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元年重要的事情有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修订宪法并将照此而选举产生新的总统、总理。
当年七月前就要修订并公布原有的宪法。
在三月份各派已经达成一致,新的国体将采用总统制,而不是内阁制。但是在总统权力和兵权的阐述方面,国民力量党与国家团结党是分歧不小的,比如在兵权的阐述是: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
这个解释看起来确定了总统的兵权,但是最高统帅和直接能亲自指挥是不一样的。
国家团结党的阐述则基本照搬了原有的帝国宪法,改为:总统为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并统率陆海空军,陆军总参谋部、海、空军总司令部皆直接隶属于于总统,国防部长协助总统。最高安全委员会如故,总统为最高安全委员会主 席。
而在原有帝国宪法的皇帝权力问题上,国民力量党认为虽然确立了总统制,但是也应对总统的权力进行削弱。可是国家团结党则基本保留了总统继承原有的皇帝权力。经过了多次的讨价还价,最后关于总统的权力规定是:
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
总统为增进公益,或执行法律,或基于法律之委任,发布命令,并可发布之,但不得以命令变更法律;
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官;
总统宣告开战、媾和;
国务总理由总统任免,各部部长由总理提名,总统任命;
参众两院通过之法案需由总统签字后生效执行;
总统为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并统率陆海空军,陆军总参谋部、海、空军总司令部皆直接隶属于于总统,国防部长协助总统。最高安全委员会职权如故,总统为最高安全委员会主 席。
总统规定海陆空军之编制及兵额;
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议会;
总统接受外国大使、公使;
总统有缔结条约权,但变更领土,或增加人民负担之条款,须经参众两院之同意;
总统依法律宣告戒严;
总统颁给爵位、勋章,并其他荣典;
总统宣告大赦、特赦、减刑、复权;但大赦须经立法院之同意;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军方和旧官僚的主张大多数被采纳,但是他们提出的几个方面被否决,采纳了国民力量党的提案。即总统不能召集并解散议会,总统没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参众两院权力方面,传统势力依然占据优势,参议院因系帝国议会改组而来,地位仍高于众议院,参议长由议会多数党推荐人选后总统任命,众议长由选举产生。但是立法必须经过两院共同同意后才能通过,然后由总统签署生效。众议院选举方式不变,参议院选举方式略有改变,原有的元勋故地代表被取消。议员人数增加到一百二十七人,选举方式如故。
在总统的继承人顺序上,确定为总理、参议长、众议长、。
按照国民力量党的打算,想设立副总统,哪怕是个虚名,但被军方否决。
另外军衔方面,最高军衔为共和国元帅,相当于大元帅。其次为陆海空军队的元帅,下来就是大将、上将、中将和少将。
普通的军种元帅肩章是一个黄色五角星,而共和国元帅则是一个黄色五角星叠加一个反向形状的银色五角星。这是参照米里加国特级上将而专门制定的。并规定共和国元帅只能授予杰出的将领或者有卓越功勋的军人总统。一般的文官总统不能被授予共和国元帅,而共和国元帅提名权需要由参众两院共同提名。
而在内阁各部的设置上,新宪法也做了一定的变更。
新的内阁叫做国务院,国务院下设各部级官署主要有:
外交部、国防部、内政部、财政部、警务部、国家 安全部、司法 部、教育部、文化部、工商部、农林部、卫生部、海关总署、海山银行、帝国大法院、帝国检 察 院、帝国审计院。
其中各部长官为部长、副部长,海关总署叫署长、副署长,海山银行叫总经理、副总经理,其余不变。
已经是共和国了,但法院、检 察 院、审计院的名称仍然不变,还是加帝国二字。安泽隆等人的解释是如果变更,必须将原有许多的印章、文牌都需要变更,目前国家财力有限,不宜多做这些虚名变更。
