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离开蜀郡当日,黄孟良前来送别,痛哭流涕,将牙咬得咯咯直响,对天赌咒:“我定要想方设法尽快至洛阳寻你,向环儿的三叔提亲。”
杨玉环解下随身佩带的香囊,递与黄孟良,低声道:“今日一别,不晓得何时方能相见,黄大哥莫要太悲伤,此香囊是我随身之物,赠予黄大哥做个念想罢。”说完亦流泪不止。
黄孟良呆呆地看着杨玉环一行远去的马车,半晌不动弹,后又发疯似的追着马车跑了半日。
一路舟车劳顿,杨玉环一行终于抵达东都洛阳。马车自洛阳定鼎门入城。杨玉环掀起马车帘子,抬眼望了望城楼,只见城楼的墩台、门道、阙楼、飞廊、马道、过水涵道、水渠考究非常,定鼎门大街竟有四五百尺宽。
进入里坊后,园林、宅邸鳞次栉比,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街道旁、店铺门前开满了花团锦簇的牡丹。真可谓是:“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杨玄璬乃河南府士曹参军,辅掌百工众艺之事。杨玉环在她三叔杨玄璬的府上待了几日,闲来无事,便在三叔府上听百工众艺唱曲儿弹琴,日子倒也过得安稳。
转眼到了夏天,到了武惠妃之女咸宜公主下嫁杨慎交之子杨洄的日子,杨洄和杨玄璬皆为弘农杨氏后人,杨洄大婚,自然也邀请了杨玄璬全家出席。
咸宜公主大婚之日,杨玉环低着头在众多女眷中缓缓而行,她虽然一直不敢抬头,但是容貌实在太过出众,众人见了杨玉环之后方晓得何为艳压群芳。
咸宜公主的母亲武惠妃看了十分喜欢,见杨玉环如此美貌,又与自己的儿子年龄相仿,便萌生了要娶杨玉环做儿媳妇之意。于是对玄宗道:“启奏陛下,臣妾有一事相求。”
玄宗侧头道:“爱妃但说无妨。”
武惠妃以手中团扇指向杨玉环道:“陛下请看,杨氏女眷中着黄衫者,端庄秀丽,又与清儿(李瑁原名李清)年龄相仿,不如娶为清儿正妃,不知圣人意下如何?”
玄宗抬眼望去,心想:“此女子体态丰腴,明眸皓齿,真犹如天仙下凡般,虽打扮简朴,竟如鹤立鸡群,甚是美貌。”便笑呵呵道:“郎才女貌!甚好!甚好!”
武惠妃满心欢喜地欠身道:“谢陛下成全。”
众宾客都落座后,杨玉环见婚宴珍馔甚为丰富,餐前点心就有金麻枣、核桃酥、江米条、蜜三刀四样。
正餐吃的是洛阳水席,全席共设二十四道菜,含八个冷盘、四个大件、八个中件、四个压桌菜,冷热、荤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
上菜顺序极为考究,先上八个冷盘作为下酒菜,每碟是荤素三拼,一共十六样。
待众宾客酒过三巡再上热菜:首先上四大件热菜,每上一道跟上两道中件,美其名曰“带子上朝”。
最后上四道压桌菜,其中有一道鸡蛋汤,又称送客汤,以示全席已经上满。
热菜上桌必以汤水佐味,鸡鸭鱼肉、鲜货、菌类、时蔬无不入馔,丝、片、条、块、丁,煎炒烹炸烧,变化无穷。
菜品有:牡丹燕菜、葱扒虎头鲤、云罩腐乳肉、海米升百彩、五柳鱼、鱼仁、鸡丁、爆鹤脯、鱼翅插花、金猴探海、开鱿争春、碧波伞丸如此等等,不可胜数。
咸宜公主大婚后不久,武惠妃便差宫中宦官牛贵儿给杨玄璬家送来彩礼,牛贵儿向杨玄璬言明惠妃娘娘看中了杨玉环,要将杨玉环娶作儿媳。
杨玄璬本是七品小吏,能攀上武惠妃这门亲事,自然是笑得合不拢嘴,便满心欢喜答应了。
杨玉环得知此事后闷闷不乐,与其三叔、三叔母禀明了青梅竹马的黄孟良要来提亲一事。
杨玄璬安慰玉环道:“黄孟良与你两情相悦,但他远在蜀郡,虽然曾自言尽快至洛阳寻你,然而其父未必允诺。”
玉环的三叔母也来安慰:“况且黄孟良又无功名在身,他即便只身来到洛阳寻你,盘缠用尽后,你俩靠甚过活?上无片瓦遮身,下无寸土立足,莫非要露宿街头么?寿王生得英俊雅致,且与环儿年纪相仿,母亲武惠妃又得宠,他日登上太子大位都未可知,环儿若嫁与寿王,它日说不定可母仪天下,前途无可限量啊。”
杨玉环低头沉思,心想黄大哥也不知是否能来洛阳,即便来了,又能怎样,三叔父和三叔母的话也有道理,两个未满十七岁的少年在洛阳何以为生?女子一生图个啥子?不就图嫁得好嘛,况且如今乃寄人篱下,还不如早点嫁出去,去当个甚么寿王妃呢。
杨玉环新婚后,有一日想起了黄孟良,于是在寿王府的后花园中怀抱琵琶自弹自唱起来:“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歌喉婉转,韵味悠长。
寿王虽听出曲中有思念旧情人之意,却也不恼,反而看呆了,听迷了。但见水映倩影,如荷花水面;山衬娇容,似花绽草坪。宛如牡丹迎风摆,恰似海棠含露开。琵琶声拨动心弦,长相思牵动情思。
寿王听着听着,不由得自袖中取出笼香竹笛,轻轻伴吹起来。玉环因思念黄孟良,特来后花园弹唱排解相思之情,忽听得笛声悠扬,忙停唱驻弹,回身一望,只见寿王站在身后,连忙行礼道安。
寿王又与玉环谈论了一番歌舞,玉环方知原来寿王也善音律,便逐渐对寿王萌生好感。
自从杨玉环离了蜀郡,黄孟良日日思念,于是离家出走,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春,终于抵达洛阳。
黄孟良向客栈的店小二打听河南府士曹参军杨玄璬的府邸在何处。店小二笑嘻嘻地说道:“这位客官,小的听您是蜀州口音,想必是杨参军家的亲戚吧,是不是客官也听说杨参军家的侄女嫁给了寿王,特来投靠的吧?”
