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二天,我把两首歌的歌谱抄下来交给了李明惠。她用脚踏风琴弹奏了一遍歌曲的旋律,大家都觉得挺好听的,于是李明惠和团支书决定采用我推荐的两首歌,晚上开始排练。
李明惠真是个音乐天才,当天就学会了《青年友谊圆舞曲》。晚上,她借来一架旧手风琴,准备在排练大合唱时给大家伴奏。同学们都坐好了,等她教大家唱歌。李明惠把手风琴挎在肩上,然后弹奏起来,可是有一个琴键不响。她放下手风琴,捅捅这里,按按那里,仍然没有找到毛病,见同学们都在等她,急得她汗水顺着鬓角流了下来。
看见她这个样子,我替她着急,“我来看看吧,也许我能弄好。”说着我接过了手风琴。
“你行吗?”李明惠有点信不过我。
“试试看吧。”我用指甲钳代替螺丝刀,拆开了手风琴,很快就找到了毛病,把琴修好了。为了试试效果,我便弹奏起了《友谊地久天长》。弹奏完了过门,便不由自主地随着手风琴的旋律用英语唱了起来: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and never brocht to mind ?
(怎能忘记老朋友,心中不怀想?)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and days of auld lang syne?
(怎能忘记老朋友和过去的好时光?)
……
乱哄哄的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我的声音刚落,同学们一边鼓掌一边喊:“再来一个!”
这时我看了一眼李明惠,发现她两眼正直勾勾地看着我,脸上一副惊愕的表情。看得出来,她对我的表现感到不可思议。
同学们的掌声使我有些飘飘然,于是我又一边弹着琴一边用俄语唱起我最喜欢唱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我的首歌曲,把教室好像变成了剧院,同学们有的鼓掌,有的拍桌子,有的大喊大叫,有的吹口哨。大合唱也不练了,一直让我一个人唱下去。直到晚自习的铃声响了同学们才放过我。
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刚拿起书,这时李明惠好像才回过神来,用低低的声音说:“我怎么觉得好像今天才认识你,今晚上自习之前,你在我的心目中基本上是个书呆子,除了读书种地之外好像不会别的。现在我觉得你好像是另外一个人。”
我忍不住笑了起来,“看你大惊小怪的,我还是我,基本上还是个书呆子。”
李明惠摇摇头,说:“人不可貌相,水不可斗量。上学的第一天你从‘C’开始背字母表,沈老师说你懂音乐,我以为是在开玩笑,没想到真让沈老师猜着了。昨天你口口声声说你五音不全,唱歌难听,我一直以为你很实在,就相信了你的鬼话,还准备向团支书为你求情,不让你参加大合唱,没想到你今天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你说说,为什么要骗我?”
我只好放下书对李明惠解释道:“不是我成心想骗你,我是有过深刻教训的。上初中时就因为经常参加演出,影响了学习,吃了不少亏。所以这次上学之前我就下定了决心,决不再卖弄自己这点业余爱好,要不是为你修手风琴,哪有刚才的事。这都是为了你,你还怪罪我?”
听我这样说,李明惠和坐在前边的宋秋雁都笑了。李明惠说:“事到如今,你说什么都没有用了,就凭你唱得这么好,我看你至少要出一个节目。你就来个男声独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另外教同学们唱《友谊地久天长》、给大合唱伴奏的任务也落实给你了。”
“我赞成!现在找这样的人还找不到呢,既然自己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就不能放过。”坐在我们前面的宋秋雁说。
“你们俩每人出一个独唱,然后再一起来个二重唱,再加上大合唱,咱们班就可以出四个节目了。”坐在后面的班长向远方也偷听到了我们的谈话,高兴地说。
“我看趁这个机会把咱们班的节目定下来,明天报到团委去。”宋秋雁说。然后问李明惠,“你准备唱什么?”
“《泉水叮咚响》。”李明惠说。
“二重唱唱什么?”宋秋雁又问道。
“《敖包相会》怎么样?”向远方说。
“我没意见,你看行吗?”李明惠看看我,征求我的意见。
“我从来没有唱过二重唱,怕唱不好。”我推辞说。
“我也没唱过二重唱,为了咱们班的荣誉,没唱过也得唱,就这么定了。”没想到一向对我非常客气的李明惠,现在对我说话的口气竟然会变得这么强硬。我弄不明白为什么她突然这样对我。
第二天下午没有课的时候,李明惠也不陪我练口语了,让我背着手风琴,她带着我离开了教室,来到教学楼的后面的小树林里,我们一起练习二重唱。《敖包相会》我们俩都会唱,就是没有在一起唱过。我也是上过舞台的人,可是和李明惠一起练歌竟然有点紧张,一张嘴就跑调了。
“你昨晚唱得那么好,今天这是怎么了?”李明惠觉得有点奇怪,不过,她也有点不太自然。
“我也说不清今天这是怎么了。”我无奈地说,觉得脸上有点发烧。我想,也许是和她第一次在一起唱情歌的缘故吧。
练习一会之后,我终于平静下来,最后我们俩配合得还很默契。
节目报上去之后,过了一天,李明惠很不开心地对我说:“《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没有通过,团委书记说不能在晚会上唱苏联歌曲。这个人太可恨了,什么都与政治挂钩,怎么能这样?”
“我的节目取消了,独唱就没我的事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倒是很高兴。
“你别高兴得太早,那首歌不让唱,你的节目还得出,再换一首别的。”李明惠还是不肯放过我。
一看还是躲不过去,我只好又选了一首,对李明惠说:“那我就试试《在那遥远的地方》,这是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民歌,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现在广播和电视里都播放这首歌,我估计不会有什么问题。你唱一遍我听听,我给你伴奏。”
“好吧,我试试。如果不合适,再换。”我说。
我唱完了,可李明惠只是呆呆地看着我,没什么反应。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说道:“唱得太好了,我听得都入了迷。晚会上你就唱这首歌吧!”接着她问道:“不管是中国歌还是外国歌你都唱得这么好,一定受过专业训练吧?”
“我哪受过什么专业训练,只不过在红 卫 兵宣传队里混过几天。”我苦笑了一下。
“没受过专业训练,你也受过高人指点。”李明惠肯定地说。
我真佩服李明惠,就好像知道我的底细一样。我只好向她交待了当年在红 卫 兵宣传队里的一些事。“当年我们那个红 卫 兵宣传队里有位音乐老师给我们当指导。在那个年月有些同学根本就没把老师放在眼里,只有我一个人非常尊重他,主动找他学习一些音乐方面的知识,因此老师对我非常好。他不仅教我识五线谱、拉手风琴,还认为我的嗓音好,教我一些唱歌的方法和技巧,还偷偷地教了我几首当时被称为‘毒草’的中外名歌,其中有就有中文版的《友谊地久天长》。”
“怪不得你唱得这么好!”李明惠感慨地说。“你真是个有心人!虽然我也喜欢音乐,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如果我处在你的位置,我未必能像你那样做。”
电话:13732822240 微信:332144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