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四海之云凑,千里之雨至
书名:仙侠故事之通明篇 作者:天山逸民 本章字数:3510字 发布时间:2024-12-04

法华一霎开霹雳,大千异色忘安般。我执因缘起圣谛,浮屠乘载到涅槃。

仙佛从来不同色,森森群像归玄同。其途虽异,终即同一。群仙缥眇,餐玉清涯。一朝闻耳掩不住,一心何似弃昆仑?愿以倾囊恤至交,敢出气力援知己。万里应须论咫尺,跑马终日为汗马。

神通神通,忽踪忽踪。

三峰突起倚碧穹,形似笔架竖云中。哈哈一笑算怎禁,拂衣行矣如奔虹。台高寺静烦恼因,塔古林森业障根。佛说我为狮子王,不畏百兽不避丧。白云濛濛一招手,睡起姿态多焕烂。八万四千行渐教,鸿雁征征传誓愿。亦有缓行人,四顾山光接水光,不急不迫见风流。萧条苦雨夕,苍茫大江晦。时见一舟行,蒙蒙水云外。采采流水,蓬蓬远春,一泓万顷,神韵奔赴。萧条岂能摘冷寂,孤淡偏要择寒瘦。不修威仪是清疏,曳步缓行乃深秀。深稳又何衷,闲适竟何趣?人人争仿此,垂箠难为驭。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水流激浪翻山诡,山诡潮奔千万变,当面,身轻要唤鲤鱼骑。天末静波浪,日际敛烟霞。一朵花影怒于潮,乱山红尽无限花。日月薄蚀,星宿流飞。征人催夙驾,客梦未渠尽。北风如箭,飞过重城。

相去万余里,分在天一涯。日月疾如风,云海泛仙槎。

云霞五色相映,有真人足生彩雾,蹑空而去;有真人飘然轻举,行气如虹;有真人乘风登举,碎积雨云。钟漏相催,日夜不息,川有急流,风无静树。无论神通手段如何,皆绝足绝伦矣。

南地极燠生毒瘴,恶热常焦百姓死。一日莲座临瘴溪,醴泉蔚蔚若有悔。圣众既到,慈恩广树,法门交辉,庆云普覆。世界一花剥出两瓣,一瓣行善,一瓣除恶。有真人坐云而来,眼见不谐处,迅雷一声,火焚一庙。佛法尚未闻,已是金光乌光灿烂,擎动天地十方交迸火光。

林峦欲滴的南障山禅诵吟吟,鸟语细细,忽然有笙箫骇空,自西北而至,五色奇光,灼烁艳逸,一人御剑于前萧散狂逸而来。

分光化日南,山下即伽蓝,伽蓝渡口,跏趺半坐是何人?

“禅师为何履佛门而不入?”来人降下剑光问道。

半坐的僧人半睁觑道:“原来是狂禅真人到了,贫僧立根佛门,发心念佛,怎会履佛门而不入?贫僧之所以不入法华,是因为时候未到。”

“狂者不蹈故袭,不践往迹,自谓见识高矣。所谓如凤凰翔于千仞之上,谁能当之?而不信凡鸟之平常,与己均同于物类。圆石禅师可是欺我无知?讥我于此?”

半坐的僧人痴痴如睡回道:“哦?真人御剑狂逸,姿态倏然,难道还不是狂禅真人吗?”

“贫道岂是那种满街皆圣,乱经非圣之辈?狂禅之人弃经以为狂,昧禅之行, 冒禅之名,我不为也。”

半坐的僧人重又半睁回道:“难道是逃非弃?”

逃禅真人声渊渊若出金石:“狂禅以悟废修,乐趋便易,冒认自然,执迷不悟,易坠噬魂。譬如入信之中,根性钝者,一悟便休,不究了义、不知玄机,空腹高心,卑视法门,甚至于呵骂佛陀、斥教遮相。只言净土,不知净土高低,只说唯心,不知心之深浅。贫道逃禅而不弃经,顿悟渐修、悟修并举,与狂禅之人自是不同。”

半坐的僧人睁眼哈哈大笑:“真人这一骂却是把佛门净土和唯识也一并给骂了进去。”

逃禅真人冷笑道:“触者自知或不自知,若是喝骂有用,岂不是人人成佛,个个狂禅?”

“真人慧根深厚,有着深邃空明的佛门气韵,只是贫僧还有一事不解,想要向真人请教。”

“大师请讲”

“有佛门慧根,却偏要修道,真人为何逃禅?真人既然逃禅,今日为何又临止观?”

逃禅真人看着玉楼十二悠悠说道:“止观重在心性修持,贫道早年入法华寺聆听禅师佛法教诲,悟到自尊其心、以我为尊的义旨追求,也在同时自知不能到达真如境地,所以贫道只能逃禅。”

“原来如此,这才有了出法华寺之后以参禅悟到的禅剑斩情丝啊!”

“大师你”

圆石禅师呵呵笑道:“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长为风流恼人病,不如天性总无情。你啊你,悟禅又逃禅,多情又无情,何时能情至,禅红两不失。”

逃禅真人灿然一悟深执一礼道:“多谢大师教诲。”

恰在此时,隔岭钟声度,中天梵响来,佛号一唱,隐约间似能明见己性。

圆石禅师抬眉静默,逃禅真人回身见到了一位器量宏深,容度广大的禅师,这位禅师丰下兑上,项赤色,披一件去秽法衣,提一串菩提念珠,逃禅真人一下子就认出了来历连忙见礼。

“莫不是云岩禅寺的大德禅师当面?”