除了这些外,国民力量党还想将一些地方改名,如广晋市、铭英市都想改名,认为这是帝制时代产物,但是均被老旧官僚和军方以各种理由否决。英米两国大使也认为在这些虚名上计较毫无意义。
另外总统府设总统府秘书长、总统府侍从长。秘书长协助总统处理日常总统府事宜,侍从长则专司总统府警卫,总统府侍从长军衔一般为少将以上,最高为上将。
新宪法虽说是确立了三权分立的体制,但是立法、司法权均非常薄弱,总统的行政权仍然是最大的,继承了原帝国皇帝的绝大部分核心权力。
共和元年七月,开始要准备选举产生新的总统和总理,是要由议会参众两院选举,同时也得看看洋人的态度。
选举提名的截止日期是到九月二十七日,而到了九月中旬,报名参选的已经有三人了,但除了林哈罗外,没一个有实力的,都是些无名之辈,不过是为了凑热闹的。
国民力量党方面,候选人只能是林哈罗,没有其他人具备他的威望。
而能与国民力量党对抗的那就是帝国前进党和国家进步党等原支持政府的党派组成的国家团结党,原有的帝国时代的官僚几乎一窝蜂都加入了这个党,但党 魁是谁,从三月开始争执到九月初,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文官推选的安泽隆和外交系统推举的原外务部大臣顾少信是开始阶段的热门人选,但是谁也没有绝对优势,几乎是势均力敌,而大选将近,如果没有一个有威信的人来出任,那么林哈罗当选后,他们的日子肯定不好过。而且提名日期的截止期限就要到了,如果再不确定人选,国家团结党就危险了,而他们这些人也就极有可能被进行政 治清算。
九月初,安泽隆、顾少信进行了多次会面,而且已经卸任的章元松、苏武惠、王烈永也多次调停他们的矛盾,最后在九月七日,各派才达成了妥协和一致的意见,请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卫衡昆出任党主 席,代表国家团结党竞选总统,认为在当前局势不稳定的情况下只有卫衡昆合适。
九月十日,安泽隆、顾少信、丁肇聪、梁昭文、沈以诚等人前往卫衡昆家中拜访,请卫衡昆代表国家团结党竞选。
卫衡昆本不愿意参加竞选,他虽有雄心,但他认为自己并无战胜林哈罗的能力,故而当日婉拒了他。而九月十二日,章元松、苏武惠再次劝他,卫衡昆还是有些犹豫。
他说:“自父亲以来到如今已经三十多年了,大部分时间都是军人主政,如今如果他再竞选,共和二字徒有虚名了,就是西方所说的军政府了。”
章元松:“不想你如今也相信这些了。”
卫衡昆:“不是我信不信,而是总得顾及一下形象。”
苏武惠:“如今不同他日,他日军人为相,乃陛下钦定,臣子只能服从。今日国家局势不稳,我等精力不够,林哈罗等人浮躁不堪,西洋和东町国居心叵测,他们绝非稳定国家之人,舍你其谁啊。”
卫衡昆还是有些犹豫。
苏武惠接着说:“晋国虽非草创,立宪也绝非刚刚而来。然而共和与君主立宪制终究不同,且如今内外局势不稳,与草创之国家很有些类似,必须强有力和稳定。”
章元松:“如今内外不宁,海军已不似当年,空军还在发展阶段,只有陆军可以稳定局势,你如果不出来,陆军将来有可能被裁军。而陆军一损,则国家更为倾危。而放眼陆军将帅,只有你可以。你出身名门,有军功,留过洋做过武官,还见过大世面,精通外文,唯独你可以。你所见过的独义志总统德维肯多夫不就是军人出身吗,你何不效仿之。”
卫衡昆见两位老长官这么说,也有道理,答应再想一想,三日内一定给他们答复。
送走二人后,卫衡昆和妻子詹妮弗.艾伦和儿子卫柏敬商议。
儿子当然希望自己的爹当总统了,但是卫衡昆此时更重视妻子的意见。
詹妮弗.艾伦思索后说:“你究竟想不想,直说。”
卫衡昆:“想是想,不过......”
詹妮弗.艾伦:“想就去做吧,两位老将军的话我也听到了,他们所言确实有道理。”
卫衡昆:“话虽如此,可是终究有顾虑。”
詹妮弗.艾伦:“你们古代不是有魏武帝曹公不是说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你虽然年过花甲,但身体还很好。而且曹公不还说过设使国家若无孤,则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卫衡昆笑了,说:“你真是知道不少,把我比喻成曹公,可民间他可不是什么好形象啊。”
詹妮弗.艾伦:“成大事者几人可得完美啊。你一人系陆军之安危,而陆军系国家之安危啊。”
卫衡昆:“国内或许好说,国外呢?”
