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从入学那天起,学校的早餐一直都是两个玉米面窝头、一碗小米稀粥和一小碟咸菜。幸好我是吃玉米面窝头长大的,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伙食。初中毕业后我一直从事重体力劳动,饭量特别大。入学后,虽然以脑力劳动为主,可我的饭量仍然不减,每月三十六斤的定量让我从来就没有过吃饱的感觉,每到开饭之前我早早夹着书去排队。对我来说,只要能吃饱就行,根本不在乎吃什么。那些从农村来的和当过知青的同学都和我差不多,总像吃不饱似的,我们这些人每次吃完饭,餐桌上几乎连一个饭粒都看不到。
我很少看到李明惠到食堂吃早饭,听魏华说李明惠早餐吃的都是在校园外面买的面包、饼干和奶粉。早饭时间她偶尔到食堂去一次,也是把饭带回宿舍去吃。有一天李明惠破天荒地在食堂吃了顿早餐,我看见她只吃了一个窝头,将另一个丢在餐桌上就走了。
有些女同学一顿吃不了两个窝头,就分给男同学一个,或是把剩下的带回寝室,饿的时候再吃。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像李明惠这样浪费粮食的人。看着李明惠的背影我心想:吃不了就别要那么多,糟蹋食物就不怕遭天遣?老天爷不睁眼,怎么不让她到农村去干几年,体验一下农民的艰辛。我生在农村,又下过乡,骨子里和农民一样,把糟蹋粮食看作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李明惠已经走出了食堂,我还在胡思乱想,心说:将来谁要是娶了这么败家的女人,准没好日子过。幸亏雪梅不是这种人,雪梅在过日子方面比李明惠强多了,她决不会干出这样的事来。
老天爷终于睁眼了,没过多久学校就提供了一个教训李明惠的机会。
学校有个农场,春天时种了很多玉米,秋天到了收获季节,有一天学校安排我们班去收割。收割时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一组,男生负责将玉米秸割倒,堆在一起,女生负责掰玉米棒子,一个组同时收割三垄。我和李明惠被编在一个组内。
收割玉米这种农活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所以在出发之前,我做了一些准备工作,穿上了高腰的胶鞋,以防划伤脚踝,又找了一付手套。李明惠一天农活也没有干过,出发时我发现她竟然穿着皮鞋,连手套也没戴。心里暗暗高兴,等着看热闹。
劳动开始后,我按照要求,把割倒的玉米秸一堆一堆地放在一起。李明惠蹲在地上掰玉米棒子。那些干过农活的女同学进度和男生差不多一样快,可是李明惠却离我越来越远。不一会儿,我远远地看见她在抹眼泪,我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赶紧走过去,走到近前一看,原来她手上磨起了泡,疼得哭了起来。
起初我还幸灾乐祸,可是一看她那可怜兮兮的样子,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不太情愿地脱下了自己的手套,扔给她,“别哭了,把这个戴上。”
李明惠抬起头来,看看我,说:“把手套给我,你怎么办?”
“我这手是劳动人民的手,不怕磨,不像你的手那么娇嫩。”说完,我离开她,继续割玉米秸。
割了一会儿,我直起腰来,回头看看,见李明惠又开始干活了,不过她却离我越来越远,而其他同学两个人的距离都很近。我们俩一组,她完不成任务,我也不能扔下她不管。我只好放下镰刀,去帮她掰玉米棒子。就这样,我割一会儿玉米秸,再去帮她掰一会儿玉米棒子。
休息时,李明惠坐在了我身边,突然说道:“把你那‘劳动人民的手’伸过来,我看看和我的手有什么不同。”
我觉得非常奇怪,不知她是什么意思,心想嘀咕:要给我看手相?我把手伸到她面前。
她抓住我的手,仔细看了看,然后又摸了摸我的手掌,说:“你手上怎么会有这么厚的老茧?摸起来简直像锉刀一样,怪不得不怕磨。”
“初中毕业后我下了乡,后来回城当工人,一直干的是体力活,当然手上会有老茧,有这层老茧垫底,现在干什么干活儿我都不怕。”我得意地说。
李明惠微微一笑,放开我的手,说道:“你别得意,三年以后你的手会变得和我的手一样,那时候我看你还敢不敢再说你的手是劳动人民的手。”
“三年以后我的手也不至于像你的手那样,干点活儿就磨起泡。”
“现在我不和你争论,三年以后看结果。”李明惠说。停了一会儿,她又说道,“不管怎么样,你今天的表现还像个男子汉,知道怜香惜玉,我应该谢谢你。”
“我什么时候不像男子汉了?”我不太高兴地问。
“你买书那天的表现就不像男子汉,小心眼儿!”
