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待在村子里,几乎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以至于我站在田野中间,周围都是山,我闻着下过雨后淡淡的花香,吹着清凉的风,我会觉得世界的其他地方的人,他们应该也会像我这么活着,偶尔开心一下,但是大部分时候都是烦恼的。如果我走出大山,有机会看看大山之外的人们,会不会改变我的想法呢?
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在春意盎然的时候,学校组织春游了。老师说:"应上级响应,要组织学生们一起体验大自然,学习新文化,将组织一次春游活动,活动参观地点--长沙动物园,韶山毛泽 东故居。活动经费,每人200元,多退少补,大家跟家长回去商量一下,报名时间下周四截止,下周六出发。”
当时听到’春游’二字的时候,我内心有多狂野,听到200元经费时就有多安静,教室里沸沸扬扬,有拍手叫好的,有讨论带什么东西的,有欢呼雀跃的,只有我一个人,握着笔心无波澜。
“”
“你们班说了去春游的事么?”姐姐问我。
“说了,学校组织的。”
“我反正要去,这么好的机会,才200元钱,就能出省。”姐姐信誓旦旦地笃定了。
我看着她蹦哒蹦哒地背着书包走在路上,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一样。我紧跟在她的身后,不敢说半句“我也想去的意思。”
“妈妈会同意吗?”我旁敲侧问道。
“有什么不同意的。我都报名了。”
回到家,只看见荻荻在大厅里写作业,伯父伯母都在田里插秧,这么晚了,还没有回来,我赶紧先放下书包去煮饭。
“妈,学校下周春游,去长沙,我已经报名了。”姐姐兴奋地跟伯母说。
“报名了,就去哟。”
我夹了一点菜,走出了门外,看着下过蒙蒙细雨的村庄,朦胧而又潮湿,门口的这颗柚子树又开花了,大树下没有凳子,也没有奶奶了。
“海芸,过来夹菜,你们老师说了吗?”伯父叫我。
我还没有反应过来,伯母便说:“耳朵有聋吗?你爸爸这么大声跟你说话,叫你过来夹菜,不要一个人蹲在大门口,像个乞丐一样,别人看到还以为我们虐 待你呢。”
“哦,说了,我有事,就不去了。”
“你有什么事呢?出去见见世面。”伯父说。
“爸爸,我不去了。”
“那我去。”荻荻说。
“爸,她不去就算了,不要强求,还省了200块钱呢。”姐姐补了一刀。
我将碗筷送回了厨房,不去,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长大后自己去,一个人去,去长沙,去上海,去北京,去国外,去到梦想的远方,去看星辰大海。我知道家里现在还有事,我可以帮家里插秧,干点力所能及的事,两个人可不止400块钱,在外面吃喝玩乐都要花钱。
周末那天晚自习,我看着同学们都拿出一张张红色的钞票去报名的时候,我按按地低下头来写作业。
“这个星期终于有机会去看看毛爷爷的家了。”
“我说去长沙玩的时候,我爸立马给我钱了,还多给了200元,让我在长沙吃好喝好。”
“出省,是我想了十几年了而没有做的事,学校真的厉害。”
“海芸,你去吗?”美露问我。
“哦,我不去了,家里有事。”
说是报名截止时间是周四之前,其实在周天的时候基本上已经确立好了去游玩的人数,我是全校师生里为数不多不去春游的人之一,寥寥无几。从小我就知道,羡慕是什么滋味,是看着别人有我没有两眼发光,像一只在爬不起来的狮子,饿得发慌的同时嘴里还不忘掉口水。
周四那天晚上,晚自习照常,伯父敲开了我们教室的门,把我叫了出去。“海芸,我找老师报号名了,200块钱也交了,姐姐去,你也去,难得的机会,放心,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
“爸,我说了不去。”
伯父拍了拍我的肩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崭新的100块,攥在我的手里说:“哦,对了,还有这个,你妈叫我给你,拿着,出门钱,出门钱,跟着老师同学们,不要走丢了。”
“爸,真的不用了,我还有钱。”我塞回给伯父。
“拿着,等下我还要去找下姐姐,一人100块,出门注意安全。”伯父塞在我的手里。
“快进教室学习吧,不要影响其他的同学了。”他小声地说道。
在教室走廊灯光的照耀下,他右边裤子口袋尤为明显,像个焉了的气球,跟着他的步伐,左右摇摆着。我攥着手里的毛爷爷,许久都有伯父的余温。
带着这份余温,我也踏上了春游毛泽东故居的旅途之中,周六的清晨似乎比以往都来的早一点,有点小雨,但是这并不妨碍已经做了决定就要前进的脚步,我们在车上手牵手唱歌,玩成语接龙,玩诗词接力,看着窗外田野变广场,高山变高楼,池塘变湖泊。这些都只曾出现过在我想象中的作文之中,而今天,我见到的高楼是需要仰望的。
动物园里不止是我平常见到的阿猫阿狗,有气势凶猛的东北虎,毛质柔软的金丝猴,有憨态可掬的大象。最让我惊艳的是孔雀开屏,她气质高雅,开出一把绿色羽毛的大扇子,宛如一个下凡的仙女。同学们都“哇”的一声对她表示赞扬。
动物是多么可爱啊,我们也是动物,我们是有思想的动物。在去毛泽 东故居时,下了一点点小雨,肚子有些饿,再三犹豫之下,我买了三根棒棒糖,一根给自己,一个给荻荻,一根留给姐姐。
当到达毛泽东故居时,天空居然放晴了,师生们拍照留念,我似乎看到了毛爷爷那时生活的模样,黄泥土著房,前面是池塘,后面是山,父母的主卧。他房间有一盏煤油灯,用于晚上学习,天资聪颖。听导游介绍说冬天,他常常躺在被子里读书到深夜。甚至在他13岁至15岁停学在家劳动的时候,他也往往白天下在劳动,晚上读书读得很晚。上面是小阁楼,曾在这里开过农民运动会议,放农具的地方还有一些我们现在也在用呢。
省外和省内的人,都在认真生活,从过去到现在。(省略一句话,不知道能不能码上去,还是不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