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片林地,还有蜿蜒其间的小溪。
这些林木多种多样,树形各异,枝叶不同。但看其生长的状态,都很茁壮茂盛。
高高低低的灌木,有单棵发散枝条,有集束丛生一处。这些灌木,也紧挨着掺杂在这些树林里,在复杂多变的地形、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生长,各有各的地盘,各有各的丰采。
库力克和他夫人在管理这片林地。
库力克原来是植物学教授,教了多年书之后,转行来这里。
工作时间长了,自然就对这些树木灌木熟悉起来。什么树会落叶、什么树不落叶;什么树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果实成熟,哪些果实可以吃、哪些果实可以作什么用等等,都能清晰知晓。灌木也是这样,久而久之,它们的生长条达,花开花落都了然于心。
库力克两夫妻招呼比利达夫妇和李恒尹秀敏。
他泡茶。这茶很香,是这片林地的一种灌木的花,粉色。采摘这种花的时间很关键,花蕊半开的时候,有最浓郁的香味,采下晒干存好。
进到他们的管理间,就有悠悠的香,坐下叹茶,绵长的香味便沁入心胸。略带淡粉色的茶汤,首先让人有饮用的需求,加上香味,那就有双重的驱动力。
他和夫人让大家喝茶,然后说起他的茶。
先是他对此花的淡雅香味生起爱意,然后就想将香味入饮。试着将花晒干,品尝不同花期时香味的变化,确定了最佳的采摘花期。
开始是小量饮用,以确定对人无有害影响,虽然各种检测证明此花无毒,但长期饮用后,会有什么效果,还是必须慢慢摸索。
饮用了三个月后,夫人发现他身上有轻微的花香味认为可能是花香造成身体也有香味。他不信,觉得这是自己经常接触花的缘故,手上身上衣服上都有花的气味。
饮用了半年之后,他自己似乎也觉得有些不同。好像真的有花香味,特别在洗澡后,换了衣服,去除衣服上可能带上的香味,身上的香味自然凸显出来。
教授转行,一不小心转出这个效果,这让他大受鼓舞。
当初,他觉得,自己在植物学上的建树,大致也就这个水平了,自己的平生所学所得,也全部让学生们掌握了,应该有个转换,试着让自己有个新的突破。
选择管理这片林木,并没有什么既定的计划,就是想先转换一下。要说为什么选择来管理林木,很简单,就两条,这里缺人,在这片林地的工作幽静,或许可以融进大自然。
喝茶喝出体香,他觉得这可是一个新门类,或许,这是一个突破点,可以让吃喝上一个认知台阶。
夫人受感染,也喝,也有体香产生。如果这项技术传回到地球,那可是爱美人士的大福音。
这种灌木四季花开,植株分布数量也不少,库力克夫妇便采来晒干,建立平台,与花茶爱好者一起分享和体验。
一边喝茶,一边检测各项身体指标,库力克教授在研究体香和花香的关联性。
“唔,香……还有柔和,顺滑。”似乎花香还可以改变茶水的状态,尹秀敏说。
“喝这种花茶,最好的水就是这旁边小溪流的水,真的。家里的水泡的茶,和这小溪流的水泡的茶,能被明显分辨出来。”库力克教授说。
这间管理房,当初的建设者,为了取水方便,也为了周边的美好环境而选在这里。
“唔,喝了茶,感觉香气在透进身体里。库力克教授,你的不经意间的选择,让我们有了美妙的时光。”比利达说。
“好久没喝茶,一喝就喝到极品,很美妙。”李恒说:“我感觉到在这环境里喝茶的异样体验,一种美好的体验,好像从来没有过。”
“我从喝茶可以喝出体香中,忽然得到一个提示,或许体味重的人,可以通过某些物质的摄入而改变。”库力克说:“我正在努力寻找这样的物质,我希望这片林地会有奇迹出现。”
“你是说,或者可以像喝花茶一样,使身体得到改变。”比利达问。
“是的。当然不要局限在花上面,可能叶子、嫩枝、尖笋,等等。”
“你的花香让体香生成,这是一个美好的碰巧。”
“是啊。这是一种很不同的因果,一个是不经意间,一个可能要兜兜转转。”库力克说。
“已经下定决心要不懈努力吗?”比利达问。
“我想将这件事浪漫化。”
“哦,好新鲜,说来听一下,让我们开开眼界。”李恒说。
“复杂问题简单化。我的想法是:嫩叶、花、新枝,先鉴定一下有没有毒性,如无毒性,就采摘来泡水,试着喝一段时间,如喝过之后感觉不错,便确定该茶品可以饮用。我要让灵感来引领自己,而不是刻意去追寻研判。我希望在某个时间点上,突然间有来自大自然的呼唤:来吧,尝尝这个品种。”
“库力克教授,不要太浪漫了好不好,真让人羡慕嫉妒恨。”尹秀敏说。
“如果你有意愿,也可以参与其中,这片林地,无论是谁,都可以采摘花叶,参与这种尝试。”