詹妮弗.艾伦听出来了,他有些担心国外的意见,说:“你放心,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来支持你的。”
九月十五日,章元松、苏武惠、安泽隆、顾少信、丁肇聪等人前往卫衡昆家中,询问他的意见。
卫衡昆在等他们说完后,最后才开口,说:“皇帝退位,国体变更后,我本想安安心心办理军务,集中精力整治国防,以应对北方的威胁。然而看来如今你们又要让我继续受苦了。”
安泽隆:“是让你继续高升啊。”
卫衡昆:“高处不胜寒啊。”
到此,众人已经知晓卫衡昆已经同意了。
接着当天他们一直商议到了晚上十点多,就胜选后的人事安排问题还有假如败选后的如何暗中继续保持实力和控制局势做了详细的谋划。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胜选后的内阁构成和议会组成。最后达成一致,由卫衡昆为国家团结党的主 席,安泽隆出任国家团结党的常务副主 席,处理日常政务。由卫衡昆代表国家团结党参选总统。
如果当选,卫衡昆将让安泽隆出任内阁总理。同时还拟定如果获胜,以梁昭文继续出任参院的议长、沈以诚为众议院的议长。
九月十六日,卫衡昆正式报名参加竞选总统,代表国家团结党。
卫衡昆出马,许多帝国时代的官僚还有外交官、军人都安心了,他们相信卫衡昆的实力,对卫家有信心,对军人有信心。马归华时代的首相从卫仲康到范世荣,再到章元松,都是军人出身。范世荣虽然退役,却也是正统的军人背景,而且都是卫仲康提拔起来的。民间也习惯了,而且对卫仲康时代的稳定普遍有怀旧之情。
除了内部外,英米两国在晋国的特殊利益最强,为此,在丁肇聪的引荐和调解下,利格夫、托雷斯也表示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稳定局势,至于是文官还是军人,将不会在意。
表面上英米不太多表态,但内心都希望强有力的政府稳定局势,尤其在东町国威胁越来越大的时候。
而詹妮弗.艾伦也在替丈夫发声,同行记者莫尔斯曾公开采访问她如何评价自己的丈夫是如何一个人。
詹妮弗.艾伦:“稳健、坚强、感恩、勇敢、冷静。”
莫尔斯专门请她解释,她说:“执政平稳、性格坚强、为人冷静、作战勇敢,有恋旧之情。”
莫尔斯:“感恩之情莫不是他怀念帝制时代?”
詹妮弗.艾伦:“喜新厌旧是人之常情,但人更深邃的一面便是恋故怀旧,尤其人到了一定年龄之后,无论是谁。何况他恋旧是对过往的人和事,而非帝制也不是皇帝。如若他真的是一个旧帝制时代的人,他又何必当年支持共和,如今又竞选总统呢。而且感恩与怀旧是两回事,人如果没有感恩之心,那么这个人也就不值得信赖。”
詹妮弗.艾伦的身份和各种言论虽然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毕竟作为一个米里加的国民,一个和卫衡昆朝夕相处的人远比米国外交官更了解卫衡昆,所以米里加国在不公开表态的时候,暗中实际上已经支持了卫衡昆。
因为卫衡昆最后时刻出马参加,原来的几个候选人也都选择了退出,最后参选的就只剩下卫衡昆和林哈罗了。
在这几个月里,各派都在拉票,也开动宣传机器进行报道和攻击。
海山时报、汉华民报、博文报、东方时报、永晋报是晋国如今最权威的五大报纸,虽然没有正式的官方背景,但实际上三者都是官方的身份。而且在昭凤年间官方已经多次为其投资了。而除了这五大报纸外,另外一家报纸就是这几年内异军突起的汉南晚报,销量和影响力不次于这几家,而且有时候消息来源甚至比以上五家还广,因此其后台肯定不简单,但只知道社长是林麒云,与洋人和财团关系密切,但具体是谁并不清楚。
马培廷虽然退位了,但是依然是有影响力的人物。
马培廷对谁当选不关心,但是比较而言,他还是愿意卫衡昆。虽然在自己最后几年执政和退位的时候,卫衡昆默不作声甚至暗中装病抵 制,但终究卫家和自家是有姻亲关系的。而且在卫衡昆出任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后,下令陆军必须坚决守护好皇家陵寝和宫殿附近,并继续暗中向近卫团提供武器。
