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上学就是好,一年两次假,一次一个多月,这是以前当农民、当工人时想都不敢想的事。学校刚刚宣布放寒假,我归心似箭,马上奔向火车站。与雪梅已经分别三个多月,此时恨不得马上就回到她身边。
回到家,刚进门,妈就问:“你没问问学校领导,上学期间让不让结婚?”
入学后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可是一直不清楚应该向学校的哪个部门咨询。想让辅导员沈老师给打听一下,见她比我还年轻,也没好意思开口。现在妈又问起,我只好含糊地说:“没听说可以结婚。”
听了我的回答妈以为是不允许,叹了一口气就不再提了。和爸妈聊了一会儿学校的事之后,妈提醒我说:“现在雪梅该下班了,你还不赶紧过去看看雪梅?”
经妈一提醒,我立刻起身去雪梅家。见我回来了,雪梅非常高兴,留我在她家吃了晚饭,然后我们一起去看电影。出了她家门,我拉住了她的手。因为是冬天,天黑得早,不容易被人认出,雪梅没有先东张西望一番。进了电影院,电影还没开演,灯还亮着,雪梅一本正经地坐直身子。离电影开演还有一段时间,我们聊了起来。
“上学期间你们学校让结婚吗?”雪梅问起了同样的问题。
我迟疑了一下,说:“我没好意思问。我们班好几个同学有对象,我听他们闲聊时说,刚入学就找学校开介绍信结婚不太好,过一段时间再说。如果过一段时间有人要结婚,学校给开介绍信的话,也能同意咱们结婚。”
“那咱们也等等看。”雪梅说。“反正现在也没有房子,结了婚也没有地方安家。”
我附在雪梅耳边小声问道:“分别这么长时间,想我没有?”
“净说废话!”雪梅在我的手背上轻轻掐了一下,小声说:“你们学校离家也不远,这么长时间你怎么一次也没回来?是不是被哪个漂亮的女同学给迷住了,把我忘了?”
“这学期我都要忙死了,哪还有心思注意女同学。我也很想回来看看你,可是我们班只有我和另外三个同学没学过英语,老师不能因为我们四个人放慢教学进度。没办法,我只好拼命地学,往前赶。还好,现在差不多能跟上老师讲课了,下学期就不用这么拼命了,方便时我就回来看你。”
“说得好听!到时候又会以学习太忙为借口不回来。”雪梅嘴一撇。接着问道,“你们班有多少人?”
“我们班二十四个人,男女各半。”
“女生中有和你年纪差不多的吗?”
“据我所知,女同学年纪最大的比我小一岁,再往下,有比我小两、三岁的,也有比我小七、八岁的。”
“有结婚的吗?”
“没有。”
“有没有长得漂亮的?”
“有,但是最漂亮的和你比还是差一点。”
“就你会说话!你的同桌是男生还是女生?”雪梅慢慢地切入了正题。
我差点儿自豪地说:“我的同桌是我们班最漂亮的女生”,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心想,人家本来就不放心,如果我说了实话,会让她寝食不安,于是便撒谎说:“是男生,比我大好几岁。”
幸好这时电影开演的铃声响了,雪梅才没有再追问下去。
铃声响过,影院里的灯全部熄灭了,立刻变得伸手不见五指。电影开演后才有一点亮光。我把一只手从后面搭在雪梅的肩上。雪梅回头看看,然后把头靠在我的肩头。从我们相爱以来,雪梅第一次看电影时主动靠在我的肩头,这真是破天荒的事。也许是我们分别时间太长了她才会这样。
东北的冬天实在太冷了,晚上不能出去散步,在家里亲热又不方便,在以后的几天里,只要雪梅晚上有时间,我就带她去看电影。电影开演以后,电影院里只有银幕反射的暗淡光线,这样我们就可以借机偷偷亲热。幸好电影票只有两角钱一张,我还能负担得起。看过几次电影以后,雪梅就不想去电影院了,“也没有什么新片子,都是些老电影,看过好几次了,浪费那钱干啥?”
