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少将军的拖延症
书名:灵秀鸿蒙天 作者:晓荷阡陌露 本章字数:2185字 发布时间:2024-12-03

初冬那斜斜的朝阳光,倾洒在宜州城外那寂静的小路上。

这天上午,方明月和穆天南信步走着,离那西北一端的城门,也只有十余里了。由于不急着赶路,方明月也就下意识地放慢了脚步,以便于让自己那漫天的思绪,飘散在这金灿灿的冬阳下:人在走,时光的脚步,又何曾有片刻的停留呢?从离开江南故乡到现在,转眼间就是近百天了!而我的感觉,偏偏就是,离开故乡,恍若昨天。

那天夜里,王先生一片良苦用心,希望穆天南能够及早定下这门亲事。却不曾想到,这位穆少将军,偏偏就是一副水泼不进的样子!

这样一来,身为叔父和师尊的王先生,一时半会儿之间,下不了台,尴尬异常!当时,我的心里,也是愤愤不平,真恨不得把那个酒葫芦砸到那穆少将军的脸上!然而,暗自叹了一口长气之后,我还是作出决定,先息事宁人再说。当然,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就是,你穆少将军,可不要门缝里看人啊!你将门之后的那件外衣,未必就值几个钱吧?你不想娶,我还不想嫁呢!

冷静之后,再回想一下,觉得穆天南那婉拒的理由,似乎也不无道理吧?毕竟,名门之后,私定终身什么的,确实也有违礼数。当然,我最看不惯的,还在于,他的那种做派,让王先生很没面子。

接下来的几天里,私下交流好几次之后,王先生的闷气,也就渐渐消了。与此同时,师徒俩还说起以后的打算。我的想法就是,目前朝廷方面,尚没有太明确的消息。趁着时间还宽裕,倒不如一路南行,既可以增长一些见识,多一些人生阅历。至于穆天南所说的“父母之命”,到时,就让他自己回去说好了。人啊,总是这样的,你总是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他偏偏就是那种漫不经心的做派。

这样一来,将老宅与田地的事情,再托付一番之后,我就辞别王先生,一路南行。这一路上,走走停停的,还真耗去了不少时间。那些日子里,我们大体上也知晓了一些事情:燕王攻入皇宫之后,就遇到了那场大火。而大火熄灭之后,建文帝下落不明,不知所终。

唉,想当初,我和穆天南急于离开皇宫,也正是因为目睹了那场大火。燕王登基之后,恢复了洪武这一年号。给人的感觉,似乎就是,建文帝只是洪武大帝的影子,他所在位的那四年,是不算的!或许,更深一层的意思还在于,燕王想将这四年,一笔抹去。叔父是胜利者,侄子是失败者:胜利者要怎样做,那就凭他的意思吧?反正,旁人也管不了那么多。

燕王登基之后,着力清算的,主要就是当时极力主张削藩的那几个重臣,像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皆被诛杀。不过,原先的那些朝臣,只要不是建文帝的死忠,倒也相安无事。不过,按照穆天南的说法,能够离开皇宫,还是不错的。毕竟,新皇继位之后,对于以前的那些人和事,总是心怀戒备的。再说,自己就算依然留在宫里,也不会有什么前途的。想想也是,“鱼怕换塘,人怕换王”,能够远走高飞,就不要再想着再回头了。嗯,就像常言所说的,好马不吃回头草。

建文帝的下落之谜,已经成为燕王的一大心病。

靖难之役是结束了,只是,“靖难”的目的,真的就完全达到了吗?燕王登基,是手下拥戴的结果。然而,建文帝下诏退位了吗?如果建文帝并没有明确的诏令,那么,燕王是不是有篡位之嫌呢?

燕王在台上,自然可以将建文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只是,建文帝会承认这一改变吗?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既然做不到这一点,至少也就意味着,燕王目前所在做的一些事情,都是一厢情愿的。

于是,尽可能或是尽快地找到建文帝,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这些日子里,有时候,我和穆天南也谈论起这件事情。我们觉得,建文帝如果还活着,自然就要亡命天涯了。至于方向嘛,北边是燕王势力较为雄厚之处,往北边走,不啻于自投罗网。排除了北遁,那么,也就只剩下南行这一条路了。碰巧的是,我和穆天南也在往南走。

当然,我们也不会去指望,会在南行路上遇到建文帝一行。因为,我们也曾在杭州一带,勾留了几天。如果建文帝真是南行的话,就算路过杭州,也会不作片刻停留的。在他的心目之中,自然是离金陵、离杭州,越远越好!仔细想来,我们连目送建文帝后尘的机会,都没有。

我和穆天南有所想法的,就是那一部“长生诀”了。

试想一下,建文帝真有意南行的话,除了几个贴身侍卫,他所割舍不下的,就是宫中的一些宝典秘籍了。是啊,如果真有“长生诀”一书,而书中所记载的,确实真正与长生不老术相关,那么,建文帝一定会随身携带的。别的且不说,如果自己能够“长生不老”,首先就能先熬死燕王!燕王先一步离去,自己卷土重来的机会,不就更大一些了吗?

当然,这一切,也只是我和穆天南的臆想而已。

不过,这种想法,也并非就是一无是处。至少,每路过一个地方,在某些僻静之处,像什么寺庙、山岩、古刹……只要有点动心,我们就会想办法,实地看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蛛丝马迹!

到目前为止,尽管一无所获,不过,我们并不后悔,毕竟,有了这种念想,我们就可以放慢步伐,走一阵看一阵。不管怎么说,这寻找“长生诀”,就当做是漫漫长路上的某种消遣吧?

有时候,我也曾这样想,就算真有这部“长生诀”,建文帝也一定会无比珍惜,随身携带的!这样一来,我们就算跟在他背后,除了见到一点后尘,还能再作他想吗?

对此,我们是这样宽慰自己的:如果这部书真的很重要,万一走丢了呢?或者,考虑到自己有可能被擒获,那部书被截获,建文帝也有可能会利用一些的时间,抄录一个副本,使之留存于世。又或者,如果已经是在劫难逃,那么,建文帝也有可能毁掉真本,不让它为燕王所获!如此一来,先誊录一个副本,以待后世的有心人,也未尝不可吧?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灵秀鸿蒙天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