而这几个月选举的关键时刻,卫衡昆还多次让王烈文控制的媒体发声,大肆攻击林哈罗的国民力量党,同时为皇室说了一些好话,以争取皇室的支持。同时还通过妹妹传话给妹夫,希望将来自己当选后,由妹夫出任国防部长,马培海险些动心,但是马培廷劝大哥婉言谢局了。因为卫衡昆早就视军队为私有产物,即使让他做国防部长,也是虚名,反而还会被人认为是皇室暗中操弄权力。
共和元年十月十五日,选举的当天,在参众两院同时进行了投票。
参选人是两个,国家团结党的卫衡昆与国民力量党的林哈罗。
参议院就是原来的帝国议会,总计有七十五人,大部分都是官僚集团的人,自放开组党后,这些人也大多加入了国家团结党,故而卫衡昆在参议院是有很大的把握的。
而结果确实如此,参议院七十五票,支持卫衡昆的有六十八票,支持林哈罗的五票,两人未到。卫衡昆以压倒性的优势在参议院获胜。
众议院方面,二百五十七票,是谁也没有把握的。也最容易生乱,故而当天军警出动,警戒会场以维持秩序。
当天众院投票结果是卫衡昆一百二十票,林哈罗一百二十三票。
林哈罗虽然领先,但没有达到三分之二的多数,所以当天没有产生结果,还得在七天之后的二十三日另行选举。
这七天就成了关键的时刻,英米两国坐观成败,但是他们更希望有实力的卫衡昆。而卫衡昆许诺如若获胜将坚决镇压布维克思 潮运动,同时保证英国驻军的利益,并表示可以在保宁行省北部的北仑港也可以商讨英军的进驻问题。但比起有过交战的英国方面,卫衡昆更倾向于米里加国。他许诺如若当选,会将南安行省变为一个特殊的自治区,完全纳入米里加国的势力范围,晋国不会在那里移民,驻军,原有人民只从事居住和经商等事业。并许诺以后海军舰艇和空军飞机还会采购米国的式样。
这些是米里加国非常希望得到的,而米里加国也在这几天不断为卫衡昆而发声,认为他是一个强有力的人选。
十月二十一日,就在选举前的最后两天,马培廷让妹妹马锦霓代表自己发声,没有谈及自己的政 治立场,只说了文化上的事。但话里话外的指向性很明确,认为一个国家要有礼仪和传承,而大晋共和国继承于晋国,是一个包容的、宽容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最需要稳定的国度。但一切的一切核心是稳定,而要稳定,必须坚强,有信心。
虽然不涉及政 治立场,而且表面上说要包容、宽容,看似是支持林哈罗,但话锋一转说稳定、坚强,实际上就是支持了卫衡昆。
二十三日上午投票,参议院不必再投票。而众议院投票表决最后是卫衡昆获得了一百三十八票,林哈罗获得了一百一十六票,三票无效。
卫衡昆以微弱的优势当选总统,并将在第二年的二月份正式就任。
卫衡昆当选了,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是最发愁的莫过于林哈罗。他时刻担心卫衡昆的报复。
二十五日,卫衡昆发表公开演讲,核心是稳定、坚强和包容。
他效法父亲当年在国民议会的那一套,也赢得了不少的支持和掌声,但是他能否有父亲的能耐,更重要的是有无那样的机会,谁也不知道。
共和二年二月,卫衡昆正式就任大晋共和国的首任正式总统,登上了自己的权力顶峰,时年六十二岁。
总统府就是以前的内阁首相府,总理府则是原陆军部大楼改建而成。
卫衡昆刚去了总统府,就让人在一面墙的正中间悬挂马玉隆的画像,而另外一面墙的正中悬挂马鸿松的画像,而另外两侧则悬挂曾祖卫长庆和父亲卫仲康的画像。
为何悬挂马鸿松的画像,曾经是卫仲康贴身秘书的傅承飞儿子傅宁晋,如今是自己的总统府侍卫长,军衔少将曾询问过卫衡昆,说:“您是共和国的总统,怎么正中悬挂帝国时代的皇帝画像。”
卫衡昆:“为人要感恩,国家和历史要传承。就个人而言,太祖和先帝对我卫家有恩,是我们家族的大恩人,也是国家现代化的缔造者和建设者,而国家能稳定下来,逐步发展到如今,他们居功至伟,至今百姓依然怀念他们。而曾祖父和父亲,是我的家人,也是我的导师,你是明白的。”
