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现象——光的折射
书名:初中物理教材 作者:一曲雨霖铃 本章字数:9481字 发布时间:2024-11-26

第4节:光的折射



 

考点一:折射现象

 

一、折射现象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人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在界面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现象中的基本概念:

(1)人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光线(AO)。

(2)折射光线:进入另一种介质的光线(OB)。

(4)法线:过入射点与界面垂直的直线(NN´)。

(4)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AON,即∠θ1)。

(5)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N´OB,即∠θ2)。

 图片1.png


3.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线共面。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入射角。

(4)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5)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6)光垂直射向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4.光路可逆: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题型A:光的折射现象

1.下列说法中,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 B )

A.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B.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时,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2.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光线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B.光线的传播方向有时不发生改变

C.当光线从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D.当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3.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平静的水面,当光与水面的夹角是30°时,折射角可能为( B )

A.0°     B.40°     C.60°     D.70°

4.小红通过实验探究光从水射入空气中的规律,他发现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对“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出现的现象”有下列猜想,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B )

 图片2.png

A.折射角变为0                  

B.折射光线消失

C.折射角将大于90°             

D.没有任何光现象

5.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C )

A.光线从空气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B.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C.光线发生折射时,若入射角变小,折射角一定也变小

D.光线发生反射时,不可能同时发生折射

 

二、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1.从岸上看水中的物体:假设从A点射出的光线经后射入人眼,则我们会觉得光好像是从A'点射入我们眼睛里的,A'点就是A点的像,因此我们会觉得像 A'点比A点的实际位置高。

2.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若从水中观察岸上的物体,则光路相反,看到的也是物体的像,像比物体的实际位置高。

3.海市蜃楼的形成: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多发生在夏天的海面上。由于海面附近空气的温度比上层的低,所以上层的空气比底层的空气稀薄。有一些射向空中的光,由于不同高度空气的疏密不同发生弯折,逐渐弯向地面,进入观察者的眼睛。

 

题型B: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1.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C )

A.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B.池水变“浅”     

C.水中倒影     

D.小孔成像

2.关注安全,珍爱生命。下列安全警示语中与光的折射现象相关的是( D )

A.“多拉快跑,凶多吉少”     

B.“高空抛物,害人害己”

C.“追尾危险,保持车距”     

D.“河清水深,小心溺水”

3.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着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杯中的“明月”和实际的明月一样大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是自然光源

D.“楼台倒影人池塘”,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4.如图,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了的原因是( D )

 图片3.png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光的折射

5.在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直线传播的是( B )

A.钢笔“错位”           

B.手影

C.海市蜃楼     

D.水中倒影

 

三、光的反射、折射规律的比较:

项目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
图示图片4.png图片5.png
法线经过入射点并垂直于反射面(折射面)的直线,如图中ON所示
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两线分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两角关系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光斜射入某介质时,空气中的角始终是“大角”)
相同点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题型C:从水面看向水中

1.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唐代诗人储光羲的“潭清疑水浅”,如题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光路图是( C )

A.     

B.     

C.     

D.

2.清澈见底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为了安全不要贸然下水。池水变“浅”的原因是( A )

A.光的折射         

B.平面镜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3.如图所示浸在水里的那一段腿看上去“变短了”,下列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D )


A.       

B.      

C.       

D.

4.甲、乙、丙三人并排站在鱼塘边同时正对着前方水下的鱼瞄准射击,结果甲未击中鱼。射在鱼的上方;乙也未击中鱼,射在鱼的下方;丙刚好射中鱼,由此可以推断( B )

A.甲、乙均未瞄准鱼          B.乙、丙均未瞄准鱼

C.甲、丙均未瞄准鱼          D.只有丙一个人瞄准了鱼

5.如图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则水中的小鱼实际位置在( C )

 

A.B点       B.B点上方       C.B点下方       D.B点右方

6.有经验的渔民使用钢叉捕鱼时,钢叉要对准看到的“鱼”的下方叉,因为实际的鱼在看到的“鱼”的下方。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渔民看到“鱼”的光路图是( A )

A.     B.     C.     D.  

题型D:从水中看向水面

1.水中一条鱼看见水面上的一只小虫,下列光路图中,能正确反映鱼看见小虫的是( A )

A.     B.     C.     D.

2.人在清澈的湖水里潜泳时能看到岸边的树,他看到的是( D )

A.变矮了的树的实像    B.变高了的树的实像

C.变矮了的树的虚像    D.变高了的树的虚像

3.井底的实点为青蛙所在的位置。如图关于井底之蛙在枯井或充满水的井中,“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B )

