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辛克兹城
书名:星河帆影 作者:罗方凡 本章字数:10398字 发布时间:2024-11-11

比利达趁这几天有些空闲,驾驶飞行器来到了一处比较偏远的地方:丹科地。这里正在修建一个空间内在能量发电站。修建工程已接近尾声,已试着向金银岛唯一的城市——辛克兹供电。通过试验性的供电,获取各种相关数据,以期圆满达成各项指标要求,平稳地向城市输出电力。

除了控制室和生活起居室,这里没有更多的其它建筑。眼前壮观宏大的人工建筑物,是水平铺设的能电转换单体(类似于我们地球的太阳能电池,所不同的是,这里的能电单体是水平铺设,而太阳能电池是按一定角度斜着铺设。太阳能电池斜着铺设是为了更好地获取太阳光能,而能电单体水平铺设,是为了更好地获得空间内在能)。

“柯威甘格教授,你的阵列很是壮观,这和星辰时空很配套。”望着窗外的能电转换阵列,比利达有些感慨。虽然星辰河汉见得多了,但对于这样规模的人工设施,比利达还是不禁思绪翻动。

柯威甘格是这个能电转换发电站的负责人,自建这个电站以来,已有许多人到此参观,比利达已是第N个来访者。他的年纪比来访者稍大一些,目测将近五十岁(地球人视觉感受)。显然是因为技术工艺熏陶的缘故,宁静沉着总是在他脸上停留。

他微微一笑:“比利达,这不但是你的感慨,也是我的感慨,其他人也一样,很欣赏这个独特的人造风景。”

“发明这种能电转换单体的人太伟大了。”

“比利达,是的,真的太伟大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就是他们的伟大之处;把难以捉摸的空间内在能量,通过人工制造的材料,巧妙地转换成电能,这个思维模式令人景仰。”

空间内在能量,就是我们地球人所说的暗能量。或许,他们这样命名暗能量,还有他们自己对物质世界的理解:能量和物质,充满这个世界,看得见的是物质,看不见的是能量。又或者,还有其它的命名考虑。

“教授,来你这里之前,我还特地恶补了一下,查阅学习了这种能电单体的工作机制:这种物质,会受到空间内在能量的影响。当这种物质的分子,以一定的空间结构排列时,会生成一种条索状的聚合体,有如一捆钢筋或其它条状的东西,这捆‘钢筋’两端,一端封固,一端暴露,则暴露的一端,会产生正电荷的聚集。这可以说是一体两面:暴露的一端,会有静电荷,说明空间中存有空间内在能量。

“由于空间内在能量的存在,可使这种物质的端面产生正的静电荷。被封固的一端,由于不被空间内在能量所影响,自然会因另一端有正电荷产生,而产生负电荷,这封固端的负电荷,绝对值和另一端的正电荷相等。将这两个端面,适当地进行处理,引出电极,就可以将这两端的正负电荷加在负载上形成电流,这样就完成了空间内在能量向电能的转换。”

“比利达,你的表述百分之百正确。不但百分之百正确,而且还认知深刻。你这一说,让我有了知己就在身边的感觉。”

“先别捧我。柯威甘格,你再进一步地给我讲一下,你这个电站的运作模式。”

“我怕教会徒弟打师傅,搞得师傅没饭吃。”

“我发誓,绝不做这缺德事,不然就雷打火烧。”

“你这个毒誓也太夸张。那好吧,既然都到了这份上了,我还作什么保留呢。在这个能电单体端面上,空间内在能转化成电能,电能被负载消耗,这是一个无间隙的持续过程。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将它人为的割裂一下:紧贴端面的空间内在能转化成电能后,会形成空间内在能的空白区域,这个空白区域会被旁边的内在能迅速填补,使能电单体端面持续地和内在能接触并发生作用,于是,电能便源源不断地提供给负载。”

“我可不可以作这样的比喻:能电单体消耗内在能并产生电能,负载消耗电能产生热能或其它能量。”

“这是一个有趣的比喻,可以将枯燥的叙述转化成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语言。”

“还少一个车见车载呢。”