傅宁晋:“那你当年为何不支持陛下,而选择了沉默。”
这个问题没有人敢问,恐怕也只有他了。
卫衡昆没有思考,直接说:“时代不同了,我即使支持陛下,恐怕在当时也于事无补。如今的我恐怕就是人们所说的王莽、董卓,或者是原燕朝的权臣袁伯安了。然而,我无悔,在当时我只能如此。况且,国家在那个时候需要的是稳定,需要的是强有力和稳定,已经不是一人一姓的天下了。”
傅宁晋:“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是这样吧。”
卫衡昆:“可以这么说吧。”
到二月底,新的内阁也组建完毕了。
新的内阁成员如下:
国务院总理:安泽隆
副总理:李成梅、李承勉、丁肇聪、赵明阳
国务院秘书长:杜如玄
外交部:丁肇聪(兼) 国防部:李成梅(兼)
内政部:庾弘伦 财政部:李承勉(兼)
警务部:章敬昆 司法 部:范元衡
国家 安全部:康绚辉 教育部:杜建坤
文化部:田新坤 工商部:赖星元
农林部:姚成飞 卫生部:赵德维
海关总署:安子英
海山银行:黄钟衡
帝国大法院:袁振德
帝国总检 察 院:安泽修
帝国审计院:戴锦华
新的内阁各部绝大部分都是卫衡昆或者安泽隆及其所熟悉的亲信,而且除了空头副总理赵明阳及卫生部的赵德维是国民力量党成员外,全部都是国家团结党的成员。而章敬昆是章元松最小的侄子,庾弘伦是庾永波的孙子。范元衡是范世荣的侄孙,赖星元是赖化行的曾孙。杜建坤、田新坤、姚成飞是安泽隆在永晋省长任内的部下。海关、银行、法院、总检 察 院、审计院则由国家团结党内的技术官僚出任或者是原班留任的人员,他们没有明显的政 治倾向。但新内阁成员中除了杜建坤与杜家有些关系外,其余都与大族财团没太大的关系。
杜如玄自昭凤年间就开始在社会联络局,已经在此干了三十多年,根基已深。正因为如此,卫衡昆对他多少还是有些顾忌。此次借新内阁成立,许多议员对他很不满,卫衡昆顺势免去其国家 安全部部长,改任国务院秘书长。同时许诺在党内为他谋一个职务。
赵明阳、赵德维是表兄弟,在国民力量党有一些能力,而且他们虽和林哈罗关系不错,但政 治主张上较为稳健,主张配合政府,主张稳定的总统制,而不似林哈罗那样主张限制总统的内阁制。因此被安泽隆收买了过来,也正是因为此二人,卫衡昆才能在众议院第二轮投票中获胜。为了答谢二人,此次内阁给他们兄弟安排了两个位子。而且赵明阳还以副总理兼秘书长,看起来实权是不小的。但是副秘书长则是跟随安泽隆十几年的绝对亲信邵博皓,为副秘书长兼总理府秘书长。
军队是卫衡昆的支柱,国防部长是极为重要的职位,他交给了李成梅,比自己大五岁,在海军中有声望,让他出任第一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一半原因是挂名,一半原因是彰显自己不偏袒陆军。而第一副部长苏武昌是苏武惠的弟弟,卫衡昆感念苏武惠的举荐之恩,此次将他提升他为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是真正的协助自己处理军务。陆军总参谋长林凤荣、海军总司令曾廷玮、空军总司令杜文佑均兼任国防部副部长。
国防委员会主 席自然是卫衡昆兼任,副主 席由李成梅、苏武惠、程厚辅出任,章元松、李绍翔为顾问。
自己的儿子卫敬柏也有了晋升,当然不用他出面。苏武昌提名他为禁卫军参谋长,军衔少将。
而总统府方面,傅宁晋自然是总统府侍从长,凤翔市长李元忠被擢拔为总统府秘书长。
总统府还可以聘用顾问若干人,而顾问名单,卫衡昆早就想好了,特别聘任范世荣、章元松、李绍翔、苏武惠、王烈永等元老作为总统府高级顾问。
而凤翔市长由郑晋泽的孙子时任东宁行省副省长的郑玄宁出任。
兴京府作为首都也是特别市,市长也很重要。卫衡昆提拔了自己和安泽隆都能够接受的也欣赏的人选,当年的永宁市长、永晋省长徐济远,也是平定内战的功臣。
卫衡昆就任总统后,也对党内进行了安排。
