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万籁俱寂,晚风飘香,沁人心脾。
月光洒在安湖的湖面上,使这座大湖如同一面银镜,反射着柔和而唯美的光。纤云流转,遮住了天上的月亮,以及满天的繁星,使安兰古城宛若一粒闪烁的明珠,在安湖畔脱颖而出,静静地卧在沙州之中。
安兰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连接沙罗半岛东西两域,是兵家必争之地。若是说到古老的历史,安兰城远远不及廊中诸多古城,其老城建筑起始于灭龙纪初,源于城外的沙罗怪兽祭坛骨雕,沙罗半岛名字的由来,亦与这沙罗怪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传见龙纪时,亚夏大陆北方的冰海天现异象,一头壮如高山的怪兽钻出海面,爬上半岛北岸雪驼山。那头怪兽全身长着鳞甲,生着长若参天大树的巨刺,眼睛大如黑漆漆的石洞,嘴部向前突起,獠牙突出了唇外。这怪兽生性暴躁,滥杀半岛上的生物,连猛犸岭间的猛犸象也未能幸免,许多成了它的腹中之物。
那时,亚夏大陆刚刚经历了潜龙纪,从初时的蒙昧混沌之中,已经慢慢苏醒过来,正变得生机勃勃,一片盎然景色。北方以大小柏岭为中心,乃是冰雪的世界,常年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统治北方的是雪龙,盘卧在望雪峰上,雪熊、雪虎和雪豹尽数降服,成为雪龙的护卫兽。
西方黄沙漫天,原本是沙虎、黄狮和土象的天下,结果金龙一飞冲天,将这些野兽击败,成为西方世界的主宰。南方大不相同,水墨烟雨如梦似幻,主宰者是一条全身红色的炎龙,将金虎、赤猿和红嘴鳄制服,独霸一方。
三龙联手击败了弱小的黑龙,黑龙只好远遁海外,在蛮荒无人的篷冲列岛游荡,偶尔到仙莱大陆上驻足。经过长久的演化,三龙治下疆域已有原始人类出现,并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的部落,分别替三龙统治特色鲜明的广袤领土,彼此之间形成了鼎足三分之势,保持着大陆表象上的和平。
对于外来的怪兽,三龙自然不肯坐视不理,于是再次联合起来,一起飞到绿海之滨,伺机进攻那头怪兽。怪兽似乎感受到了危险,除了强迫猛犸象为其守卫,还驯化了雪驼山的雪驼和雪狼,命它们加入自己一方。这头怪兽有着与众不同的力量,只要双足站在安湖之中,就有永远使不尽的力气。
西方金龙发现了怪兽的命门,示意雪龙慢慢靠近安湖,利用先天法力制造暴风雪。暴风雪持续了十天十夜,安湖的湖水最终被冻结,金龙与炎龙这才各率护卫兽,冲到安湖冰面上展开决战。
怪兽虽失了安湖活源相助,但它体格实在过于巨大,三龙与之相比差距不小,只能以消耗战围攻怪兽。金龙祭起黄沙风尘暴,炎龙则不断喷火攻击,饶是如此,怪兽亦没有落于下风,双方直斗得天昏地暗、鬼神同泣。
大战僵持了七天七夜,三龙一方损失惨重,雪虎、沙虎和黄狮尽数战死,雪龙也身负重伤,参与作战的原始部落,多数都尸沉湖底。那怪兽虽然强悍无匹,终是无法跃入空中屠龙,又失去了安湖活水助力,只得缩紧身体护住了周身,偶尔利用巨石劲掷,打击盘旋空中的三龙。
到了后来,猛犸象、雪狼和雪驼所剩无几,怪兽身上也负伤多处,鲜血染红了安湖。眼见自己将要不敌,怪兽只好逃向雪驼山,撞开了一座峡谷,然后跑到冰海边。怪兽回望着陆地,依依不舍地游向了冰层深水,从此再也不知去向。
