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原是同志
书名:我本草莽 作者:桃花仙 本章字数:2244字 发布时间:2024-11-21

丽城倒素有处州一说,但据他所知,历史上并没有处州将军这个官职。

也从从未听说过这号人物,想来应是自封的称号。

在古代,将军为武将之首,向有统领军权,平一方之争的权利。

但......在处州这种地方,自称将军,有比较有意思了。

处州之势并不直接与外夷接触,素来只有一方郡县之官来管,根本不涉及将军一说。

不过这上头的草书却十分不错,颇有几分清末大家王铎的风骨。

一想起这,陈沪难怪觉得眼熟,这古宅的陈设,可不就是沿袭了清末时期的摆设风格。

这样一座古宅却能安安生生的放在这,可实在难得。

唯一的解释,就是此间宅子的主人不一般,无人敢轻易得罪。

亦不知此间人物,是何人才。

陈沪在心里头暗暗嘀咕,但脚却是一刻不停,紧跟着小男孩身后。

会见客人并不在前堂,两人转入后院,七弯八绕之后,入了一处清静的别院,看其间设计,应该是作于主人平时读书喝茶的闲室。

坐在桌前等候自己的是个年过三十的青年,一身灰旧的老式长袍,胸前有细微金链子由襟处延出,应该在怀中藏了一块怀表,脸上戴着一副复古样式的金丝眼镜,梳着大背头,拇指上戴着一枚碧澄澄的玉扳指用以彰显自己的身份。

在陈沪的印象中,似乎只有一种人会这样穿戴,甚至有某一段时间,自己痴迷于这种潮流,每次出门都要花上不少时间来将自己打扮成这种样子。

那个时候,新旧文化互相冲撞,许多年轻人出国留洋回来之后,为了显示自己不是那些只知铜臭味的商人,会特意置办这一身行头,出门谈生意的时候,以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

陈沪也不例外。

他是个商家子弟,时常要与各色人等打交道,自然不能落于人后,都说先敬罗衣后敬人,那个时候,百货洋行里头刚上新什么,他都会在第一时间知道。

甚至,为了赶潮流,陈沪还特意学了一些当时盛行的社交礼仪和潜在下面的东西。

比如品茶。

“请坐。”

对方给他沏了杯茶,用的是老式的沏茶手法,虽比不上现在茶艺堂那般花里胡哨,但却对沏茶的时间与手法要求极高,就算是陈沪这个真正意义上的旧人,也做不到他这么好。

“这是洞庭产的碧螺春,味到是正,只不过应该是几年前的陈茶了,虽存放得当,但还是会有一点点陈味。”

陈沪说出这句是出自多年品茶的本能,也在变相的告知对方自己是个行家,但下一句,他又将面子给回了对方。

“不过你的沏茶手法不错,水的火候也得当,若不细品,根本品不出这点瑕疵,说实话,你年纪轻轻,能有这样高明的手法,想来是得了师傅的真传,学艺有精,真是少年英雄。”

面对陈沪的恭维,对方倒是十分谦虚:“知今日有贵客来,怕新出的茶怠慢贵客,所以只能以旧时茶叶沏水待客,近几年真正的碧螺春已经少得很,虽都打着同样的名号,但滋味却大不如前。”

这话倒是实话,不止是茶,许多东西如今都靠着老牌子,虽声名在外,但品质却大不如前,以至于许多人闻名购买,却大有名不副实之感。

“多谢盛情。”

来者是客,陈沪自是要先自报家门。

“在下陈沪,祖籍宁波人,今日被人引着贸然闯入,还请见谅。”

若说之前还有疑惑,但看到这座宅子的时候,他就知道迷宫与此间主人脱不开关系。

“无妨,咱们也不必打哑谜,只怕引着你来的,根本就不是人吧?”

“在下处州王敏,乃清末王氏第三十六代子孙,我们王家以骑射传家,亦通晓一些奇门遁甲之术,祖上曾出过一些能人,虽当时已无将军之职,但实际所为,亦可与大将军之名比肩膀,说是大公之首,亦不为过。“

说起往事,王敏颇为自豪,他的家族最早的时候也出自五望七姓之中的太原王姓,虽然过了最鼎盛繁华的时代,但他们这些后人亦以此为荣。

更何况,当年他们王家虽避走他乡,但在处州之城,也发展了近百年,说一句百年大族亦不为过。

若非那些小鬼子的缘故,他们王家也不至于凋零至此。

王敏对于陈沪身上的气息十分熟悉,见之又有香火之躯的功德,不由生出相惜之意,这才打算开门迎客,以礼相待。

交上他这样的人物,总比得罪他来得好。

观其相貌作派,想来也是当年能与先祖前辈之并进的英雄之后。

“你能看出我的来处?”

虽然知道眼前之人来历非凡,但他一语道破自己的身份,还是让陈沪大为震惊。

直到看到王敏身后那一排勋章,陈沪的疑惑方才得到解答。

那些勋章造型各异,发布的机构也不为相同,但这些都是货实价实的玩意,是这户人家子孙们用命一点点挣换来的荣光。

难怪,有这样强大的背景,就算是再聚阴的地方,也会被此种力量染就成正道之所。

各色立功勋章、老式百斩连环刀、冲锋用的号角、各地方军所用之军装器具,皆是家族所累积之物。

甚至,陈沪还在其中看到了来自甬城军特制的小型飞弩,不过半臂大小,经过改良,却可齐发八枝箭矢,射程也从原来的60米,改进到了近百米。

虽比不上那些热武器,但对于当时的他们却是能搞到的,最实用的武器。

因这弩研究不易,能使用得上的都是甬城军最精锐的人员,这些人未必有多高的学历,多大的本事,但最擅长的,一定是暗夜刺杀之道。

连陈沪这样的,也只是听说过能拥有一把小飞弩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就他这样的,都没机会沾边。

“你家中长辈,也曾效力于甬城军吗?我的祖父,曾是甬城军的红组队员。”

甬城军共有四色之分,分别为赤、黄、白、蓝,听说创建者是个满族人,此举也是为了纪念最开始清初折八旗制度。

只可惜,甬城军不过是地方自卫组织起来的队伍,满打满算也凑不齐八组,只能分成四组。

这四组人的分工各不相同,不会直接相交,为了就是安全二字。

陈沪口中所说的红队,就是像他们这样,表面上是商会成员,民族实业创建者,实则是为地下组织提供物资,购买一些不太能放在明面上违禁物品的商人,并不能接触到核心人物与情报。

其中级别最高的,应该是蓝组成员。

只不过大清洗的时候,有半数人都被叛徒出卖,牺牲在了黎明前夕。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我本草莽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