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二百零九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刘邦也在沛县起义,那么刘邦起义的经过又是怎样的呢?本期节目我们就一起走进秦末农民起义之刘邦起义。
公元前二百五十六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四,刘邦出生在沛郡丰邑的中阳里。这一年,秦始皇三岁。
刘邦的祖父曾是魏国封邑的邑令,但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家道中落,只是一个编户的平民。刘邦的父亲叫刘煓,母亲刘媪,刘邦是他们的第三个儿子,取名刘季,也就是刘老三的意思,直到他称帝后才改名为刘邦。
年少时,他非常仰慕魏国窃符救赵的信陵君,可等他长大后,到了魏安釐王时信陵君早已去世,他就投靠到曾经是信陵君的门客张耳的门下。
张耳待人谦和,与刘邦的交往较好。刘邦在张耳家中住了好几个月,秦灭魏国之后,张耳成为了秦国要捉拿的要犯,他只能遣散门客,被迫逃亡。刘邦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沛县。
秦灭楚国之后,刘邦的家乡被设为泗水郡,他通过考核成为了一名秦吏,做了泗水郡的亭长。他为人豪爽大方,喜欢结交朋友。在此期间,他与卢绾、樊哙、萧何等人交好。
卢绾是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幼年好友,长大后又一起读过书。樊哙是沛县市井的一名屠夫。萧何是沛县的主吏掾,是县令的属吏,负责一县吏员升降进退的官职。
刘邦喜欢喝酒,也喜好美色。他与沛县的一名妇女曹氏交好,曹氏还给刘邦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刘肥。公元前二百一十九年,有一个单父人,人称吕公。他和沛县的县令是好友,因为在家乡与人结仇,便举家搬迁到沛县定居,她很喜欢给人相面。
在一次宴会上,她看了刘邦的相貌后,便决定将二十二岁的女儿吕雉嫁给三十七岁的刘邦,从此刘邦结束了单身生活。
在他们结婚十年后的公元前二百零九年七月,刘邦得到了一个差事,他要以亭长的身份押送本县的一批民夫去骊山,修缮秦始皇陵。
但一路上陆续地有民夫逃走,按照秦朝律令,如果不能将民夫如数押送到目的地,他将被杀头。当走到丰邑西边的水泽地时,他所押送的民夫已经少了一大半。他停下来饮酒思考,到了晚上,他决定把所有民夫全都给放了。
民夫们感恩戴德后便一哄而散,但还有十几个人没有走,他们愿意一直跟随着刘邦,刘邦很高兴,便决定带着他们先到芒砀山中躲藏起来再做打算。
此时,刘邦有些酒醉又走夜路,便派了一个人前去探路。探路的人回来说,前面有一条大白蛇挡住了去路。
刘邦就仗着酒意上前去把大白蛇斩成了两段,之后,便有了一段传说:他们走到路口时,发现有一个老婆婆在哭,上去问了之后,老婆婆便说她自己的儿子是白帝的儿子,但是刚刚却被赤帝的儿子给拦腰斩断了,正在众人茫然之际,老婆婆却突然消失不见了。
此时所有人也都明白过来了,老婆婆所说的赤帝的儿子不就是刘邦吗?他刚刚拦腰斩断的白蛇,竟然是白帝的儿子。
于是众人便认定刘邦就是真命天子,决定拥护他起义。当然,这种故事在开国君主里发生过很多,都是经过艺术加工的。
接下来他们一行人就转移到了芒砀山,隐没在山岩丛林之中。沛县的年轻人们听说了刘邦斩白蛇的故事后,就陆续地有人去投奔他,刘邦的队伍也扩大到了数百人。
同年秋天,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消息传到沛县,沛县的县令也想响应起义。于是,他与属下商议,主吏掾萧何和狱掾曹参就给县令提议,应该将本县流亡在外的人都召集回来,一来可以增加力量,二来也可以杜绝后患。
县令觉得有道理,便派樊哙去芒砀山邀请刘邦,刘邦就带领着芒砀山上的数百人返回沛县,可这时县令却突然又反悔了。他担心,一旦刘邦回来之后,不好控制,弄不好,还会杀了他。于是,他连忙命人关闭城门,不能让刘邦进城,并准备捉拿萧何和曹参。二人闻讯后,连忙逃出城外。
刘邦到了沛县城外,得知消息后,便将一封信射进城中,鼓动城内的百姓联合起来,杀掉出尔反尔的县令,一起保卫家乡。
百姓们本来就对从来不体恤他们的县令不满,于是便杀了县令,打开城门,迎进刘邦等人。接下来就是推举带头人起义,毕竟是个危险行业,萧何和曹参都是文吏,担心,如果起义不成,不仅身家性命难保,还会被秦朝诛灭九族。
大家一致推举刘邦来领导大家起义,于是刘邦被推举为沛县县令,依照惯例,称他为沛公。他设祭坛,祭告天地,自称赤帝子,开始了起义。此时是秦二世元年,公元前二百零九年十月,刘邦四十八岁。
很快,刘邦起义军的人数就扩充到了三千人,开始攻打周边的郡县,先是攻打胡陵,之后,夺下方与,与泗水郡的郡守平大战于丰邑,并将其攻破。
破城后,他让雍齿驻守丰邑,自己率军继续攻打薛县。泗水郡的郡守战败逃往了戚县,却被刘邦麾下的左司马追上后斩杀。接着刘邦率军返回丰邑,正当刘邦的起义军攻城略地进展顺利的时候,魏国的国相周市却率领大军攻打方与,结果方与全城投降了周市。
之后,雍齿所驻守的丰邑城也投降了周市。刘邦大怒,举兵反攻,但未能攻克。雍齿是沛县的豪门望族,他一直看不起刘邦,还曾多次地折辱刘邦,而他的这次反叛也给刘邦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害,不仅地盘全丢了,人也被气得生病了。无奈,刘邦只能先回到沛县养病。
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实力还是太过单薄,如果继续这样单打独斗,是很难成事的。雍齿之所以敢反叛,又能坚守驻丰邑,主要是有魏国在做靠山,所以他也需要找一个靠山。
在这期间,他听说东阳宁君和秦嘉在留县拥立了楚国贵族的后裔景驹为楚王,于是他决定去投奔景驹。
在路上,他遇到了同样要去投奔景驹的张良,两人交谈之后,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于是,张良便放弃了投奔景驹的念头,直接加入到了刘邦的队伍。刘邦任命他为厩将,之后,他们便一起加入了景驹的阵营。
这时,章邯的部将司马夷攻打楚地,屠戮了相县之后,又进攻萧县。刘邦和东阳宁君奉命率军迎击,在萧县西与秦军展开激战,但出战不利,他们只能暂退到留县,经过兵员和粮草的补充后,再次进攻。
秦军经过三天的激战,终于攻下了砀县,并得到军卒六千人,接着乘胜又攻取了夏邑。
经过这两场胜仗的兵源补充,刘邦的军队实力大增,他决定从夏邑出发,再次攻打丰邑,结果还是没能攻下。
这时,他又听说项梁和项羽也在吴中起兵,实力强大,而且此时项梁军已经到达了薛县,他便留下军队继续包围丰邑,只率领一百多骑,跑到薛县去见项梁。
那么刘邦和项梁见面之后,又会发生什么呢?项梁和项羽又是怎么起义的呢?请看下集。
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收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