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终端寻一下,几十米外就有耕作区巡行车,找一辆六人坐的就上路。车可以人工控制,想去哪开去哪。也可以自动控制,输入目的地,到了就停下。
天气好,敞开车蓬。哈,这车倒有了几分和我们地球的相同,特别是方向盘,几乎是一个师傅教着做出来的。
一路向西开行。
加布莱爱开车,他开着来到一个巨大的人工建构物旁边。这个建构物太巨大,似乎极尽目力,也看不到尽头。
灰色的表面,弧形的立面,约有两层楼高。
有一个牌子安在距地约1.5米的弧面上,翻译一下:腐熟区。什么意思?再走一段路又有一个牌子:分解区。再开行一段路,又看见一个牌子:加工区、分装贮存区。
腐熟、分解、加工,这和我们地球的大型农场有机肥料制作顺序很相像,会是这样吗。
终于有醒目的牌子和大门进出口的标志性建筑,一个约0.5米见方的牌上写着:城市有机肥料全流程制作工厂。
在这个工厂门前停车下来,要看个究竟。
各人终端上都跳出文字并伴有短暂重复的乐音。文字显示:吉米(或加布莱等等),欢迎前来参观。
终端上出现一个由五个箭头(箭柄弯曲)构成的一个反时针旋转的圆形图案,大概是循环往复的意思。点开这个图案,跳出一段文字:城市有机肥料全流程制作工厂简介:本工厂收集了乐根城四分之三的粪便,通过腐熟、分解、加工、分装贮存,获得固体和液体两种有机肥料,供耕作者使用。
……
这篇文字之后,又出现一行说明:尊敬的李恒先生,如果你安家在乐根城,喜欢在家中种植花草,本工厂很乐意为你提供所需要的土壤和肥料。你随时可以来这里,工厂会按你的要求为你打包。当然,城里的专门店也提供这种服务。
其他同伴也有这行说明。
知道你们是新来的,给个友情提示,如果是老居民,它就不再啰嗦。
整个工厂很安静,相信是因为这天的这个时段,没有耕作者来提取肥料。
这里可以看到这个灰色巨大建筑的横截面——是半圆形的。
在这个横截面上,开了一些们,安排了一些功能区:装车、测试、维护等。
有人出来接待他们:“来吧,各位,你们尽管看,有什么疑问可以问我。”
但没有什么好看的,进门后横截面的外面很空旷地面很干净,进到横截面里面,也看不到什么。装车处有传送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有几个工作人员聚在一个地方商量着什么事。
接待者在一个显示器前,调出整个工厂的监测情况给他们看。
画面出现:在腐熟区,从城市下水道中收集来的粪便缓缓流进巨大的容器内,并在里面被充分搅拌,添加促进腐熟剂,这个区占地面积最大。主画面是工厂的实物运作,边上有工艺流程图。这是一个流水线式的工厂,收集的粪便不断进来,随工艺流程一步步往下走,最终产出固体和液体肥料两种成品。
从污浊不堪变成感官可以接受的有全效肥力的成品,这个过程要六天时间。
“通常,我们地球将液体肥料用于水培植物,贵星球是这样吗?”布朗问。
“大概是这样,但也可用于大田施肥,要看什么作物和作物的什么生长时段。”操作者说。
“我对工厂化水培产出的食物有小小偏见,总觉得它们的味道偏淡,不如原生土栽的食物。”李恒说出自己的感觉。
“和我们感觉一样,工厂化水培是有欠缺,但经过反复试验,了解液体肥料中存有的缺陷,并加以解决,其品位和口感可以逐步接近土壤栽培产品。”
“工厂运行了多少年了?”加布莱问。
“一百多年了,是到了要改进的时候了。我们积累了一些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我们有了新的构想,准备重新设计更新工厂的运作。”
……
“祝你们工作愉快,设计任务顺利完成。”他们道别。
他们从工厂出来后,又往西走了一段路,原来两边的路树被栽培作物取代。
田野一望无际,作物郁郁葱葱。
怎么知道这是作物?又不是稻又不是麦,又不是高粱玉米番薯土豆等等这些,凭什么。
凭经验,凭感觉。我们地球,庄稼地的作物都是整整齐齐的,面积非常大的。这里生长着的植物整整齐齐,这片种植地一望无际,这就是充要的根据了。
