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结束,他们往回走。
“前辈,你们家的房子是自己设计还是别人设计的?”尹秀敏问比利达他们。
遗址留存的房屋墙垣,让她想到比利达夫妇的住房。
“部分设计和部分建造是我自己做的。”比利达说:“我和唐丽格设计一个外部形貌和内部空间要求,由专业人员来确定各种材质和形状,使力学结构和美感统一起来。所有材料备好后,专业人员将重量大的结构用机械装嵌连接,小体积和小重量的就自己动手。”
李恒:“在我们地球,房子主体结构做好后,有一个后续工程:装修。所谓装修,就是用一些材料和施工方法,改变房子的内外表面,使之达到使用者所要的美感。这需要专业人士来做,你们是这样的吗?”
“没有这个后续工程。这里的专业人士,在设计时,就已参考流行款式和用户要求,将材质和表面观感考虑进去了。如果用户在建好后还有什么要求,也可以再行设计改造。”
“你们住到星航港所在城市后,原来的那所房子由谁管理?”尹秀敏问。
“当地有房屋调配协会,他们会将此房屋登记在案,在合适的平台上公告。谁想移居到当地并住那里,就可以住那里。如未有人住,可供旅游业者或其它需要者使用。”
这和之前旅店的工作人员所说相同。
尹秀敏:“我想,你们已经没有了国家意识了,是吗?”
地球人有很多问号。
“是的,现在我们比较在意的是城市、地域、全星球。”
“还在意星系,还在意我们地球。”李恒说。
“是啊,因为在我们冈格星之外的星系里,有个叫地球的星球,其上有李恒和尹秀敏。这就让我们左牵右挂,不能释怀。”比利达笑。
“前辈,你这一说,就让我感到我和尹秀敏在星际上还是有些名头的,你让我意气风发。”
唐丽格:“你注意,他有圈套的。”
李恒:“是吗,比利达前辈?”
“被她说破了,失效了。都说看破不说破,可她!我不说了。”
“圈套破了,失效了,给我们说说也可以吗。”
“现在失效,或许更具意义。李恒,我跟你说,你现在别逼我。”
“你这么一讲,突然让我很想知道,在冈格星,国家是如何走向消亡的。”
“这样的维度跳越好大。”
他们一路走一路说。
“受到信号触发,跳回刚才尹秀敏提的问题而已。”
“全球走向大一统,大约在两百多年前完成。”
大略是这样的,在大一统之前有一两百年,全球的思想家和有识之士,都在探索让战争成为过去的方法和方向。因为那个时候,人类的生产力大大提高,所生产的物质,无论是粮食还是别的物资,供给全球居民已绰绰有余。
科学技术的极大发在展,使资源和其它重要物资的垄断变成过去式。也就是说,科技的发展,抹平了物质的鸿沟。
比如,氢聚变所获得的核能非常廉价,使矿物能源丧失优势。在获得核聚变能源的基础上,其它很多生产生活物资的获得也变的对成本不再敏感。
受益于科技的发展,其它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材料,我们也能很方便地获取,其各种性能完全合乎需要,成本不再是问题。
同样是因为科技的发展,大大地减少了对人的体力劳动的需求,使更多人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由此,人类思维的万花筒便尽情绽放。这万紫千红,便互相照耀,彼此引领,精彩持续,发展得以全面和深入。
然而,纠结于过去和现在的恩怨情仇,相关方有时会丧失理智挑起战争。
可是战争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带来问题。一旦引发战争,便让千万生灵涂炭,所创造的财富尽毁。旧的伤疤未消,新的创口又来,要恢复到战前的景象,又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多少的辛劳,且彼此之间再增怨怼。
永远不能恢复的是,许许多多鲜活的生命因战争变成了亡灵。
相关方因战争饱受摧残,非相关方也大受拖累。或商道受阻,或交往受困,全球都为此付出代价。
大家回头一看,便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感慨。
这时,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人们越来越明晰地看到,当要进行战争时,人们的生命能量信息场会变得暗淡(在以前的交流谈话中,地球六人组已经了解到冈格星人这有关方面的一些情况)。当进行战争时,加入战争方(国家为单位)的人们的信息场惨淡(侵略方和反侵略方当然有所不同,正义和非正义亦有所不同)。
这就警醒了有识之士:这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反侵略方被迫需要)。
此时,思想家的探索,政治家的斡旋,便逐步影响全球解决争端的观念,并取得共识:战争是最糟糕最愚蠢的方式方法。
人类必需作出取舍。最好的取舍就是消弥过去的恩怨情仇,协商现在的利益冲突,达成互惠互利而不是利益独享。
虽然还不能彻底去除战争的破坏,但随着共识得到更广泛的认可,战争越来越少,烈度越来越低。
全球越来越多的人祈求去除战争,便在合适的时候迎来了转折点:递进聚变获得成功。
递进聚变的成功,扫除了人类贪心贪求这个根本障碍。
金银等贵金属不再贵重。
稀缺资源不再稀缺。
