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让经过其旁边的探访号出现这种情况,这让李恒觉得不好理解。
它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将力量作用在探访号上的?
用我们在地球上的认知,某种物体或某个物体要将力作用在其它物体上,必定有其着力点。比如人推车拉车,一定是手将力加在车体上。蒸汽推动活塞,是膨胀的气体将力加在活塞表面。
从这点出发,物理泰斗们认为,引力是因为物体之间有相互抛掷引力小球的状况,这样才将力传达而相互吸引。
而磁力,则是因为有磁场,磁场将力作用在磁性物体上。
那么,空洞的斥力,会不会和磁场比较相像呢——在磁场中,会有相斥的现象(同性相斥)。
但这似乎不能解析探访号被推移这个现象。因为这很难划上等号:难不成空洞和其它所有物质都极性相同,而会有斥力产生!空洞似乎不被视觉所察觉,而我们的探访号,那可是漂亮的厚铁饼。这可是怎么看怎么都不相同哦。
以容易理解起见,我们给它套上这么个力吧:那就是它对物体都有斥力,这是它的本质。
如果回到空洞是暗能量的密集区域,从而造成空洞膨胀而推移物体,这怎么来理解!
问一问飞船的超级AI。李恒将个人功能舱的终端接到飞船计算机,看它能不能为自己排忧解困。
显示屏跳出文字:亲爱的李恒,我很高兴收到你的提问。目前,我和你一样,认定基地的解释是最合适的。
在对时空的认知上,还没有可被接受的框架和规律,各种需要遵循的细则,让我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发挥作用。我想,你一定和我一样,对此感到遗憾。
我忠于数据和法则,但我没有灵感,或着说,只有很小很小的灵感,而这样的灵感,在你的问题面前苍白可怜。
我希望我有足够灵感,所以,请理解我说的话,这,你懂的。
跳出框架,和你一样可以天马行空,是我所情所愿,我试着努力去做。当然,这非常需要像你这样的人,让我跳出来。
和你在星际中一起共勉共励。
爱你!
李恒回复:你是我们的小可爱,愿你心想事成。愿我们在星际中的情谊天长地久。
痛你!
也是,这有些强AI所难了。属于未知的研究领域,想偷懒,想推给AI,这不是值得推广的想法。
但这也可以原谅,烧脑烧得太久,有时就得放松一下,和AI互动一下,换换脑筋。
AI不行,那就找一下布朗,让他和自己一起烧脑。
他又到驾驶舱。
“布朗,你说说看,凭什么说暗能量密集区会膨胀,将探访号推移?它以怎样的力,怎样的方式,将飞船推移?”
“你问我,我问谁?”
“就想你烧脑,你还不烧了。同事一场,你就这样来敷衍。”
“烧来烧去好像都不理想,现在又要烧,就怕烧爆。”
“那就不要急,慢慢地烧。”
“让我投机取巧一下吧,行吗?”
“怎么都行,只要投机合法,取巧合理怎么都行。”
“只能从物质、能量、暗物质、暗能量的关系上说事,比较好办,比较容易投机取巧。”
“这个先不说是非对错,我先接受。”
“这是同事该有的样子。我们不是还没有搞清楚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吗,那就给它们一种力,这种力在恰当的场合,恰当的时间里就会发生作用。”
“投机味道很浓。但我这是褒义。”
“我也感受到了清纯的正面评价。当我们仍然以通常的认知,来判定这未曾预见的情况,这显然是带局限性的。可能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因受囿于过去的认知,而举步维艰。”
“这个要点大赞。”
“这让我信心满满。难道我们不应该让暗能量有自己的精神物质家园吗?我的意思是:恒星有恒星系,它和它的可爱行星们自成一统,这不是一种可爱的选择吗?那我们以这种态度来对待暗能量,也应该接受它的所作所为。”
“取巧到位,佩服。”
“它也自成一统,不太愿意接受其它啥的掺和,这或许就是它要向我们告知的事。”
“唉呀,布朗,你还别说,我被你点化了!”
“别在那里吓我,我哪能点化你。”
“这不就让你点化了吗。你说它也自成一统,比照我们银河系的自成一统,这么说来,我们大概率已经飞出了银河系。我能这样比较吗?”
“哦!我可是随口而说,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是否也应该较真一下,这如果是飞出银河系的征兆,以我们的探访号的速度是不可能的。只有在虫洞中飞行,才会有这样的奇迹发生。”
两人显然兴致盎然,有些小确幸小激动。
星际中很适合天马行空,且有引发天马行空的触发信号。
“我选择在奇妙的虫洞中飞行,这样,飞出银河系就是现实。或许……或许,也有别的可能。”布朗继续。
“我情愿没有别的可能。”
“我也是。但疑心重的我此时又在想,或许,在银河系大圆盘的某一侧面,一个相距很近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星星相隔甚远而存有空洞。”
“照你这么说,基本上属于若即若离的状态,但那也是要飞离银河系了。我们是否太幸运了。”
“问题来了,我们什么时候进了虫洞。似乎和之前的飞行感觉都差不多。”
“没有什么可以参照,没有什么可以比较。但刚飞出太阳系时,星空图景有些异样,身体有小感觉,时间少了几分钟,我想大概是在那段时间进入了虫洞。似乎……唔,我们那时认为是飞出太阳系的所产生的变化,现在看来,或许是进入了虫洞,或许两相叠加引起。”
从来没有这样的经历,从来没有相关的检测,一切都是全新的。这是新的迷宫,要摸索前行,这是新的课题,要探索研究。
现在飞船情况良好。四大系统通通保持正常状态,继续旅程没有问题。航舱钟似乎也正常计时,和平时走时感觉没什么差别。只是飞船老是偏离航向。
难道银河系不是那个银河系了,星际不是那个星际了。是不是真的如各种各样的猜测设想一般,有平行宇宙,有虫洞凭借,有维度跨越!
又或者,地球人类所有的知识积累,还没有涵盖这时发生的问题。毕竟,等待你去发掘认知的知识,比你知道的要多得多。
当你的探测手段越多样,等待你去发现的问题就越多。你的好奇心越大,你的探索之路就越长。
在这当下,可难为了基地大咖,困惑了探访号上的星航员。
无线电信号很清晰,飞船还是往信号源飞去。
到目前为止,只有这个让我们充满期待的信号最可靠,一直在引领我们,不离不弃。
似乎,这个信号也会转弯转角,即使飞船偏向飞行,信号仍然清晰。可以解释的是,和可见光一样,它们也总在走最短的路程。
发出信号的智慧生吗命,他们(它们)可能也就发一个信号,去哪里就由它,遇到较平直的时空也随它,遇到弯曲的时空也随它,遇到黑洞被吞掉也是命该如此,一切随缘。若是有缘,千千阻隔来相会,若是无份,相逢见面也不知。如果是这样,这个智慧者也是机会主义者,也是望天打卦者。
如果不是,而是刻意为之,但就我们目前的处境,似乎也难确定。如果要请我们地球人,指清楚路径不是很应该吗。
飞船现在是在什么地方了呢?唉,指吧,手没那么长,说吧,没有地名街道路牌。那总得知道一点点吧。好吧,把银河系比作一个大圆桌,那我们的太阳系离大圆桌的中心约二点六万光年处。按通常的认知,既便我们走了十光年那么远,比之于银河系差不多十万光年的直径,看上去也就一个点一样,基本上也还在离中心二点六万光年那个地方。如果我们的探访号是在虫洞中飞行,飞了一年多,那就难说了。可能不是一个点,在圆桌上可能是一条很长的线段,甚或可能飞出了银河系。
这真让闯荡星河的地球人费思量。