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洪烈被主人一番训斥,老脸红了红,不禁有些汗颜,他的确没有将方逸辰给的史书细细看完。
那些史书是蓝星后世史学家,根据当时各国留下来的历史文献总结出来的,相对而言能够比较全面看待问题。
完颜洪烈之前虽然是金国的王爷,也了解不少历史真相,但毕竟只清楚金国留下的一些历史资料。
然而,对于蒙古的情况他自不是很清楚的。此时被主人斥责后,他也有些后悔当初偷懒了。
方逸辰见他这副模样,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你好好给我听着!”
“蒙古人为什么先前对金国称臣,那是因为先前蒙古部落是一盘散沙。”
“如今出了一个铁木真,将整个蒙古统一,蒙古的力量才逐渐强大起来。”
“这是因为铁木真此人善于利诱,在利益的驱使之下,蒙古人变得越来越贪婪、凶残、血腥!”
“铁木真之所以当初在弱小之时,就能不断从其他部落将人马拉过来,靠的是他实行的一项政策。”
说道此处,方逸辰有意停下来不说,看着完颜洪烈发问:“你知道铁木真的政策是什么吗?”
完颜洪烈闻言,茫然地摇了摇头。
方逸辰看他这幅茫然地样子,摇了摇头,他之所以问完颜洪烈,是因为这铁木真的项政策很重要,几乎奠定了蒙古崛起之势。
但完颜洪烈的茫然模样,说明了他对此并没有认真分析过蒙古崛起的原因,起码没有掌握到这个重点。
他只好叹了口气,继续指点完颜洪烈,务必要让他清楚一项好的政策实施之后,能改变很多时局。
比如蓝星后世的农村包围城市、土地改革等政策一样,都是顺应了大多数的力量而成功的。
“铁木真的这项政策就是,所有战士抢到的东西都属于自己的,而且敌人的死活不论!”
“而正是这项政策,使得蒙古军队战力猛增,所向披靡!”
完颜洪烈此时又是一脸懵,诺诺道:
“主人,我们金人之前也是抢到的东西都归自己,也不管敌人的死活啊!这有什么不同吗?”
方逸辰听到他这么一问,就是一阵火大,当即大声道:“.....你脑子是有坑吗?不会自己分析?”
“你们金人之前也是抢到东西归自己,所以你们金人强大了,但现在呢?那些战士们还能得到什么?”
“在蒙古部落先前的规则,是战士抢到的东西不能自己独占,所有财物由部落首领统一均分。”
“因为要照顾到部落中一些老人和孩子,使这些他们能相对过得好一点。”
“不能分的贵重财物则由族长保管,当然这些东西就成了部落首领的了。”
“但是这样的规则,导致许多强大的战士心中有怨愤,作战时不愿出力拼命,战斗力自然不足。”
“铁木真实行这项策略,直接导致了蒙古许多其他部落的强大战士,纷纷投奔于他的麾下。”
“所以引起了其义父桑昆、义兄扎木合,以及其他部落首领的不满,继而阴谋策划除要掉铁木真。”
“要不是有人及时赶到通风报信,引起了铁木真的警觉从而全力突围,那么他早就成了阶下囚,甚至身首异处了。你懂不懂?”
方逸辰看着完颜洪烈,此时竟然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恨不得一脚踹过去。总算他还有些涵养,并没这么做,只是斥责于他:
“叫你多读史书你不读!作为一个皇帝不熟读史书,不能从史书中发现历史进展的规律,就无法治理好当下的国家。”
“什么叫做前车之鉴?什么叫做重蹈覆辙?什么叫做以史为鉴?真是不学无术,哼!”