他将原帝国前进党、国家进步党和长庆文化友谊协会等倾向于和政府合作的政党正式全部合并,正式改组为国家团结党,他作为总统,自然是执政党国家团结党的党主 席,另外提名安泽隆、梁昭文、沈以诚为副主 席,卫衡昆、安泽隆、梁昭文、沈以诚、杜如玄、李成梅、李承勉、丁肇聪、庾弘伦为常务委员,以上人员组成常务委员会,共同决定党务。
因为卫衡昆是总统、安泽隆是总理,日常政务就很多了,故而梁昭文作为副主席实际上处理日常的党务。共和二年三月,卫衡昆下令国旗不变,国歌不变,旧有的制度无特殊需要者一律不变。
同时以私人形式聘请英国、米里加国、独义志国的顾问十多名。独义志国顾问作为私人形式顾问在陆军工作,英米两国多集中于经济、建设和海军部门。
卫衡昆既然出任总统,原有的国防部长、陆军总参谋长都将卸任。而且他的军衔还是帝国时代的陆军大将。
宪法虽然规定总统有很强的权威有兵权,但是多年军旅生涯的卫衡昆从曾祖、父亲的故事中和国外的许多大事中也知道即使是总统,但终究不是皇帝。即使是皇帝,失去兵权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为此在军中,他还是得有些名头才好,虽然不宜再直接兼任军职,但有个军衔还是可以的,否则即使自己也很难有足够的权威。因此在他的暗中授意下,由傅宁晋向两院悄悄放风,希望能获得军衔。
三月中旬,梁昭文、沈以诚等开始策动参众两院提名卫衡昆为共和国元帅,两个月后正式获得了两院的顺利通过,六月份,卫衡昆的军衔就成为了共和国元帅。
卫衡昆表面上谦虚了一番,但内心很满意。
在三月二十日正式接受了两院对他的授勋。
二十七日,卫衡昆又晋升了几个主要将领的军衔。
元帅作为仅次于共和国元帅的最高军衔,卫衡昆授予了三个人,一个是卸任的帝制时代首相章元松、一个是卸任的陆军总参谋长苏武惠,一个是第一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李成梅。
另外任命自己的小舅子庾敬徽为京畿警备司令部司令,安金奇为禁卫军司令员,同时授予中将军衔,还给苏武昌、马培海晋升为陆军大将,马培山晋升为海军大将。
卫衡昆是很懂用兵之道的,庾敬徽有京畿兵权,但不直接统辖禁卫军。安金奇虽说指挥能力不高,但忠诚,从当年自己去保宁平乱后就已经效忠自己,十几年来很是贴心,故由他出任禁卫军司令,但自己的儿子又在禁卫军做参谋长,暗中制衡。
马培海、马培山虽然身份不一般,但毕竟与自己有亲情也有袍泽之情,他们既然不领情任职,加个军衔和顾问虚名,是可以的。
他们二人接受了,马培廷也没有反对。
共和二年三月底,卫衡昆基本完成了内阁的组建、党务的安排和军衔的领受等事宜,下来的核心就是稳定国内局势,整顿经济、发展生产等具体的政务了,毕竟这才是最重要的核心问题。
五月,安泽隆内阁下令实行新的经济改 革方针,主要有:
大族财团的企业和全国所有企业要改善工人待遇,确定工人每周的最低工资水准和最长工作时间;
提高粮食征收价格,低息贷款给农民购买机械设备,提升机械化水平;
兴建并扩建农业技术学校,兴建农民集体农庄,帮助农民提升知识水平,改善农民待遇,赢得了农民的好感;
同时加强公路、水电站、桥梁、机场、粮库、油库、燃料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增加就业人口;
提高印花税、个人所得税及专卖品的征收比率,加大对房产税、遗产税的征收力度;
禁止人们相互送礼、禁止举行私务宴会、禁止穿奢华服装;
禁止浪费粮食,提倡国民将余钱用于储蓄。
七月份,在燕宁共和国全面抗战开始后,卫衡昆在国内提出要暗中加强备战,明面维持和睦的政策,同时积极寻求外援。并大力招揽从原燕朝故地故地南下的人。
八月,马培廷在得知了卫衡昆在办公室悬挂祖父、曾祖父的画像后,内心很是高兴,而且鉴于目前的局势。决定在暗中将每年拨付他的三千万优待费反向拨付两千万给政府,用于购买军备,加强战备建设。