黄孟良听后,头嗡地一声响,差点晕死过去。黄孟良不肯相信嫁给寿王的就是他日思夜想的杨玉环,便又再问店小二,杨参军家哪个侄女?可知其闺名?
店小二边为黄孟良抹桌子边道:“闺名小的不知,只知道坊间传闻,此侄女乃蜀州司户杨玄琰的闺女,其父亲早亡,杨参军特地将其接来洛阳抚养,真是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门楣啊。”
黄孟良不相信这是事实,欲前往河南府士曹参军的府邸问个究竟,尚未到达便被巡逻的金吾卫拦下查验户籍。
这年的正月初十,朝廷颁下敕书:“天下逃户,听尽今年内自首,有旧产者令还本贯,无者别俟进止。逾限不首,当命专使搜求,散配诸军。”
黄孟良此次乃私自离家出走,依朝廷敕书,百姓不得擅自逃离原籍,倘若不自首被抓获,便发配充军。
黄孟良心想:“我这次千辛万苦来到洛阳,就是要见杨玉环,如今却听说杨玉环已嫁与寿王,消息不知真假,尚没弄明白,可万万不能被抓获发回原籍,更不能发配充军啊。”于是拔腿便跑,金吾卫紧追不舍,黄孟良初来乍到,慌不择路,跑到了洛河以北的里坊,金吾卫哪肯罢休,三步并作两步追将过来。
黄孟良逃入里坊后,自观德坊奔至积善坊,又往北跑了一段路,忽见前方有数百回纥人正在礼拜。回纥妇女皆着黑衣,并以黑巾蒙面,全身上下只露出两只眼睛。
黄孟良见状,急中生智,从回纥人的晾衣架上偷取了一件尚未干透的黑色女装和面巾,急忙穿上跪地假装礼拜。
金吾卫追到此处不见了黄孟良,心想:“适才追的少年想必混到了回纥人当中,回纥人素来团结,我又没个帮手,若贸然进去挨个搜查妇女,恐得罪了回纥人,若闹将起来,也讨不到好,干脆就此作罢。”
过了半晌,黄孟良见金吾卫已然离去,便摘了面巾,正欲脱下黑衣。
这时一回纥妇女扯住黄孟良,大声呼喊:“抓小偷!快来抓小偷,有人偷了我的衣裳。”
黄孟良被回纥人团团围住,走脱不得,急忙解释:“诸位请听我一言,我不是有心偷盗衣物,只不过适才被金吾卫追得紧,这才借了衣物伪装成回纥人,躲避金吾卫的追赶,眼下正要归还。”
回纥人哪肯听他解释,不由分说便将黄孟良五花大绑了交由领拜人“伊玛目”处置。
伊玛目不听黄孟良解释,厉声道:“回纥妇女的衣裳已被你这腌臜汉人男子玷污,已不能再穿,你必须赔偿。”
几名回纥大汉七手八脚上前搜其身,将他身上的盘缠尽数搜走,这才肯放了黄孟良。
天色已晚,黄孟良狼狈地在里坊走着,奔波了一日,早已饥肠辘辘,现又没了盘缠,心想今晚恐要饿着肚子露宿街头了。
他摸了摸怀里,所幸此次出门带的是竹笛,而非玉箫,竹笛不值钱,未被回纥人抢去。
黄孟良心想:“想不到自己竟沦落为沿街乞讨的乞丐,真是可悲!可叹!”
他除下帽子置于地上,掏出竹笛,在墙角吹奏起来,笛声哀怨幽愤,将思念杨玉环之情与今日之遭遇吹奏得淋漓尽致,引来几十个路过的百姓驻足观看,不一会儿功夫,他帽子里便得了十几个铜板。
这时几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凑上前来,对围观的百姓说:“都别看了,都别看了,散了吧,散了吧,丐帮办事,速速离去,勿多管闲事。”
百姓惧怕丐帮威势,都散开去了。为头的乞丐衣衫褴褛,牙齿黑黄,脸上还有一条长长的刀疤,径直走上前去,对黄孟良道:“小子!新来的吧,不知晓洛阳的规矩么?此地乃丐帮大勇分舵地盘,想在此处乞讨,得先交例子银,懂么?”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