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宇独自一人出了朱府,他要一个人静一静想一想。
陈文心劝想绒不要理会,男人有时需要时间独处,让他一个人待一待,天黑了自然老实回家。
千里寻、想绒和陈文心同乘一辆马车往陈府而去。
想绒第一个说话:“淑真,你好端端回来,我替浩宇感到高兴,自从以为你……,他都没怎么开心过。”
千里寻瞧着想绒微微隆起的腹部:“想绒,谢谢你。”
“为何谢我?”
“你替我做了我曾想要努力做的事,你在他身边一定比我做得好。陈浩宇曾说他喜欢长得美又温柔的女子,你完全符合。我现在忽然觉得老天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你就是陈浩宇最好的选择。”
想绒露出一丝悲伤:“他可不一定这么认为。”
“我相信陈浩宇一定会这么认为,他快当爹,自然把孩子的娘看得比谁都重要。”
想绒终于露出笑容:“淑真,你真好,难怪那么多人喜欢你。”
“可我只愿得一人,我没有你幸运,喜欢的人就在身边。还需等一年,一年后我会和你一样幸福。”
想绒彻底放下戒备之心:“会的,你会比我更幸福。”
陈文心忍不住说:“淑真是我的小姑子,你是我的弟媳,都是我的亲人,你们两个都要幸福。”
三人露出会心的笑容。
来到陈府,千里寻拜见陈江林和姚轻琰,还有其他长辈。大家为她依然活着感到开心,也都对她的经历唏嘘不已,心里舍不得淑真,又不得不放手。
与众人聊过后,姚轻琰将淑真引到夏老太太的牌位前。
千里寻跪下磕头,眼泪不由自主流下:“奶奶,淑真回来晚了,没能见您最后一面,是淑真不孝,往后我会多去您坟前陪您说话。”
供奉牌位的屋内,只有姚轻琰陪伴,她直白表达道:“老太太丢了好孙媳,若泉下有知,必然会伤心。”
千里寻不知该如何回应,跪在牌位前只顾伤心。
姚轻琰上前扶起她:“起来吧。”
千里寻站起来回应道:“我虽不再是陈家的儿媳,可我很喜欢陈家长辈,若您不嫌弃,我想认您做干娘。”
姚轻琰再乐意不过:“什么干娘?是亲娘,往后你有两个亲娘。”
“好,是亲娘。”千里寻破涕为笑,亲切地唤声,“娘。”
“哎!”姚轻琰答应得很干脆,扭头向老太太的牌位说,“母亲,您听到了吗?淑真还是陈家人,您往后是她的亲奶奶。”
拜完夏老太太的牌位,千里寻回到会客厅,在陈江林面前跪下唤了声“爹”。
陈江林纳闷片刻,不等姚轻琰解释明白过来:“你既认我作爹,总得送你认亲礼。年前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韦嬷嬷找方管事私下将原来从浩宇名下划归你的田产铺子以及醉云楼归还给浩宇,我因为你的事伤心,懒得过问。今日你既认我作爹,那些财产还归你,你可别嫌少。”
“多谢爹体恤,淑真怎敢嫌少?”
“起来吧,别再跪着。”
姚轻琰早已吩咐丫鬟映雪拿来一个锦盒,从里面取出一只翡翠玉镯,上前给淑真戴上:“娘给你的,往后你有两个家,有时间一定要来陪我住段时日。”
“淑真记下。”
想绒更加放心,从心底感激淑真,要不是因为淑真,她哪有机会离开花云楼,还来到像陈家这等好人家。
千里寻此次来,除了与陈家长辈叙叙久别之情,还有件重要的事。她主动说:“爹、娘,我想把墨香苑里的人和东西搬出陈府。”
众人听后都沉默不语,面露为难之色。
姚轻琰先打破沉默:“按说你的要求再正常不过,可墨香苑的事我们做不了主,需征得浩宇同意……”
话未说完,外面!传来陈浩宇的声音:“我同意!”
