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大家按时到达会议室。
与昨天不同的是,这次大家脸上的神情不再那么忧虑和紧张。
李博率先出现在会议室,早已等待着各位。只见他双眼有些疲惫,但眼神依然坚定且充满斗志。他昨晚经过思考后忙活了一夜,针对目前的局势也有了应对策略,那时已经是深夜,也就草草将就在这办公室内休息了一晚。
他端坐在会议桌的首位,面前摆放着一叠厚厚的资料,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他的思路和计划。当其他人陆续走进会议室时,李博微微抬头,声音略带沙哑地说道:“大家都来了,咱们开始吧。”
“看起来大家昨晚休息得不错,精神头都挺足!”李博笑着说道。
“是啊,经过昨天的讨论,心里有底多了。”徐会计回应道,脸上洋溢着积极的笑容。
特雷斯也跟着点头:“没错,咱们做好准备,就不怕对手的招数。”
细心的马姐观察到李博的状态,不禁说道:“李总,您这昨晚怕是一宿没睡吧,可得注意身体,咱们还得靠您领着大伙打这场硬仗呢!” 马姐的语气中满是关切。
这时大家经过马姐的提醒,都将目光聚焦在了李博身上,这才注意到他略显憔悴的面容和布满血丝的双眼。
“李总,您辛苦了,为了咱们大家这么拼命。”有人说道。
“是啊,李总,您可别累垮了,咱们相信您的策略一定能行,但您也得照顾好自己。”
李博微微摆手,说道:“大家放心,这点累不算什么,只要咱们能一起度过这次难关,一切都值得。现在咱们还是赶紧讨论正事。”
于是,会议在一种既充满关怀又充满决心的氛围中正式开始,大家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应对局势的讨论中。
大家就位后,李博主动出言道:“韦理,你任职九龙仓的时间好几年了,我想知道九龙仓现在的状况。”李博的目光紧紧盯着韦理,神情严肃而专注。
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了韦理身上。韦理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李总,九龙仓这家传统英资公司,集港口和商贸于一体,原本在业界有着相当的地位。然而,现被您在短时间内就完成全资收购加退市处理,这在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韦理说话时,眼神中既有对过去的感慨,也有对新局势的迷茫。
在座的众人开始心中思绪翻腾。
“起初以为,不过是嘴上逞强罢了,哪能料到竟能如此迅速地搞定。”
刚开始大家心中对李博的大胆和实力感到匪夷所思,随后逐渐意识到眼前这位老板的实力强悍得惊人,至少在资金方面是如此。这种强大的实力所带来的震撼,在会议室里只在众人心中激荡,嘴上却是一片沉默。
李博静静地看着众人的反应,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对大家的惊叹早已心中有数。
“至于为何昨天没有问韦理和罗伯特·史密斯这两位职业经理,除了开会太久,夜色来临,李博心中实则有着更深的考量。他想要暗暗观察这两位职业经理人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会趁着局势未稳重新找下家,从而打击一下己方的士气,还是会坚定地接着跟自己一路走到底。”
李博接着说道:“韦理,你详细说说九龙仓目前的业务架构和人员情况。”
韦理翻开手中的文件夹,开始认真说道。众人都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有人提出问题,会议室里的气氛热烈而有序。
韦理接着说道:“李总,除了业内有些反应,在公司内部除了部分人员要求离职,部分关键岗位人员,我在了解其原因后,在能给该给的情况下,我也逐一给予了答应。其他原有业务基本没变。”韦理的语气平稳,眼神坚定地看着李博,似乎在等待着他的回应。
李博微微颔首,紧接着问道:“九龙仓接下来有什么发展规划?”他的目光紧紧锁住韦理,表情严肃而专注。
韦理轻咳一声,说道:“李总,依我之见,我们可以在保持现有港口和商贸业务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仓储和开拓地产领域。如今香港进出口行业发展迅猛,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员和资金,我认为基础设施需求极大,这是一个潜在的增长点。”
李博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索片刻后说道:“想法不错,但具体该如何实施,需要详细的方案和步骤。”