九月,在卫衡昆的支持下,安泽隆内阁逼迫大族财团每年除了缴税外将所得利润的一成拿出来作为国家建设基金。并给各家都定下了一个标准,卫、王、郑三家每年二百万,刘、袁两家每年一百五十万,邵、杜、庾三家每年一百万。其余中等大财团每年三十到五十万不等,还暗示逼迫皇室每年也要捐出一百万,否则不再保护其安全,总计各大中型财团及皇室每年需要捐出两千万晋圆的收入作为国家建设基金。
卫衡昆让弟弟和侄子带头捐出三百万晋圆。
同年,袁、邵、郑、王、李五家也不得不捐出了一千七百万,加上卫家的共两千万。
同年,在卫衡昆的倡议下,还发起了全国性的捐款运动,当年三个月内就从全国筹集了五千万晋圆。筹集的款项作为专款,由李承勉保管,卫衡昆和国防部、实业部亲自决定购买哪些武器还有设备等。
当然这些钱,卫衡昆也不会让他们白捐,国家和政府将在基础建设领域和军备采购上优先选择向各家财团订货,这样虽然看起来他们每年损失了一些财产,但这都是固定的,如果经营的话,每年绝对能赚取比这些更高的收入。
早在共和元年底,军方为了备战,也为了刺激大企业的发展,加大了对国产器械的订购力度。在共和二年初下令全国各主要工厂,除国内无法生产的设备之外一律订购国内的机械设备。
共和二年初,卫衡昆就下令加大三军对国产装备的采购和订货力度。
陆军方面下令除重炮和装甲车辆外,其余步机枪、山野炮、子弹和普通山野炮弹、手榴弹如非许可一律采购国货。
规定空军的飞机如非必要不可以送往国外维修,尽量自行维修,要加大储备零部件。
曾廷玮的海军很是响应卫衡昆,早在昭隆十一年开始他就从造船厂订购了六艘国产的英式驱逐舰、两艘三千吨以下的轻型巡洋舰、三艘鱼雷艇的大额订单,够本国的几大造船厂生产很长一段时间了。
十月提出了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一致、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的政策。同时下令在保持秘密监控的同时适度放松对反对力量和布维克运动的镇压,以缓解民众的怨气。而且在关税上,对来自东町国的货物加征重税。
十一月,从西洋贷款加强对拖拉机、汽车厂的建设,以继续来提升基础工业的实力。
除了这些举措外,三月份他刚上任就下令军警要严厉镇压地方的各种骚乱,尤其重申民间无令不得私自持有枪械,定期缴纳者可以既往不咎,否则将从重惩处。
五月初,永晋行省的陆军和禁卫军一部总计万余人,在陆军总参谋长林凤荣的亲自指挥下出动了大口径重机枪、山炮、一五零重炮,并在空军二十多架飞机的掩护下在晋宁市山区剿匪,击毙了这两年祸害永晋行省乃至全国最大的乱匪程志谦,其手下上万多人过半是以前退役的军警或者是矿工,熟悉地形。自此从昭隆十年来,为害一方,还经常西进永晋市,不时还南下兴京府一带,最近的一次逼近兴京府只有不足百里。
击毙程志谦后,其余匪徒也在年底基本被清理,除了少量被俘虏外,其余不是被击毙,就是被诱捕后杀害,卫衡昆就是要用严厉的手段震慑这些乱匪,避免产生野火烧不尽的后果。
程志谦被击毙后,卫衡昆、安泽隆下令逮捕永晋省省长赵德晓、永晋市长程安达一下各级官吏数十人。查出赃款六百多万,还有金银外汇等也价值上百万。对于这些贪赃枉法导致内乱丛生的蛀虫,卫衡昆要求严惩,内阁有不同意见,但卫衡昆力主严惩。在共和三年三月,将赵德晓、程安达等五名最严重的官员全部判处死刑,其余官员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到二十年不等。
八月,卫衡昆派出老资格的警务部老臣梁绍贤巡视各地社会治安及民生情况,到次年六月完成,又清查出了贪 官污吏上百人,也都被从重处置。共和三年年底,也全部判刑,死刑三人、无期徒刑七人、有期徒刑二十一人。
共和三年,卫衡昆做的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在二月初不顾马培廷等多人的反对以走 私、杀人、强 奸和危害国家 安全等多项罪名下令警务部逮捕崔衡山,并没收其家族所有财产,崔衡山及其妻子田春岚也都在七月份被判处死刑。其余子侄、家属也全部受到处分,或者判有期徒刑,或者是驱逐出境。