“那天我怎么小心眼了?”嘴上这样说,不过我心里承认,那天我的表现确实不怎么宽宏大度。李明惠只不过说了几句我不愿意听的话就不高兴了。
“那天我只是看看你都买了什么书,你的脸就拉得那么长,让我下不来台,太不够意思!我要是记仇的话,就永远也不理你了。”
“那天我要是不想让你看,就不会扛到教室去了,根本就不是你说的那么回事。”
“不是因为看你的书,还能因为什么?那天我也没说什么。”
我想告诉她我不高兴的真正原因,可是又觉得说不出口,那样会显得我肚量太小,于是反咬一口,“那天我可没不高兴,我记得好像是因为我没把那套书转让给你,是你不高兴了。”
“你还倒打一耙!分明是你先不高兴的。你说说你到底是因为什么不高兴?如果确实是我做错了什么,我可以给你道歉。”
“如果那天不是你先生气,那我也想不起来是因为什么了,就算我心眼儿小,还不行吗?”我不想再和她纠缠那天的事。
“你不愿意说算了。”这时她四下看看,接着又说道,“我还想问你一个问题,你和魏华上学之前就认识吗?”
“不认识。”
“不认识?那你怎么对她那么好?”
“她长得很像我最小的妹妹,所以我就把她当妹妹看待。”
“就因为她长得像你妹妹?没有别的原因?”李明惠半信半疑。
“没有别的原因。”我不容置疑地说。
“听你们哥啊,妹儿啊,叫得那么甜,我都觉得有点……”
不知为什么李明惠没有把话说完,我估计没有说出来的两个字很可能是“肉麻”,她没有说出来,可能是怕我不高兴。猜到是那两个字,我心里确实觉得有点不太舒服,但是这次我克制住了自己,没有把不快在脸上表现出来。只是问道:“你是不是想说‘有点肉麻’?”
李明惠并没有回答我,只是笑笑,说道:“你还算聪明!”
尽管我心里不高兴,但也没有跟她计较,毕竟我是个男人。我觉得李明惠很单纯,也很直爽。凭我的经验,这种人很容易相处,而且也不必对她怀有戒心。
李明惠并没有察觉到我的不高兴,接着又说道:“你不是说要买收音机听英语广播讲座吗,怎么没看到你听?”
“这个月的工资差不多都让我买书了,剩下的钱能不能维持到月末还是个未知数,哪有钱再买收音机。”
李明惠看看我,说:“看在你今天表现还不错的份上,收音机你就不用买了,把我的借给你。这个月伙食费要是不够的话,我也可以借钱给你,不会看着你饿肚子。”
“你不听收音机了?”我以为李明惠在开玩笑。
“你口语那么差,照顾照顾你,我就不听了,把收音机和英语广播讲座教材都借给你。你听一段时间,改善一下你的口语和听力。不过,我有个条件,你得把你的那套英国教材借给我。”李明惠狡黠地一笑。
好几天没看到李明惠听英语广播讲座,可能是这期讲座已经结束,她用不着收音机了,现在想用收音机来换我那套英语教材。明明是她有求于我,却变成了她成全我,看来她鬼主意还不少。反正我也用不上那套书,正想听听英语广播讲座,于是便送了个顺水人情,答应把书借给她。
回到学校后,第一天上晚自习时,我把那套英语教材带到了教室,借给了她,她也把收音机和广播讲座教材借给了我,并给我写下了英语广播讲座的播放时间。
这次劳动不仅使我们捐弃前嫌,而且关系也改善了许多。
电话:13732822240 微信:332144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