“这就是贪心不足了,不爆胎就算走运了,好吧。适当地将这些能电单体串联和并联,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电压和功率,向需要的地方提供电力。

“我还要补充一下:如果没有负载,能电单体端面上的正电荷不会转变成电能,内在能不会被消耗。内在能只是引起端面正电荷产生而已。

“目前,我们这个能电单体陈列,设计的电压是我们平常所使用的电压180伏特,功率是五千万千瓦,是两套五千万千瓦(为避免生僻难搞,采用地球的单位)。使用两套能电发电,是为应对检修或发生其它什么情况。以达致不间断供电。

“和递进聚变发电站的并网运行试验,也在同步进行中。最终,并网供电和单列供电将无痕切变,我们辛克兹城的能源供应会非常充足平稳且方便扩容。”

柯威甘格所说的递进聚变,是氢聚变成氦之后,再继续进行聚变,以获取更大的能量。他们掌握了递进聚变技术之后,为社会发展解决了诸多问题。其中之一是,他们用递进聚变的超高温,克服了常温超导体的制造瓶颈问题,顺利地制成了多种温度条件下电阻为零的超导体材料(他们称之为无能耗导体),引发了发电输电行业的革命性变化。

在超导体面前,不会再有特斯拉和爱迪生式的辩论与竞争,直流与交流都可以无远弗届,无处不达。省去了许多巨大而笨重的设备。输电变得非常简单,就两条几个平方毫米的电线(电线可以非常细,但为了有适当的强度,便于敷设而需一定的电线直径),就可以将电力远距离输送而不产生损耗。

“能电转换的应用首先在我们金银岛推广,且是大功率的模式,以适用我们金银岛辛克兹城的时空条件。这也是为了先搞清楚能电转换的空间要求。当我们清楚地知道能电转换的所有情况之后,就可以将之应用于我们的母星。

“我们冈格星的居民,届时也可以使用能电单体设备来供电。这个供电格局是这样的,每户或者每个电力使用者,将自己安装管理能电转换单体集成,也即每个需求者都将有自己的小电站。除非特别大的电力使用者,还需另建电站以供使用,其他的使用者将不再需要远距离的电力输送与调度。”

“在我们家屋顶安装就行了吗?”比利达问。

“只要有空旷距离的都行,当然最好是在屋顶。”

“会占用多大面积?”

“2-3平方米(只好使用地球单位,以便于理解)。可以提供4-6千瓦的功率。”

“这样的饮食起居只用电能就行了?”

“是的。”

“这有点美妙。”

 

“对于能电单体的研究,我们还在不断努力推进。目前我们这个实用的能电单体的最大发出功率为每单位面积2000W。试验中,已有单位面积5000W的单体被研发出来。只是稳定性和寿命有待提高。

“届时,你只要安装占用面积1-2平方米的小电站就行了。一天到晚,一年到头,这个小电站都将稳定地向你们家提供电力。

“当然,以我们冈格星现时的电力使用模式,这样的能电小电站对家庭或其他使用者来说并没有什么优势(使用者免费获得电力供应,输电使用无能耗导线,电力分配相当简单),但对于移动的交通运输工具,则有莫大的便利。可使这些移动的车船飞行器的能源供应变得非常简单。

“目前,我们对能电电站的优劣并没有定论(与递进聚变核能电站相比较),还在持续地观察中。或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两者并驾齐驱,或许,在某个阶段上,两者可以有新的突破。一个是非常成熟的电力供应者,一个是非常有前景的电力供应者。我们这些专业人士和广大普通电力使用者,都可以在未来的时间里,对它们两者评价打分。”

 

冈格星是金银岛居民们的母星。

当年,思想先驱和科技达人辛克兹,提出了梦幻般的科技人文狂想:寻找一个恒星系外的独立星体,创建一个不以太阳能量为生命之光的智慧生命生存发展世界。在这个前提下,研究开发各种先进科技和制造工艺,改变该星体的生存居住环境,使人可以在人为的环境状态下生存繁衍发展。利用该星体的各种时空条件:不自旋,不绕旋,引力平衡等,深入探讨时空的本质,以期阐发生命存在的意义。

