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他们,前前后后和科夸达家交往了四十多天,共同的体认是,科夸达家太好人了。
是时候要往前赶路了。
他们觉得送一件有意义的礼品给他们家,这件礼物既要实用,又要有象征意义,还必须够有分量。
“他们缺生火的东西。”李恒说。
在他们这里,必须以保留火种的形式来再次用火。
最终商定,做一个从太阳取火的凹面镜,同时做一个钻木取火的木制品,作为礼物送给他们。
他们到河里找到质地洁白的石头,到山上找到合适的木材。
石质凹面镜直径约60厘,设计了一个架子,将凹面镜放置在架子上,就可以使凹面镜既可调节仰角,又可作两侧的转动选择方位,以便使太阳光能在任何角度和方向上,被凹面镜最大限度地收集,被良好地聚焦。
还做了一把木夹子,用来夹草木屑,。大家在飞船附近试用了一下,结果很理想。中午时分,在焦点处只要用十多秒就可点燃草木细屑,早上和临近傍晚,只要太阳有约30°的高度,二三十秒钟也可将草木屑点着。
李恒、尹秀敏、加布莱、吉米,他们就分头去找各种各样的木头,用几天时间,收集回来十多种被他们认为最有可能用作钻木取火的材料,此前他们商定这个标准是:软硬要适当,才容易摩擦生热,要容易取材,要用的时候就去找能很方便找到。
采集回来的各种木头,用万能机床烘干,按照所想要的样子做出来:一块手臂长短的木块,上面挖了很多小坑,坑的底部呈凹的圆弧面。一根小木棒,长约30厘米,比拇指稍粗,一端呈凸出球面状。
使用时,两手掌相对夹住木棒,将球面端压着小坑的底部,然后搓动木棒使之左右旋转。冒烟时放入木屑,再继续压着坑底搓动木棒,直至温度高到木屑阴燃红亮,便用口对着阴燃的木屑吹气,很快就有明火升起来。
经过几个人的反复试验,选出了三种木材,这三种木材最易取得,钻火的效果较好。
这帮星航时代的地球人,逆向仿制原始社会的钻木取火用品,需要满山遍野找材料,需要万能机床加工,需要磨出水泡,需要戴上手套,才有了和原始社会的先民一较高低的效果,想想也是有些惭愧了。如果不是有模型在博物馆中展出,不是有电视电影复原操作过程,就凭一个钻木取火的词语,能造出来吗,能生出火来吗?很悬。
一个现代人和一个古代人,在野外谁能生存得更久?就火这一件事,可以让现代人完败。古代人有实操技能,现代人只有概念。
带着礼物来到科夸达家,向他们家表示了感谢,然后就在科家的晒场上演示两种取火方法。
先是演示如何使用凹面镜聚光取火,刚刚好是大晴天,天助人愿,布朗先演示,后由科夸达试手。聚光点上的热能将科夸达手中碎屑引着明火,他高兴地笑起来。
然后,由布朗给大家演示如何调整凹面镜的位置,使凹面镜镜面对准太阳。
这块凹面镜的焦点在离凹镜中心正前方一米处,架子的高低和焦点的距离,刚好适合成人取火,这是要防止小孩玩火(石镜比较重,也可使小孩不易搬弄)。
科夸达重复了几次操作,从各种仰角,到不同的方位。反复了几次,看到他认识无误,操作熟练,布朗认可。
接着就是演示如何钻木取火。
加布莱戴上手套,双手夹着小木棒在小坑里使劲钻,钻到冒烟,放入细木屑,再钻,木屑阴燃,用口吹,明火生起。
到科夸达实操,他不要手套,嫌太麻烦,经常劳作的手没这帮地球人那么金贵。手有力,手皮够坚韧,三搓两搓,有样学样照样将明火燃起来。
“这个虽然难搞一点,但好在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取火。这下我们就不怕没火种了。”科夸达已对取火使用信心满满。
木块上的坑,因为有高温,会损毁,所以就在一块木头上做上多个,以供多次重复使用,地球人送给科夸达家的木块,上面有20多个小坑,可以用很久。反面也有很多小坑,用它三年五载没问题。
