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有生命的星球吗?似乎是。带着它的太阳,应该还在生命的恒定状态,而这个行星和太阳的距离也恰到好处。不是太远也不是太近,接收到的太阳光能,可以让行星保持在合适的温度上。这颗行星质量还足够大,以至于气体不能逃逸,有足够多的气体来形成大气层。
这颗星球的两极也是由冰雪覆盖,比起我们地球,这由冰雪形成的山脉比我们地球南极宽了许多,山脉延绵使冰雪世界非常壮观。近距离地观察,完全找不到像企鹅、北极熊这样的极地生命。
飞临时,有时会看到雪崩,让宁静的极地呈现白絮喷涌飞溅的场面。
这颗行星只有一个大的海洋,近乎圆形,大部分在行星北半球,小部分在南半球,不像我们地球,分成几大洋,分散在地球的表面,和陆地互有交错,多种搭配。这样的海洋和陆地构成,比之于地球,似乎过于单调。由于只有这样一个海洋,其海浪的波动方向也比较单一,基本上是朝着一个方向波动,除非风向有变,改变作用力的方向。由于整个海洋没有分隔,如果有一定方向的风力持续作用,波浪持续获得推动,累积的能量非常巨大,经常是浪涛汹涌,甚至是惊涛骇浪,冲击海岸时,遇陡峭山崖便凶猛撞击如雷声振,遇平缓岸滩便长驱直入所向披靡。
在这个大海洋的四周,耸立着许多山峰,这些岸边山峰,有的是连成山脉,有的是散乱各处,似乎是在围堵这凶猛的海洋狂暴,这些海边的山脉,是高大的屏障,用以束缚放浪不拘的海洋。
这个大海洋,足够大,足够低洼。有容乃大,这个星球的水,除了冰封在极地和高山冰川,以及少量江河湖泊的水,其它地表水全部在这里。
这里的陆地构成,比起我们地球,显得很平坦,除了海洋四周隆起的高山,其他地方几乎没有能被称为山的地质构成。在赤道两边,有非常宽阔的地带,地势非常平缓,远距离看几乎像平原。从这片宽阔地带往高纬度的方向,地势便稍为有些起伏,而这些起伏,都是都是百公里距离内只有100米左右的高度差,相对地球来说很不起眼。当然,也有极少数的较高隆起,突兀地出现一座勉强可以称为山的土石堆叠。
这些高纬度地带,形成了许多缓缓的皱褶,如同我们向平静的水面投一颗小石子,造出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只是这涟漪有些不同,它不是从中心向外扩展,而是从赤道两侧向两极扩展。
探访号在洁白的两极飞行观察,在湛蓝的海洋上飞行观察,在灰棕的大地上飞行观察,比之于地球,那是另外一番令人震撼的感觉。我们的地球是如此地美艳动人,我们的宇宙是如此的宏奇美妙,这个星球是如此地令人好奇,遽然不同处,你都会不由自主地屏声静气收摄心神。以此,方可表达我们对天地造化的恭敬。
探访号在绕行这颗行星,近距离看去,有云、有陆地、有蓝色的海洋。以地球人的经验来判断,这样的条件完全符合生命产生和持续的需要。问题是,它产生了生命了吗,产生了生命没有被灭绝吗!
可能有第六感觉吧,探访号上的值员觉得这颗行星没有杀伐戾气,没有污浊不堪,看上去还是挺祥和安宁的,这里似乎应该有生命的存在。
降到更低的轨道,可以看到平地、河流和低矮的山脉,真的很像我们地球呀!唯一缺少的就是绿色,缺少由绿色带来的万紫千红。可以产生生命的行星,可能都要这样吧,绕着太阳公转,从太阳获取能量,会自转、分出白天黑夜,让星球表面顺次得到阳光照射。绕行发光恒定朝气蓬勃的太阳,不断获取生命所需的能量,绕轴自转让能量分布到每个地方,不致于产生极端的温度。这肯定是生命所喜闻乐见的。
启动反向推力装置,探访号加快减速,同时启动反重力装置,让探访号在低速飞行中不至于被引力拉到地面。
探访号选定一个适宜降落的地点悬停。飞行探测器着陆探测。所有的探测项目完成后,证实可以停放飞船,探访号降落。
检测一下。
结果显示,当地气温27℃,是一个非常适宜人类活动的温度。空气的湿度是60%,也是一个不错的数值。空气中似乎没有氧气,且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含量和地球有较大的差距,显然,在这样的环境下,必须携带氧气设备才可以活动。在多种不同环境构成体中,所采集到的微生物,种类很少,只有个位数,且不构成对人体的伤害。周边的放射性本底数值很低,不构成危害。由于气体构成不同,天空的蓝色有些不同,偏于青蓝色。
正是此地中午的时光。太阳高悬,微风轻拂,只是没有地球的青葱碧绿。
为确保万无一失,六位星航员进到过渡舱后,还要经历一个过程:他们要在这舱中,用快速退毒气雾剂清理一番。这种气雾剂,可以使细菌病毒快速迭代并大幅度地减低毒性,甚至变得无毒。启动相关设施后,这种气雾剂徐徐涌进过渡舱,达到足够浓度后,舱内空气被有意为之地造成上下流动左右旋转,使气流不断被搅拌。他们可坐可站可行走,让含有气雾剂的空气和身体接触。在有生命的地方,他们出舱和进船,都要经历这个过程,以便保证对该地生命不会造成伤害,也不致于让自己染上该地的病菌病毒而造成伤害。