时空眷顾,心想事成。在先驱和诸多科技大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找到了这样的星体。金银岛,这个浪迹星涯,恒星不痛,行星不怜,谁也不理,谁也不瞧的流浪者被发现。天生丽质无人知,一朝选入帝王家。这个孤单无助的星体,一下子成了冈格星人的至爱大宝,辛克兹的狂想和冈格星人的祈求,终于有了可以付诸实施的载体。

于是,金银岛成了这个星体的名字。命名为金银岛,一是因为这个星体为金银络合物,以质地命名之;二是实在难得且可爱,以心意命名之。称之为岛,则是此星体孤悬恒星系外,漂泊求存。

 

为了能飞往金银岛开创冈格星人的第二家园,冈格星的各路达人们,在他们原有的聚变技术基础上,再进一步研发了递进聚变技术,作为星际航船的推进器。各种适合高速飞行的材料设备工艺技术也同时应运而生,被设计开发出来。一个计划的提出,一下子全面深入地促进了应用科技的高速发展,物质文明由此而再上新台阶。

在最初的太空观测研究中,金银岛距离冈格星150.5光年(以冈格星年的时长计算)。由这个距离得出,若星际航船的正常航行速度为光速的0.5倍,往返星岛之间需时301年,这真是一件令人困惑重重的事情。人生几何,距离奈何,时空为何!

但困惑归困惑,即便如此,冈格星人却义无反顾,决定为此奋斗。他们深入研究了时空捷径(亦即我们地球人的虫洞),找出了可以缩短飞行距离的捷径,经过计算,在该捷径中飞行,来回只需10年,这是令人振奋的大好消息。

理论的计算,极大地提振了冈格星人的信心,一切准备工作便着手进行。

两年后,所有的飞行准备完成,载着冈格星人的飞船飞向金银岛。

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研究计算单程需时5年,而实际到达金银岛只用了1年时间。这是怎么回事?意料之外的惊喜很大很多,意料之外的疑惑也很大很多。

是我们的时空认知出了问题吗?

是我们的计量单位出了错误吗?

所到达的金银岛上不是观测中的金银岛吗?

更高等的文明生命在和冈格星人玩一玩吗?

是梦还是醒,是真实还是影像?

……

请稍安勿躁。管它是真还是假,是幻还是梦,是理论错还是单位错,千错百错,先登陆玩一玩再说。

更大更多的星岛飞船被制造出来,物资设备源源不断地被送往金银岛,研究人员和观光客在这个捷径中来回穿梭。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大的疑惑也随之呈现。需时怎么会越来越短呢。来往所需时间越来越短,从原来的两年,缩短为一年半,再缩短为一年,又缩短为半年,随着登陆开发研究金银岛的时间越来越长,穿梭来往的次数越多,所需时间越来越短。针对这种现象,天文物理专家学者,提出了新的时空观念:在时空捷径效应中,大尺度的星际距离,会因人的精神意志产生变化。越多人愿意并喜欢在虫洞中来往,越热衷于和辽阔的星际相融相洽,则距离会越来越近,需时越来越短。很快,这个变量被适当地引进重新设计的时空数理模型计算公式中,重复验证之后,结果不存在谬误。随着星岛之间交往频密度的增加,真实度屡验不爽。

由此便拉开了金银岛大规模改造建设的序幕。

由于金银岛并不是一个规则的圆球体(也不是十分规则的椭球体),其各处表面的引力大小相距甚远,他们就选了一个表面引力和冈格星表面引力相同的地方,开始他们的基础建设。

递进聚变核能发电站先行开工建造,为之后的大量的电能使用提供便利。有了这个电力能源,生存和建设就有了保障。

这个聚居地,开始设计建造为五千人的规模,随着条件的不断成熟完备,便由五千人扩大为两万人,之后又扩大为十万人。到达十万人规模之后,建造者、工程师和各路科技大咖,一致议定,先在这个基础上停顿一下,充分接受生活工作和时间的洗礼,总结经验厘清思路,以便更好地推进金银岛的开发建设。

为了纪念这位可敬可爱的思想先驱,他们就将这个聚居城市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整个聚居地,基本上呈方块状分布。

