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陶制水瓶
书名:星河帆影 作者:罗方凡 本章字数:2922字 发布时间:2024-11-24

科家做的陶瓶非常有特色。分成三瓣的脚,可使瓶子放置容易、稳重,瓶体略成椭圆形,瓶口连接瓶体有一个过渡的短瓶颈,也就是一个短圆筒形,瓶口略略外翻。

整个瓶通高约40厘米,瓶体的最大直径约15厘米,壁厚约1厘米。

瓶体的中部,有两个弧形耳,接在相对的两侧。使用时,可以抓住两个耳搬动或倾斜。

这是一个凉水瓶,将烧开的水放进去,放凉,要喝时就倒出来。心急口渴时,可以抓着两耳倾斜着往口里倒。

这个瓶子还有一个大小合适的盖子,但这个盖子难以保持完好,经常会被打烂,烧制时一般会多烧几个这样的盖子以备不时之需。

到目前为止,这个瓶是科夸达的巅峰之作。它的外形,在这附近十里八乡的陶器制成品中,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别人家的水瓶,平底无脚,瓶体略显肥胖(瓶体短的缘故),瓶口也就稍稍收小一下,伸长一点,瓶体无耳,使用时要双手捧着瓶体。

他的这个瓶子,有脚有颈有翻口,有弧形耳,满满的创意。瓶体、瓶颈、瓶口、瓶脚、瓶耳都非常光滑平顺,互相之间的连接很自然,似乎是该伸颈时就伸颈,该翻口时就翻口,该安瓶耳的地方就安瓶耳,该伸瓶脚的地方就伸瓶脚。单单1厘米壁厚,就是他人难以企及的做工。

以我们的标准来评测,是一个很原始的陶制品。但进入星航时代的我们,其认知不适合评判石器时代的作品。

他们家旁边有个陶窑,有木质的制陶胚的设备:由一个木制圆板和一根木制转轴组成,下面有一个陶制基座。圆板的一个表面中心安装转轴,转轴的下面一段装在陶制基座的圆孔中。一个人旋转圆板,一个人捏制放在圆板中心的器物。这样,两个人配合,就可以将陶胚制作成形,厚薄也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要求内。

看看他家那个制陶胚的旋转木盘,它的轴和轴承之间的配合公差很大很大,偏心度很夸张很夸张,晃动非常明显。木盘与其说是作圆周运动,不如说是在作圆周加椭圆加三角等多种叠加的运动。科夸达能在这样的机械设备条件下,做出这样的作品,在当时当地,已是神一般的存在。

我们或可作如下的推测:科夸达已对他家的旋转木盘了如指掌。首先,他知道他的这个木盘旋转,在哪个位置上,会有多大的晃动,在哪个位置上,会作椭圆运动,在哪个位置上会作三角形运动;在运转了多少圈之后,它还可能会来一下纵向运动。

在这种不是单纯的圆周运动而是多种运动叠加的状态下,他必须适时地调整他的双手动作,以避开可能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使他的作品由圆变方,由凹变凸等等,而偏离所要的结果。他也知道和他合作的人,如何用力,如何转动,而相互配合。

这需要一个天长日久的过程,当适应了自己的机械设备的动作后,制作想要东西就变得轻松了:你椭圆运动我跟,你圆周运动我跟,你纵向运动我还跟。只要你的主旋律是转圆圈,我就可以将设想中的器物做成。

造型比较简单的碗碟之类没那么讲究,但到了造型复杂时,那手艺活就可以看出谁的技术高低了。就像我们地球人,同样的一台车床,不同的人做出的品质不尽相同。

有人会问,干嘛不将旋转木盘做精密一点,做精密一点,就不用那么复杂,花费那么多时间去把握机械的特点了,这样做出来的件件都是精品,人人都能做出精品。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

说得轻松呢,给你一把石斧,给你一把石刀,给你一段木头,你弄我看看。说不定,你做出来的木盘,不是卡死不能动,就是三旋两旋木盘掉地上了,轴和木盘说拜拜了。

 

