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凝望雷峰塔
书名:灵秀鸿蒙天 作者:晓荷阡陌露 本章字数:2070字 发布时间:2024-10-25

西湖除了荷花,还有雷峰塔。

遥望着雷峰塔,沿着湖堤信步走着,方明月暗自寻思道:这西湖的堤岸,也有着数百年的历史了吧?多少年以来,多少的文人墨客,都曾驻足于此,写下自己的诗篇。不过,更多的游客,更为感兴趣的,似乎倒是那一部《白蛇传》的故事,那个雷峰塔,据说就是当年白素贞白娘子所被镇压之处了。当然,那些游客到来的时候,那雷峰塔里,到底还有没有白娘子在里面,倒是说不清楚的了。而且,作为一个匆匆而过的游人,你也不可能钻到塔里去,一探究竟。

白娘子之所以被镇压在里面,最直接、最明显的原因,应该就是,她的法术还有限,斗不过那法海老和尚。是啊,如果不是对手过于强大,谁愿意钻到塔里去呢?至于那个许仙,只是个凡夫俗子,对于这样一个局面,多半也是无能为力的了……

“哦,穆少将军,”方明月开口道,“这《白蛇传》的故事,你,你也有所了解吧?”

眨了眨眼之后,穆天南回应道:“此前,也,也算是听说过一点儿吧?”

皱了皱眉头之后,方明月接着说道:“我,我想起了一个问题。那,那就是,那个许仙,眼看着白娘子被镇在雷峰塔之下,好像都没什么反应,也就是说,他是那种听天由命的样子,也没想着要反抗。或者说,想办法去找一些帮手什么的……”

穆天南淡淡一笑:“听说,那个许仙,平素就是在城里开个药铺,卖点中草药,手无缚鸡之力的,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呢?”

“少将军,”方明月接过话,“我的意思是说,真要挥拳动手,那许仙,自然斗不过身有法术的法海和尚。不过,他既没有抗争,也不想着去找人帮忙什么的,不是有点说不过去吗?”

“唉,那些编故事的人,自然会这样安排了。要不然,那个雷峰塔,又从何而来呢?”穆天南不紧不慢地说着。

“我是说,”方明月依然有点不死心,“打不过是一回事,敢不敢打,有没有去抗争,有没有去想方设法,又是一回事……”

穆天南像是听出了什么,先是皱了皱眉头,接着这样说道:“或许,是这样的吧?这个许仙,一见到那么大的阵仗,就被吓破胆了,连想着搬救兵的念头,都没有了……”

方明月神思黯然:是啊,有些故事,从流传之日起,人们就已经习惯于那相对固定的情节走势了。这样一来,也就懒得去想,还有没有别的可能性了。当然,也有这种可能,那就是,反正是别人的故事。别人怎样编,别人怎样说,反正都是别人的事情,跟自己也没有太多的关联。既然是这样,听听就好,又何必去多费脑筋呢?

人们的这种习惯,也自有道理吧?毕竟,现实就是这样了,你想得再多,似乎也改变不了什么。这样一来,倒不如听之任之……

这样想着,方明月一时也不想再多说什么了。

一旁的穆天南,也是微微皱着眉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再走了一盏茶工夫,方明月突然发现,眼前的这一段堤坝,倒是颇有几分异样:如果径直往前走的话,就是一座小桥;然而,那小桥,却也是这一段路的尽头处!再往前走的话,就只能是掉到湖里去了。

她心念一动,凝神看时,果然,那桥墩上,赫然刻写着两个大字:

断桥!

这两个隶书大字,时间久了,上面所着的油漆、墨汁,日渐风干,变得模糊起来。如果不留意,还真的看不出来了。

不过,偏西处,另有一段堤坝,环绕着西湖。

一想起断桥中的那个“断”字,方明月也就无心再往那桥上去,而是沿着偏西处的那另一段堤坝,缓慢前行着。

不曾通往那断桥的这一处堤坝,走起来,倒是颇为顺畅。再过了不多时,方明月就来到了另一个不知名的小桥上。行走的时间久了,也就有点累了。喝了点清水,吃了点干粮之后,倚着那小桥的栏杆,她暗自寻思道:刚才,我为什么不到那“断桥”上看看呢?其实,一看到那个“断”字,我就容易想起“一刀两断”之类的词语来。既然觉得不吉利,觉得口彩不好,暂时回避一下,也无可厚非吧?

其实,在某些版本的的《白蛇传》之中,断桥的故事,其实也还不错的。据说,当初,白娘子和小青刚刚化为人身不久,有一次,在西湖游玩的时候,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当时,这姐妹俩,偏偏就是没有带伞。正在这有点尴尬,甚是为难的时候,许仙带着雨伞,出现了。这个故事,真要这样编的话,固然能够显现出许仙古道热肠的一面,也算是“千里姻缘一线牵”的一种表现吧?

不过,我还是觉得,就算许仙有意赠伞,另换一个地方,也未尝不可吧?或许,编故事的人,其实也是很清醒的,他们或许也想到了,许仙和白娘子的姻缘,最终也要被法海之类的人物所阻拦,所隔断。既然是这样,倒不如先在这儿埋下一处伏笔。然而,更多的人,有意无意之中,却忽略了这一点,总是觉得,这“断桥”,是和“邂逅”之类的情节,连在一起的。当然,能够多往美好的一面想,是不是不可以……

这西湖,与那苏轼苏东坡,也有着不解之缘。尽管,我只是粗通文墨,不过,那样的一首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总还是背得下来的。千百年以来,以西湖为题材的诗词,自是不少,不过,苏东坡的这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一向脍炙人口,一直为后人所传诵。大致说来,单纯的写景,你文采再好,辞藻再华丽,也总有力不从心之时。苏东坡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将西湖比作西施,让人耳目为之一新!一个是人间胜境,一个是绝代佳人,这样的比喻,将人与景连在一起,确实让人拍案叫绝……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灵秀鸿蒙天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