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触景生情 青春纵横
书名:爱情往事 作者:杨铎 本章字数:3858字 发布时间:2024-11-02

       张俊山听她这么一说,面色开始变得严肃起来。

       “你怎么知道我是单身呢?”他的口气中既有好奇,又似乎有点儿质疑。

       “从房间的布置,以及放置的装饰里就能看出来的。”红娘信心十足地回道。“我做了这么多年的红娘,到房间里随便看几眼,就能看出来的。”

       “你看得很准,可是…… 我不会再找别人了。我一个人生活,也已经很多年了……”张俊山面色凝重,似乎心里有很多难言之隐。

       红娘感觉到自己可能无意间,触动了张俊山的内心的秘密。

       她沉默片刻,缓缓起身,道:“张老师,不管怎么样,还是谢谢您告诉了我实情。咱们能以这种方式相互认识,也算是有缘吧,回头我跟李女士解释一下。”

       张俊山也随即站起身来,跟随着红娘从客厅里出来,来到了门前。

        “你可以如实跟李女士讲,并请带我向她道歉,希望她能理解;你也可以继续瞒下去,就说男方不想继续谈下去了。

       送走了红娘,他又回到沙发旁坐了下来。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事,他心里感慨万千。

       感慨之余,他无意中看到了放在茶几上那一大堆书上面的那本,那是他打开看了一半的隋唐史书。

       他探过身去,一把将那本书拉了过来。却不曾想把书堆上面的几本书,也都带了下来,“噼里啪啦”散落了一地。

       他叹了一口气,从沙发上下来蹲在地上,将掉在地上那几本书都捡了起来,又单独摞在了茶几上。

       他直起身来,双手叉在腰上,扫视了一遍茶几上乱糟糟堆在那里的书,决定清理一下。

       他把那些书都整齐地摞好,然后双手抱起那摞书,朝书房走去。他要开始整理、收拾一下这些书了。

       通常他都是到书房里看书的,可有时也会把书拿到客厅里来。这样一来,书架上的书就慢慢地少了不少,以至于一些剩下的书互相斜靠在那里,以填充书架上被空出来的空间。

       现在他把那些书拿回来了,于是便开始将书架上那些斜靠着的书扶正,然后把搬过来的书填充上去。

       他刚完成了最下面的两排,正当他把上面的一排书扶正时,却无意间发现这排书的后面有一个笔记本。不记得是他有意藏在后面的了,还是当时拿书时,不小心把它推到后面去的了。

       他伸手把那个笔记本拿出来一看,却发现正是自己以为早已丢失了的那本笔记本!

       他瞪大了眼睛,心里不禁为之砰然一动。他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在手中,心中激动不已。

       那是一个浅绿色的封面上、印着欧洲风景的软皮笔记本。由于年代已久,笔记本的边角处已经磨损皱起,露出里面已经发黄了的纸面。

       张俊山右手拿着笔记本,左手微微颤抖着抚摸着笔记本的封面。他双手捧着它,慢慢地转过身来,走到书桌前,轻轻地把它放在桌子上,然后缓缓地坐在桌前的皮椅上。

       他紧闭着的双唇不停地蠕动着,他感到鼻子有些发酸。盯着笔记本片刻,他还是激动地掀开了封面,露出了里面用钢笔书写着的英文单词和句子,以及一张略显发黄的书签。

       长方形的书签边沿,是镀着金色的一圈小锯齿,画面下部的背景是嫩绿色的,向上绿色变淡渐渐变成了灰白色。几根长长的绿草上开着两朵麦穗状的黄色花朵,一只漂亮的蝴蝶落在花朵之间。书签靠近顶部的圆孔处,系着一根红色的绒线。

       他左手轻轻拿起书签,右手轻轻地抚摸着,无意间感到书签的画面变得模糊了。原来不知何时涌入眼眶中那久违的泪水,让他那本来就有点儿近视的双眼,更加看不清上面的画面了。

       他的两个鼻翼微微颤动着,紧闭的双唇蠕动得更厉害了。

       他稍微低下了头,闭上了眼睛。眼里的泪水流出了眼眶慢慢地爬过脸颊,再滑过上唇,最终到达了唇缝间。

       他仍然闭着眼睛,但挺直了上身,靠在了座椅的后背上。他深吸了一口气,又伸出舌头,把唇边的泪水舔舐到了嘴里。

       那泪水有一种咸咸的、又有些苦涩涩的味道。除了没有腥味外,应该有些像海水的味道吧,他想。

       他的双手还在书签上抚摸着,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在纸面上轻轻地滑来滑去。

       二十七年前的那一幕幕情景,如同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像放电影一般,在他的脑海中一一闪过……

       ————————————————————————————————————————————

       当时还不到十八岁的张俊山,正坐在从家乡——东北的一个边陲小城克伦希尔,开往省会斯望市的一列绿皮火车上。虽然他以前曾来到过火车站几次,但都是来接人送人的。自己真正坐在火车上,对他来说,这还是第一次!

       那时已经进入九月了,他傍晚时分上火车时,已经明显地感到天气开始凉了下来,可是火车上还是很暖和的,甚至到后来已经感到有些热了。

       那时候出远门儿,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火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了。

       火车上的人不少,车厢里的过道上也都站满了人。人们以各种姿态,正在一起慢慢度过这一段十四个多小时的旅程。封闭的车厢里弥漫着廉价香烟的烟草味儿,以及汗水挥发后散发出的酸臭味儿。

       然而这一切,却丝毫都不妨碍张俊山那高度兴奋的心情。从火车启动后,“哐哧哐哧”地驶离站台开始,他就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窗外。他坐在靠近车厢过道的位子上,偶尔也要转一下头,把身体向里倾斜一下,让从过道上走过来的人挤过去。

       车窗外是大片大片的广袤的土地,但是种上庄稼的地块儿并不多,大部分都是荒芜的荒地。种有庄稼的地块儿,零零星星地随机般地分布着。

       农地上的玉米已经开始枯黄,微风吹过,玉米秆摇摇晃晃,似乎只要用一根手指轻轻一推,它们马上就会摔倒一般。

       有时他会看到有人在铁道旁的小路上赶着马车行走着,有时还看到有人骑着自行车。这时张俊山都会忍不住想到:“他们这是要到哪里去呢?他们的家在哪里呢?他们都是靠什么生活的呢?”