崔衡山的所作所为不多说,他也自认倒霉,也知道会有这一天的,但是他在被抓后还是希望能花钱解决,但卫衡昆此次是要彻底解决他。马培廷多次出面劝阻,希望哪怕让他出国,但是卫衡昆坚决不同意。
卫衡昆不放过崔衡山,可以理解,一方面他的名声已经烂到底了,杀了他能为政府争取到不小的好感,另外崔衡山多年来自以为是马培廷的大管家,不降卫家放在眼里,多处得罪了卫家。所以无论于公于私,崔衡山肯定必死无疑。而其妻子田春岚被判死刑,也是不无原因的。田春岚看起来与卫衡昆没有瓜葛,但是其人品有问题,为人咋咋呼呼的,而且根据各方面的消息和报告显示,她从昭凤晚年进入银行工作后,多次挪用银行公 款放高利贷,也赚了不少黑心钱。所以从这方面来讲,她也有罪,当然罪不至死。不过,卫衡昆既然想让他们都死,那就必须死。
原因很简单,除恶务尽,如果不打死,那么待他们复起后,就是对自己的最大威胁,所以必须杀。
崔衡山被判处死刑,家产总计高达七千万晋圆全部被没收超没入国库。其中现款就有两千余万,另外动产、不动产等约五千多万。这些钱的用途自不多言,全部充作军用。
崔衡山一家被处以死刑,还有那么多厅级以上的官吏被判刑,各方面反响不一,有人认为这就是内斗,有人认为这是卫衡昆想有所作为,总之说什么的都有,不过至少这些做法很快稳定了局势。而且通过这种严酷的铁腕统治和抄家的做法,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政府就从中获得了价值五千万英镑的巨额收入,这些钱全部作为国库特别储备金,专司赈灾和军火采购使用,无有总统批准,任何人不得使用。
卫衡昆凭借武力镇压反对派和严惩贪腐,迅速稳定了局势。国民力量党中以赵明阳为首的一些人也改变了对卫衡昆的看法,不再简单认为他是大官僚的支持者,赞同他反腐的举措。而英、米等国更是高度评价他的反腐行动,凝聚了晋国的民心,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晋国的经商环境,让投资者有了信心。但更重要的是自马培廷时代以来的各地一些原本骑墙的地方封疆大吏鉴于卫衡昆的声望,也不得不表示效忠,开始上缴原本拖欠中央政府的税收。
到共和三年底,全国局势恢复到了昭成二年之后前所未有的稳定及繁荣状态。到当年年底统计,全国总人口增加到两千七百余万人,各省已经都能如数上缴税收,加上新开征的税收增长迅速,全国总收入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二十七亿七千多万晋圆,折合约两亿七千万英镑,较八年前的昭隆十一年增长了两倍还多,着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而在昭隆十二年底的时候,各省上缴到中央的税收只有不足六成。
卫衡昆上任这两年来的举措被证明是强有力的,民间也基本恢复了如以前那样稳定的态势,罢 工、罢 课、罢市的情形大幅度减少,失业人数也大幅减少,门店也开始正常营业。西洋的投资者也开始恢复了信心,工商业也重新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治安大幅度改善。即使是林哈罗这个最反对他的人也说:“我们原以为卫衡昆是个军人,通晓兵略权谋,但对治国是不甚了解的。然而这两年的情况让人们看到此人才具不亚其父,决断力甚至过之。而国家这两年来,商店货品日益充实、新的工厂在扩建、失业情况也在减少,连洋人也对他都甚为敬重,看来我们当年都轻看他了。”
马培廷这个卸任的皇帝,也是实实在在的看到了这一切,私下和自己的小妹马锦霓说:“父亲评价他不亚其父,看来这句话真是应验了,如果我当年能及早听他的,或许也真不会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