40分钟后,清理结束。六位星航员从飞船上下到这个星球的表面。这是一个最高处(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有一个几百米宽广的平坦地面。在这里,可以极目远眺,四围行走。
相对于地球,这里比较安静,只有微风在身边掠过。
灰棕色的土地,从脚下向无尽的远方伸展,恢宏壮阔,莽荒绵绵。真正是天苍苍,野茫茫,不尽原野诉空旷。单调的两色,把天地的雄浑展露无疑。这应该是最初之色,这应该是最初之情。原始单纯,无拘无束,原色原味的天地本初。然而,唯有本色初衷,才可生出千姿百态,万紫千红。
这真是一处开阔心胸的好地方。如果地球人都有幸到这里一游,估计可以将烦恼消去大部分,甚至是全部。为什么我们地球人会这么斤斤计较,锱铢算计,局限于一个狭小空间,而没有解去束缚,让心胸接受洗净。
六人脚踏实地地欣赏这颗星球的恢宏壮阔。比之于星空茫茫,这另有一番不同景象在心头,到处的美妙都被他们先收纳了。
震撼够了,陶醉够了,他们就从设备舱中调出野外代步车,乘车去游览这颗行星的原始风光。
所有的方位维度地形地貌等,早已被测定,并制作成了数据地图,可供随时调出使用。
车子从小山丘下来,就朝东南方向开去,直线距离56.7公里外,是那个大海的海岸,他们觉得先得看看海洋。
先让飞行探测器前行,探好路,以绕开太过坎坷不便行车的地方,虽然整个星球从大范围看是非常平坦的。
探测器的画面信号传到车显屏幕上,供使用者验证探测器大方向上的确定性,小范围的开行选择,交由代步车自行识别。
很多大段的行程,地表都是很适合车子快速行驶,只有小部分路段,需要减速慢行。所行驶过的路,基本上都是灰棕色,偶尔也有些深浅和不同的色泽。可以看出来,这条路上的两边的土壤很有厚度。从隆起土丘上会看见有不同的层叠痕迹,这些痕迹,因雨水冲刷的程度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有的分明,有的隐约。路边会有大小石块不时出现,有时实在不能避免颠簸,就只能启用气垫船模式,跨越过这些路障。扬起尘土,也是在所难免了。
现在,海的波浪很轻缓,所在的海滩还是沙滩,淡白色沙子,在海边绵延不断。
那边是天地苍茫,这边是海天苍茫。
在干燥的河滩上行走,留下了一串的脚步,映出了一片身影。
这个星球是非常适合改造成移民的乐土,不是吗!有水有空气有不尽的土地。太阳很亲切,行星很友好。没有主权争议,没有历史恩怨,有的是宁静安详,辽阔美妙。
“碧海蓝天,白云翩翩,只是没有苍松翠竹,没有蜂蝶飞舞,没有鸟鸣蝉唱。”
“但沧茫质朴,清静无烦,不也是一种美妙吗。”
“生命千姿百态,是一种美妙,天地亘古洪荒,也是一种美妙。现在,我们就是处在这样的美妙中。”
“我很享受这样的感觉,这种神秘的氛围,令我神驰心摇。”
“可遇不可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魅影星,黑寂的美,红宝星蓝宝星、水晶星,幻彩的美,而这个星球,洪荒的美。”
“我们可能也是太奢侈了吧,万千美妙集一身。”
“有点忐忑是吧,我也有时闪过一下这样的心绪。”
“星际太美妙,时空太神奇。”
“空阔无穷无尽,美妙也无穷无尽。”
……
“走在这个海滩上,就像走在家乡的海滩上,而且又添加一种敬畏。”
“还有海,看上去,既熟悉,又陌生。”
“这样慢慢地走,一路地看,维生装备好像不存在。”
“这个星球比地球质量要大一些,但行走的感觉还不错。”
“情绪高涨,其它隐退不显。”
“或者漫漫星途,我们的身体起了什么变化。”
“肯定是变强了。”
“可能跟心理变化有关。不断克服各种险阻,坦然面对各种困难,心志坚毅,身体自然跟上节拍。”
“这是你的心身论,在没有认真论证的情况下,我先投你一张赞成票。”
“事实胜于雄辩。引力大不利于行走,但我们走的感觉和地球没有差别,这是最好的证据。”
“只是感觉而已呀。”
“我认为已经足够了,满足了充分必要条件。”
“走了这么久,似乎脚下的,除了沙子还是沙子,一个生命的遗骸都没有。”
“早就探测过了吗,只有个别种类的细菌。”
“为什么不希望奇迹出现,我很希望有这样的出人意料的感觉。”
“你的感觉太奢侈,太不近这个星球的球情。”
“我们和探访号来到这里,看看,这里不是有了欢声笑语了吗。这应该是一个最大的出人意料。”
“如果有本地人,这个成立,可我们来自地球,我的意思是要出我们的意料。”
“这个有点勉为其难。”
“是吗,讲来讲去讲了这么久,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给这个星球起个名字,这样也不用老是说这个星球是吧。”
“我们的母星叫地球,要不要这个星名也带个球字?”
