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太后主政期间,平定内乱,重用白起。在伊阙之战中,大败韩魏联军,进攻楚国,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都,用他自己的方式灭掉了义渠。
同时她重用弟弟魏冉、芈戎以及另外两个儿子公子悝和公子芾,造成了天下只知有太后和“四贵”,不知有秦王的局面。而此时因为一个人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本期节目,我们就一起走进大秦崛起之远交近攻。
公元前270年,魏冉准备派兵攻打齐国。正在这个时候,秦昭襄王接见了一个人,名叫范雎。
范雎是魏国人,从小家境贫寒,在魏国大夫须贾的门下做一名门客。
公元前283年,范雎跟随须贾出使齐国,在朝堂上,齐襄王对须贾很不礼貌,怒斥魏国反复无常,须贾唯唯诺诺无言以对,而范雎则义正辞严地与齐王进行辩驳。
退朝后,齐王就派人去游说范雎,希望他能留在齐国,并赏赐给他黄金、牛肉、美酒等。
范雎一再推辞,并及时地给须贾做了汇报,须贾就让他把黄金退还,牛肉和美酒可以留下,范雎也就照做了。
可等到回国后,须贾就向魏国的相国魏齐诬告范雎,说他私受贿赂,出卖情报。
魏齐听后大怒,命人将范雎抓来,严刑拷打,肋骨被打断,门牙被打掉。范雎在被打得奄奄一息之际,佯装死去。
魏齐便让人把范雎用苇席裹着扔到茅厕里,又让谒者的宾客轮番往范雎的身上撒尿。
天黑之后,范雎从昏迷中醒来,恳求看守的帮助,并答应给很多的好处。
看守见他可怜,便给魏齐谎报说,范雎已经死了。酒酣中的魏齐就让人将范雎的尸体扔到荒郊野外去,范雎这才得以脱身,并化名为张禄,藏进深山,精心养伤。
公元前271年,秦昭襄王派使臣王稽出访魏国,在郑安平的帮助下,范雎以张禄的身份跟随王稽来到了秦国。
范雎到了秦国后,因为秦昭襄王对这些谋士和说客不感兴趣,所以范雎等了一年也没机会面见秦王。
于是他就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在信的末尾,他说他有治国的奇谋,但不能在信里写,一定要见了面才能说。于是秦王就给了他见面会谈的机会。
而在这次会谈中,范雎就向秦昭襄王提出了著名的远交近攻战略。
他分析说,目前七国之中,秦国最为强大,沃野千里,甲兵百万,雄踞四塞之地,进能攻,退能守,一统天下,是指日可待,但是大王的臣子们却很不称职。
秦国闭关固守了十五年,不敢向崤山以东进兵。最近听说大王还轻信魏冉的话,要发兵攻打齐国,我认为这是在断送秦国的前程。
秦昭襄王就疑惑地问:“攻打齐国有什么问题呢?”
范雎说:“越过韩、魏两国攻打齐国,这是十分错误的。即使打了胜仗,大王,又怎么能把得到的土地同秦国连接起来呢?依我看,大王应当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要跟秦国距离远的国家订立盟约,减少敌对的国家,而后对离得近的国家发动进攻,这样每得到一寸的土地,就是秦国的一寸,每得到一尺的土地,就是秦国的一尺。具体的方略是这样的:韩、魏两国地处中原,是天下的中心,大王,如果打算称霸天下,就必须先亲近这两个国家,把他们作为掌握天下的关键,以此来威胁楚国和赵国。楚国强大就亲近赵国,赵国强大就亲近楚国,等到楚国和赵国都和秦国交好了,齐国必然恐惧,而齐国恐惧就会低声下气地来亲附秦国。等到和齐国交好了,那么韩、魏两国就可以乘势攻取。”
就这样,范雎得到了秦昭襄王的信任,并采纳了他远交近攻的策略。
公元前266年,范雎又对秦王说:“天下人,只知秦国有太后和‘四贵’,不知有秦王。
太后独断专行,毫无顾忌,魏冉出使他国也从不报告。华阳君和泾阳君惩处断案,随心所欲。高陵君任免官吏,也从不请示。
魏冉的使臣操持着大王的重权。如果打了胜仗,夺取了城池,好处都会归入魏冉,而打了败仗,秦国的百姓就会怨恨国君。
秦国从最小的乡官到大官吏,再到大王的左右侍从,没有一个不是魏冉的亲信。我担心在您之后拥有秦国的,恐怕就不是您自己的子孙了。”
秦昭襄王听了这番话,如梦初醒,大感惊恐,于是便废弃了太后,把魏冉、芈戎以及公子悝和公子芾都驱逐出了国都,任命范雎为丞相,封为应侯。
一年后,宣太后芈八子因病去世,她生前十分宠爱她的情人魏丑夫,在她即将去世时,传令让魏丑夫为自己殉葬。
魏丑夫得知后,十分害怕,便请雍瑞帮忙。最后,在雍瑞的劝说下,宣太后才撤销了让魏丑夫殉葬的指令。
接下来就是远交近攻的具体实施了。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取韩国的野王,将韩国的上党郡与韩国本土彻底隔断,韩王十分惊恐,派人到秦国谢罪,韩国愿意献出上党的土地,以求秦国退兵。
秦昭襄王同意了议和的条件,但上党的郡守冯亭不愿意降秦,他将上党的十七座城池献给了赵国。赵国接受上党,引起了秦国的不满。秦国决定出兵攻打赵国,长平之战爆发。
秦国任命王龁为主将,向长平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廉颇构筑了三道防线,进行防守,不主动出击。
秦军攻破第一道防线后,廉颇退守第二道防线,在丹水两岸,秦赵两国形成了长期的对峙局面。
随着双方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多,后勤补给消耗巨大,双方的国力都难以支撑。
赵孝成王不满廉颇的防守策略,想速战速决,范雎也趁机派人携带重金到赵国施行反间计,到处散布传言说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
于是赵王便换下了廉颇,任命赵括为长平战场的主将,他改变了廉颇的防守战略,带领主力进入韩王山一带,准备主动发起进攻。
秦昭襄王得知赵括代替了廉颇后,也暗地里将白起任命为秦军主将,并严守机密。白起悄悄地来到长平战场,分析战场形势。
随后,他命令一支两万五千人的部队,偷偷地突袭到赵军的后方,截断了赵军通往邯郸的后路,又命一支五千人的骑兵越过丹水,插入赵军与大凉山的营垒之间,将赵军的主力和大本营分割成两支孤立的部队,同时切断了赵军的粮道。
赵军主力在断粮四十六天后,赵括将赵军组织成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了四五次,仍不能突围。于是,赵括亲率部队强行突围,结果被秦军乱箭射死。
赵国战败后,白起将赵国剩余的四十万人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年纪小的士兵回国报信。具体战争详情,请看之前的节目沙盘推演。
长平之战胜利后,白起将秦军分为三路,继续扩大战果,第一路由王龁率领攻占赵国的皮牢。
第二路由司马梗率领夺取太原郡。第三路由白起亲自率领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准备一举将赵国灭亡。
那么赵国能被灭亡吗?我们下期继续讲邯郸之战。
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收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