以财富来标示身份,越来越被淡化,代之而起的是积极的精神修养。
由此,财产财富需要被国家政府保护的需求越来越低。现实就是:衣食住行样样不缺,随时随地可以满足个人所需,没有人会因为衣食住行而行为不轨。
这有一个带根本性的要素,那就是人的生命能量场——信息场。有了对这个信息场的认知,所有人都可以随时纠偏。
简单地讲就是,当你的行为偏离全社会认可的规则规范时,你的信息场的辉光就暗淡,当你的行为符合社会认可的规则规范时,你的信息场的辉光就鲜明,当你的行为可以引领公序良俗更趋完善,可以引领人的精神境界向上时,你的信息场的辉光就更加鲜明亮丽。
这样就具备了使国家消亡的要件——财产财富从由居民创造,由国家政府保护,过渡到由全体居民来创造和保护。
思想家和政治家,也适时地进行探讨、推动,他们最清楚,大一统是全球人类社会的高阶。比之于过去,大一统的社会运行成本最低,最适宜安居乐业,文明的发展最迅速。
有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里,条件相近的国家逐步淡化限制条件,国与国的界线趋于模糊。其他国家,也逐渐地认识和跟进。
这时,国家已形同虚设。
大一统的要求便呼之欲出,大一统的形态便广为探讨。
一纸被广泛认可的大一统约定,宣示了国家退出历史。
与此同时,战争也失去了产生的基础。
“现在,你们看到的就是我们大一统的全球人类社会形态。”比利达说,“比之最初的版本,虽然有所改进,但大差不差。”
“不再使用货币之后,存有巨额财产的人,他们的财产怎么处理?”李恒问。
“贵金属,比如金银,堆在房子里显然只是累赘,用于全社会的生产生活,是比较好的处置方式。而货币,仅仅能作为古玩爱好来收藏。”
“那他们的固定资产呢?”
“随其自便,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就是说,他们可以放弃,也可以继续持有。”尹秀敏说。
“是的。继续持有的,后续有很多不同的情况产生。”比利达说,“比如,这一代不放弃,下一代放弃了,或着再下一代放弃了。
“有时放弃不放弃没什么区别。比如,这个街区是他的,他将街区开放,给别人使用,这跟放不放弃没区别。
“不给别人使用,那也没关系,就放那,别人可以当成文物来参观。”
尹秀敏:“旧了,损毁了,要修整拆建,那又怎样处理?”
“和其它建筑设施一样处理,所需建材无偿提供,建设者同样到场开工。”
“这不是很不公平?”
“没什么公平不公平的。任谁都日食三餐,夜眠八尺。他多了一个街区,并不会多吃一餐,多睡一尺。也不会因他多了一个街区,他的美誉度要高,更受人敬爱。
“拥有一大片山林和有一大片土地的也一样。需要管理的,会有人去管理,需要种植的,会有人去种植。所收所获,同样是社会大众的。
“当然,如果他要那片土地上收获的食物,也是没问题的。”
“这有些不好理解。如果他不要别人管不要别人种,那会怎么样?”
“有多种情况。比如,那有一大片水域是他的,没人管没人理可能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山林没人管,那里的禽兽可能会产生危害,那他就必需妥协。
“如果公共建设需要,他也可以无偿提供,也可以不提供。纵使不能绕开他的土地或水域,或者绕开他的土地和水域要增加极大的工作量。
“但如果他不提供,就会带来一个问题,他的信息辉光会暗淡,因为他行为不符合全民认可并践行的社会规则。”
尹秀敏:“他就要作出抉择,是提供,还是不提供而让信息场暗淡。”
“是的。通常,不提供的这种情况极少发生。即便发生了,其本人在一段时间以后也会觉察而改正。”
“如果绕开他的地方,公共工程开工,造成了实际成本的增加,那可以让他的辉光,由暗淡转为鲜明吗?”
“可以的。他放弃那个地方的持有权,辉光很快恢复。如果不放弃,辉光的恢复就很慢。”
尹秀敏:“在我过往的认知中,我认为这样比较合适,那就是,放弃,辉光很快恢复,不放弃,则不能恢复。如果不放弃要恢复,那就要有比较突出的贡献,比如有某项可以产生极大效益的科技成果,来抵消他的过失。”
唐丽格:“秀敏,是这样的,长时间的暗淡,就是一种告诫,让他内省,这也是一种抵消。
“我们站在另一个维度来观察:世间百态,此消彼长,有时需要提供一个参照系。
“这个参照系,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即便是反面的,它实际起的作用,也是正面的。可以引发纠偏,就是价值所在。
“再进行探讨,就是很专业的学术问题了。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这事,不妨在我们这里的相关学校学习一段时间,你的问题就会有很明确的答案。我肯定,你一进入,就会有新的学术成就出来。
“哦……尹秀敏,我知道了,你刚才说起房子的设计建造,敢情是有备而来,有感而发。欢迎你成为我们星球的首位外星移民。”
“我可以吗?”有疑问,有愿望。
唐丽格:“当然可以。你看,你穿得这么得体,吃得这么滋味,住得这么坦然,走得这么潇洒,和我们星球的人没有差别,你不可以谁可以。”
比利达:“这样,你既是首位星际移民,又是首位星际留学生,是响当当的星际一号。”
冈格星也有妇唱夫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