建设材料就地取材,就选用金银络合物。这种建材,可以非常方便地制作成板材和其它型材,可任由设计建造者造型裁切,使想要的建筑形象呈现出来。

这个金银岛,其赤道的截面,与冈格星的赤道截面平行。这用意不言而喻,就是要有来自冈格星的理念。你可以在这里随意定义赤道,但如此便意义浮浅,唯是与冈格星有所联系,方显用意殷殷。

聚居地所选地方,中心点纬度在北纬22.5°(南北纬和冈格星南北纬相同),所在经度定义为零度,划定的东西经亦和冈格星东西经相同。

所有的街区都是整齐的方块,所有这些方块由垂直纵横的街道串联起来。整个平面看起来井然有序。

街区的建筑大体都是两层的楼房,造型风格由建造者自行设计。由于年代不同,流风有变,这些建筑呈现出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境况。

为了保证居所的适宜温度,这个聚居城市是封闭的,除了必要的与外界联系通道,其他的都用建筑材料隔断。最外围的是建筑物的墙体,建筑的顶部,用真空透明材料与其它空间隔开(透明的金属银)。这样,街道和居住空间自成一体。这个内部空间,由自动恒温系统控制温度,使之维持在16~26摄氏度(借用地球单位)范围。

中空透明材料中,嵌进了电致发光零件,在模拟白天状况时加电发光。这个辛克兹城的“白天”、“黑夜”,与先驱辛克兹的出生地同步:早晨曦光初现,中午光耀当空,傍晚夕阳渐暗。进行适当控制之后,也有蓝天白云,也有朝霞晚艳。

居住工作空间里,保证温度的正常是特别重要的事。在这个没有太阳每天加热的金银岛,一切能量来自核聚变电站,这个电站的稳定,工作至关重要。可以想象,一旦没有能源供应,零下一二百度的寒冷会很快将居住生活的空间变成超级冷库,这是生命不可承受之冷。这个电站有两套独立的发电机组,来应付不可控的事件发生,起码保证有一套机组能发电供应。在有了空间内在能发电设备之后,应付不测将会有更多的余裕电力。

同时电站还备有超级储能电池,需要时,这些储能电池向负荷提供电能。

每个单独的居住工作空间,也备有这样的储能电池,一旦这个单独空间跳闸或某部分街区跳闸,这些装备的电池可以保证这些个别空间的供电需求。

下水道的工程很庞大。除固体外,这个工程要保证所有的生活起居排放和科研、工程排放得到有效回收、处理、转化。有的该重复利用就重复利用,有的该封存就封存。相对来说,重复利用的占绝大部分,只有极小部分的排放需要被封存。这些被封存的排放,将会在更高的层次上被处理,变成可用物质(物质重构)。

因此,整个聚居城市,从一开始就必须考虑这些问题,必须是一个立体规划设计。

要在这个星体上生活工作隔断热能传导非常地重要。他们用黄金泡沫方便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金属是热能的良好传导者,金银更是如此。金银岛是巨大的金银络合物,可以迅速消弭温差,寒冷无处不在。用上了黄金泡沫,问题就得到了有效解决。整个聚居城市的地基,先铺设黄金泡沫,将热能传导隔断,然后再敷设各种管道;与外界接触的墙体,也要装上黄金泡沫;街道上面的透明金属,做成真空夹层,这样,整个防止热能传导屏障便就此构成。

一切都在内循环要求的原则指导下设计建造。同样的,封闭居住工作空间内的空气,也是这样被管理,这些气体,气温合适,成分恰当。都被监控系统密切监测,在每个街区都设有气温成分指示牌。监测到有变化时,系统会实时调整其相关数值,如温度,含氧量等。一旦有有害气体散逸,会被迅速探测到,作出预告,记录存档,启动应急响应,有害气体会被迅速抽吸处理。散发有害气体的源头会被很快认定并作出合适的处置。