“不看电影,咱俩晚上干啥?”
“晚上就在你家,你陪我织毛衣。”
“你怎么总织毛衣?”
“这次可是给你织的。你原来的毛衣毛裤都褪色了,实在是太旧了,让我给拆了,把毛线重新染了色,织好以后和新毛线织的一样。”
“在我家不太方便,总有人进出我的房间。”
“咱们也不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怕啥?你要是怕人就规矩点。”雪梅狡黠地一笑。
从那天起,如果没有新电影,晚上雪梅帮她妈妈做完家务后,就到我家来。她织毛衣,我有时看书,有时听收音机,有时趁她不备,就对她搞点小动作。分别三个多月,我发现雪梅有了变化,很喜欢和我粘在一起,我不太安分时,她也不再躲躲闪闪。
白天雪梅不在家,我像在学校一样,有时练习口语,有时预习下学期的新课。
与第一学期的课本相比,第二学期的课本难度提高了很多,我感觉两本书不像是互相衔接的,而是跳越的。新课本里的课文采用的是经过缩写或改写的英文原著,又长又难懂,预习一课要好花几天的时间。上学期老师总是要求我们把学过的每一篇课文都背下来。我知道背课文对学习有好处,我也试着背过几篇,可是课文长一点儿的,我都不能够完整地背下来。虽然老师对我背不下来课文很宽容,可是我不能随波逐流,总得找个适合我自己的学习方法。趁放假在家,我搞起试验来。试验了几天,我终于找到了可以替代背课文的办法:就是先把课文翻译成汉语,然后再把汉语还原成英语,最后再把还原过来的英语与课文进行对照,这样不仅能记住课文的大部分内容,还能知道有哪些内容没有掌握好,对于没有掌握好的部分再多下点功夫。
在学校有李明惠在身边,没有感到学习英语怎么枯燥,可是一个人在家学习,看一会儿书就看不下去了。这时,我只好弹一会儿手风琴。我家有一架旧手风琴,是我只花了四十块钱买的,买来时有几个键子不响。我是检修钳工出身,大胆地拆开了手风琴,马上弄明白了手风琴发声的原理,找到了几个键子不响的原因,很快就修好了。
有一次我一个人去街里逛书店,见到书店出售新出版的歌曲集,便买了一本。回到家翻开一看,里面大部分是文革前流行的中外名歌,其中的《青年友谊圆舞曲》非常适合用手风琴演奏,我不仅很快学会了用手风琴弹奏,还学会了唱这首歌。
预习新课时,在参考书中看到一首名为《AULD LANG SYNE》的英文歌曲。虽然不认识“AULD LANG SYNE”这三个英语单词,我还是先用手风琴弹奏一遍旋律,觉得很熟悉,后来想起来是《友谊地久天长》。我想,既然中文标题中有“友谊”两个字,英文标题中应该有“friendship”,不知为什么英文标题中却没有这个单词?我看了一遍英文歌词,在整首歌的歌词中也没有看到“friendship”这个词儿。看了歌曲后面的注释我才知道,原来“auld lang syne”是苏格兰方言,意为“过去的时光”。接着我借助词典和原文的注释,重新把英文歌词翻译成中文,我的译文与《友谊地久天长》的中文歌词差距很大。英文歌词充满了怀旧的味道,翻译成《友谊地久天长的》与原文的意思不太吻合。这让我非常困惑,怎么能这样翻译?后来在新买的歌曲集中我发现这首歌的中文标题还有《骊歌》、《忆往日》、《过去的时光》等好几种译法,内容的翻译也不尽相同。这时我才明白,搞翻译,不必拘泥原文。我比较喜欢英文歌词,很快我就学会了这首英文歌。
一个月的假期很快就过去了。在料峭的春寒中,雪梅再次把我送上火车,我们又一次依依不舍地告别。
电话:13732822240 微信:332144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