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蒙古人为什么恨忽必烈?
书名:鲜为人知的历史趣事 作者:汤汤哩哩啦啦 本章字数:936字 发布时间:2024-11-20

  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帝国,尊汗号为“成吉思汗”。之后几十年时间里,大蒙古国屡次对外侵略扩张。成吉思汗在位的时候,他先后攻灭了西辽、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国。他去世之后,新可汗又进行了2次大规模西征。至1259年蒙哥汗(成吉思汗之孙)去世时,大蒙古国已占领包括漠北、华北、东北、吐蕃(西 藏)、西域、中西亚、北亚(南部)、东欧(大部分区域)等在内的辽阔地域。

   

       在蒙古人心中,成吉思汗的地位至高无上,然而,对他的亲孙子——忽必烈(蒙古第4任大汗)却嗤之以鼻,甚至称他为“叛徒”,这是为什么呢?忽必烈不仅建立了元朝,首创省制度,开凿大运河,还大幅提升了蒙古人的政 治、经济、思想、文化水平。这么一位功绩卓著的大汗,为何蒙古人会称之为叛徒呢?答案其实但简单。

   

       专家表示,蒙古人将忽必烈视为“叛徒”确实是有原因的。1260年,由于他和阿里不哥(忽必烈之弟)争位,蒙古帝国走向分裂。1264年,忽必烈获得汗位,原本属于蒙古帝国的四大封地已经取得了实际独立地位,成立汗国。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直至1304年,四大汗国才承认了元朝的“宗主”地位。简单说来,自忽必烈之后,蒙古帝国已名存实亡,蒙古人最辉煌的时代已逝去。

   

       按照蒙古的规矩,新可汗是通过选举产生的。蒙哥汗去世后,呼声最高的新可汗是阿里不哥。当时,阿里不哥得到了三大封地的支持,而忽必烈则得到了一大封地及中原地区汉臣的支持。

   

       两位王子夺位,战争避无可避。最终,忽必烈依靠中原的力量,战胜阿里不哥,继任大汗。由于忽必烈的汗位是抢来的,而不是选举出来的,原先不支持他的封地及蒙古人并不承认他的大汗之位。

   

       忽必烈建国(元朝)后,大力推行“去蒙古化”、“汉化”,越来越多的蒙古人开始学习汉文化,行汉礼,着汉服……渐渐失去了本民族的特色。还有些不愿意被“汉化”的蒙古人,开始信奉***教、基督教,使得蒙古文化进一步被稀释。因此,在不少蒙古人眼中,忽必烈是民族的罪人,是“叛徒”。

   

       虽然蒙古对成吉思汗的推崇要比忽必烈高,但苏联解体后,蒙古也意识到否定忽必烈他们,也会把历史割裂。最让蒙古无奈的是,现在外蒙古中成吉思汗真正黄金家族已经不在了,如果再否定,还有什么值得骄傲?但当蒙古从台湾找到关于元朝汉文史料时,他们也只得面对历史。承认自己民族的伟人,将自己民族的伟人写入本国的教科书内。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