作出这样的设计建造安排,是因为金银岛不像地球或者冈格星那样,具备环境自我净化能力,一切都要在人为的条件下运转。

辛克兹城的工厂制造业,多被安排在城市的北部,这些制造工厂,以满足居民所有的需求为目标。

刚开始,一切制造设备都由母星带来,奠定了基础之后,根据辛克兹城的实际需求,在本地进行生产,视需要或扩大或改进。现有的制造业,已几乎可以满足辛克兹居民的所有要求。

粮食生产,已被金银岛人工业化,其生产过程有如产品流水线。

由于金银岛足够大,每年都会有数以千万吨计的宇宙尘降落地表,这正好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原材料。经过改造和适当配比,就成了适合作工业化生产的粮食作物的土壤。这样的土壤被放到流水线的栽培柜中,按需求播上相应种子,选择程序,工厂化生产便开启。其间的温度、湿度、光照保证以最佳的数值,出现在整个作物的生长阶段,促进作物的生长。收成的粮食作物,食用部分被分类包装,放在货架上供居民们选择。不能食用的被适当处理,变成工业原材料或制作成肥料,这里没有被浪费的东西。

 

有垃圾的只是我们的思想意识,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改变过程。

大部分的原材料,都会从金、银中取得。这是依靠了强大的科技工艺能力。比如,如果需要柔软如皮革般的材质,就通过变性工艺处理,使之柔软。这样,就可选作座椅沙发之类的原材料。这种柔韧的金或银,亦作拉成丝纱状,作为衣服的原材料。或者干脆进一步处理,使之像布匹一样,剪裁缝制就成为衣服。还有的工艺更绝,直接就按某人的身高尺寸,做成无缝衣裤。天衣无缝,是之谓也。

如嫌金银太软,那也可以使之变强变硬;如果觉得金银太沉重,那也可以使之疏松变轻直至轻到有如空气;如果需要不同色调,那也可以使之五彩缤纷。反正不管怎样,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是真是假呀,真能如此?那我要不导电的金和银,可以吗?

可以,没问题,只是你要给我一点时间。

为什么?

因为从来没有人有这种诡异和夸张的念头。

你不是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吗?

老兄,你别急,让我来对付这个脑洞炸裂的来访者。喂,可爱的靓仔,你听着,你不是要不导电的金银吗!

哈哈,就是要你来出马救驾,说呀,你的不导电的金银可以让我欣赏一下吗?

呐,这是一块电路板,看好了,这就是不导电的金银的真实存在。

你别蒙我行吗,欺负我不是内行,随随便便就想用一块板子来应付我,这可算不上地道。

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想让你开开眼界,你却在那里心生厌恶。看着,这是一块基板,不导电的,是吧。

那上面不是有很多导线吗?

那好,看来你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看着哈,现在把这基板和导线一起剪下来。上面有基板有电线,总重量是30克(换算成地球重量单位),对吧?

对。

你看好了!这是坩埚,基板连导线一起放坩埚里,现在用高频加热一下——加热开始了——先生,你现在看到的是什么?

一起都融化了!我这样描述不会有逻辑上的错误,是吧!

靓仔先生,你完全正确,逻辑非常清晰,能在如此重要的关头保持清醒的头脑,令我很吃惊。

现在是你很诡异很夸张,这是我心底的声音。

好吧。我诡异你诡异,我夸张你夸张,这算扯平了——看看坩埚里的倒出来会变成什么——你看这是什么?以我的视觉加上以前的认知,得出的是金黄色的金属。

看看重量,还是30克。

……唔,好吧,我认为这可能是黄金。

去掉可能之后,不导电金子就是真实的。

你是不是想说,不管你以后怎么说,说什么,我都要相信!

这个取决于你,我不太好打包票。

好吧,我信了有不导电的金和银。问题是:我为什么会放弃持之已久的观念,转而相信了不可能呢!这真是令人困惑的境地。

对此,我也感同身受,也曾经有过同样的困惑,对接受这样的认知心情很不爽。

还有更多的不爽。

这恐怕是一块塑料板吧?对不起,本星球不使用塑料,亦不知塑料为何物。这是金子作疏松处理后的产物。

那这块呢,打死我都不会怀疑这是块木板!

何必要去受那皮肉之苦。那真不是块木板,而是一块银板。看似木板,有纹路有年轮,质地比重都极其相像。但确实是经过变性处理的金属银。

这是让人迷乱的节奏。

那就只好凡事问了。

 

这个方块是何物,好像挺好玩的,还写有座右铭,啥,千钧重,一握中,慎保全,可致用。这是啥东东?

