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已恢复平静,茶马贸易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赵紫勋为扩大茶园规模,准备多买些飒云骢,于是从江宁带了五车银子和这一批茶叶一起运往灵州,还是老规矩,由丐帮负责押运,一切顺利。
话说景王贺孤山、成王贺重山两位皇子经过长途跋涉都已到达目的地,孤山到了大理之后,见到了大理王,在皇宫中见面,南国风光,优美异常,一番寒暄,之后切入正题。孤山道:“小王此次只为大象而来,只因北方匈奴骑兵彪悍,只有大理国的象兵能够匹敌,所以父皇想买一些回去备于国中。”大理王道:“难道大虞已准备跟匈奴开战了?”孤山道:“这倒没有,只是这匈奴素无信义,最近几次三番跟我大虞为难,父皇断定匈奴贼心不死,将来必有一战,若等战时再买恐怕就来不及了。”
大理王道:“哦,是这样,这匈奴虽距我大理遥远,可我也略知一二,确实不得不防啊。”孤山道:“是啊,这次前来父皇还让我带来一头金象,以表明我大虞的诚意。”说罢命人抬出金象,大理王一看,金象足有一个孩童那么高,金光熠熠,殿内所有人看得目不转睛。孤山道:“不知贵国大象一头价值几何啊?”大理王道:“殿下,我大理与大虞素来交好,若大虞真的需要大象,我送几头就是了,何须大虞破费。”
孤山道:“大理王刚刚没听清楚吗,我大虞需要大象将来对付匈奴的,几头哪够啊,最起码也要数万头吧,你只管开价。”大理王道:“殿下啊,实不相瞒,我大理国小民寡,北部和东部与大虞接壤,西部和南部与众多南蛮小国接壤,那些南蛮皆是无信义之辈,经常侵扰我边境,多亏了象兵才保得一方平安,若是大虞需要数万头大象,我大理要举国之力才能拿出啊,若是全都卖给了大虞,就算我们挣了很多银子,可边境安宁不保啊,甚至说不定国家也会覆亡,这绝非小事啊,还望上方大国体谅。”
孤山道:“哦,这样啊,那你少卖点也行,就先卖给我一万头吧。”大理王直摇头,道:“殿下啊,你是不知这其中的厉害啊,别说一万头,哪怕一千头,大理边境防线上都会有缺口,敌人就会趁机侵扰,真的不能卖啊。”孤山道:“你是打定了主意要驳我大虞的面子了?”
大理王道:“微臣不敢。”孤山道:“那你说怎么办吧。”大理王道:“这样吧,我分文不要,送给大虞十头大象,以示我大理恭顺之意,再多就真的不行了,至于这头金象嘛,我若收了是对大虞的不敬,还请殿下带回。”孤山心中暗暗升起一股怒火,但也没有办法,只得带着金象和十头大象回国。
再说重山那边,重山顺利见到了楼兰王,说明购买骆驼之意并抬出金骆驼,楼兰王道:“大虞与我楼兰已有数十年不曾来往了,殿下突然到此,只为骆驼吗?”重山道:“是的,骆驼可驮运重物,非马匹可比,平日我大虞百姓耕种田地、搬运货物都少不了,这几年百姓生活逐渐富足,需要的脚力越来越多,马匹已不能满足需求了。”
楼兰王道:“嗯,是啊,可殿下有所不知啊,我楼兰虽是一国,可方圆不过百里,哪来的那么多骆驼啊,恐怕殿下要失望了。”重山道:“那现在楼兰国中有多少骆驼呢?”楼兰王道:“骆驼只是百姓驮运货物用的,皇室和军队都用不上,所以国中有多少骆驼我真的不知。”重山道:“你是不知还是不想卖?”
楼兰王道:“我真的不知。殿下可以到我楼兰国内任何地方买一买试试看,能买到多少就是多少。”重山道:“你竟如此怠慢我大虞,我堂堂大虞皇子,能到你的街市上买骆驼?”楼兰王道:“那我就无能为力了,这次没有帮到殿下,所以这尊金骆驼我也不能收下了,还请殿下带回。”
重山满腔怒火。返程时,重山命几个手下到街市上看一看,手下看后回报说没见到有卖骆驼的,然后挂出招牌求购骆驼,也没有人卖,重山道:“楼兰王早就安排好了,他就是不想卖给我们,没办法,我们回国复旨吧。”
话说赵紫勋的茶队到了灵州茶马市场,卸下货物,打开箱子一看,紫勋顿时傻了眼,箱子里的银子不翼而飞,里边全是石头!紫勋急忙问周围的人:“谁干的!”丐帮弟子一脸茫然,都说不知道,张宗汉在一旁也目瞪口呆。紫勋急忙联系叶念樱。
第二日叶念樱就赶到了茶马市场,道:“赵大哥,相信我,不是我干的。”紫勋道:“你我是信得过的,但除了你之外,任何人都值得怀疑。”念樱道:“ 赵大哥,怎么办,你说吧,我听你的。”紫勋道:“会不会是牛擒鹰?”念樱道:“牛擒鹰是谁?”紫勋一言不发。过了一会,紫勋回过神来了,道:“你记不记得上次茶队被劫是怎么办的?”
念樱道:“记得,当时用官差假扮成茶商才锁定的嫌疑人。”紫勋道:“我们再来一次怎么样?”念樱道:“同样的计策用两次,不一定管用啊。”紫勋道:“先试试吧,这次我们遇到的不是强匪,而是盗贼,我找几个信得过的人假扮污衣派弟子,你安排他们进入茶队。我知道这个计策不一定管用,但关键是再有十天贸易日就到了啊,我不能没有银子用啊,若是查不出来那就以后慢慢再查吧。”念樱道:“听大哥的。”
之后一切依计行事,茶队到了灵州,打来箱子一看,满满的银子,一两也没丢。紫勋道:“贸易日马上就到了,我这几日先忙这事,关于银子丢失一事,你报官吧,别无他法。”念樱道:“好。”灵州节度使杜逢崖接案后认为此案牵扯到致仕官员,于是上报了朝廷。朝廷接案后,刑部尚书冯真颜对周铭甲道:“你对茶马之事比较熟悉,还是你去查吧。”铭甲道:“卑职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