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西出边疆
答案一直在这里等你,而你终于还是来了”
最近企业里面经过盘查,内部风清气正了许多。明朝准备休假前往祁连山下。
那里是他多少年魂牵梦萦的地方啊,终于可以回去了!
“祁连山下,藏寺之渊…~”。明朝依稀记得小时候搬家的时候老僧留下的话语。这让明朝头顶冒金花,似乎这一切十几年之前就被安排好了?
第二年开春,明朝便请了长假开车一路向东出了边疆,准备直达祁连山藏寺。
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亦或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路上类似这些小时候常背的诗词在明朝的脑海中不断浮现着。古人的智慧是无限的,他们应用语言文字的技术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如此简妙的几字就将眼前的景色表达的淋漓尽致,意境丛生。着实令人佩服
想起当年和父母拥挤着在火车上西去边疆的情景,现在回忆起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儿。
明朝不经感叹,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短短十几年,国家的经济状况和人文环境改天换地。现在是开车归乡,再过十年可能就是乘坐地铁,亦或者“闪现”归去。
“雄浑与粗矿,辽阔和苍凉”的景象浑然天成,六七月的边疆,骄阳似火,黄沙漫漫,热浪涛涛,一路都是荒漠,戈壁,山峦裸露着,没有一点植被,偶尔在路边会出现人工护沙的植被,在风沙侵蚀和烈日炙烤下露出顽强不屈的生命力,但是在接天连地的土地抛荒背景下,显得有点卑微,甚至力不从心。
嘉峪关的剁口,一边是荒漠一边是绿洲,遥远的山脉隐隐约约,那就是祁连山。六七月的山下骄阳似火,可祁连山的顶处却是白雪皑皑。
看着嘉峪关荒原出的剁口烽火台上的狼烟和驿站,明朝似乎看到了历史上金戈铁马,封狼居胥的情景。还有一路上路边精致的飞天画像,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随后便是千里丹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色彩斑斓,犹如一道道盛开着的五颜六色的多肉植物。
前些天,衣董们严密监控到朱明朝有所动向,于是通过北斗定位跟踪技术一路跟踪着明朝的车。
目前来说,也只有朱明朝这一条唯一的线索了,衣董安排三董亲自出马,不能再有任何纰漏或差错。
经过两天两夜,明朝驾车终于到了天藏寺附近。这里到底有什么秘密?望着远处山峦之间云雾缭绕的山峦,明朝若有所思。
“告别昆仑山之后,刘今生也便下山准备回家,这次回去就再也不会再来了,很有可能要娶妻生子过平平淡淡的生活了”。
今生坐着火车望着窗外绿意滋生的荒原,丹田之处似乎有一股火焰在灼烧,隐隐作痛。
“或许是在昆仑禁区留下的后遗症吧,被那么多怪物和雷电折磨,可能伤了元气,应该没什么大碍的”,今生心中安慰着自己。
还有一件事在今生心中没能放下,那就是在归家之前,得先去一趟祁连山下的天藏寺。虽然以前听说过这个地方,但是从来没有去过。他笃定,朱明玉一定在那里,这么多年了,娘娘(素秀)们一直在找他,很是担心。
等这次过去一定要帮他尽快回家,和明玉相别已经是十年之前的事了,这些年虽然偶尔有书信,但是一直未曾谋面,这次回去一定得好好聊一聊,毕竟也是自己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