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骂归骂,菘蓝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
主要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王敏口中那种白活这么久的没用妖怪。
但等到没人的时候,陈沪偷偷将她拉过来骂了一顿。
他并不认为王敏有识破她妖身的本领,唯一的可能只能是这个没什么脑子的笨蛋让王敏这个人精三言两语就给套出话了。
要知道人心不古,要真让人知道她是个妖怪,会惹来很多未知的麻烦。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要想抓住一只妖怪,可不是什么难事。
抓住以后,她恐怕就会成为各方争夺的物件,从头发到骨头再到脚指甲都会被拿来做深层次的研究。
菘蓝也很无奈,谁让他们这些人心眼子多,自己这脑子跟本玩不过他们。
“小心他拿这个让你给他做媳妇!”
菘蓝有些不自在的哼了一声:“他要是想断子绝孙可以试试!”
陈沪看着傻大姐一样的菘蓝,决定给她讲个暗黑童话。
“听说过田螺姑娘没有?”
菘蓝茫然地摇了摇头,她只听过牛郎织女和白蛇传,都是酸秀才臆想出来的故事。
“简单来说,就是从前有个穷农民捡到一只大田螺,那田螺和白娘子织女一样都瞎了眼,不仅给人家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还一心嫁给他当妻子,然后小伙发现她是只田螺,为了防止她回家,干脆将她的壳给摔碎了。”
“然后呢?”
阿苦知道,这种时候,自己就得负责捧哏,让陈沪将后续说完。
“田螺姑娘没了壳,就成了普通女人,没了法力,没了依仗,只能乖乖当个‘贤妻良母’,为他生儿育女,然后辛苦劳作,像凡人一样不过几十年,就年华老去,最后化为一坯黄土。”
陈沪犹嫌不足,继续补充:“说不定,等她的孩子长大之后,还会嫌弃她,哦,对了,她也是妖怪,生不了孩子,说不定这些孩子是那男人与别的女人生出来的......啧啧~”
菘蓝一想到这个情景,忍不住一阵恶寒。
“男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哎你也是男人,那你是好东西吗?”
陈沪一本正经:“我不是东西。”
......
阿苦张了张嘴,觉得陈沪骂起自己来,也丝毫不留情。
“以后离王敏远点,不得单独与他独处,有什么事,叫上我们。”
阿苦指了指自己:“也包括我?”
菘蓝一个大妖,陈沪一个老鬼,自己一个半吊子,谁保护谁还不一定呢。
不过他算是看出来了,陈沪对王敏的态度有些诡异。
欣赏中带着鄙夷,温润中带着几分刻薄,面上亲亲热热,私底下笑里藏刀,就像两只斗鸡,谁也不服谁。
“咱们分头行事好了,我走妖道,你走鬼道,阿苦......阿苦去查查县志还有老式宗谱等相关资料,听说胡子言的姑姑是这方面的专家,你找找她或许会有收获。”
胡子言一听阿苦的要求,立刻答应下来。
但真到了胡子言姑姑工作的地方,阿苦还是忍不住有些惊讶。
胡子言的姑姑名叫胡悦,是个史学家,研究的方向正好就是民族风俗史学一块,他们来的时候,姑姑刚好有事还没回来,于是在征得姑姑同意之后,胡子言带着阿苦到了她的书屋。
“你姑姑家的藏书超出了我的想像。”
陈沪也爱看书,之前阿苦觉得他家两大书柜的藏书已经让阿苦觉得厉害,但胡悦的藏书,足足有五个大房间。
“你姑姑有孩子了?”
阿苦指了指其中一个房间,里头都是些儿童读物,虽然只有一柜子。
“没有,她还未婚呢,只不过她先给自己未来的孩子置办下来,最开始的时候,姑姑还有心将书中的内容给摘抄出来,但没坚持下来,说是儿孙自有儿孙福,读书就得自己悟,就不弄了。”
“你姑姑很忙?”
阿苦忍不住有些诧异,在他看来,这些文史类的专家,不都是没事翻翻书,拿着国家给的高工资,出出书,发表一下某些言论的清闲人群吗?
再说胡家又不缺钱,这工作更多来说是爱好,是锦上添花的点缀吧。
胡子言理解阿苦的想法,甚至在许多人都是这样想的,但他还是要为姑姑正名一下。
“姑姑是真心喜欢研究这些,大学学得也是相关专业,毕业之后,就进了文史研究所,工作是比较安逸,但业余的时候,她会下乡去收集一些老物件回来,她说这辈子她就想做个文化人,最开始的时候想在出版的书上有自己的名字,后来发现添个名字也不能代表什么,还是得有自己的研究心得,再加上没有家庭的压力,她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样的人生实在令人羡慕,不用为了生计发愁,又有自己喜欢的事情。
希望以后小花也能像胡子言的姑姑一样,活成自己想要的,喜欢的样子。
胡子言带着他走进其中一个房间,里头有他们要找的东西。
但真看到被摆在桌上那厚厚一摞资料,阿苦觉得自己至少三天都别想回家了。
丽城的历史还真够厚重的。
阿苦看了看这些资料,光县志就有两指厚的八本。
而且,还是根据自己说得,将时间限制在两百年之内。
若从头开始,只会更厚,更多。
“胡子言,你下午应该没事吧?”
阿苦对着胡子言笑了笑,藏不住的心思。
胡子言现在寄宿在姑姑家,图个清静,自然逃不过帮着找资料的命运。
但直到胡悦回家,他们也只找到那么一点点有用的信息。
他们找到了一册残缺数页的县志,应该是最原始的版本,里头提到了王敏的祖先,也提到了关于迷宫的记载。
好在县志虽然简短,但有别的辅助资料,也不算白用功。
与王家的宗谱所记不同,出现在两人面前的,又是一个版本的说法。
迷宫底下的确是个万人坑,但万人坑的前身,是个矿井。
那个时候,矿工采矿环境恶劣,经常发生事故,但那个时候又不像现在提倡什么人权平等,这些矿工都是贫苦人家出身,甚至还有从外面拐带进来的人,若有家人来闹,就给上一笔钱打发了,若无亲人,随便找个坑往下一扔就完事。
原本这也没什么,但有一年,正巧遇上敌军在丽城上空搞轰炸,死了不少人,于是这里就成了一个万人坑。
后来,为了消除不良形象,于是联合当地的乡绅建打算将里头的尸骨迁出,然后在再进行别的改造计划。
但每每开工,便会出事,后来有个高人说此地风水不好,需建座迷宫来镇压,经过商讨,这桩差事就落在王家的头上。
从设计到材料采购,再到督建成功,足足花了六年时间,而王家从中也没少牟利,直到迷宫建成,又请了高人封阵,这一带再也没有出事。
而建国不久,国家就明确规定土地归国家所有,但考虑到王家,于是就低价将使用权转给王家。
随着王家逐渐没落,许多开发商又重新打上了这片土地的主意,只不过每每易手,不多久就会出事,于是兜兜转转又回到了王家人的手里。
这些都是可以拿得出手,放在明面上的资料。
缺失掉的县志里头,恐怕另有隐情。
这里头的事情,恐怕得问问胡悦才行。
但作为两人希望的胡悦,显然是要让人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