你若能将它移动,就属于你的。

有这么便宜的好事——唉呀,真的弄不动,是焊死了或者上了螺丝吧。

那你再认真看看。

怎么就飘起来了呢?我能不能将手放在下面,试着将它拿回家?

千万不要做这样的科学试验。理论计算告诉我,当它重新回到桌面时,你的手掌将像一张最薄的纸。

……嗯……这是我的左手,12345,五根手指,加上手掌,可以伸展自如,抓握有力;这是我的右手,12345,五根手指,加上手掌,同样是伸展自如,抓握有力。

你是说,如果我将左手放到下面,然后让方块重新放好,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的右手仍然是伸展自如,抓握有力,而左手却是……却是……随风飘摇,是这样的吗?

我还要将之完善一下:还有血雨腥风,紧随其后。

那就免了,毕竟我的手还是最重要的搵食工具。如其随风飘摇血雨腥风,还不如伸展自如抓握有力。

真是冰雪聪明,不但冰雪聪明,还让我不会手忙脚乱,到处去找纱布止血贴。

那到底是何方宝物,需要供奉在这里?是中子星似的物质,还是超强磁铁的作用?

猜吧,让神秘再在江湖上流传一段时间,这样会有更多的想象涌现出来,可以编写出更多的可爱段子。有人就有江湖,有神秘就有无尽的江湖故事,千回百转美妙动人。

看来辛克兹城的人爱故弄玄虚。

 

这一定是海市蜃楼的写真,好像是属于我们地球的景观,有像教堂的,有像宫殿的。这时候,如果能见到家乡的老房子,那就更有亲切感了。啊!……说来就来了,这就是我家的老宅,青砖灰瓦,三开两进……这是怎么了。有谁能将我在梦境中拯救出来!

慌什么地球人,这是原子堆砌的景观,可以随心而变,心想事成。心想事成不是你们地球人的最爱吗!临到面前,反而心生怯懦,真是叶公好龙,见到真龙就筛糠。

好,我不筛,我真的喜好。可就是很难平伏下来,这可如之奈何。

那就换个场景,看高山流水,荒原大海,小径幽静,松涛翻滚。

这还挺好的。唉呀,有让人筛糠的至爱,也有让人舒畅的至情。美妙就该这样交替更迭。

别留恋,再来这里参观一下。

这是一个流水线的车间。可怎么没人了呢?原来,产品已足敷使用,不必再加生产。所需的零配件也已备足,所以工厂停产,生产线停工,工人失业。失业了怎么办?没关系,也就两个人。就算一个人,他也要吃饭吧。没关系,他们正在搞新设计,在作新设想,或许,新一代的飞行器很快就会被设计出来,然后付诸生产。

这是一个很个性化的工厂。如果你觉得通用产品不合你的心思,可以直面设计者,设计者将会把你的要求呈现为产品的多种可能模样,将你最满意的选出来,工厂就可以为你度身定做。

封闭区间的顶层,有的被用作这种飞行器的停放场。如果你觉得从这个街区到另一个街区有点远,可以乘坐这种飞行器。上到顶层打开门,开着飞行器离开封闭区间,飞起来就可以从这里到那里。封闭区间里,没有交通工具,辛克兹人不喜欢,觉得这个区间就适合散步。

这种飞行器还是用金和银来作原材料,各种性能要求都可以利用各种工艺方法来实现。

来,请看这里。咦,好像有很多工业机器人喔。

对,你很有眼光,这些真的是工业机器人。

它们似乎在休息。

是的,它们在休息,因为工作已经做完,传送带上没有需要被它们拆解的回收物件。

看来我还是可以的哈。那让它们动作起来,进行拆解工作,需要什么条件。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将你的至爱手机放到传送带上,然后,你就可以看到整个拆解过程,当然,我不会建议你这样做,除非你觉得你的这部手机是时候该回炉了。

它们不会觉得在拆解之前要做些什么吗,比如,我的手机里还有许多信息和隐私,它们起码要帮我提取出来保存一段时间,好让我可以反悔一下吧,不是吗,我的要求大概不会太过分吧。

会的,一上传动带,它们就可以鉴别出这个物件的各种信息要素,然后就作出拆解准备,你手机里的信息将会被备份,隐私将被加密,这些将被保存一段时间。在这时段内,你的反悔、懊恼、可惜都会被清除,就像清除内存垃圾一样。

如果我在把手机放到传动带上后,在街上吃了一顿饭,酒足饭饱之余,发现搞错了,该上传送带的是在包包里的手机,而不是已放到传送带上的手机,这有解决方案吗?