“你试试看。”
“唔……云球,不贴切,土球,不亲切,原始球,不真切,不好起,大家来吗。”
“现在轮到加布莱给登陆的星球命名,我们不要抢班夺权好不好。”
“哈哈,不好意思!到了这个星球,就把那个星球的事给忘了。”
“加布莱,你说呀,叫魅什么呢?”
“魅光星,或者是魅然星。那就魅然星。”加布莱说话。
“诶,这个可以,叫魅然星比较合适。”
“好像不错。”
“加布莱,你解释一下。”
“接近质朴自然,少见有渲染。”
“好吧,通过。”六位步行者确认了这个名字。
……
“这个魅然星,适合改造为宜居的星球,可以接受大量移民,改变我们地球现在非常拥挤的状态。”
“这可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
“先得有想法,然后慢慢去完善。”
“谁做第一批移民呢,要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那绝对是前无古人。”
“先要移植草木,让这里山清水秀,慢慢让空气中的氧多起来,然后将地球的动物也迁移到这里。”
“这要有超大型的星际飞船。”
“如果可行,肯定是举全球之力来促成这一壮举。”
“不是一朝一夕,而是要历经世代,坚韧不拔。”
“魅然星的地质构成和内部活动,我们一无所知,这个可能要先确定,地震火山、星际物质影响还不了解。”
“先别那么巨细无遗,先谈美好远景。”
“什么都别谈了,看吧,女士们先生们,这是一条河的入海口,我们被河流叫停了。”
你们走的也太久了吧,说得也太投入了吧,是时候要有什么来提醒一下了。
远处有高山,山上积雪,到了季节,温度升高,冰雪融化,汇成溪河,流入大海。或许还有渗入地下的雨水,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候从土石中涓滴渗出,集合成溪,相互汇合共赴浩瀚。
止步河流,只好返回原路。
“这是什么!”尹秀敏从河流入海口处堆积的沙砾中捡到了一样东西。
这个东西中指大小,两头带节,白色,像竹管纵向等分劈成两半的其中一半,很像我们地球贝类的贝壳。或许由于经时历劫的磨砺,端口已经圆滑,棱角已被磨平。但形似竹管白色物件的外部,仍然有隐约隆起的纹路。这些纹路呈点状分布在“竹管”的外表面。
显然,这不像天然形成的物件,更像是生物的遗骸。只有生命,才具有这样的神奇能力,可以把外界的天然物质,改造成自己所需的结构,并以此结构,来形成自己的存在形态。生命的万紫千红,千姿百态就由此而来。
这块竹管,曾经是生命的组成吗。如果是,为什么只有这个绝无仅有呢。如果有这个形似我们地球贝类的生命,它不可能只是半片贝壳,应该有千千万万。如果这个魅然星真的存在过这种贝类,那它从生命的演化过程来看,比照我们地球,一定会有其他的贝类形态,这些形态也应该有万万千千。
可是,这一路走来,大家慢行急行,有心没心,都没有其它的发现,只有白茫茫的海沙,从那里到这里,从这里到遥远。不像我们地球的海滩,或大或小,或多或少,一路上是有各种贝类遗影的出现。
“看看海里面有什么,或许有什么令人意外的发现。”看到尹秀敏捡到类似贝壳的东西后,布朗有些想法。
大家回到代步车前,从装备箱中取出潜水摄像头,将摄像头吊挂在飞行探测器上。为防止潜水摄像头被水中物体卡住,使探测器无法移动,这两者之间有个特殊连接装置,一旦下面的摄像头被卡住,拉扯力度在一定数值时,则这个装置自动卸去吊挂绳索和信号电缆。舍弃摄像头,保全探测器,摄像头获取的图像信号,经探测器传给每位接收者。
探测器吊拽着在水中的摄像头探看水中的情形。在水中拖行了很长一段距离,没有发现类似生物的东西。再贴近海底观察,也没有发现任何有生命存在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