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天然建材
书名:星河帆影 作者:罗方凡 本章字数:3357字 发布时间:2024-11-23

地球人布朗、露易丝好奇科夸达家的建房材料。光滑的灰褐色墙壁、屋顶,还有一些用具,比如类似我们地球人的桌凳,看起来都是同一种原料制成。目测他们也没有生产的工厂,询问也回答说不是自己制作的原材料,是从一个地方采集来的,这就让他们有了想法。

有想法,科夸达就带他们去看一看。

开着代步车,三个人来到一个地方。

将代步车放在一个妥当的地方,开门下车。下车后,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湾清水,有几座小山包在这湾清水边,阳光刚好恰当地将它们反映在水面上。

有条小路,从这里通向前方。科夸达带他们往前走,走过一段弯曲路,来到一个小土包的下面。

“刚刚好,有人在采灰泥。”科大哥说话,带他们快步走向有人的采集地点。

灰泥,就是他们的建筑材料,有如我们地球的水泥。走到采集点跟前,有两男一女在采灰泥。科夸达和他们打过招呼,知道他们是一家人,男主女主和他们的男孩。有一艘独木舟靠在岸边。

这是一个巨大的塘,水塘里有灰泥。

父子俩不断在水里将粘膏状的东西挖出,然后放到小舟上,女主就将他们采上来的灰泥整理堆放好,让小舟处在良好的平衡状态。

灰泥呈浅灰色,有点像我们地球上的稻田里的泥土,经千百年的耕作,泥质已非常细腻柔软。但这浅灰色的灰泥相比稻田的泥土,似乎不容易在水里溶混,而使水非常浑浊。只是挖的时候有些拉扯搓揉,使水略略有些变浊。这小小的浑浊,不影响采集者的视线,他们仍然可以确定位置,看哪里挖哪里,要哪块挖哪块。

布朗和露易丝走近水边。可以看见,这浅灰色的灰泥体积非常庞大,所能看到的地方,水底下都是这灰泥,其厚度有多厚,没法确定。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灰泥矿藏。

采上来的灰泥,过了几十分钟,表面的浅灰色慢慢变成淡褐色。布朗来到小舟边,将变色的灰泥用手指抹了一下,淡褐色被抹掉,露出浅灰色,过了一段时间,露出的浅灰色又变回淡褐色。

科夸达告诉他们,旁边有些石头是被丢弃的灰泥硬化后变成的。他给他们示范找灰泥变成的石头。通常,灰泥变的石头没有纹理,没有易分解的界面。因为在水里,它们是浑然整块,只是人们硬把它们从中挖了出来。不像其它天然岩石,有一个层压堆叠的过程而形成某种界面,这些岩石易于在界面处分开。

科夸达有经验,可以看出这些灰泥变的石头,其被丢弃在这里大致有多长时间。他将一块石头砸开,里面露出还没完全硬化的灰泥。布朗用手抠了抠,好像抠到了硬橡胶上。

“他们怎么将灰泥运到家,这里有河通往他家吗?”露易丝问。他们用独木舟装灰泥,这独木舟是运载工具,有水才能舟行向前。

科夸达又带他们沿着小路往前走,过了十多分钟,来到一个地方。

一条人工水渠,出现在他们面前。不远处,还有一条河。这条水渠,一头接大水塘,一头接河流。此时,河水水面比塘水水面高,水渠接河的出口,被人用泥土堆填,以防河水灌入水塘里。

他们三人在水渠边和河边,边走边看。科夸达说,他们挖灰泥挖到差不多,就会将独木舟划到这里来。这时,他们将小舟撑进渠里,然后用泥土堆填水渠和水塘相连的地方,堆填得足够高,估计河水不会倒灌水塘后,就将河流和水渠的相隔的堆泥挖开一些,让河水流进水渠,使水渠的水面和河水水面持平,再将阻碍小舟进入河流的泥土清理干净,于是满载灰泥的小舟就到河上。

如果是塘水水面高于河面,那也是在小舟撑入水渠后,将水渠和水塘的连接处堆填。堆填后,将小舟撑到水渠和河流的连接处,迅速将此接口处的泥土挖开,挖出的缺口足够大时,水流托着小舟流到河里。

在河面低于塘面的时候,小舟要进入水渠到水塘就有些困难,但因为此时小舟未载有重物,用些力气,又推又拉又抬,也可以完成这项任务,虽然比较费事。

水塘水面必须保持一定的高度,不能太低而使灰泥裸露,裸露太久后会变硬,不便采挖,要将硬化的表面敲掉,才能挖到有用的灰泥。不能太高,太高使采集变得困难,要潜水,这显然增加了不小的难度,还要耗费很多的时间。

“如果有的人家,他们没办法使用这条河,那他们怎么将挖来的灰泥运回去?”布朗问。

“那就比较麻烦。他们会用桶装上灰泥,背着到就近有河流通他们家的地方,装上小舟运回去。这种桶也是支地壳树干做成的。”

“没有河流连通呢?那怎么办?”