经此一役,三龙实力大受折损,不得不更加依靠原始部落,并出现了御龙尊者。对于那怪兽的凶悍,原始部落一直心有余悸,将其称之为沙罗,意为不可战胜的怪物。后世亚夏族人为纪念此战,称之为神龙斗沙罗,记录在《远古神纪》一书之中,同时将半岛命名为沙罗半岛。
沙罗怪兽虽败,但其帮凶确实不少。三龙为免除后患,强令猛犸象只能生活在猛、犸岭间,而雪驼尽数除掉,只保留了极少的雪狼。三龙返回各自领地前,分别拔下一根龙须,利用法力合成一个男人,由其统领一支迁居半岛的原始部落,维系着半岛的秩序。这个原始人虽无法力,却在头顶生有第三只眼,只待将来遇到机缘,便可开启其无上之能,最终成为腾格天神。这种传说亦记录在《远古神纪》中,虽为亚夏族人杜撰,但却被沙罗半岛人坚信不移。
随着不断变迁和演化,适应半岛大为不同的气候,那支部落开枝散叶,渐渐形成与亚夏本土不同的族群,并以骑乘骆驼放牧,驯化野马、野牛、野羊为生。到了飞龙纪时期,半岛游牧部落族群已有近百个,统称为沙罗族,占据着西到金角湾,北到雪驼山,东到獴岭的广阔疆域,半岛东西相距五千里,南北亦有三千里之远,可谓幅员辽阔,地广人稀。
尽管统一称为沙罗族,但是争夺生存之源的战斗从未停止,导致部落族群仇杀愈演愈烈。为了弥合各个部落矛盾,让沙罗半岛成为商贸繁荣之地,沙罗族英雄腾加发出倡议,希望大家不要互相仇杀,一起打造一座石城,保护游牧文明延续,连接尘服大陆与亚夏中土的商道。
经过数百年发展,安兰古城闻名遐迩,形成了内城与外城,接纳了许多族群共同生存,形成了独有的文化。内城以孔河为界,分为东西两大聚居区,东区多住巴布草原部落商旅,以及敕胡、蛮戎等国族人后裔,著名的建筑除了祭司团署、梵堂善珠塔外,还有著名的飞翼天使柱。西城地域更大,以最著名的烽燧遗址为界,再分为北区和南区。南区包括亚宅和夏居两部分,街巷纵横交错,生活着多年来移居此地的亚夏人。
外城有近百个小生活区,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十几个,包括沙驼、勃格、粘罕、胡楼、土库曼和密斯等部落。密斯部出名得益于其特产密斯瓜,其产地在漠海深处的密淖湖,皮厚肉多甜蜜多法,因带有特殊清香而闻名于世。密斯瓜喜欢偏砂性土,透气对这种瓜生长极为重要,更加关键的则是温差,每当沙罗半岛经历异常天气,密斯瓜的品质就格外地好。
内城东部有一条宽阔的巷路,紧临规模不小的梵堂。梵堂是亚夏梵教信徒对安兰梵寺的敬称,感恩于息世安、支娄于此宏扬梵法,使梵法之光普照亚夏大陆。梵堂建筑群不多,除了大雄宝殿之外,善珠塔是梵堂最高建筑,也是收藏梵教典籍的藏经阁。
当下的梵堂主持也就是首座僧,乃是来自尘服大陆的慧僧疏勒。慧僧排在梵教僧侣等级的第五档,许多僧人穷其一生也难以成就,故而疏勒的梵法是非常高深的。多年之前,安兰梵堂老主持突然离世,僧人们一时难以抉择,便决定邀请八方僧侣论法,脱颖而出者即为亲主持。疏勒通过与善珠塔、梵堂诸僧论法,向梵教徒们讲经解义,阐释梵教更加高深的梵法,从而成为梵堂的新主持。
梵堂虽然在安兰地位不低,却极其依赖祭司团的支持,疏勒出于各种现实的考虑,与祭司团的副团首龟勒相处融洽。龟勒四十多岁,本是血驼部落的祭司,在安兰古城生活多年,有着极高的威望与人脉。龟勒曾经去过昭阳,在蒂戈大学士府上住了数日,与颜卿有相交恨晚的感觉。
龟勒的府邸在宽阔巷路的中间,是一座完全中土化风格的宅院,体现出龟勒对亚夏文明的喜爱。此时,颜卿、胡达尔坐在龟勒府邸大厅的红木椅上,一边喝着茶,一边与龟勒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