库力克教授有太多的行业从业证。比利达为了安排李恒尹秀敏参与一份当地的工作,找到了就业培训机构,希望能找一份容易上手的让他们干,但都需要一段时间培训,才能上岗。后来该机构的从业者找来找去,找到了库力克,觉得他管理的林地,可能会有简单的不用培训就能干的工作。联系了一下,果然,他有相当简单的事,什么人都能干。
培训机构从业者给比利达介绍说:库力克种花种草有证,开起重车有证,开饭馆、开菜馆有证,护理有证,小儿教育有证等等,有如万金油,到处可以抹。十几二十多张证,让机构工作人员印象深刻,而这些证,大部分都是他从教授位置上退下来后获得的。
可以肯定,他考证期间和从事林地管理工作有相当的关系,或者说,他在努力获得各种从业证时,刚好遇到了林地管理工作在等他,干了这项工作之后便稳定了下来,觉得和自己合拍。
他有了这么多证,在林地管理的空闲时间段,他就可以去干别的。
培训机构让他给李、尹安排一份工作,他很爽快就答应:可以帮我检查一下椅子栏杆。还调侃了一句:让不远万里而来的外星人来帮我检查椅子栏杆,会不会被认为是星际级的歧视?希望你给他们解释一下,我这里的椅子,是有重大考古价值的宝物,是乐根城居民美好情怀的载体。
冈格星已无歧视之说,所有的工作从业人员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了解到地球的实际状况,才说出这样的话。
他所说不假。
这片林地是乐根城居民散步游玩的地方。这是一片次生林,原始的森林因建房造船等等被砍伐殆尽,大自然将之修复时,社会发展已经不再依赖天然材料。这片林地于是被一直保留。因为近在城郊,所以适合人们流连漫步,享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时光。
有一条人工建造的硬底小径,曲折蜿蜒地在林地中穿行。有时有分叉,有时有廻环;有时通向小溪,有时通向高处。除了这条小径,还有小土路,通到人们常去的地方,这些小土路,和小径相通相连。
在合适的地方,会有避雨房廊,会有楼台亭榭(这些建筑和地球有区别,取其相似而命名)。如在一段九曲廻转的小溪边,建有小榭曲栏,可供人们临水凭风;如在绿浪翻滚的高岗上,建有小楼阁,可供人们登高听涛拥浪;如在林木清幽处,建有竹篱茅舍,可供人们凝情问心……
于是便有栏杆座椅,让人们在合适的时候,可以依凭靠坐。
库力克有十几二十个智能机器设备,帮助他清理这片林地的枯枝落叶。只是这些智能机器都有点老旧,还不能完全彻底地代替人的所有工作。好像旮旯角儿,它们不能清理,还是要用人工,还有就是这些座椅栏杆,这些小型建构物,也不能有效保养。
人们就要问了,为什么不来一个升级换代,让它们可以通通包揽?
这就涉及到一些问题,首先,这些智能机器,会出故障,会影响林地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另外,如果真的有万能不坏的机器,那我们人要往哪里摆。
库力克选择了既要智能机器,又要人力的模式,来管理这片林地。
智能机器能用就用着吧,它干不了的我们人来干。
如果不是这样,我们李、尹两位就失业了。
让他们检查修理椅子和栏杆小物件,真的是承担一项重大工作。
最初它们是铸铁的,在自然界,这些铸铁构件很容易锈蚀损坏,需要经常更换,当银质材料广泛运用时,这些铸铁件就被银质材料代替。
不能被代替的是这些栏杆长椅的形状颜色韵味,那是乐根城居民长久亲切的记忆。甚至,这些记忆,已经内化成了他们的部分气质。
银质材料一比一复制了这些居民们的长久亲切记忆,表面处理工艺,也将铸铁件的光泽质地完全重现,其外观视觉感受,有如原汁原味的铸铁构件。
他们在这里干了三天,将全部要检查的检查完毕,有问题的被记录,可以即时修好的被即时修好,需要配件的被预订。
在这里,李恒尹秀敏和他们讨论了生命能量场——生命之光,其中既有能量又有信息。
天文物理班的学生说李恒尹秀敏两人挺投缘,幼儿园的小朋友说光像,那是其来有自。
童年,他们就会有所感觉。到了成人的年纪,冈格星人都具备了看到生命能量信息场的能力。这种场以某种光的形式显现出来,这种光不同于视觉范围内的电磁波,这种光,张开眼睛能看到闭上眼睛也能看到。如果想进一步“看”清楚,只需宁静一下就行。
通常,冈格星人不会去在意别人的生命之光,因为都了然在心。只是有特殊的情况,才会关注一下。比如得了什么病,需要医学介入,心生烦恼,需要给予心理帮助。
天文物理班的学生说挺投缘,小朋友说光像,那是他们即景即情,童言无忌。
只能说这是天地眷顾,无以伦比的福音。
当冈格星的科技,抹平了自然资源的差异,居民们便开始将生命能量信息场提到最重要的层面上来。
高科技发展使物质丰富无比,生命能量场认知使精神饱满充实。物质丰富使居民们无虞冻馁,精神饱满使社会运转成本低廉,文明自然加速前行。
李恒:“怎样知道我们的生命之光必须鲜明呢?”