韦理连忙点头:“我已经初步拟定了一份计划,包括市场调研、合作伙伴的寻找以及资金预算等方面。不过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韦理挺直了身子,目光坚定地看向李博,开口说道:“李总,现在的九龙仓,港口业务依然是重中之重。我们拥有九龙尖沙咀、新界、港岛上的诸多码头和仓库,这是我们的根基。目前的规划是继续加大对港口设施的投入,更新设备,优化布局,进一步提升港口的吞吐能力,吸引更多航运公司和货主,巩固在香港港口业的优势地位。初步估计,这部分的资金需求约为4亿港元,主要用于购置新型装卸设备、扩建仓储空间以及港口基础设施的修缮。
在商业物业方面,我们现有的酒店、大厦等资产运营良好,但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需求持续增长。所以我们打算在合适的地段开发新的商业地产项目,比如再建几座现代化的写字楼和购物中心,以满足市场的迫切需求。这方面的资金投入预计不少于3亿港元,用于土地购置、建筑施工以及配套设施的完善。
交通业务这块,有轨电车虽有一定基础,但也需改进。我们计划更新车辆,优化线路和班次,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出行服务,同时也为我们的商业和港口业务增添助力。这部分大概需要5千万港元,用于车辆采购和线路的重新规划。
此外,我们还将积极寻求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比如与航运巨头联手拓展港口业务;与知名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开发大型商业项目;与交通部门紧密协作,提升交通业务的管理水平。在合作方面,我们会预留2亿港元作为合作的初始资金,用于项目的筹备和前期运作。
未来几年,我们的目标是让九龙仓在港口业务上成为亚洲领先的港口运营商,商业物业领域成为香港的行业标杆,交通业务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更高效的服务。通过这些努力,提升九龙仓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为公司创造更丰厚的回报。”
韦理继续说道:“李总,目前九龙仓的人员规模约有数千人。港口业务板块的工作人员数量最多,包括码头工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商业物业方面也有不少的运营人员和维护人员。交通业务则有司机、调度员以及维修人员等。
在薪酬待遇方面,我们一直秉持着公平合理的原则。基层员工的薪资能够保障他们在香港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并根据工作表现和工龄有一定的涨幅。中层管理人员的薪酬相对丰厚,除了基本工资,还有绩效奖金和年终分红。而高层管理人员,除了高额的薪资和丰厚的奖金,还能享受到一些特殊的福利和权益。
不过,随着业务的拓展和发展规划的推进,人员规模肯定会有所增加。对于新招聘的人员,我们会根据市场行情和公司的薪酬体系来确定待遇,确保能够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加入。同时,我们也会不断优化薪酬结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持。”
李博皱了皱眉头,问道:“成本一般体现在哪些环节?未来规模又是如何?”
韦理连忙回应道:“李总,就目前而言,成本主要体现在几个关键环节。首先是土地及设施建设,在香港这地界,获取土地的费用极高,像我们的码头、仓库还有商业地产,土地购置就是一笔巨大开支。而且设施建设也不轻松,从码头的装卸设备更新,到商业大厦的建造,哪一项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再者,人员薪酬也是个大头。咱们这么大的企业,从基层员工到高层管理,数千人的工资、奖金、福利累加起来可不是小数目。
还有运输费用,船舶的租赁、燃料的消耗、货物装卸搬运,每一项都在不断消耗成本。
设备的维护与更新同样不可小觑,各类设施设备的定期维护、零部件更换,以及为了跟上发展而进行的设备更新换代,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
至于未来规模,随着业务的拓展,成本必然会有所增加。但如果我们能合理规划、有效控制,规模的扩大也会带来成本的分摊和效益的提升。”
李博神色严肃,追问道:“那目前成本占收入的比率大概是怎样的?”
韦理稍作沉思,而后缓缓说道:“李总,就当下的情况来看,土地及设施相关成本约占收入的 15%到 20%。毕竟在香港,土地和设施的投入一直居高不下。人员薪酬方面,大概占了收入的 18%到 25%,咱们的员工众多,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运输成本约为收入的 16%至 22%,这一块随着业务量的变动有所起伏。而设备维护与更新成本大约在 8%至 12%之间。综合算下来,成本占收入的比率大概在 60%至 70%左右。” 韦理的语气略显沉重,目光中透着对成本控制的忧虑。
李博目光锐利,直截了当地问道:“昨年收入是多少?”