陈浩宇从外面走进来,他一路走回家,逼着自己想通许多事,决定彻底放手,让他爱着的娘子过她想要的生活。
想绒起身迎上去:“浩宇,你……回来了。”
陈浩宇见想绒的眼中闪着泪光,关切地说:“你有身孕,快坐下。”
陈浩宇将想绒送到椅子旁坐下,伪装出一副轻松的样子,对曾经的娘子说:“你想什么时候搬都可以。”
“我想今日就搬。”
陈浩宇控制好内心的不舍之情:“我让青瓜多找些下人帮你。”
“好,我听你的。”
曾经的娘子很少说顺从他的话,一旦说出便要离他远去,陈浩宇轻松的表情下掩藏一阵心酸。
天黑时,墨香苑里该搬走的物件都被搬上车,白风和苦荞驾着最前面的马车,带着九个下人一起回乡下的竹屋。
千里寻并未回竹林,与嫂嫂陈文心乘坐马车回朱府,她要陪爹娘住几日再回竹屋居住。
陈文心无意中提到老祖宗已离世,千里寻又一阵伤感。
第二日来到佛堂,里面只剩下秀珍嬷嬷。在她的引领下,千里寻在老祖宗牌位前磕了头。
不知为何,这头磕下去,她伤心不起来。秀珍嬷嬷告诉她老祖宗预知时至,走得毫无痛苦。如此轻松离开人世又有几人能做到?她应该替老祖宗感到高兴。
几日后,千里寻与韦嬷嬷一起回竹屋。
在朱府的日子,家中的主人天天围着姑娘,连一向冷漠的老爷也像变了个人,日日要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脸上的笑容也比往常多起来,搞得韦嬷嬷没有机会与姑娘聊天儿。
此刻,马车里剩她们二人,韦嬷嬷才与姑娘谈起心来。
“两年多未见,姑娘越发成熟,本应高兴,我心里却不好受。一想到姑娘经历过的苦楚,我便……”说着韦嬷嬷流下泪水。
即使韦嬷嬷不用语言表达,瞧那一头花白的头发,便知她不在的日子韦嬷嬷有多忧心。
不愿韦嬷嬷继续伤心,千里寻违心地说:“我可没觉得有多苦,还甚是享受。我是女词人,又偷偷写话本,没有生活经历可不行。现在有了,说不定能写出流传后世的佳作。想到后世流传着我的名字,梦中都能笑醒。所以,嬷嬷不必为我难过,再说一切已过去。”
姑娘不当回事,韦嬷嬷不再难过:“姑娘说得对,一切都已过去。”
千里寻想起一桩开心事,露出神秘的笑容:“听我娘说嬷嬷有喜事?”
韦嬷嬷脸一红,毫不避讳:“姑娘不在的日子,我既孤单又难受,多亏方管事宽慰开解,一来二去互生情愫。”
“我要让嬷嬷风风光光嫁给方管事。”
“姑娘的心意我领了,一把年纪不在乎形式,重要的是两个人能相互扶持。我与方管事商量好,他在陈家的兴隆阁忙他的,我依旧像以前一样替姑娘照看家业,每个月回城里的家住上几日。到哪一天他干不动,姑娘也嫌我老了,我便和他回自己的家。”
“嬷嬷说的哪里话,你是我的家人,我岂会嫌你老?我已想好,等方管事在陈家干不动时,你们住在竹屋,和我在一起才热闹。”
韦嬷嬷也舍不得姑娘:“好,我听姑娘的。”
……
回到竹屋后,除了给苦荞和白风以及阿升和红豆操办婚事外,还把胖丫嫁给了青瓜。
阿美听说小姐活着回来,也来竹林拜见。从她的穿着和笑容能看得出,蒋爷待她不错。
竹屋时常有朋友前来,除了三位公子带自己的夫人前来,文渊也常带着他的一妻一妾来玩耍,他的两个孩子甚是可爱,千里寻羡慕不已。
白梅若也来过,带着她的孩子,甚至好几次有林觉陪伴。
自从宋金第一次战争因议和结束后,林觉回到临安。经历过战乱他像变了个人,也许是见过太多伤亡,才对人生有新的认识,整个人谦虚内敛许多,还懂得说些关心白梅若的话。
千里寻感慨人是最善变的动物。
最令千里寻高兴的是,苗知瑜和白梅若主动要求与她成为闺中密友,她们两个一起向她忏悔曾经做下的错事。
千里寻自然不计较,原谅了她们,自此,三人每个月会在永泰茶楼聚会,谈天说地,好不开心。
千里寻也常常去看望神柳,还会去尼姑庵拜见邵月婷。一方面是感谢,另一方面是想通过她打听申简辰的情况。
邵月婷是在千里寻回到临安后才从燕京归来,她与完颜池有书信往来,能多多少少获得些燕京的信息。