完颜洪烈被训斥得面红耳赤,弯着腰低着头不敢顶嘴。
其实,他也不是如方逸辰说得这般如此不堪,但此时他被主人责骂,也只能受着。
方逸辰稍稍平复了一下火气,对完颜洪烈继续解释起来:
“但铁木真不只这样一项策略,就使得蒙古的军国主义盛行起来,还有其他的方面。”
“比如,蒙古男子从小就进行战斗训练,女子则全力侍奉男子,为男子的战斗作服务。”
“所以放牧什么的就成了一项副业,导致蒙古人的生活物资开始缺乏。”
“加上如今这个“小冰河期”,蒙古人在冬天更加难过,由此让蒙古部落的掠夺欲望更加凶残!”
“如果说蒙古在建国前期战时需要这样的策略,但后期国家建设的思维一定要跟上才行。”
“可惜,据蓝星史书记载,蒙古帝国在欧亚大陆的扩张,基本就是实行烧杀抢掠,基本不懂得如何进行人文建设。”
“是以仅仅百年,世界上最大皇朝蒙古帝国就土崩瓦解,与其政策的偏执性是分不开的。”
“所以才有了教员那句著名的诗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这是华国后世一代伟人对他的评价,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
“此二字非常传神地表达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在蓝星历史上,蒙古人的杀戮与破坏,确实是因为铁木真的政策,以及蒙古游牧民族的特性造成的。”
“是以,你千万不要小看铁木真和蒙古大军的战斗力!”
“行了!你赶紧去准备吧,年前我必将出兵蒙古!”方逸辰有些不耐烦继续讲下去了,便对完颜洪列吩咐道。
“是!属下马上便去准备。”完颜洪烈此时被训斥得已是羞愧难当,恨不得马上离去。
“等下!这些史书你须要多看!切记!”说罢,方逸辰扔下一堆史书和资料,便施施然离开了金銮殿。
教训完完颜洪烈的方逸辰,刚回到国师府中便有一份“仙农司”的奏折送到了他的案头。
打开一看,他不禁皱起了眉头,不过稍作思考后,他便提笔在奏折上给“仙农司”做了批复。
原来这份奏折上所说,正是高产农作物之事。而起因,正是由于上次他给完颜洪烈的那些高产作物引起的。
他准备的变异的红薯、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种子足有十几万吨,准备在金国各地开始推广种植。
因为第一批种植者有丰厚奖励政策,加上有专家人员的指导,所以很快就都种了下去,并且在当年就有了喜人的收获。
因为在随身空间中产生了变异,所以红薯居然亩产达到了 20000斤左右;玉米亩产为3000斤左右;土豆亩产12000斤左右。
这个产量,让那些农户高兴得敲锣打鼓、放鞭炮,喜气洋洋地庆祝大丰收。
一个老农跪在专家人员面前喜极而泣:
“大老爷啊!俺这一辈子没见多这么多收成啊!这下好了,有了这仙种,咱一家人再也不用挨饿了!”
“仙种”高产的消息不胫而走,原来附近还有些抗拒的农户,这下纷纷前来讨要仙种种植。
对于第一批种植“仙种”的农户,根据协议,官府统统给予了每户100两白银的奖励。
但是根据协议,他们的收成却要上缴6成,作为官府再次下发给其他农户的良种。
就算如此,这批农户也很开心,毕竟还有4成是留给自家的。除开必要的留种之外,剩下的也足够一家人一年吃得饱饱的,还可以卖出一部分。
如此好的“仙种”谁不想要?
虽说京畿之地的农户可以在官府领到免费仙种,但还是有很多附近闻风而来的农户领不到。
毕竟僧多粥少,于是出现了“仙种”的私下买卖的情形。为此仙农司的官员便上了奏折,提出了建议:
“......国师大人,鉴于此种情形,臣建议必须严禁“仙种”私下买卖,多余之仙种只能卖予官府。”
“而需要种植“仙种”的农户,则到官府设立的独立部门“仙农司”免费领取仙种,但领取“仙种”的农户必须订立上缴协议。”
“除规定免费上缴的六成和必要的口粮之外,其余一律按规定价格由“仙农司”收购,违者取消“仙种”种植权利。”
“望国师大人及陛下首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