韦理不敢有丝毫迟疑,迅速回答道:“李总,去年的收入是 14.27 亿港元。扣除直接成本后,还剩 4.28 亿港元的利润。不过,扣除分给股东的利润后,剩下可用于运营的资金不足 1 亿港元。” 韦理说话时,神情略显紧张,小心地观察着李博的反应。
大家听到韦理对九龙仓的收入和详细支出的阐述后,不禁小声讨论起来。
“这利润看起来不少,可真正能用于运营的资金居然这么少。”徐会计皱着眉头,声音中透着忧虑。
“是啊,股东分走那么多,后续的运营可有点艰难了。”祥叔附和着,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会议室里嗡嗡作响,众人交头接耳,神色各异,或焦虑,或沉思,都在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和资金状况担忧着。
李博眉头紧锁,快速计算了一番韦理对九龙仓的规划,心中暗自一惊:“总共需要资金 9.5 亿港元,加上每年的硬性支出也是 9 亿多港元,总共就是接近 20 亿港元的支出,这可真是一个吞金怪物啊!”
他的目光如炬,严肃地看着韦理问道:“对于上述的发展规划,我改变一下运营和发展模式,从传统的卖,统一改为出租模式,你觉得每年收入和利润是多少?”李博的声音在会议室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对答案的急切期待。
韦理震惊地瞪大了眼睛看着李博,急切地问道:“李总,九龙仓只要不是在香港占据着绝对地位,那这个支出就是长期性的。至于到时是收入大于支出,还是支出大于收入,这个就得看当时情况了。虽然出租比出售,从长远来看,土地所有权属于已方,肯定是出租好,但从积累资本来看,这个肯定是赶不上出售的发展方式。”
李博微微颔首,他明白韦理说的“绝对占据”,就是垄断的意思,更明白未来的香港是什么样的。他的眼神深邃而坚定,心中也对未来的香港规划有自己的想法。此刻,他的心中仿佛已经勾勒出一幅宏伟的蓝图,一切都是为了未来。
李博缓缓站起身来,双手撑在会议桌上,目光坚定地扫过众人,说道:“韦理说得没错,但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资本积累。香港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我们要着眼于长远,为九龙仓打下坚实的基础。”
众人都静静地听着,李博继续说道:“出租模式虽然短期内资本积累速度较慢,但它能带来持续稳定的现金流,而且随着香港的发展,租金必然会逐步上涨。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优化服务,提升我们的品牌价值。”
“可是,李总,这样的转变需要时间和大量的投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有人提出了疑虑。
李博神色从容,回答道:“我知道这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目标明确,团结一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要相信,今天的付出,必将换来未来的丰厚回报。”
韦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李总,您的想法很有远见。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市场进行更深入的调研,制定详细的计划。”
李博赞同地说:“没错,这就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各司其职。”
李博接着说道:“我也准备让你们一起加入进来形成一个整体,类似于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巨轮,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是船上不可或缺的零部件。只有大家紧密配合,这艘巨轮才能在商海中破浪前行,抵达成功的彼岸。”
在场的人面露疑惑,似懂非懂,目光纷纷投向了李博。
李博清了清嗓子说道:“目前在经济环境下,为了更好的发展和协调各自管理的公司剩余资源,也为了充分调动大家各自管理的资源,提高各自的管理水平和视角,我决定在后面成立一个集团。”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在会议室中清晰地回响着。众人的表情愈发专注,等待着他进一步的解释。
李博深吸一口气,加重了语气说道:“在这个集团中,每个人都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我们将共同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战略,共同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不再有部门之间的推诿和内耗,只有共同前进的步伐。”
众人的眼神逐渐变得明亮起来,开始被李博描绘的前景所吸引。
李博趁热打铁:“我知道,变革可能会带来一些暂时的不适,但这是为了我们能够在未来的商业浪潮中屹立不倒。大家有没有信心和我一起打造这个全新的集团?”
会议室里短暂的沉默后,响起了一阵坚定的回应声:“有信心!”
李博满意地笑了:“好,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集团的成立做好准备,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