被星航六人组选中的三种木制取火用具,都送来科家。他们将这三种木头植株图像给科家人看,还把一些叶子,枝干标本拿给他们,标上记号,让科家人可以对号入座,知道哪些标本对应哪种取火用具木料。
科家人见过这些木料的原生植株,基本上也知道它们长在什么地方,有需要时,会去弄一些回来,自己做做看。
科夸达拿来小的石刀,在布满小坑的木块上试挖了一下,觉得还可以,挖坑不很难。慢慢挖也挖出一个似模似样的坑,虽然没有万能机床挖得那么规整圆滑,但好歹也可以用——他试了一下,不久也能点燃木屑。
科夸达用石刀削了很多薄木屑。又用李恒他们拿来的枝干标本削了一个小木棒,这木棒和李恒他们拿来的原装木棒大小相仿,钻火的那头也用石刀削成圆球面状(比较粗糙),试着用自己做的木屑和木棒,在自己挖的小坑里钻火,结果同样成功。
科家会操作使用,钻木取火就可以在这里长久运用并传播开去。
科夸达还让他老婆云扎比来操作试试看,云扎比不负重望,也将明火引燃起来,虽然慢一些,毕竟她手力比不上老公。
科夸达很高兴,带他们来到西边的储藏室,拿出两个烧制好的被当地人认为花里胡哨的凉水壶说:“你们先别急着赶路,我已烧好了两个,等我再烧四个,给你们一人一个。”
六个地球人很感谢。他们随便一句,科夸达就全力以赴——他老婆说,为烧这个凉水瓶,家里的事基本不管。除了带你们外出,就在那里做呀做,成品就两个,废品一大堆,还让两个大一点的小孩帮他烧窑。
就也难怪,他这个凉水瓶难度太大,基本上可以肯定是祥洲这里的凉水壶天花板,是又超前又领先的巅峰作品。
六个地球人也极力请求,你的大大好心我们领了,请不要再因为烧这个水瓶影响你的家庭生活,这让我们很难为。
科夸达于是指责他老婆:“你看,该说的话不说,不该说的乱说,搞到他们六个人都很难为,他们都要飞走了,再见面可是难上难。”
为了缓和气氛,他又说,“好吧,看在李恒他们的份上,我就不跟你计较,放你一马。”
知道地球人要走,科夸达的父母和云扎比的父母来到他们家,他们要开开眼界,看看这外星人到底是什么个样子的。
地球人给他们家照了很多相。
按照和科夸达的约定,几天后,他们来到科家。
他们眼前一亮,六个漂亮的凉水瓶摆在屋檐下。
科夸达稍显憔悴,眼里布满血丝,显然,为烧制这几个凉水瓶,为了这几位知瓶叩心的人,他费了不少精神。
“不说你们不知道,这后面四个瓶,泥坯一次做成,烧制一次成功,你说这妙不妙,原先那两个,光泥坯就做了一次又一次,出了一堆废品。”
“这是科大哥你的至诚至真之心,让难变易。”李恒说:“真诚所至,金石为开。”
“这说明我们有缘。我夸下海口说让你们过几天来拿,但心中是七上八下,有些后悔自己口无遮拦。可一上手,做起来要多顺有多顺,简直心想事成。”
他们一起细看这几个凉水瓶,高度基本一样,大小目测无差别,瓶体的厚度差别不大,跟他们家原先那个几无二致。考虑到他家作坊的机械装置,能做到这样那可是难能可贵。创意和精工制作,使他的凉水壶让地球星航时代的人啧啧称奇。
科夸达和云扎比,用藤条制作了六个网兜,来包装六个凉水瓶,地球人看过瓶子后,就地包装。这几个网兜做得很有水平,网兜很贴瓶身,藤条间隙够小够密,可比较好地防止碰撞损伤,两个瓶耳再被多重藤条缠绕。在他们看来,这里是重点保护的部位。
以后祥洲进入商品经济阶段,说不定这个包装会被认定为有史以来世界的第一包装,科夸达和云扎比会被评为包装界的始祖。
地球人将前几天给他们家人照的相,用炭画的方式制作出来。有全家福、有科夸达父母合照、和云扎比父母合照、有四个小朋友的单人照。
这些照片用木板做相纸,用万能机床高温描刻。这些木头是布朗选出来的,他的选择要求是:够硬度,使表面光滑,够耐久,不易朽坏。有一定硬度使抛光有效果,这个容易做到。要够耐久不易朽坏,这个似乎全凭个人经验预估,真实与否只能由时间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