A.       B.       C.       D.

 

 

 

4.如图所示,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形成一个亮斑S。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P位置在S点的( A )

 

A.下方     B.上方     C.在S点上     D.左方或右方

5.如图所示,MN为水面,PQ为法线,水面下A处有潜水员,水面上方B、C处分别为小明和小红。他们分别通过水面观察对方的像,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D )

 

A.潜水员看到小明的像是实像

B.小明看到小红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潜水员看到小明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潜水员观察小明的像所对应的光路中,折射角为37°

题型E:光斑问题

1.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入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下列操作将使光斑向右移动的是( D )


A.保持水面的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的入射角减小

B.保持水面的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左平移

C.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D.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激光笔向上平移

2.如图所示有束光线射入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 A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不动     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再向容器里逐渐水,直到加满的过程中,光斑将( A )

 

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C.向右移动后静止                D.仍在原来位置

4.一盏探照灯的灯光从处射向水池,如图所示,在没有水的池底处形成一个光斑。在逐步注水的过程中,处的人看到池底的光斑会( D )

 

A.不移动     B.向下移动     C.向左上方移动     D.向右上方移动

5.如图,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经水面折射后在水底有一个光斑B。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0°,S′是光源经水面反射所成的像。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D )


A.反射角的大小为40°

B.当水面升高时,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将变大

C.当水面升高时,光斑A和光斑B都将向右移动

D.当水面升高时,S′到水面的距离变小

6.人眼在甲处观察到一个彩色玻璃球沉在水池底乙处,如图所示。在甲处用激光射到玻璃球上,则激光( A )


A.正对乙点照射    B.在甲点偏上照射    C.在甲点偏下照射    D.在甲点偏左侧照射

7.如图所示,一点光源S通过玻璃板发生两次折射,所成像在S的( B )


A.正上方     B.正下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8.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小明在水槽底部安装了一微型光源S,S发出一束光照在右侧壁上形成一光斑,小明在光斑处固定了一小块橡皮泥P(如图所示)。现往水槽内缓慢加水至水面上升到a位置,期间小红在左上方观察,看到右壁上一直有光斑。在加水过程中,小红观察到光斑的移动情况正确的是( C )


A.从P处缓慢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到与橡皮泥P重合

B.从P处缓慢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到橡皮泥P上方某一位置

C.从P处迅速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到与橡皮泥P重合

D.从P处迅速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到橡皮泥P上方某一位置


题型F:光的折射的实验

1.某小组选用了图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刻度)等器材,用于完成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图丙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点为O点,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其中1和1′、2和2′、3和3′、4和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位置。试问:


(1)甲图中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观察到此现象,是因为光发生了  漫  反射;

(2)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  0  度;

(3)图乙中的把光屏向后翻的目的是为了  验证三线共面  ;

(4)由图丙可以得到: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增大  。

2.为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小明在某次实验中根据光路绘制了如图甲所示的光路图,此图中,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物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AE⊥CG,∠4=∠5,小明让入射光从玻璃射向空气,得到表格:

入射角i10°20°30°40°41.8°50°
折射角r15.2°30.9°48.6°81°90°
反射能量5%7%26%43%84%100%100%

(1)根据表格,他发现光的折射现象一般都会伴随着反射现象的发生,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当入射角i=42°时,光线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从玻璃中传播到空气中;

(3)当入射角i≥  41.8°  时,折射光消失,反射光会变得更亮,请教老师后,他知道此时发生的现象叫做“全反射”;图乙中的图线  a (选填“a”或“b”)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

3.如图是小明研究“光现象”的实验示意图。


(1)实验前,在半透明空水槽中喷洒少许烟雾,再打开激光笔,根据  漫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的原理,可清晰观察到光路,然后在水槽内壁的光斑A点处做上标记;

(2)向水槽中逐渐加入水并高于A点,小明从水面上方观察该标记时,看到它的像偏  高 (选填“高”或“低”);

(3)保持入射光和水槽不动,当水面逐渐上升,从水槽右侧面观察,会发现光斑向  下 (选填“上”或“下”)移动;

(4)保持激光笔的位置和角度不变,将水槽的左侧底部缓慢抬起,相应的折射角将  不变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题型G:根据光路图区分入射、反射和折射光线

1.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图中上方为玻璃,下方为空气),其中不正确的是( A )

A.     B.     C.     D.

2.图中能正确且完整地表示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的光路是( D )