差太远了吧,这些植物和我们地球的作物比较,真的是差太远了。不过,差太远不就对了吗,这是冈格星,不是地球,差的不是十万八千里,而是千星万系。
往北开行一下,反正这正有一条朝北的大路吗。
现在两边齐齐整整,一眼望去看不到边的植物,真的跟我们地球大量种植的农作物很不相同。像果树,又不像我们地球任何一种果树。树干十多二十厘米,高约二米,树顶部分枝叶子像我们地球的竹叶。粗的分枝上挂着果,每棵树上稀稀落落有几个,大概是过了收成旺季的缘故。
果实好大,有点像我们地球的柚子,表皮已成紫红色,按照地球以前的认知:通常果实刚长成时,是绿色的,之后便慢慢变色。这种果实成了紫红色,大约是它成熟后的果色。掌上终端查一下:这是主食之一,叫托托果,已过主要的收获时段;现在挂在树上的,是最晚挂的一批果,几天后将被采摘。
终端上还跳出提示:如果你们要继续耕作区的参观,建议在这里采三个托托果,作为上午餐(两人一个)。再往北前行一段路,可以采摘到内包黄色果汁的得力果,就着果汁吃托托果,是一次很不错的野外生活体验。遇到其它果实,有兴趣也不妨一尝。
前面有刀具和细管,可以取食果肉果汁。
他们选到觉得大小合适果皮色调最深的采了三个。
大概这两种果实是他们乐根城的传统农作物,可以对得上他们的丰收欢乐节——昨天刚举行刚参加,今天就来实地参观采摘食用,过了这些天,要吃新鲜果实就要等到明年才行了。
再继续往北开行,他们发现了一个蹊跷事:一大片整齐的大田中,有夹有一小片明显杂乱的作物生长田地。整齐的大田果树基本一致单一树木品种,显得杂乱的田地,不但有托托果树,还有别的树木生长。两相比较,大田中果实比较饱满。
为什么这样,长成一样不是更好吗。
继续前行,作物换了品种,树上也是挂着果,像灌木,贴着枝干长着一些比棒球略大的果实,终端上又跳出提示:你们正行走在得力果种植区,如有需要,可以采一些作饮料。
可以摘就不要放过,六位根据需要摘了一些。
在大片大片的得力果林里,他们同样又发现了和托托果大田一样的怪事,这里也间有生长差劲的小块得力果田。
这里又没有分田到户,勤快的人把田地种得好好的,不勤快的人放任自流,田里的庄稼爱咋就咋的,他们这里可没有包产到户这一说。
又有大片不同的农作物种植地。一路前行,可以看到路边的各种不同的作物形态。有的挂果有的开花。有到了采摘期的,他们就摘一些来,尝尝没吃过的果实总不错。
这是什么植物,一条直杆杆,有一两米长,不分枝不分杈,就在杆上长出没有叶柄的圆圆的叶子。大概不是时候吧,没果又没花,真别致。查一查,哦,原来叫细麻,直杆杆里有质量良好的纤维,既细又韧,杆有多长,纤维就有多长。分离后,有白红绿黄蓝等多种色泽品种。这个真好,不用化学染色。
我们地球制作布料,刚开始时是用棉花用蚕丝用麻丝,但都因颜色单调,要用各种方式染上颜色。他们冈格星这里就不用这么麻烦,直接就有颜色,天然无污染。魅祥星的祥洲也是这样,金虫们吃什么就有什么不同颜色。
还是和托托果林和得力果林一样,一大片作物中,总有一小片的长得比较差的,一种作物出现这个情况能容忍,两种我也忍了,这么多都这样,那是忍无可忍,查一下。
在终端一查,说辞是这样的:
大面积的长势良好的作物,是给人食用或使用的,小面积的长得差的,是给虫类食用的。
为什么要这样分,那是为了不使用杀虫剂,保证产出品的质量。
很久以前,人们已经研究出来,在种植区内,划出一小片,供虫类食用,这样,虫就不会去危害其它的作物。
实际操作是这样的,作物种植后,在人食用使用的作物大田里,加一个电场,使虫们进入该大田时感到不适,旁边有不加电场的小片作物种植区,虫就会被引诱到这个地方,采食这里的东西。久而久之虫们就形成一个习惯,不再到人食用使用的作物大田里采食。
通过长时期多种作物的实验,这个方法非常有效,不使用杀虫剂,既保证了产量,又保证了质量。所以,这种方法便作为农作物种植的标准模式,被全面采用。
原来是这么回事。
这在我们地球可行吗?
这是自然法则吗?天有好生之德,天生万物,必有其理据!
一味地杀虫,来保证人所需的作物生长长成,或许不是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