妙虚无的旨要。一中秋夜时,帝王与申元之,以及另外一个道士鸿都一同望月。
帝王突发奇想,想要夜游月宫。于是申元之便做法,带着他们二人一同步上青云,漫游在月宫。
但月宫前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皇城。帝王觉得有些许遗憾之际,忽然听闻一阵仙音,清丽奇绝,婉转动人。
帝王本就熟通音律,便默默将这仙音记在心中。
再回来后,帝王感慨,“当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呐!”
帝王在再回忆起此仙音时,便叫了人来谱曲编舞,却怎么都不如原本的那首曲子那般精妙绝伦。
再一个就是,申元之在与帝王谈古论今之时,一名貌美的妃子,被帝王叫来去给申元之奉茶与药。
这名妃子便趁机向申元之求药,希望能够延长寿命。申元之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架不住那名妃子苦苦哀求。
最终不忍心,还是给了她一粒绛雪丹,并叫她吃下这一粒丹药,死后定不会尸身腐烂。还叫她做一口大棺材,挖一个大墓,口中衔一块真玉,让穴中宽敞通风。
这样魂魄就不会荡散溃坏,等百年后,你便会活过来。传说这就是太阴炼形术,也就是地仙。这名妃子按照申元之说的去做,当真在百年后又重新活了过来。
影娘与书生有申元之,当真是他们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