A.     B.     C.     D.

3.一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BO是入射光,OA是反射光

B.AO是入射光,OC是折射光

C.∠AOM是入射角,∠NOC是折射角

D.光若沿CO入射,将沿OA和OB射出

4.一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情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B )

 

A.AO是入射光,OB是反射光          B.BO是入射光,OC是折射光

C.是入射角,是反射角               D.光若沿CO入射,将沿OA射出

 

 

5.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中传播时的情形,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B )


A.NN′是界面                    

B.CO是入射光线

C.OB是反射光线                  

D.∠M'OB是折射角

6.如图所示,是一束光斜射向水和空气界面时的光路图,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折射角为60°               

B.MN的下方为空气  

C.OB为反射光线               

D.PQ位置应为法线

 



考点二:光的色散

 

一、色散

1.色散现象: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光的色散现象解释:

(1)太阳光是白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2)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不同,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程度最大。

 

二、色光的混合

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2.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三种颜色叫颜料的三原色。

 

三、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1.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其他色光被吸收。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其他色光被吸收。

例如黑洞:黑洞(英文:Black Hole,简称BH)是由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存在于宇宙空间中的一种致密天体。黑洞的引力极其强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故而,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它们可以混合出各种颜色的光。

 

四、看不见的光

1.可见光谱: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可见光谱。

 

2.红外线:

(1)概念:在可见光谱的红光以外存在着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叫红外线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越强。

(2)红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①热作用强:红外线烘烤;红外线取暖;医疗上红外线诊断。

②穿透云雾能力强:红外线遥感,可利用该技术勘测地热。

③可用来进行遥控:家用电器的遥控器。

 

3.紫外线:

(1)概念:在可见光谱的紫光以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

(2)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

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能杀菌,强度高时能伤害人体。

③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可用来鉴别字画和人民币的真伪。

④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题型A:光的色散

一、填空题

1.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太阳光经三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  绿  、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色散 (选填“反射”或“色散”)。

2.白光是  复色  光(选填“单色”或“复色”)。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  同一  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本领不同(选填“同一”或“不同”)。光的三原色是红、绿、  蓝  。

3.红外线和紫外线经常被应用在电子产品中,它们都属于  不可见光 (选填“可见光”或“不可见光”)。家中的空调遥控器是靠  红外线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实现对空调的遥控的。验钞机是利用  紫外线  工作的(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4.“平阴玫瑰甲天下”,玫瑰产业是我县人民的支柱产业之一。一朵鲜艳的红色玫瑰花在阳光下光彩夺目,是因为它  反射  的红光进入我们的眼睛;若将它放置在只有绿光的环境中,人们看起来,这朵玫瑰花呈现  黑  色。

5.秋高气爽,某校组织学生秋游,当天同学们穿着红色的校服,当校车行驶在黑暗山洞途中时,一束红色的光打在小明同学身上,此时周围同学看到该同学的衣服是  红  色,戴着紫色透明太阳镜的小强同学看到的光的颜色为  黑  色。

6.用红色激光笔分别照射透明的红色、绿色两个气球,我们观察到  绿色气球 (选填“红色气球”或“绿色气球”)更易被爆破,这是因为透明物体吸收  与其他颜色不同的色光  。


 

二、选择题

1.光的世界精彩纷呈,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

A.在香榭湖边拍摄的景物的水中倒影比景物暗是因为光的反射

B.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C.古籍中记载“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是光的色散

D.香榭湖岸边的美景在湖水中的倒影是实像

2.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B )

A.水中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B.雨后彩虹——光的色散

C.立竿见影——光的折射               D.海市蜃楼——光的反射

3.下列选项中,当色光等比例混合后能得到白光的是( B )

A.红、黄、蓝              B.红、绿、蓝

C.红、黄、绿              D.黄、绿、蓝

4.天地万物,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B.白光是单色光

C.光是一种电磁波                    D.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5.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最小,对紫光的偏折最大,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 D )

A.                B.    

C.                  D. 

6.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光屏上以A、B为分界点标出了三个区域①②③,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D )


A.A处应是紫光,B处应是红光

B.区域①的不可见光可使荧光物质发光

C.若仅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则光屏上只有绿色光带

D.若仅在白色光屏与三棱镜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光屏上只有红色光带

7.某些动物(如响尾蛇)靠对光的感知来捕食,人们模仿响尾蛇发明了一种导弹,它可以感知敌机尾部高温气流辐射的光,对其跟踪并进行有效的攻击。这种光是( B )

