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书名:明末之钓鱼佬 作者:菘菜汤 本章字数:4253字 发布时间:2024-10-27

十几日之后,汤家仓房和院子里挂满了熏好的腊鱼,偶尔有路过之人,都要驻足闻上一闻,皆言从汤三爷门前过,饭都能多吃上一碗!

腊鱼多了,就该上墟市看看了。一日清晨,汤三爷扛着装满了腊鱼的新麻袋,汤六挑了两个装满活鱼的水桶,带着汤小九与小鱼儿,一起到了黄茅岗。

此时牛车还没有来,大榆树下已聚集了不少人,汤三爷一行人过去与众人寒暄了几句,汤六放下水桶,先行回去守家干活。

腊鱼诱人的香气早引起了众人的注意,有那熟悉的人也来招呼一下。

“汤三爷,今次来想必是带着腊鱼来广缘售卖吧?闻起来倒是蛮香的,不知怎么卖?”

“哦!小九,你且来与这位兄弟说一说。”汤三爷让儿子来介绍这腊鱼。

汤小九从麻袋里取出两条腊鱼,细看了看鱼尾上的标记,“这条小的是五文,那条十一文。”

“这么便宜!鱼是什么时候的?”

说话间又有三个人围了过来。

“半月前钓的,还很新鲜,不信你用手提一下,看看重不重!”

汤小九话虽说得客气,但那几人未曾想好买不买,倒也不好冒然拿了鱼看。

其中一人思忖道,“几日后家中要来一贵客,今日打算卖了茶米后再买些酒食备着,正巧遇到如此便宜的腊鱼,只是去了车脚钱,身上再无半个铜板了,这可如何是好?”

此人想了又想,遂开口对汤小九说道,“这位小哥,如此多的腊鱼,一次都卖光了么?”

汤小九一听就知道这人是什么意思,大约是想买条腊鱼吃,或许想等墟市收了买点剩下的便宜货,于是敲了敲木桶,接着说道,“这活鲫鱼是十六文一斤,我家将一斤鲫鱼或鲤鱼做成腊鱼,不算盐和人工,才卖十文钱,与那大米白面相比也多不了几文,可算是便宜到家了,这腊鱼是我家头一次来售卖,想便宜些闯下个名头来,想来剩不下多少的!”

“哦!是这样啊!”那汉子敷衍了一句,又看了看另外同来的人。

“王家兄弟,手头上可宽裕,借哥哥点钱,待回去时就还你!”

“赵大哥,用多少,小弟还有半吊钱。”

“十六文就行!”

这时韩老汉赶着牛车已经到了。

“你们怎么在这里就开始做生意了!呵呵!”韩老汉看了一眼说道。

“哦!这小哥的腊鱼又便宜又好吃,先买两条,回来时候怕等不及了!”赵姓汉子说道。

汤三爷接过十六文铜钱,汤小九从麻袋中挑出两条腊鱼递了过去。

众人纷纷将带来的东西放到牛车上,并送上车脚钱。

汤家东西多,汤三爷于是交了两文钱。

东西装好后,又等了一会儿,韩老汉才赶着牛车出发。

韩老汉坐在了车辕中间,一左一右分别是小鱼儿与汤小九。

“娃娃,这小娘子是你家的?”韩老汉问道。

“是我妹妹,今日是来长长见识的,给韩老爹添麻烦了!”汤小九笑着说道。

“不麻烦,不麻烦!你家的腊鱼不错呀!等到了广缘卸下车,老汉要一条五文钱的,晚上回去下酒!”

“人常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不瞒老爹说,我家的腊鱼就是便宜的好货,保证你吃完了还想吃,呵呵!”

汤小九在这边与韩老汉聊着,小鱼儿则在一边安安静静地坐着听。

说话聊天的时候总感觉时间过得好快,仿佛只有一刻钟就到了广缘。

还是在路边的小树林,牛车停下,众人纷纷取走各自的东西。

韩老汉则是付了五文钱买了一条腊鱼。

汤三爷挑了两个水桶,汤小九则是扛着麻袋,麻袋鼓鼓的,怕不是有五六十斤,汤小九纵是有麒麟臂、天生力大也感到有些吃不消,走二十几步放下麻袋来缓缓劲,再扛上慢慢走,小鱼儿怀中抱着秤,跟在后面。

纵是过完年到了三月初,广缘的人也不见少,汤家父子三人走不太远,又遇见了李瞎子,卦摊就摆在路边,却还围了三四个人。

只见李瞎子从麻布背兜里取出一张黄纸来,上面画着血红的图鉴,“这乃是‘南方元宝命符’,可降妖除邪、役神使鬼,回家之后贴到门框上,可保你一家平安无事!”

