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出意料地担任了班长一职,苏晓芸、孙雨晨、罗秋兰三个人,也进入了班委会。那个向我发起挑战的陆小辉,在他自己积极争取、软磨硬泡之下,好不容易当了个小组长。至于其它什么课代表,均有所属。
我的人生,在新的轨道上,徐徐前行。
没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跃龙共建美好校园的运动,却没有脱离前世的轨迹,在半个月后,通过周校长向全校师生做了宣告。
于是,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因此发生了调整。与前世略有不同的是,这回跃龙重建的规划,应该说逼格要高得多。这,当然是因为周校长有曾经建设明德的经验。他从付市长那里申请到了一百万的建校经费,这在这个年代,无疑是笔不小的巨款。同时,县教委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具体金额就不太清楚了。
跃龙的重建,有市政府往下到市县两级教委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据说,是要把跃龙中学建成可媲美省级名校的重点学校。因为,在前世要滞后完成的友谊大道,今年暑假左右便将建成通车。这条极具战略意义的公路,会是跃龙腾飞的关键。而若是有了明德和跃龙这样两所不一般的学校,未来的跃龙乡,也必将能在全县,不,全市的所有乡镇中走在前列。
而我们学生,照样按学校的要求,投身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建校运动中。
这,与前世的记忆绝不会重叠,却一定有某种程度的相似。
一大清早,学生们便扛的扛锄头,背的背砍刀,提的提撮箕,怀着极其高昂的斗志来到了学校。我想,比起上课的枯燥来,或许,他们更喜欢在这户外战天斗地,要不然,也不至于这么兴高采烈的。
阳春三月的日头,确实暖洋洋的,极为舒适。随着各班领好任务,学生们哄叫着冲向各班的“高地”。
任务,其实是简单的,就是砍掉进校后我们教学楼背面那块野地上的野草,然后,按用白石灰标注的线条挖出足有两米深的坑道来。而要不是现在的建校运动在规划上与前世不同,我绝对知道哪里会做什么动作,哪里要怎么开挖,要挖成什么样子。
一时间,放眼望去,整个学校都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除了我们学生之外,老师们也没有闲着。同样的,他们也渴望有新的校舍建好,有更好的教学环境。
当然,主力军还是施工队的工人们。
教学楼左面的那一溜山丘,正由他们负责荡平,先是由一辆挖机过去一顿扫荡,然后,便是他们的扫尾工作。这些被挖机给挖散的泥土、砂石,因此有了更好的用场,它们被就近处理,全部倒下了操场北面的那片斜坡里。前世那片斜坡,曾经种了一道道的刺槐树,这回,想必是不会再出现了。
重建的跃龙,同样充满了变数,在逼格上,我敢说,一定比前世要高。我在周校长办公室里看过那什么手绘的设计图,还有一大摞施工图,只可惜,这实在是我的短板,我硬是看了半天没看出什么名堂来。所以,我无法想象建好后的跃龙是怎么个样子。
但不管怎么说,有了明德的经验,我想,周校长在资金充裕的前提下,一定能干出件漂亮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