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周围那些听者,若在今天之前,职业装女士的后半句话没有人会相信,因为堡垒之国的现实不会产生这样的人,也绝不容这样的人,可经历了这场讨论之后,有些人开始相信这句话了。
“如果不是‘决定’这个词有点重,我认为在人的世界里,也就是社会和国家层面,其实也可以说‘意识决定存在’…或者说两者是有对应关系的,什么样的意识对应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企业主说这些话时的慎重肉眼可见,尽管也是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但他能感觉到其中的分量是超乎想象的,“意识认知现实…人又只可能凭借认知处置现实…塑造现实…而被塑造出的现实反过来又印证认知…如果‘存在决定意识’和‘意识决定存在’是一个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那么这个闭环中真正有知且能动的要素…只有意识。”当自己亲手一步步梳理出这个结论,初听“意识决定存在”带来的震撼至此全部消失了,因为它已还原为一切现实背后的本来面目。
本来,企业主用“对应”取代“决定”,是因为看到人们在讨论揭示的更深层真实面前从对“存在决定意识”的下意识盲信一下反转到相信“意识决定存在”有从一个极端落入另一个极端的危险,因此想用一个不那么绝对的词为理性提供缓冲,毕竟那时的堡垒之国,理性无论在个人还是公共领域都太过稀缺,看到这场讨论竟能无形间建立起理性的氛围,企业主十分珍视,不愿看到它有被冲毁的风险,但在梳理认知脉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忘了这条初衷。但说完那些话回头再看身边的人们,他知道自己多虑了。
“广义的意识是一张盘根错节、由表及里、环环相扣的巨大网络,一般意义上的‘意识’主要指的是日常那些一看就知道是‘意识’的表层心念,可很多看似不是‘意识’的认知活动其实依然是意识,比如观念、共识、认知上的条件反射等等。”是讨论开始时发过声,之后就一直当听众的那位晨练大叔,“其实在人的一切认知活动中,认知的发起方和认知的对象归根结底都是意识。”
这话如果放在平时,大多数人早就嗤之以鼻了,可今时今日,人们只是有些惊奇,但某种不知不觉中已被打开的认知空间让这惊奇不再化为否定,而是期待着解开那已隐隐有所感的更深真实。
“任何事物,若要对其加以认知,则必有观念或概念已加诸其上,即便是未知事物,‘未知’本身亦是观念,未知化为已知,就是把已有观念或概念加诸其上的过程,即便没有这样的概念,也要由意识活动先生成这样的概念,然后加诸目标事物之上,随后便可认为这事物成为了‘已知’。而且即便是这些所谓的‘新概念’也脱胎于原有意识构造的母体,看似新,但其血肉骨骼仍与母体一脉相承。”现场藏龙卧虎,看来晨练大叔也是其中之一。
“比如这栋大楼,”晨练大叔随手指向右侧那栋楼房,“我们对它加以认知时是不是先已有了‘大楼’的概念?再深入细节也无不如此,你们想想是不是这样。”
众人一时无人应声。
“至于‘大楼’本身‘是什么’,那就是一个无意义的问题。认知活动只可能在意识性的概念世界里运作,而不可能进入事物本身。”人们惊奇的已不是这些戳破世间最普遍表象的话,而是这位大叔竟把这些话说得有那么点轻描淡写,“就像楼主一开始说的那样,‘万物无言’,是人在自说自话,是心在借物成像,认知活动的起点、终点和过程,看似无不指向客观事物,可实质上都是意识,从始至终都是意识在自生分别,自成脉络,自证真实。一切认知,看似与认知的对象有关,实则与对象本身无关。”
原本坚硬板结的现实至此在人们眼中隐约不再是现实的问题,而是坚硬板结的意识…
“呃…我有点明白‘阿赖耶识’是什么了…”晨练大叔的话无意中触动了这位背着双轮滑鞋的男生,他情不自禁说出这话,虽然大叔所说的层面离“阿赖耶识”还很远。
“‘阿赖耶识’我不懂,它也不在‘懂不懂’的范畴内,我能看到的是我们所以为的‘客观’很多时候其实不是‘客观’,而是最普遍公认且无可置疑的观念或概念,所谓‘客观’实际真正指的就是这‘普遍公认且无可置疑’,比如说‘客观世界’,客观世界本身是什么其实没人知道,也不可能有人知道,但所有人都知道‘客观世界’,并且正因为客观世界本身是什么没人知道,所以对它的解读是无限多的,包括科学的解读。”
轮滑男生看着晨练大叔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他貌似无心的前半句话让自己对阿赖耶识的理解愈发确证,大叔显然超越了“知道”层面而是真正理解什么是“阿赖耶识”,可他却说“不懂阿赖耶识”,可就是说这话的人,接着道出了让轮滑男生真正透彻“阿赖耶识”的那句话:“阿赖耶识不在懂不懂的范畴内。”就在这句话里,轮滑男生不仅看到了晨练大叔,也看到了自己的阿赖耶识,乃至从阿赖耶识中无所谓看到地看到了眼前这一切…
“如果‘意识决定存在’那还要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官样人此刻对“意识决定存在”不再那么抵触,因为他觉得自己找到了击破这荒谬提法的死穴,“你们关于‘意识决定存在’的种种说法,某种意义上不都是在否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错了吗?”看来这个信条在他心中的烙印太过深刻,以致楼主之前句句切实的反驳也没有把它淡化,兜了一圈他又用这话来当尚方宝剑。
“这句话要强调的不正是‘求实精神’吗?” 官样人的话音未落,家常装教书先生的反问已经出口,至于这“精神”是“意识”还是“存在”已不言自明。
正当官样人措手不及,一时无言以对之际,先生接着又道,“再者,经过实践检验的就一定是真理吗?”既然官样人不长记性,那就在同一个地方再来一次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