“太远的不会有人住,一般都是取材方便才考虑建房屋。或者他那个地方有特别丰富的果实,权衡了建房和采果的选择后,到那个地方建房屋。”

露易丝:“你们家的小河通到这里吗?”

“对,我们家小河顺流而下,不远就和这条河合流。我们可以撑着小舟到这里。”又说:“来这里,要备上桨,遇到水塘水深的地方,长木杆不够长,就必须用桨划水。另外,堆填泥土时,桨可以作为工具挖泥和投掷拍打。”

布朗:“别的地方有没有这样的水塘?”

“各处都有,我们可以就近走一下,看一下。”科夸达带他们往回走。

开上代步车,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沿途看到了三个这样的水塘,也有人在采灰泥。说明这样的水塘分布还比较多,当地人采掘来建房子,距离都不会太远。

 

布朗提出要求让科夸达带他们去看建房子。

他们很快就到了一处,很多人正在忙着。有的在处理灰泥,有的在削树枝,有的在整理一处地面。

正在建的房子,是在水塘里挖泥的那家人的。老房子太旧了,有些损毁,要重建。科夸达在水塘边和他们闲聊时,已经大概知道了他们的住所,找了一段时间就找到了。

建房的场地上有很多人,有他们家的亲戚,有住得比较近的邻居,有男有女。

 

新建房的地址就在老房子的前面。

一根粗约15厘米的支地壳长枝条被分成两半,除两端的内瓤被保留外(并用树汁制作坚硬,与枝条外壳接合牢靠),其余的内瓤被挖去,挖去内瓤的中空装上水,这是他们的水平尺。

他们用这水平尺水平面找出新房平面。

他们用这水平尺水平面和吊重物的垂线所形成的夹角,得到直角。然后用三根支地壳枝条按这个直角制作直角尺。有了直角尺,他们可以得到矩形的房基,他们房子的墙角就可以方正不斜。

 

建房在备料阶段。

在新房址旁,有一个水坑处,这个水坑离房屋场地不远。他们挖来的灰泥放在这个水坑里,水完全覆盖了灰泥,以防止灰泥硬化,每户建房的人,都会为灰泥准备这样一个水坑。

水坑边堆有沙,这些沙和灰泥以一定比例混合制作成灰沙。这像我们地球的水泥沙浆。

这户人家也采集了很多支地壳的树枝,大小不一。

大的作为支柱,支撑房顶,连接墙体,小的用作用作墙体的骨架。

小的枝条会被紧密地排列并在一起,用较粗的树枝从两面夹紧,成为一片几乎无空隙的木栅。这木栅通常都是约两米宽,高度按房子的高度要求而定。

这些木栅既用来做墙体的骨架,也可以用来做房顶。架在房顶上遮阳挡雨。

科夸达带他们一边看一边讲。

立支柱有基坑,挖好后用灰沙打底硬化。整个矩形房基也被灰沙打底硬化。

到这个时候,就竖支柱(立柱和坑基四壁之间用灰沙填实,硬化后很牢靠),连墙体木栅(要注意留出开门开窗的位置),安置人字形房顶。然后整个内外墙体和房顶的木栅用灰沙涂抹,并使之光滑平整,能遮风挡雨,建房工程完成。

 

布朗和露易丝想帮一下忙,但被婉拒,就像李恒想下到水里帮忙摘水豆一样,两人问科夸达这是为什么。

“难道嫌我们碍手碍脚,影响工程进度?”

“嘿嘿……可能吧。”

“怕我们搞错了,要让他们返工?”

“这……夯地基要很用手力,这削树皮要很有耐性,你们只吃那么一点,他们……他们觉得够人手,不劳烦你们了。”

“讲话结巴起来了,你怎么了?”布朗觉得奇怪,一向心直口快豪爽率真的科夸达怎么了。

“你们一出难题,我就结巴,上次是李恒,这次是你布朗。”

“好吧,都是我们惹的祸,以后我就不出难题了。不过,科大哥,我不知道对你来说,什么是难题。我不小心出了难题,你可以立即提醒我:这是个难题。这样我就会立即停止这个话题,你看这怎么样?”

“这个好,这样我每次就不会结巴,你们也不会有疑虑。”

“科大哥,他们这所房子,从现在开始到什么时候可以建好?”露易丝问,她觉得这肯定不是难题。

“竖了柱子的基坑,灌进灰沙后,要十多二十天才硬化,因为灰沙厚,硬化时间要长,架梁一天,覆盖房顶一天,外墙和内里间隔要搞一天,全部涂抹上灰沙要五、六天,再等这些墙和间隔的灰沙硬化,加上安门窗时间,总共要四十天左右。”科夸达回答。

 

这里也真好,不用上级批准建房,不用部门审批盖章,你想什么时候建就什么时候建,你想在哪里建就在哪里建,你想怎么建就怎么建。只要你够有力、够勤奋,隔一年半载开建都行。现成的天然材料,原汁原味的自然出品,不用去评估环境压力,整个就是自然而然,天成之,地就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星河帆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