有的。在没有变成原材料之前,可以做到将你的手机复原。

如果变成了原材料,肯定就不能复原了,是吧?

是的。你的这个判断非常及时和正确。为了防止这样的让人痛心疾首的事情发生,我们将考虑在这个工厂安装防止掉链子软件,以确保用户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这就是说,如果我有时暂时失忆,或暂时掉链子,都将不用害怕受损了,是吧?

是的。和你一样,我也将不再害怕失忆和掉链子。不过,有时我会认真地考虑一下,我是不是要和医生说声哈啰。

很好,你说出来的正是我想说出来的。英雄所见略同,信哉斯言。

 

来这里,先生。这里不但有信哉斯言,还有惊哉何物。

我没看错的话,这应该是一条特大号的昆虫,是吧?

没错,是一条特大号昆虫。如果再加上定语“人造”,那内函和外延都会十全十美了。

你们冈格星,辛克兹城人,都喜欢这种特大号人造昆虫吗?

是的,从小喜欢,长大后也喜欢,到老了也还是喜欢。

这肯定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我们地球人相信,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喜欢,愿闻其详。

那好,有这样的好奇心就好。我们冈格星人对地球人的好奇心非常尊重。

彼此彼此,一样一样。

请看它的骚操作。如果说骚操作有损昆虫虫格,也可以称之为神操作。请看:

放置在台面上的昆虫,忽然间变成一个椭圆形的蛋(昆虫都是蛋孵化出来的),然后里面似乎有动静,蛋壳被从里面打开一个口(小昆虫咬的),小昆虫从被咬开的口里爬出来,刚出来就找东西吃,这里爬那里爬;原来的蛋壳化作鲜嫩的枝叶,它嗅到了食物的香味,爬过去啃吃枝叶。不断吃,虫体不断变大,变得膘肥体壮,然后静伏不动,然后蜕变成蝶。此蝶不同于地球的蝶。它身体左右各有两片翅膀,这翅膀不断变换颜色,既跟动作有关,也跟环境呼应。可以各自拍打,作各种花式飞行,快速前行,缓缓后退,侧向运动,上冲下坠,还会发出欢快好听的鸣叫声。会听从你的招唤,停在你的手上,肩膀上。同时散发迷人的香味。

这是特大号昆虫的完整一生,最精彩的时段,自然是蜕化成蝶的时候。

亲爱的辛克兹人,我觉得你让我欣赏这样的美妙事物,一定是想让自己有一个蜕变的时刻,升华生命的光辉。

这样说吧地球人,小时候喜欢,是因为让我看到了前因后果,长大后喜欢,是因为让我看到了变化,到老了还喜欢,是因为要激励自己去改变。

……

总之,衣食住行玩,在辛克兹城都有相应的生产工厂,可保衣食无虞,作息无忧。

 

但总有不可避免的问题会出现。

我们辛克兹城可以孕育新生命吗,可以让新的生命在这里诞生吗?

这是伦理和科学的双重拷问。

金银岛,和冈格星相比很不相同。它没有太阳,没有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人类要在这里孕育生命,风险无从评估,要在这里诞下新生命,没有案例可资借鉴。

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证实可行与否吗!那和生命开玩笑有什么不同!我自告奋勇,愿意做第一个开路的人!行吗,将要来到世间的生命会乐于同意吗,会接受你的自告奋勇吗!

有太多的深层议题,需要时间和智慧来消化。一时不能解决的难题,可以选择暂时优雅地放手和慢慢地思考。

或许,这正是先驱辛克兹想要的一个过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星河帆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