大德禅师回礼道:“贫僧大德,见过逃禅真人,见过圆石禅师。”

圆石禅师端着庄穆敬道:“贫僧还猜是哪位高僧有如此深厚的修为,能布下绵延不绝的大雨甘霖咒,原来是大德禅师早到了。”

大德禅师怜悯叹道:“贫僧行脚而来,见南地乱罹,饥馑既臻,疫疠仍作,时有毒瘴,损毙者多,闾里凋荒,死亡枕籍,悲从中来,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

逃禅真人赞道:“佛法云欲趣菩提,慈心为本;凡修净业,济物为先。禅师真乃得道高僧,我辈楷模。”

大德禅师谦退道:“不敢当真人谬赞,贫僧天耳通时,悉悉微听佛理,圆石禅师一颗菩提心,才真真叫贫僧汗颜。只是请恕贫僧愚妄疏漏,圆石禅师方才所言,不敢完全苟同。”

圆石禅师当即以手指地称:“倒要请教”

大德禅师结跏趺坐:“佛性本有,凡圣无别,狂禅亦是观照,区别只在根性不同。人根性不同,根性利者可直接受大乘教,行顿法;而根性钝者,难悟大乘,行渐教。《佛性论》云‘约有情无情,摄一切法皆尽。’若不见性,则祖佛密语尽成外书;若见性,则魔说狐禅皆为密语。根性钝者因疑生怖,裹足不前,见无上佛传不敢修,反起畏惧之意。譬如用药者,得良药则活人,得恶药则杀人。而用药之心,良恶何判?见性真是难修,尘世本是苦难,众生皆沉沦于此,只有拔出苦海,才能光明超脱,示人以真。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

圆石禅师尚未辩,忽有闪电来,先见南障山。清冷的闪电一消,露出一位清莹瘦硬的道人清幽问道:“两位禅师在辩什么?”

“两位禅师在寻断尽烦恼,涅槃解脱之法。”这时法华寺中跨出一位霜色侵鬓,如抱经老儒般棱角峭厉的真人,那位清莹瘦硬的道人一见讶道:“藏一真人,没想到真人也来了!”藏一真人却径直凿入山心:“连狷洁孤峭的太鸿真人都能来,贫道如何不能来?”太鸿真人闻听讥讽,愠气方生,法华寺中又有一道穆如清风的声音传出。“法华寺为佛门东南领袖,圣提禅师猛然被刺,顿时风动四方,真千古一事矣!有心则不安,驰驰问究竟。几位道友都是有心之人,故能来此一会。”藏一真人这位抱经老儒性喜讽刺,素乏温柔敦厚之旨,幸好此时法华寺内有冲和清淡的白泽真君帮着转圜,这才使同道之间未生嫌隙。

太鸿真人一见敬礼道:“白泽真君,久违了。”

白泽真君回敬道:“道友淡泊超然,贫道素来倾羡不已,今日一见就更甚了。”

异状忽又起,精神凛一凛。法华寺门外在几位真道高僧的无察之下,突然出现一位形体羸瘦的枯槁老僧,老僧的身上穿着一件久未涤洗的青灰法衣,但那目中珠子,恰似北斗瑶光星。老僧就这样缓步走来,惝恍傲睨,有不可一世之意。众人情情测测,竟一时之间想不出是哪位高僧,最后还是圆石禅师想起一人,临面疑问道:“老禅师可是本无宗的道澄禅师?”

老僧摘面一见说道:“你倒是认得出老衲。”

迷雾拨开,留下的是震惊且不可置信,众人连忙见礼道:“见过道澄禅师”藏一真人随即接道:“没想到圣提禅师之死竟然牵动了道澄禅师这颗早已出世的佛心。”

道澄禅师无喜无怒看去,和和静静说道:“老衲离烦恼,修自身的无漏清净,与圣提禅师之死无关。”

藏一真人作了然一笑,白泽真君暗道好悬,道澄禅师若是片刻早来,听见了圆石禅师和大德禅师的佛理之辩,恐怕万事休矣。

“道澄禅师驾临敝寺,贫僧未及远迎,还望禅师恕罪。”法华寺门口佛光一闪,现出一位褒衣博带的儒僧对着道澄禅师执礼甚恭,不料道澄禅师非但不纳,反而当面伐罪:“中道当不偏不倚,你自焦烂可也,又何必出来迎我?老衲修行来此,难道法华寺是僧不可去之地吗?”

圣正禅师微微一笑请道:“佛门岂拒释种,禅师请。”

道澄禅师一步未踏,突然回眸,只见身后云中空空,一物不染。

清风荡初日,乔木啭幽韵。嵩高忽在眼,岌峨连丛云。日月相催雪满颠,忧心愤心到心边。

既见剑光,道澄禅师无心来人,有心朝跏趺静默的两位禅师说道:“念佛何故不发心?”白泽真君一听不妙,他正要转圜,被抢了先机。

“般若玄渊,真如妙密,自佛法开示以来,将大地为墨,难尽写也;将天穹化云,难尽舒也。两位禅师纵然佛理精深又何必急于一时呢?且今日我等聚于法华,自当以圆融为要,暂且台净融合、禅净双修可好?”

道澄禅师回眸去见,绿仙翁呵呵一笑:“贫道见过道澄禅师。”

绿仙翁虽然不知圆石禅师和大德禅师有何义理要辩,但见气氛不洽,易生争执,便自告奋勇出言劝解,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也认出了本无宗的道澄禅师。

道澄禅师回身步入空门,绿仙翁和圣正禅师一目相触,心中了然。众人和合而入,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稍后,金盘玉杯,自至人前,奇珍异果,不可名字。

香清茶热,何需待言。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仙侠故事之通明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