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红缨绳结
书名:岁月长安 作者:雨山雪 本章字数:2297字 发布时间:2021-04-04

高照送回祝筠,并没有着急走的意思。见桌上摆着桂花糕,便捏了块尝尝。没料到这种甜滋滋的糕点竟然别有风味。

“小孩子都喜欢吃甜食。将军一定是小时候吃腻了甜食,现在才喜欢辛辣的。”

“嗯,是这个理。我记得六七岁那年,糖吃多了,牙疼,疼得一晚上没睡觉,那之后就再不敢吃糖了。”

祝筠坐在床上,看着将军吃桂花糕,那融化了糖好似蜜进了自己心里,“将军喜欢的话,我回头多做些给您送过去。”

“这些是你做的?”

“嗯,这两天无事,就跟着大宝学做菜,他教我的。”祝筠晃悠着回答。

高照朗声大笑,“看来这两天真是把你闷坏了。”

祝筠忽然想起了件事,提上鞋,小跑榻旁坐下,小声问道,“将军,张生真的是杀害王生的凶手吗?”

高照把最后一口糕点塞进嘴里,拾起桌上的手帕擦了擦手,“他一直没有承认。但是在他卧室里,搜查出一件黑衣,那黑衣右袖有一处破口,和周凌袖箭划出的裂口相吻合。初步断定,他就是那日你跟踪的黑衣人。”

“那他的胳膊上也有螣蛇刺青?”祝筠睁大了眼睛。

“刺青你都知道?”

“那日街上,周校尉当众划开的刺客的左袖,他们胳膊上就画着螣蛇的图腾。”

“老周办案还真不避讳。”

“张生胳膊上到底有没有刺青?”祝筠急着又问一遍。

“没有。他还一口咬定那套衣服是栽赃陷害。”高照叹了口气,“现在既没有关键证据证明张生是凶手,亦无关键证据证明他是螣蛇一员,加之祭酒频频向刑部施压,不让用刑。但凡正常一点的人都不会认罪。”

“唉,说来王生也真是可怜,事事无常,前一刻还高谈阔论,后一刻竟为同窗好友所害。也不知道王生临死前是怎样的心境。”

“嗯,你这话倒是提醒了我。这两日刑部人注意力都放在搜罗张生的罪证上,确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王生因何被杀。”

“可是王生生前所著论述有问题?”祝筠问。

高照摇头否认,“我读过,那篇论述立意高瞻,引经据典,文采斐然又有独到见解。只可惜,文章石破天惊日,竟是书生绝笔时。”

“那会不会是周生读过王生落下的手稿,心生嫉妒,欲将文章据为己有。”

“张生想借此一鸣惊人,完全说的通。只是王生死了,和卫将军一样,死无对证。若寻不到其他线索,只怕又同卫将军似的,成为悬案。”

“将军,我想求您件事。”祝筠从胸前的口袋里掏出一个锦袋,抽开绳子,扯着底,把里面的东西倒在手上,不过是一条红缨绳,一个印章而已。祝筠将红缨绳塞回锦袋里,连同锦袋交给高照,“将军可不可以帮我把里面的红绳系在王生的手腕上。”

“这是什么?”高照一打开锦袋注意到红绳上的结。

“是安息结,巴州的习俗。戴在逝者的手腕上,祈求他来世顺遂,做个有福之人。”

“你有心了。”高照收起锦袋,“明天老周去刑部,我让老周给王生系上。”

“谢谢将军。”祝筠一笑,酒窝就浮了上来,宽袖滑下,露出白皙的手臂。

高照的笑意忽然收敛起来,抓住祝筠的手腕,“这条红绳,你之前是不是戴过。我记得我还逼你摘下来?”

“唔,将军竟然还记得。”祝筠的酒窝沉了下去。那是梁安驿馆外,刚被将军收留时的事。那会儿将军还是凶巴巴的。

“那时候你戴的也是安息结?”高照皱眉问。

“嗯。”祝筠没有否认。

“你一个大活人,为什么戴这玩意?”

“那会儿身在白玉京……怕哪天突然没命了,就提前戴上,以备不测。”祝筠眸子里罩起几片乌云。

高照心中悸痛,像是被人宰了一刀。

“不过现在好了,”云消雾散,明媚的阳光从祝筠眸子里照出来,“将军收留我、关心我,我不必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啦。”

“嗯。”高照笑了笑,松开手。

“这是你的印章?”高照捡起桌上的印章,想来就是这个硌得自己背疼,高照哈了口气,往手上戳了一下,红润的小篆印在手心,“祝君长安,还挺有意思。”

“在梁安时,驿馆的掌柜给刻的。”

“软玉不错。”高照对着光端详片刻,“上座的纹路可稍加雕琢,先放我这,回头还你。”高照说着,就将印章揣回袖袋,“你早些睡,去铺子上结账的话让大宝陪着。”

“嗯!”祝筠如获大赦。


明王来高府越加频繁,每每案子有新线索、朝堂有新动态,高府门前必然有明王的车驾。

“刑部把隋侍郎和螣蛇组织的事奏禀父王,父王最近对后凉起了戒心。我往史官那借了典籍,还真查到了后凉的一些事。”

“行了,别卖关子。你来不就是为了说你查到的故事。”高照给明王沏了盏新茶。

“说起来还和嘉毅侯有关。当年嘉毅侯攻打大凉,势如破竹,将凉国逼退至蜀岭以西。蜀岭以东三郡在时任雅哈县令的李太傅带领下投靠高宗。高宗政策开放,岭东三郡,愿意归降魏朝的百姓编入魏籍,愿意跟随凉王的迁入凉境。就这样,经过一代人的繁衍,干戈渐渐放下。”

“这段我知道,高家就是打大凉时和李家成为世交的。老爹念及先帝旧恩时,总会说一句先帝慧眼识珠。老太傅学富五车,却被凉主埋没在雅哈二十年,若无先帝提携,千里马就要骈死于槽枥之间。太傅称老爹是忘年之交。偏偏我这老爹也不知道谦的哪门子和,非要降自己一辈,结果老子一下冒出两个世伯。”

“哈哈,我记得当年高大哥闯祸,忠伯伯没少帮你。”明王提起水壶,往盆里添了块竹炭。

“是啊,忠世伯和善,要遇到邺世伯就惨了。”

“当年太傅投魏,凉人没少背后数落,县衙就被烧了两次。太傅入京后,凉人直接把太傅故居拆了。高宗怕太傅心寒,派人修缮,每每不出半月,便又是一抔焦土。”明王颇感概太傅背负非议之难。

“还有这回事?老爹没跟我说起过。”

“太傅知分寸,这些事一般都不同旁人说。不过这也是早些年的事了。邺伯伯做祭酒后又派人修缮过老宅,至今无事。”

“咚咚。”

书房响起彬彬有礼的敲门声,看映在门上的影子,应该是祝筠,“将军,刑部来人请您过去,说是王生的案子有新线索。”

“高大哥,你这小管家做事虽然不着调,单听声音还挺悦耳。”

“你难得夸人家一句。”高照起身,将杯中茶一饮而尽,“国子监书生的命案,关系到螣蛇,一起去瞧瞧?”

“却之不恭。”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岁月长安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