A.红光     B.红外线     C.紫外线     D.白光

8.在使用下列设备中,其中使用到紫外线的是( B )

①冬天家里洗澡时,采用浴霸取暖;    ②家用消毒柜或卤菜店用灭菌灯;

③验钞机发光的灯能检验纸币的真伪;  ④夜视仪进行侦察的原理;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如图所示,将一块蓝色透明玻璃片甲和一块红色透明玻璃片乙水平放置并部分重叠,然后在正下方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张大白纸,设法将太阳光竖直照射到玻璃片上,则大白纸上各区域所呈现的颜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I区域为蓝色      

B.Ⅱ区域为黄色      

C.Ⅱ区域为黑色       

D.Ⅲ区域为红色

 



课后作业

 

一、填空题

1.站在河边看到清澈水中的游鱼和山的倒影,实际看到的是鱼的  虚  像和山的  虚  像,前者是由于光的  折射  造成的,后者是由于光的  反射  造成的。

2.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53°  ,折射角的大小为  44°  .


3.“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幼时儿歌形象地描绘了夜空灵动的景象,假如你身在月球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一闪一闪”的星星,请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不能发生折射现象  .

4.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  折射  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就是光的  反射  现象,“明月松间照”说的就是光的   直线传播   现象。

4.把温度计放到棱镜后面让可见光照射,能够检测到温度的上升,如果把温度计放到红光以外的部分,检测到的温度  升高  ,说明  红外线的热效应强  。

5.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身体健康有很多好处,如  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十字路口,用不停闪烁的黄光,提醒驾驶员注意观察;铁路上的巡道工、街道上的清洁工穿黄色工作服.是因为人眼对黄光的敏感程度  高  .

 

二、选择题

6.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皮肤癌,这是由于太阳光含有以下哪种光线造成的(  B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X射线   

D.γ射线

7.小明仔细观察学校的彩色电子显示屏,发现它是由许多组小LED灯组成,如图所示.每一组有三个小灯,它们发出光的色彩分别为( B )

  

A.红、黄、蓝     B.红、绿、蓝     C.红、黄、紫     D.黄、绿、紫

8.玩具遥控车可以利用遥控器来实现对玩具车的控制,按遥控器的操作键时,遥控器发出的是( C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B.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C.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D.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10.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夏天在太阳照射下,树林中地面上的小光斑是小孔成像的结果

C.光年是时间的单位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108m/s

11.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

A.雨后彩虹一光的色散            B.鱼翔浅底一一光的直线传播

C.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            D.镜花水月一光的折射

12.如图,小明站在白云湖边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同时发现一只“鸟”在水中飞翔,似乎在模仿水面上方另一只鸟的飞翔动作.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D )

 

A.小明看到的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小明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C.水中的“鸟”到水面的距离小于空中的鸟到水面的距离

D.如果此时下雨,水面折皱,水中的“鸟”和鱼都“不见了”,但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不会改变,只是不能形成清晰的像

13.(多选)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光学规律.以下实例也涉及到这个规律的是( AD )

A.    B.    C.    D.

 

三、实验题

14.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微信截图_20241126174758.png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且折射角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  0度 

(2)请你指出上述探究实验过程存在的不足:  实验次数过少,具有偶然性(未换用其他透明介质进行实验) 

15.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

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图所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

图片1.png

(1)小明的推测是  折射光线消失  

(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  光斑消失   ,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不会;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 

 

四、综合题

16.搜集下列短文中的有用信息,分析整理后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如果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全部到达地面,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都不可能生存.地球的周围包围着厚厚的大气层,在大气层的上部,距地面20~50 km的高空有一层叫做臭氧的物质,它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来的对生命有害的紫外线,是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进化的重要条件.由于电冰箱内长期使用氟利昂,当电冰箱损坏后,其中的fu利昂就将散到大气中,破坏臭氧层,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1987年在世界范围内签署了限量生产和使用这类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现在已经研制出fu利昂的代用品,如R134a,环戊烷等.我国在1991年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2002年停止生产fu利昂.

(1)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是:   太阳   

(2)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被   臭氧层  吸收了.

(3)请写出你知道的形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  电冰箱中的fu利昂破坏臭氧层 

(4)世界人们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1987年在世界范围内签署了限量生产和使用这类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现在已经研制出fu利昂的代用品,如R134a,环戊烷等  。我国在此方面进展如何?  我国在1991年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2002年停止生产氟利昂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初中物理教材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