一老汉恭敬地接过符咒收好,然后送上十几文钱,口中说着多谢便离去了。

“下一位!”李瞎子说道。

“李道长有礼了!老婆子家三妞儿昨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头发掉光了,心中不安……”一个白发的老婆婆说道。

正巧汤小九几人经过,李瞎子眼睛虽不好,鼻子却很灵。

好香啊!

抬起头有人影影绰绰。

“李道长一向可好!”汤小九说道。

“我道是谁,原来是汤少爷,啊不,是汤师弟来了!”李瞎子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来了。

“咦?这回不叫贵人,改叫师弟了?”汤小九笑道。

“这位夫人还请稍候片刻,小道的师弟来了!”李瞎子向那婆婆告了个罪。

“这贵人还是贵人的,不过师弟也是真的!小道那六师叔邱真人亲手传授你的钓技,师弟可不要不承认啊!”

我擦!这样也可以!汤小九只是随口说了一句谎话,没想道被李瞎子给圆上了,真是见缝就钻的货!

“如此说来我等还真是师出同门,小弟汤世信拜见李师兄!”汤小九也是随机应变,拱了拱手向着李瞎子说道。

“好说,好说!师弟这回所为何来?”

“小弟与爹爹还有妹妹来广缘卖鱼,有活鱼也有腊鱼。”

“腊鱼,怪不得这样香!妹妹?师弟几时有的妹妹,呵呵!”

“小时寄放在宗亲家中的,如今又接回来了!鱼儿妹妹,来!见过李道长!”

“这就难怪了!小妹妹,就不叫道长了,叫李大哥!”

“这……”小鱼儿迟疑道。

“罢了,你就叫李大哥吧!”

小鱼儿曲膝福了一福,“小鱼儿见过李大哥”。

李瞎子翻了翻白眼,仔细看了一下小鱼儿,“看小妹妹的面相,亦是有福之人,虽说不上大富大贵,却是福禄双全、旺夫兴家、儿孙满堂!”

“怎么样?妹妹!李大哥可说你能儿孙满堂咧!”

正说着,李瞎子从麻布背兜中又摸索了一下,取出一把血红色的木梳来。

“这个是师尊传与我的法器,香龙血木雕的吉祥如意梳,以法咒加持,虽不能逆天改命,但可以锦上添花,赠与小妹妹,正好相得益彰!”

李瞎子说着将木梳递给了小鱼儿。

小鱼儿接过吉祥如意梳,连声称谢。

“这便宜师兄莫不是想骗我腊鱼吃?”汤小九暗想,“不如试一试他!”

“家父还在前面等着,小弟与妹妹先行告辞了,有暇再来看顾师兄。”

“师弟且去吧,师兄这里还要忙上一阵子!”李瞎子向二人挥了挥手。

汤小九扛起麻袋带着小鱼儿向前追去。

李瞎子的卦摊又围过来两人,刚才李瞎子赠给小鱼儿的香龙血木雕的吉祥如意梳令几个人眼热不已。

有人开口问道,“李道长,可还有那上等法器,我等也想求一个!”

“修道之人身边怎能少了符咒与法器,小道这最上等的法器还有一个,只是不好轻易求取呀!”李瞎子看了看几个人,摇了摇头。

“那让我等看下可好!”另外有人说道。

“好吧!那就让你们开开眼!”李瞎子从背兜底摸了摸,拽出一枚绑着红线的铜钱,赫然是那枚边上有一个豁口的“开元通宝”,只是绿色的铜锈被摸了下去。

“就这?一枚破铜钱!”众人眼中露出不屑的神情。

“呵呵,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呀!铜钱虽破旧,但却夺天地之造化,集苍生之灵气,乃是无上法宝!至尊度厄灵钱!”

李瞎子闭上眼睛掐指一算,“这至尊度厄灵钱本有四枚,可喜可贺让小道遇到了一枚!持此灵钱者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往大了说,可避刀兵,保一境安宁!”

正说着话,李瞎子用鼻子嗅了嗅,“师弟,你怎么又回来了?”

“小弟刚才走的匆忙,忘了给师兄留一条腊鱼,这不就又回来了。”

“你我兄弟,何须如此客气!”

“有道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你我更该互相扶持,更何况师兄还为先母寻到了风水宝穴!”