邵月婷深知女施主的来意,每次写书信时都会以巧妙的方式了解些有关仪王的情况。看到女施主露出开心的笑容,邵月婷会觉得儿子的罪孽会更少些。
几个月后,金人再次南下攻打大宋,一路高歌猛进,打了快三个多月,完颜宗望又一次来到汴梁城外。
北边的战事不断,南边也深受影响,涌入更多从北边逃亡而来的人。
十月时,想绒为陈浩宇生下儿子,陈家人无不开心。陈浩宇对待想绒越来越上心,征得家人同意,将其扶正。
战乱时期,人心惶惶,大宋律法变得松懈,陈家趁机多多使了银子,将关在狱中的陈浩东买出来。
在狱中关押多年,陈浩东失去以前的锐气,不愿参与家族生意,每日待在家里陪伴父母。
陈浩宇有时借口生意上的事向东哥请教,陈浩东总能教给他一些方法。他劝东哥与他一起忙陈家的生意,陈浩东婉言拒绝,只说浩宇和陈家人能容他已是幸运。
靖康二年一月完颜宗望破城,赵佶和赵桓二帝被俘。二月北宋灭亡,金太宗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将其贬为庶人,强行脱去二帝龙袍,囚禁于金。同年六月,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史称南宋。
千里寻纠结于时代变迁的同时,更加思念申简辰,都过去一年多,他为何还未归来?
这日她去幽林别居做客,与苗知瑜和白梅若一起来到神柳下,陪他们的孩子玩耍。
两个孩子追逐蝴蝶,玩得很开心;苗知瑜和白梅若则各自将红绸系在柳枝上。
千里寻对着一树的绿柳和红绸在心中祈祷:“神柳,请你保佑他快些回到我身边。……”
祈祷到第十遍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我猜你一定在神柳下,还真被我猜中。”
千里寻以为是太思念申简辰的缘故,并未回头,继续祈祷。
苗知瑜提醒道:“幽栖居士,快向身后瞧,你等的人回来了。”
千里寻兴奋地转过身,是他,他终于回来,脸上的皮肤比以前黑了许多……
苗知瑜和白梅若很知趣,带着各自的孩子离开,美好的时光应该留给两个历尽艰辛好不容易走到一起的一对璧人。
“你骗我,说好是一年,为何迟了两个多月?”
“路上给耽搁了,经过应天府时,官家留我住些日子,你也知道皇家的变故,我不好拒绝。”
“好吧,算你有理。不过……”
“难道你还想拒绝我?”
“谁想……”千里寻很想扑进他的怀里,可又想逗逗他,故意转过身背对着,“如果我拒绝呢?”
她听到申简辰喊了声:“小胖!”
接着听到“呼哧呼哧”的声音,身后像是跑来一物。
还没反应过来时,一只通体黑色,身姿矫健小猪从身边穿过,冲向神柳,迈开四蹄,如履平地一般爬上神柳的树干,找到最粗壮的枝丫趴下。
千里寻被惊得说不出话来,世上竟然真有会爬树的猪?
申简辰走到她身边:“我看你还怎么说出拒绝我的话。”
千里寻再也忍不住,抱住身边的男人:“你怎么这么傻,我说着玩的,你竟然当真?即使猪不会爬树,我也会答应你。”
申简辰终于可以毫无顾忌将喜欢的人拥入怀中:“只有面对你我才会变傻,傻到希望你的人生之路只有我这一条。”
两人情到深处相拥而吻……
夕阳西下,月亮爬到神柳的枝头,今夜是满月,照得神柳周围如同白昼,能清晰地看到一对恋人的身影。
“你从哪里找来一只会爬树的猪?”
“在会宁时偶然遇见一位异族人,他靠小胖表演爬树赚取银两,我便用重金买下。”
“花了多少银子?”
“一百两。”
“一头猪哪有这么贵?”
“它是一头会爬树的猪,跟其他猪不一样。”
千里寻不再计较,一个为她卖掉所有身家的人又岂会在乎一百两银子?
“你不是在燕京吗?为何去会宁?”
“纳河谷带我去的。”
“纳河谷?”
“完颜池的师傅,我终于知道申拳是他创造的,申拳的历史比千里拳早了四五百年。”
“早又能如何?你还不是我的手下败将?”
“我心甘情愿当你的手下败将,永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