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法号净意
1
怜舟被领去见监院。一路上,顺带领略了这寺内绝佳景观。尤其是那棵镇寺之宝,千年银杏。
他并未听闻有关这古树的传说。只是见引路小僧经过时特地止步,合十朝树干拜了拜,他便也依样学样,拜了那参天古木。
穿过游廊,小僧将怜舟引至斋堂前。台阶上两名僧人正说着话。
一人指指点点。另一人不断应和,而后告退。
怜舟判断,留下的那位想必就是监院了。
玉峰寺监院是个年轻人,与怜舟年纪相仿。不过由二人此时相貌上来看,怜舟却是老成不少。因为他粘着髭须。
怜舟向监院简要道明来意。他说前几日梦见自己前世杀孽深重,恐祸及家人,便找了术士占卜。那术士授意他寻一处持戒严格、修为高深的寺院修行。如此方可化解。
“大师,吾宁可信其有……”怜舟目光虔诚,且面露怯意和无助之感。
“施主之意,是想入我寺成为俗家弟子?”
“正是。术士说,入得寺内,方能潜心修行。恳请大师收下弟子吧!”
“哦——”监院仰面朝天,双目微合,任阳光浇灌在他排了九个戒疤的头顶上。
怜舟微弓身体,不发一言。
监院见怜舟目视脚下,便堂而皇之“观赏”起他髭须掩盖不了的斯文相貌。
此人眉目清逸,仪态端方,即便下巴上那层过分整齐的毛发使得面容略显生硬,然而读书人的身份是一窥便知的。
这对于年轻监院而言是一种奇异却有趣的长相。他没有见过,但正是这份好奇,使他当即决定给施主一个机会。
“念施主皈依我佛心意坚决……便留下吧!”监院言毕,将指间念珠捏了又捏。又与那引路小僧耳语几句,而后离开。
怜舟合十恭送。
2
怜舟与另两位先行入寺的俗家弟子同住一间寮房。
怜舟的床铺靠窗,推窗可见大银杏,但看不见豁口。
晚课后,他与两位“师兄”去天王殿前洒扫。
殿内供奉着四大天王、韦陀菩萨与弥勒佛,殿外左右各建有钟楼鼓楼一座。这几处一同构成了玉峰寺最靠近山门的一进院落。
怜舟站在玉峰寺的起点处,想像它的腹地,以及最为神秘之地。
“净意,如何又在发愣?我看你心不在焉呢!”十日前入寺的净言师兄道。
“……啊?”怜舟扫帚拄地,被这突如其来的“问责”声吓了一跳。
他对“净意”这称呼还陌生得很,反应不及。
净,意……如今可好,除了他的未知真名和红先生诗中所得的妙名以外,他又多了个法号。
“两位师兄见笑。净意方才的确走神了。”怜舟将扫帚头部探向墙根下一处角落里,弥补似的仔细清扫起来。
“尘缘难尽……阿弥陀佛……”净行不咸不淡来了一句。眼睛专注盯着地面,旁若无人。
怜舟闻之,停了手中劳作。他侧目而视,静候下文。
净言则轻咳一声并伴以摇头叹息。
如此,三人各自沉默。
晚间修习。法堂内未见净行。以入寺早晚来排序,他算是三名俗家弟子中的大师兄。
修习结束返回僧房的路上,净言与怜舟轻语道:“你猜大师兄此刻身在何处?”
“这,我如何知道?二师兄不妨告知。”怜舟尽管才与净言相处半日,却视其为玉峰寺内最为亲近之人。
“若我想得没错,他定又跑去戒坛了。我可不是无端推测啊,他喜欢那儿。我有次跟过,亲眼见他席地而坐,念念有词……”
“大师兄可是想剃度出家?”
“不知。你也看到了,他话少,谁知道他想什么?不过师弟啊,你为何来此?”
“只因……”
“别急,让我先说说自己吧。我阿娘让我来的。她说算命先生曾经告诫过她,在我二十岁前须得有一次入寺修行的历练。如此方可化解灾祸。好了,师弟你呢?”
“……”怜舟心想,都是为“消灾”。只是面前这分明还小他几岁的“师兄”所言是真,而他却不得不杜撰。不打诳言乃五戒之内,怜舟初来玉峰寺,却已犯了一条。“罪过罪过。”
“什么?”
“净意与师兄所述境况相似。也是为化解灾祸……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二人回到寮房后,净言又告诉怜舟,阿娘准备在他还俗之后为他张罗婚事。沈家姑娘如何如何美貌贤淑,与他自小相识,情谊笃深……
怜舟听着听着,眼前竟出现禄阳城清阅阁门前痴情公子柳世安的样貌来。
相较之下,暂时法号“净言”的男子是何其有幸?可柳世安,他心心念念的沁莲,却不知是否尚在人间。
净言入睡神速,竟趁着怜舟神思飘移酣然入梦。
虽法号净言,睡梦中却不时语出惊人。什么“双陆”,什么“打马”,兴奋处还会半坐而起,挥舞双臂。一通张牙舞爪之后,倒头又睡。
呵……怜舟此时倒有些同情起大师兄来。净行,一副庸人勿扰的派头,面对净言无意为之的打扰,不知会作何反应?
怜舟翻个身,面朝墙壁。月光由窗格之间泼洒进来,清清亮亮的,将他半个身子融化在一股芬芳的水意里。
他想起东山,想起书院了。
他像头一回离家夜宿陌生之地的孩子。他想念红先生。
怜舟手指轻轻刮弄在墙壁上,像狼毫笔尖舔着砚台。
渐渐地,他觉得指尖并不是在胡乱描画,而是在写字。
黄晨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怜舟记得的,那张留在书院藏书楼里某本书中的黄麻纸片。
他当时读了先贤名作,忽地忆起自己某首旧作里的诗句。可只有零星几句,任他如何苦思冥想,都无法完整呈现。
可他此时竟将那另外半首凌空描摹了出来……
那种不经意间严丝合缝的愉悦感,更让他想念红先生。
怜舟想红先生盛赞他改诗改得妙时如获至宝的眼神。想上元夜偶遇书院四人,当他答应陪同游玩时,红先生隐忍却又不慎泄露的笑容。
他还想红先生的指甲。劫后余生,那指缝间满是泥土和血痕。苍白得令人心疼不已。
怜舟轻抚了那些深遭摧残的柔夷,就好似那是几颗无家可归的流浪稚子,蜷缩在桥洞下。
怜舟将其拥入怀里。疗伤,抚慰,而后收留……
再有几个时辰,玉峰寺的晨钟就要敲响。可是怜舟却在这寮房里一边听着净言胡言乱语,一边想着令他再不能清净的那个人。
玉峰寺的头一晚,怜舟打算瞪着眼,将天给瞪亮。
这时,寮房门吱呀一声响。
净行推门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