说罢汤小九递上一条大腊鱼给李瞎子,“李师兄也知道,腊鱼于小弟来说,易事尔!日后只要你我兄弟在这宁远再相见,小弟必奉上一条腊鱼!”

“师弟果然是重情义之人,那愚兄就愧受了!”说罢李瞎子略有些欢喜地接过了鱼。

汤小九拱了拱手自去了。

“那请问李道长,求这一枚至尊度厄灵钱需要多少供奉?”一旁有人接着问道。

“眼下时候不到,灵钱用处不甚大,三年后可当银三百两,十年后可当千两,再往后贫道也算不出了!”李瞎子叹了口气。

“你等是不是以为认识的某些员外都身家万贯,更不消说富可敌国的商贾豪族,在他们眼中只不过区区的一千两白银而已,须知这宝物能不断聚集气运,不断成长,持之日后或能号令数万精兵!”

“数万精兵?听说我宁远县城外校场驻扎的那一营兵马才一千人哪!”有人惊讶的说道。

“哼!那也叫精兵,这天下兵马唯有九边大军才能算精兵,尤其是关宁铁骑勇冠三军,京营兵马倒也还可以!”其中一个老者说道。

“这位夫人,小道现在来给令爱解梦吧!”

……

却说汤小九追上了爹爹和妹妹,扛起麻袋接着走,又到了卖鱼的老地方,这次不错又见到了久违的陶五。

在一番结结巴巴的寒暄之后,总算可以卖鱼了,不过汤小九看了看陶五摊上摆着的鱼,不禁有些踌躇,就那么几条鱼,加起来也就五斤,还都是死的,虽说还算新鲜,但价钱也还不便宜,十五文一斤,自己这边如果开始卖了,他一条鱼也别想卖出去!

汤小九转过身凑到爹爹耳朵低声说了几句话,汤三爷连连点头。

汤家三人把水桶和麻袋都打开,开始叫卖活鱼和腊鱼,尤其是汤小九,一张嘴说得天花乱坠,加上腊鱼又香又便宜,不一会儿就吸引了不少人,已经有人开始买腊鱼了。

“小娃娃,怎么与你爹又来卖鱼了,这边这个小娘子是什么人啊?模样倒是清秀!”来人说着话就要去捏小鱼儿的下巴。

汤小九手疾眼快,一把攥住了来人的手腕,“我道是谁!原来是收税的官爷来了,失敬!失敬!这个是我妹妹。”

税吏讪讪的笑着,收回了手,“小娃娃,本大爷如果没记错的话,你家姓汤,住在百步岭,前几月得一道人传了几手钓技,如此才能在冬季钓得不少鱼,来我这广缘墟来售卖,对不对呀?”

看来自家的事已经有不少人都听说了,汤小九点头称是,随手取了十文钱递了上来。

“官爷,这是小的这回的税钱。”

“你们卖这么多的东西,只交这么一点点的钱,哪里够呀,依本大爷看,这回最少要交一吊钱!”

税吏打算得精细,这汤家父子,泥腿子出身,冬季竟能钓到鱼来卖,无本的生意,这次先收一吊钱,如果交上来了,下次税钱再往上涨,长此以往爷爷也能发一笔小财!

听到税吏的话,汤小九脸色一变,把十文钱收了回来。

“官爷知道小的姓汤,可知道我师傅是谁么?”

“你师傅不就是一个游走江湖的道人,姓什么大爷倒是忘记了,怎么,他还是龙虎山的真人不成,哈哈哈!”税吏说着说着就笑了起来。

“那道长也算我的第一个师傅吧!我如今的师傅,却是宁远县的教谕卢谧卢大人,万历十二年的贡生,门生故旧遍布湖广,更不要说他与知县莫大人还是至交好友!官爷如果不清楚的话,可以上我百步岭打听一下,当初古家人偷了我家的东西,就是我师傅与黄甲长一同问的案子。”

“哦哦,竟有此事!”初春三月乍暖还寒,说话间税吏额头竟冒出了冷汗。

“这个,这个,小兄弟,老哥也是上头逼得紧,每月都有课考,完不成要打板子的,故此捐税收得急了点,小兄弟勿怪,这次就免了罢,还请小兄弟见到令师慎言呐!”说着说着那税吏竟慌慌张张地走了。

“他……他……没收,没收……你的……税……税钱!”陶五说道。

“是呀!这次没收税,我下次还用不用交呢?”汤小九诧异的说道,回头看了看爹爹和妹妹,不禁摇了摇头,轻声笑了起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明末之钓鱼佬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