“科大哥,我想喝这里的水。”吉米爱瓶及水。

“随你喝,只要你高兴,喝完都可以。”科大哥拿来两个陶杯,给加布莱和吉米一人一个,并给他们斟上水。

说是陶杯,若以我们地球人的眼光,那更像陶碗。

“瓶靓水甜。”吉米感叹。

“别那么夸张,不就一杯凉水吗。”大哥笑看他们喝水。

“此水不同他水,此瓶不同他瓶。”加布莱说。

“哈哈,加布莱、吉米,你们以为我不知吗,你们也太小看我了。李恒、尹秀敏来,猛赞我这个水瓶,布朗、露易丝来,也猛赞我这个水瓶,你们来,就不同了,还猛赞这瓶里装的水。你们就是因瓶及水。”

“科大哥,你这个瓶好有姿色不假吧?”吉米说。

“见笑。不过说真的,我对此瓶还是满有感情的。”科夸达满满的自豪感。

“可惜,在这里不时兴博览会,科大哥这个水瓶得个最高创意奖不成问题。”吉米说。

“创意奖什么意思,你们地球人,有的话不好理解。”

“是这种意思:你家的水瓶和其他各家各户的水瓶,放在一起来比较,其他各家各户的水瓶造型都基本相同,比较简单。而你家的就不同,有颈有耳有脚,造型可爱,超乎前人,超乎常规,带出一派清新气息。”吉米说。

“吉米,你说了这么多,我都似懂非懂,但知道是在赞。”

“是啊,给我美好的感觉,我就赞。”

“你们怎么就知道我这个瓶比别家的不同?”

“去别人家看过吗,就知道你这个水瓶与众不同。而且还造得很精致。”加布莱说。

“看来,你们地球人和我的看法比较相同。我家附近的人,来看过之后,都觉得我这个水瓶,花里胡哨,中看不中用。”

知音难觅,知瓶亦难觅。搞到科夸达要从地球觅知瓶,这也有点难为他了。好在地球人自己走上门,不用费什么劲。

见两位地球客人喝水喝得这么有味,把科夸达也带到节奏中来,不由得也倾水于杯,细细品味起来,看看到底有什么不同。

唔,你们这帮地球人,一来就让我心情好爽,完全就是这个原因,才有不同的味觉。这瓶装水装了千次百次,这小河水汲了千日百日,今日今次就完全不同。

“我再造六个这种水瓶,给你们每人一个。这样,只要一喝水,就可以让你们经常感觉瓶靓水甜,心情轻快。”科夸达真豪爽、真大方,这最高创意奖作品,说给就给,说送就送。

“别别别!科大哥,这可不敢当。”太难造太费功夫,成品率太低,要造出六个这种水瓶,科大哥可能要瘦一圈或两圈。

加布莱,说得这么急干什么,如果这个外星人造的水瓶,出现在地球上,那会是怎么样的一个轰动,怎么的一个盛况,想过没有。就算你不想要轰动,不想要盛况,就这个外星人水瓶,少说也有一两个亿吧。

“是呀,科大哥。我们只是赞叹你的手艺,并不是想用它来装水喝。我们地球,也有装水的瓶子。好意我们领了。”吉米竟然也不要,

“你们自己有是一回事,我要送给你们是另一回事。今天我特高兴,不让送,我自己都想不通。”还有强送强给的,这大概是外星人的特有情感吧。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盛意拳拳,太难拒绝了,都是赞叹惹的祸,你不赞,他就不会送,你一赞,他一高兴,想不要都不行。

这是知瓶难觅因缘的合理延续。

 

地球人和祥洲人、魅洲人,都这样制造陶制品,一定有其必然性。想象一下:原始生态下,森林茂密,落叶重重,或有枯木堆积,或有枝桠朽腐,风吹日晒而干燥易燃,不经意间天响惊雷,电击枯朽,引燃了这诸多的枝叶柴薪,于是火起熊熊,光焰烈烈。裸露的岩石泥土经高温炙烤,便改变了原来的结构状态,岩石或会崩解,泥土或会坚固。

天火过后,原住民们或因寻找食物,或因从此路过,或因好奇前往,等等种种,走过这火烧火燎的地方,有变化,有情况,有不同,都会使他们驻足观察,手摸之,脚踹之,把玩之,碰敲之,搓揉之,掰折之……偶然间,某处被烧的泥土变成石头,这就使他们的记忆中有了刻印,一次、两次、三次、多次。或在某时某地,或因某事某物,先民们突然觉得,自己所需的某些东西,或可因火烧而获得。从此,先人们便寻找合适的泥土,用来制作器物。

于是陶器得以诞生,有了锅碗瓢盘。

更进一步,便有了磁器的出现。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每日大受其利。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星河帆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