比利达:“很简单,在生活闲恬工作愉快中,我们生命场就发出鲜明的光,这自然就让我们朝这方面去做。
“身边的人身心健康,生活工作如意,他们都发出鲜明的光,这就是一种强烈引导,影响其他人去那样生活工作,那样获得鲜明的光。
“父辈的躬亲而行,最先引导下一代。前车之辙,后车之鉴。”
怎样让光鲜明?
该学习就学习,该工作就工作,光就鲜明无瑕。
遵行社会礼仪,与朋友同事友好交往,对熟人陌生人一视同仁,他的光就鲜明。
……
我非常努力地工作,希望能使自己的光更加鲜明,能量更大,可以吗?
这要看情况。如果在某个时间点,要赶时间,努力干可以给光的鲜明加分。如果刻意要让自己的光更加鲜明,里面就掺进了贪图,这会让光的鲜明减分。
我们冈格星作出规定,工作日工作时长4-10小时,这是考虑了不同的劳动强度,工作时长要有弹性,高强度的工作时长短,低强度的工作时长长。
同样的劳动强度,有人可以干长一些时间,有人可以干短一些时间,因人而异。
这样的情况下,会有一些有趣的事情发生。有人干的时间长,有人干的时间短,注意一下不同的情况,结果发现,他们的光似乎差别不大。
从干多得多干少得少看,这不合理。但也存在其合理的一面,他有能力干更长时间,如果没做到,那他没尽力。能力低,虽然干的时间少,但尽力了,从这去看,又很合理。
不能干更长时间的人,通过适当的身心调整,再加上适应了所干的事,他所能干的时长变长,再观察一下他的光,似乎也和从前差不多。这就说明一个事,虽然能力有所不同,但只要尽力,生命信息场之光必定明亮。
如果谁,有了一个重大的突破性发现,这个发现有效推动了某项发展,这对他的生命信息场会有什么影响?
这肯定增强他的生命能量场,其增加量的大小视其社会效益而定,这个社会效益的意义是:使社会和谐,运作顺畅。
冈格星全体居民合议大会,其所通过的行为规范,对个人的生命场能会产生什么影响?
循规范行事,保证生命场能的光鲜明,如果乖离,则使之暗淡。因为这是全体居民的守则,是需要守护的价值观。
为什么,所通过的行为规范,会让生命之光与之相呼应?
你把合议大会所通过并颁行天下的规范,和个人的生命场能联系起来,这很有见地,说明你对生命的整体和个体的关系已经有了深刻认知。
你过奖了,只是有想法而已。
好吧,我接受你的谦让。这个世界是所有人的世界,这个星球是所有人的星球,和所有人的共同愿望相合相通,才能快乐地生活在这个地方。
这是生命信息场和行为规范相关相连的所在。
一旦成为所有人的行为规范,那同时也成为了所有人的共同意识,会内化为生命能量信息场的能量指标。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我建议你也学尹秀敏,就像前几天所说的那样,到相关学校深入学习一下。这确实到了较高的学术层面。
生命信息场,其最初的方向性如何确定!我是说,如果整体的共同愿望不恰当,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将是不可挽救的。我们地球,个别时候,某个国家某个民族共同愿望几乎一致,却导致毁灭性的后果。世界大战,让我们记忆沉重。
这个前几天也有讨论。如果你有能力看到信息场之光,你会发现,这个时候,这个整体中所有个体的光都变得很暗淡,甚至可以说是惨淡。
这么说来,鲜明的光是与生俱来,或者说,是生命的设计师所标记出来的本有色泽。
完全正确。虽然我们对生命最基本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我们不妨反问一下,世界创造出生命,难道是为了族群之间互相敌视,互相攻讦,互相残杀吗?
这涉及到一个深层次的生命构建:同情心。我们可以看到,同情心广泛表现在动物界,鸦有反哺之义,鹊有相怜之心……这可能指向一个很终极的问题,我们都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是星球村的村民,守望相助,互相提携是其应有之义。
于是,顺理成章的,符合设计师的初衷的,生命之光鲜明,背离设计师初衷的,生命之光暗淡。程序已经在线,泾渭自然分明。
这么说来,这个造物主,和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和我们的生命之光息息相关,可以这么说吗?
好你个李恒,我看你是地球派来的专门为难我的人。
我们地球有句话:不是冤家不聚头。这个法则不好逃脱,你让我们怎么办?
尹秀敏,你还振振有词了哈,还理直气壮了哈。
我有说错吗,你们三对,我们三对,抽签决定谁带谁,你抽到了我和李恒,你说冤家也好,有缘也好,随机也好,天选也好,总之我们双方脱不开关系。
谁说我们的李恒尹秀敏有错,没人这么说,只是你们太死缠烂打,步步紧逼,非得要搞到一清二楚才放手。
你们夫妻俩这么好人,有智慧有洞见,我们哪里去找,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也只能这样做才行。
呵呵,服了你们了,不服不行。
冈格星人,你们知道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