       他就这样一直盯着窗外,直到天色渐渐地黑了下来。这时外面除了很远处星星点点的一些灯火外,基本就是一片漆黑了。

       他转回头来,扭了扭已经发酸了的脖子,这才听到四周嘈杂的声音,好像自己忽然从茫茫的云雾中,一下子跌落回到了地上。

       看着旁边的人在吃东西,他也觉得有点儿饿了。于是站起身来,踮着脚,伸手把头上行李架上的包裹拿了下来。他打开包裹,从里面拎出一个网兜来。再小心翼翼地从网兜里拿出一个苹果和一个塑料袋。从袋子里的一堆熟鸡蛋中拿出两个,又从另外一个袋子里,拿出一个发面饼来。

       那是他离开家时,妈妈给他准备的,让他带在路上吃的。

       他没有多余的钱可以到餐车上吃饭。随身带的,是爸爸给的三十块钱。那是用来作为他第一个月的伙食费,以及刚到学校时需要买的生活和学习用品的钱。

       为了防止路上被小偷窃去,妈妈特意在他的那已经发黄的白衬衣的内侧,缝了一个口袋,把那三十块钱装在了里面。她还用一个别针,把开口别上,以防不小心钱自己会掉出来而丢了。

       爸爸那时的工资是每月七十二块,据说是很高的了。这可能是因为他是解放前上过一年大学的大学生,又在部队呆过的原因吧。

       据爸爸说,之所以只上了一年,是因为第二年大学所在的城市南京就解放了。很多老师都跑了,他们或去了台 湾,或者去了海外。

       他跟着几个无所事事的同学,在街头闲逛时,正遇到解放军在街头招兵。一听到他们说是大学生,立刻便把他们招了进去。之后他们便随着部队,向大西南进军了。

       全国解放后,爸爸因为家庭成分被划成了地主,在后来的各种政 治运动中,一直受到迫害。并被从部队转业了,分配到了东北边远偏僻的小城,在一所中学里当英语老师。

       因为家庭成分不好,那时候找媳妇,自然也成了难题。

       妈妈是从东北农村来到克伦希尔、来投奔远亲的。就这样经人介绍,与爸爸认识,并组成了家庭。后来生了四个孩子:姐姐,张俊山,以及后来的两个妹妹。

       如果没有政 治运动,一家人生活得还算过得去。可是一有运动,爸爸就会被揪去批斗。他曾自嘲说,自己是个“老运动员”了!

       最令张俊山难忘的是,爸爸在文 革中被学生关在学校里,不许回家。妈妈带着他和姐姐,每天要到学校去给爸爸送饭。当时姐姐七岁,他才五岁!

       有一次,他和几个邻居家的小孩儿在院子外面玩儿,忽然听见震天的口号声,通过大喇叭传了过来。听见口号声,很多人都往外跑,朝着声音的方向跑去。他们几个孩子不知所以,也跟着跑去看热闹。

       原来是那个年代常见的游街。只见两辆老式的解放牌儿卡车正缓缓驶来,车箱两边的前排各站着三个人,被五花大绑地捆着。他们的脖子上挂着大牌子,上面用黑墨写着他们的名字,还有一个鲜红的X字划过其中。他们头上带着圆锥形的高帽子,每个人身后各有两个红 卫 兵押着。

       等到卡车驶近时,站在看热闹的人群后面的张俊山突然认出来,那站在其中一辆车上中间的那个人,正是爸爸!

       他停下脚步,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看着爸爸一声不吭,爸爸也从人群后面认出了他。父子俩就这样互相看着,谁也不说话。直到汽车走远了,他还能看到爸爸还在倔强地向这边望着……

       改 革开放后,爸爸因为为人过于正直,因此并没有像很多文 革中被迫害的人那样,或者官复原职,或者迁回大城市了。但是他似乎对这些也不放在心上,只是一心扑在教学上。

       令爸爸欣慰的是,张俊山的姐姐首先考上了大学,进了医学院,现在张俊山又考上了重点大学。要知道,姐姐上大学那年,高校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七;今年张俊山高考的录取率,听说也只有百分之十多一点。

       爸爸从当年的战友和同学那里打听到,他的一个同学,万立新,就在张俊山要去的斯望工程学院社会科学部当教授。于是便写了一封信,让他带上。并叮嘱他到了学校后,凭这封信,去找万叔叔,希望这个老同学能够照顾张俊山。更希望将来大学毕业时,能够帮忙分配到一个好去处,比如能留在斯望市。

       张俊山从小就养成了任何事都靠自己,不靠别人的习惯。所以并没有打算到学校后,去找这个万立新叔叔,除非是万不得已了。

       他只是把那封信夹在笔记本中,扔在了包裹里,并没有把信藏在内衣的口袋里。

       “开水来了!开水来了!”

       就在这时,从车厢一头传来的一阵吆喝声,一下子打断了张俊山的思绪。

       他从座位上探出头来,向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男列车员,手里提着一个超大的白铁皮水壶,正在沿着过道,挨个座位给旅客们送水来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爱情往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